中國怎麼當科學家?
中國科學家有哪些
竺可楨(氣象學家)
李四光(地質學家)
鄧稼先(兩彈元勳)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王選(當代畢昇)
周光召(物理學家)趙忠堯(物理學家)
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等人都只是華人,已經不是中國人了,不管他們做出什麼成就,都不是為中國做出的。
中國有哪些科學家
一、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02人)
丁衡高 於本水 馬偉明 尹澤勇 王 浚 王永志 王玉明 王興治 王哲榮
樂嘉陵 馮培德 盧秉恆 石 屏 艾 興 龍樂豪 關 傑 關 橋 劉怡昕
劉人懷 劉大響 劉友梅 劉興洲 孫敬良 朱英浩 朱能鴻 朵英賢 阮雪榆
閔桂榮 何友聲 吳有生 宋文驄 張立同(女) 張彥仲 張炳炎 張貴田
張福澤 李 釗 李 明 李培根 李鴻志 李椿萱 李鶴林 杜善義 楊士莪
汪槱生 汪順亭 沈志雲 沈聞孫 蘇哲子 陸元九 陳懋章 陳一堅 陳士櫓
陳予恕 陳先霖 陳秉聰 周 濟 周勤之 孟執中 屈樑生 林宗虎 林尚揚
範本堯 姚福生 柳百成 胡正寰 趙 煦 鍾 掘(女) 鍾志華 鍾群鵬
饒芳權 唐任遠 徐玉如 徐志磊 徐濱士 徐德民 塗銘旌 郭孔輝 郭重慶
錢學森 錢清泉 顧國彪 顧誦芬 高伯龍 高金吉 屠基達 屠善澄 崔國良
戚發軔 樑晉才 黃文虎 黃先祥 黃旭華 黃崇祺 黃瑞鬆 曾廣商 溫俊峰
謝友柏 路甬祥 管 德 潘健生 潘鏡芙
二、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06人)
馬遠良 方家熊 方濱興 毛二可 牛憨笨 王 越 王大珩 王子才 王小謨
王天然 王任享 韋 鈺(女) 盧錫城 葉聲華 葉尚福 葉銘漢 劉 玠
劉永坦 劉尚合 劉韻潔 孫 玉 孫優賢 孫忠良 孫家廣 莊松林 朱高峰
許居衍 許祖彥 鄔江興 鄔賀銓 何新貴 何德全 吳 澄 吳佑壽 吳祖塏
宋 健 張乃通 張光義 張明高 張直中 張鍾華 張錫祥 張履謙 李三立
李樂民 李幼平 李同保 李伯虎 李國傑 李德仁 李德毅 楊士中 汪成為
沈昌祥 蘇君紅 陸建勳 陳 鯨 陳火旺 陳左寧(女) 陳良惠 陳俊亮
陳敬熊 陳德仁 周立偉 周仲義 周壽桓 周炯盤 林永年 林祥棣 羅沛霖
範滇元 鄭南寧 金怡濂 金國藩 俞大光 賁 德 姚駿恩 姜文漢 姜景山
宮先儀 封錫盛 胡光鎮 胡啟恆(女) 趙梓森 趙伊君 鍾 山 倪光南
凌永順 徐元森 柴天佑 郭桂蓉 高 潔 樑駿吾 黃尚廉 黃培康 龔知本
龔惠興 童志鵬 蔡吉人 蔡鶴皋 潘雲鶴 潘君驊 薛鳴球 戴 浩 魏子卿
魏正耀
三、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2人)
丁傳賢 幹 勇 才鴻年 毛炳權 王一德 王國棟 王澤山 王澱佐 王靜康(女) 王震西 左鐵鏞 關興亞 劉業翔 劉伯裡 孫傳堯 師昌緒 朱永浚
江東亮 閔恩澤 嚴東生 何季麟 餘永富 吳以成 吳慰祖 張文海 張壽榮
張國成 張耀明 時銘顯 李大東 李東英 李正名 李正邦 李龍土 李俊賢
李冠興 李恆德 楊啟業 楊錦宗 汪燮卿 汪旭光 沈寅初 沈德忠 邱定蕃
邵象華 鄒 競(女) 陸鍾武 陳 景 陳丙珍(女) 陳立泉 陳國良
陳清如 陳蘊博 周 廉 周光耀 歐陽平凱 武 勝 金 湧 侯芙生
侯祥麟 柯 偉 胡永康 胡壯麒 趙連城 趙振業 聞立時 唐明述 徐匡迪
徐更光 徐承恩 徐南平 徐德龍 桑鳳亭 殷國茂 殷瑞鈺 袁晴棠(女)
袁渭康 顧真安 高從堦 崔 昆 曹湘洪 黃伯雲 黃培雲 傅恆志 曾蘇民
舒興田 董海山 謝克昌 雷廷權 薛群基 戴永年 魏可鎂
四、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93人)
於潤滄 毛用澤 王仲奇 王思敬 王德民 古德生 葉奇蓁 喬登江 劉廣志
劉寶琛 多 吉 孫才新 孫玉發 孫承緯 安繼剛 朱光亞 朱建士 湯中立
衣寶廉 許紹燮 阮可強 何多慧 何繼善 餘貽鑫 張光鬥 張宗祜 張信威
張勇傳 張鐵崗 李焯芬 李慶忠 杜祥琬 楊奇遜 楊裕生 沈國榮 沈忠厚
蘇義腦 邱中建 邱愛慈(女) 陳毓川 陳念念 陳清泉 陳森玉 岑可法
......
