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懸掛是什麼意思?
木魚掛件懸掛在什麼位置合適
少俠您好~
請問您問的是紫色品質的木魚掛件還是藍色品質的?
紫色品質的是英雄空霧峰(少林地圖門派副本)三號首領掉落的,藍色品質是普通空霧峰三號首領掉落的,這兩個外觀幾乎一樣,但是品質不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望採納~
木魚有什麼意思
木魚是佛教的一種法器,共有兩件。最常見的一種是圓魚形,大小不等,大者置於佛殿,小者置佛案。二者均使用硬木製成,中心挖空,和尚誦經時用木錘敲擊它,便發出清脆的聲音。其用途是便於掌握誦經節奏與調整音節。
另一種木魚,懸掛在寺院齋堂附近,呈直魚形,扁平而中空,又稱著“梆”,敲擊聲十分響亮,是作為通知僧眾進齋飯的信號之用的。這種木魚大都是吊在廡廊的木樑下,懸吊的方向卻很有講究。按佛門規規矩,一般寺院只許魚頭朝寺內方向,只有十方叢林方可魚頭朝外。
和尚敲木魚除了上述用途外,尚有它更深一層的含義,就是“自警”。因為“魚晝夜未嘗合目,亦欲修行者晝夜忘寐,以至於道”。這裡說得十分明白,佛教徒在修行中的這種“警眾”與“自警”(不寐),乃是他們之所以敲木魚的宗教內涵。
敲木魚是什麼意思
木魚是佛教的一種法器,共有兩件。最常見的一種是圓魚形,大小不等,大者置於佛殿,小者置佛案。二者均使用硬木製成,中心挖空,和尚誦經時用木錘敲擊它,便發出清脆的聲音。其用途是便於掌握誦經節奏與調整音節。
另一種木魚,懸掛在寺院齋堂附近,呈直魚形,扁平而中空,又稱著“梆”,敲擊聲十分響亮,是作為通知僧眾進齋飯的信號之用的。這種木魚大都是吊在廡廊的木樑下,懸吊的方向卻很有講究。按佛門規規矩,一般寺院只許魚頭朝寺內方向,只有十方叢林方可魚頭朝外。
和尚敲木魚除了上述用途外,尚有它更深一層的含義,就是“自警”。因為“魚晝夜未嘗合目,亦欲修行者晝夜忘寐,以至於道”。這裡說得十分明白,佛教徒在修行中的這種“警眾”與“自警”(不寐),乃是他們之所以敲木魚的宗教內涵。
一塊敲木魚是啥意思
木魚是佛教的一種法器,共有兩件。最常見的一種是圓魚形,大小不等,大者置於佛殿,小者置佛案。二者均使用硬木製成,中心挖空,和尚誦經時用木錘敲擊它,便發出清脆的聲音。其用途是便於掌握誦經節奏與調整音節。
另一種木魚,懸掛在寺院齋堂附近,呈直魚形,扁平而中空,又稱著“梆”,敲擊聲十分響亮,是作為通知僧眾進齋飯的信號之用的。這種木魚大都是吊在廡廊的木樑下,懸吊的方向卻很有講究。按佛門規規矩,一般寺院只許魚頭朝寺內方向,只有十方叢林方可魚頭朝外。
和尚敲木魚除了上述用途外,尚有它更深一層的含義,就是“自警”。因為“魚晝夜未嘗合目,亦欲修行者晝夜忘寐,以至於道”。這裡說得十分明白,佛教徒在修行中的這種“警眾”與“自警”(不寐),乃是他們之所以敲木魚的宗教內涵。
和尚敲木魚代表什麼?
木魚,顧名思義,木頭做的魚。各位,到中國大陸的佛寺,就會看到一個大木魚。肚子剖開的,吊在五觀堂旁邊的一條大龍魚。長江三峽的龍魚,這裡有一個故事。因為印度沒有木魚、罄,它們是中國的法器。長江三峽邊的一戶窮人家,有一個小孩子十二歲,爸爸上山砍柴過生活。有一天他媽媽生病,病的非常的厲害,發高燒。這個孝順的小孩子,為了幫助他媽媽,到處去求醫找藥,終於找到一個好心的中醫師。他跟小孩說:你他*的病很難醫,要一種特殊的藥長江三峽裡龍魚的肚子肉,再配上我的中藥,你媽媽才有救。但是我這裡沒有,而且非常貴,你自己去想辦法吧!於是這個小孩子就到處去問,哪裡可找到龍魚?問三峽邊的捕魚人家說:龍魚只能看,不容易抓到。各位到大陸去看,龍魚有七公尺大,在產卵的時候,它會從大海游回長江三峽來產卵,所以在漲潮的這段時間,龍魚可能會游進來。這十二歲的小孩為了要救他媽媽,自己去借大魚鉤,綁上繩子,就跑到長江邊來釣龍魚,特別要等漲潮時。結果一漲潮,小孩跑不及淹在水裡面,到了晚上也沒回來。生病的媽媽,焦急的爸爸哭啊!兒子就這樣死了。到了隔天一大早,有一艘漁船上的人,看見一條四公尺長的龍魚居然*在船邊動也不動。於是大家就合力把它拉上來,這隻魚一點都不掙扎,很奇怪!人們猜想它生病了,病的很厲害,肚子漲的那麼大,就把它送到市場.大家來圍觀,看它肚子很大是否懷孕,建議用刀子把肚子割開,先分魚卵。結果肚子一劃開,裡面沒有魚卵,跳出來一個小孩。佛經裡寫得很清楚,一個大孝之人,就算你掉到水裡面,魚都會把你吞在肚子裡面保護你。所以這隻龍魚為了保護這個孝順的小孩子,把他吸進肚子裡,不讓他淹死。