中國當代科學家有哪些?
1、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1946年應聘到美國講學,很受學術界器重。當時,美國的伊利諾大學以一萬美元的年薪,與他訂立了終身教授的聘約。華羅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適起來了,不僅有了小洋樓,大學方面還特地給他配備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員。新中國成立後,一些人總以為華羅庚在美國已功成名就,生活優裕,是不會回來的了。然而,物質、金錢、地位並沒有能羈絆住他的愛國之心。1950年2月,華羅庚毅然放棄了在美國“闊教授”的待遇,衝破重重封鎖回到祖國。途經香港時,他寫了一封《告留美同學的公開信》,抒發了他獻身祖國的熱情。他滿腔熱忱地呼籲:“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
2、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國伯明翰大學苦讀六年,取得了地質學碩士學位。他的老師鮑爾敦教授勸他留下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後再回國。李四光謝絕了老師的好意,他回答說:“不,我想把我學到的知識,儘快貢獻給我的祖國。”1920年回國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止。後來,一度出國,在國外仍堅持地質學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棄國外優厚條件,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際,毅然從英國繞道回國,作為新中國的地質部長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卓越功勳。
3、我國“兩彈”元勳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美國要給他很好的條件和優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長期在美國工作。但是,鄧稼先並未因高官厚祿而動搖他回祖國工作的決心。1950年,他胸懷報國之志,回到了祖國,為“兩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4、中國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在1945年受邀參加美國戰時科學研究與發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美國海軍部成立了海軍軍工試驗站,並希望周培源到該站工作,待遇甚優。但海軍部是美國的政府部門,在海軍部所屬單位任職便成為美國政府的公務員,外籍人員須加入美國籍才能參加。周培源當即向美方提出三條件:第一,不加入美國籍;第二,只承擔臨時性的研究任務;第三,可以隨時離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帶著妻兒離開美國回到了自己祖國的懷抱。
5、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創始人錢三強,1937年赴法國留學研究原子理論,被小居里夫婦認為他是最優秀的科研人員。1948年,錢三強和夫人何澤慧提出回國,導師和同事們都再三勸說、挽留。國民黨政府駐法大使惡狠狠地威脅說:“看他能上得了大陸的岸,那才怪呢!”這意思很明白。如果錢三強堅持要回祖國,國民黨特務就會在半路上下毒手。錢三強不顧個人安危,置生死於不顧,與夫人抱著剛剛半歲的女兒,果斷而機智地回到祖國懷抱,為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核彈之父”。
6、被譽為“中國現代火箭之父”的錢學森,是著名的航天工程和空氣動力專家。他早年留學美國,在馮•卡門教授的指導下,在火箭研究中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反法西斯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1947年,剛剛36歲的錢學森被聘請為美國麻省工學院的終身教授。新中國成立的喜訊傳到錢學森那裡,他想:“我是一箇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裡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了報效新生而落後的祖國,錢學森從1950年起在美國向其當局正式提出回國申請。但是,美國當局卻百般阻撓並加以迫害,沒收了錢學森的各種資料和書籍,並誣衊陷害他為“間諜”,對他進行審訊和監禁,將他關押在一個孤島上,僅半個月,就使他的體重減輕了14公斤。當時美國當局聲稱,只要錢學森放棄了回國念頭,就照常給他提供實驗室和儀器設備。可是,錢學森寧死也要回國,始終沒有屈服。通過五年的艱苦鬥爭,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
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學家
中國科技確實跟歐美差很多,跟 日本也不是一個檔次!
我認為教育的失敗是主要原因
中國要強大,只能靠自己!
中國要有危機意識
中國如果不自強,就會被欺負!
中國思想文化跟西方完全不一樣,日本靠攏西方!
交流都存在障礙!
中國要強大,之後把文化也強加給西方!看看唐朝,唉,接受現實吧
有生之年看不到崛起了
現在的中國科學家,做什麼貢獻出來了?
神州系列..談月工程.高鐵.洲際導彈.瓦良格改裝.水稻畝產..等等
為什麼我們中國的科學家那麼少?
對 是教育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想象力和個性這方面,中國教育想把人都教成方形,有些圓形的 三角型的 橢圓型的 全部變成方形,中國的教育不是因人而異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
1、錢學森(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做出許多開創性貢獻。)
2、錢三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核裂變”方面成績突出,是許多交叉學科和橫斷性學科的倡導者。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和“兩彈”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3、竺可楨(地理學家、氣象學家、中國現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一代宗師,是我國物候學研究的創始者、推動者)
4、李四光(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大地構造學家、第四紀冰川學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化石新分類標準的提出、中國南方震旦紀與北方石炭紀地層系統的建立、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發現與研究是他對地質科學的重大貢獻。)
5、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他於1981年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6、侯德榜(著名科學家,傑出的化工專家,我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
7、周培源(著名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8、茅以升(著名橋樑專家、土木工程學家、橋樑專家、工程教育家)
9、鄧稼先(物理學家,在核物理、理論物理、中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統計物理和流體力學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0、童第周(生物學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創始人)
11、錢偉長(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兼長應用數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著述甚豐。特別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12、嚴濟慈(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13、吳有訓(物理學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教育家)
14、張鈺哲(中國現代天文學家,“中華”小行星的發現者。)
15、湯飛凡(微生物學家,世界上第一個分離出沙眼病毒的人,沙眼病毒被稱為“湯氏病毒”)
16、丁穎(著名的農業科學家、教育家、水稻專家,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主要奠基人。)
17、樑希(林學家)
18、林巧稚(著名婦產科專家中國科學院第一位女學部委員。)
19、張孝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等職。他長期從事內科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中國胃腸病學的奠基人,一生確珍和治療了許多疑難病症。)
20、吳階平(醫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泌尿外科開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計劃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貢獻。)
中國科學家待遇怎麼樣
很好
中國的科學家為什麼難以取得大成就?中國人比外國人笨嗎?
第一點需要說明,中國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種說法:“中國古代有很好的科學傳統,到明清後中國科學落後於西方”,是誤傳。誤傳含有善意的原因。鴉片戰爭後,中國內憂外患,國人希望中國強大,提出我們“古代行,現代不行”以鼓勵自己。這種的說法傳給外國人,特別是由英國的李約瑟再用英文說一遍以後“出口轉內銷”,對我們的心理有很大的安慰作用。這是在我國普遍自信比較低的時代誕生的一個迷思。
這一說法違反基本事實。中國在古代有沒有過科學?有,但很弱,而且特別缺乏抽象、系統、深刻的科學,有的主要是比較簡單的、接近實用和實用的,如與天文、農業、醫學相關的科學。以古希臘為重要起源的科學,經歐洲傳入阿拉伯,再從阿拉伯傳回西方,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很長的歷史過程,而中國極少參與。看過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就係統性、深刻性、準確性而言,會感慨兩百年前的中國是否達到西方科學兩千多年前的程度?
中國傳統在科學方面不如西方,但我們並非愚蠢的民族,而是我們的智力主要沒用於自然科學。我們的人文,例如中文的詩歌,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是比英文的詩歌要美很多,包括結構上的巧妙。在兩千多年前、甚至一千年前,很難看出選擇科學、還是人文一定會有很大的不同。最近幾百年,人類才認識到自然科學傳統的巨大意義。我們的文化對真理的追求相當弱,對自然的好奇整體上也是相當差。不僅以前差,現在恐怕還是不能盲目樂觀。對真理和自然的態度成為文化傳統的重要短板,今天可能不僅影響我們的科學技術,而且對我們的社會也有影響。
2中國科學發展的歷史很短
我們的科學主要是從國外、特別是西方引進,西學東漸最初很慢。幾百年前一般人包括大多數中國人看不到科學的意義。西方傳教士為了傳教而用科學技術來向我們展示西方文化,用科學技術作為例子,而中國人還稱之為“奇技淫巧”。當時只有很少數的中國知識分子在翻譯西方科學著作的時候,深刻地體會到西方的科學很強,而且遠優於我們,但中國人普遍不瞭解。
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槍炮打開中國大門以後,中國才有共識:我們的科學技術不如人,而科技對國家整體發展很重要。此後,我們引進科學的速度加快,同時我們國家小學、中學、大學逐漸普遍採用西方模式,替代了中國原來以文科為主的教育。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學逐漸建立,西方的理科教育引進中國。理工科大面積引進西方教學的模式和內容。迄今絕大部分的中小學和大學的理工科教材,以西方科學的體系和成就為內容,教科書以翻譯西方的教科書為主,有少數編譯在翻譯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說法。偶爾出現過中國寫書西方用的情況。
1940年代,北京大學生物系的李景鈞教授,用英文撰寫《群體遺傳學》一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在50年代初,因為李森科主義在中國流行,李景鈞被迫離國出走,通過香港轉至美國,在美國重新出版了這本書,且再版幾次,成為全世界的群體遺傳學教科書。當然,李景鈞在北大寫書的內容仍為西方科學成果。
1949年以前中國條件很差、科學研究規模小。我們經常講西南聯大或北平協和醫學院,她們確實在一些學科取得了重要成就,程度相當高,有可能清華大學數學系同時擁有陳省身和華羅庚的時候,是迄今為止我國數學離世界數學高峰最近的時候,當然今天中國的數學做得好的人比那時多,但要超過陳省身和華羅庚這樣的組合,恐怕今天尚不敢確定,以後應該會出現。
協和醫學院在1920、1930年代的醫學科學研究做得非常好。協和醫學院是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出資建立,且非教會學校。建校原則要求研究、教學和醫療服務,三頭並進。這種方針和政策在當時是很獨特的。1920年代的中國,相當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