自己自殺被漁船撈起來,一點都不掙扎。這個小孩子一跳出來之後,跪在那邊,向殺魚的人說:趕快!我媽媽快死了,請你給我一塊魚肉。那個人割一塊給他,他就匆忙跑回家了。那時大家就愣在那邊,有一個老和尚看見了就跟大家說:這一隻魚你們吃不得,它為了救這個孝順的小孩子,犧牲自己的生命是大菩薩。大家一聽,不敢吃了,就把這隻龍魚送給了老和尚。這個老和尚拿到佛寺做成標本,每天看。所以我們現在做成木魚,把肚子挖開,敲它肚子聽聲音,大慈悲的聲音,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幫助這個孝順的小孩子。所以敲木魚代表什麼?消滅嗔恨心、殘忍心,開發慈悲心。打法器就是我們願意奉獻自己的生命給眾生。說法二:據百丈清規注和佛教儀式須知這兩種典籍說:“相傳:魚類目不闔睛,晝夜常醒;所以佛門中,就用木料雕刻成魚的‘木魚’,在贊誦時敲擊它,以便警惕大眾不要昏沉懈怠。”“木魚”的雕制方法,是先把一塊木料雕成木魚的粗略形狀(毛坯),然後把內部挖空,再把外形刻出頭尾和麟甲。外表塗上經漆,再用金、黑兩色,點睛畫麟。它的體積,比較小的口徑只有兩、三寸,比較大的口徑有一尺甚至於兩、三尺。“木魚”的形狀,最初的一種是挺直的長魚形,這種“木魚”,通常都稱它為“梆子”。這種梆子懸掛在寺院的齊堂,或者是庫房的走廊下,在集合大眾時敲擊它。後來又演變出一種圓形的“木魚”,這種“木魚”被放置在寺院的殿堂裡,在贊誦時敲叩它,以便節制聲調,並提醒心神。在圓形的“木魚”中,不僅有首尾相接的單魚形和雙魚形,後來更出現了一身二頭的龍形木魚。據說這是取乎“魚化成龍”,以表“轉凡成聖”的意義!大形的“木魚”,放在桌墊上敲擊。小形的“木魚”則拿在手裡敲叩。執持“木魚”的姿式是:不敲時,雙手扶持;魚椎在“木魚”之外,兩......
佛家中的木魚是什麼形制的?麻煩告訴我
木魚 製作木魚,一般都是把一整塊木料雕刻成魚的形狀,然後把中間挖空,在頭部、尾部、鱗甲等部分漆上黑漆,押上金箔,其餘部分漆上紅漆.大型木魚一至六尺長,小型木魚三至五寸長不等.
佛教寺院中使用的木魚分為兩種: 一種是長木魚,雕刻成魚形或龍頭魚身形.這種長木魚往往懸掛於齋堂或庫房廊下,作為集合僧眾之用.因為它與民間樂器“梆子”的形制、發音都極相似,所以稱為“魚梆”.又因為它常常是在齋飯時敲擊,所以也叫做“飯梆”.在佛教寺院中,長木魚大都是頭向山門懸掛的.
另一種是圓木魚,形狀類似於一邊塌陷的饅頭,高的一端挖空成青蛙嘴,矮的一端淺雕成二魚或二龍戲珠狀,尾部盤繞於木魚的腰身之上.圓木魚是在僧眾贊詠誦經時,敲擊拍節,以調和音調和節奏的,同時也可防止大家昏怠,以時時振奮精神.所以,木魚在敲擊時要輕重緩急平穩恆定,富有節奏感,根據需要,由緩入急,逐漸加速.寺院中的圓木魚大小不等,有各種規格.一般大些的圓木魚都是放在案上或架上敲擊的,小些的圓木魚則是用手執持敲擊的.小圓木魚的敲擊手法是:不敲的時候,雙手捧持,魚椎在外用兩食指和兩拇指夾住,其餘六指托住魚身;敲擊的時候,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執魚,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執椎,魚椎頭和魚身頭向上相對,兩手如合掌,稱為“合掌魚子”.
寺廟裡的木魚為什麼要叫木魚
木魚是佛殿裡的法器,是一種木製品,剖木為魚 形,中鑿空洞,敲之發出聲音。 木魚有兩種一種為圓形,刻有魚鱗,和尚唸經時敲敲, 以調音節。又說,魚睡眠時是不閉眼的,提醒和尚唸經時要集中精力,不要閉眼入睡。 木魚有兩種一種為圓形,刻有魚鱗,和尚唸經時敲敲,以調音節。又說,魚睡眠時是不閉眼的,提醒和尚唸經時要集中精力,不要閉眼入睡。另一種為長形,懸於寺院齋堂之前,朝、中二時粥飯擊之,禪僧呼之為梆”。 關於木魚的來由,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中國有一位佛教信徒去印度取經。有一天遇到洪水,無法渡過大河。正當他無計可施時,一條大魚游到他身前,說我修行多年,因犯錯被罰在河裡生活,今日您遇難我相助,也算我做一件好事,以贖我的罪過。您見到釋迦牟尼,請代詢我何時才能變為菩薩。” 那信徒急於過河,便滿口答應了大魚的要求。他在印度整整過了17年,便帶著許多經書返回中國。一天,他又來到達河邊,又遇到洪水。正在發愁,大魚又游到他的面前助他渡河。大魚游到河中心問道您在印度多年,是否幫我問了?我何時可變成菩薩?”信徒說對不起,我忘了問。”大魚十分生氣,一抖魚身,那人連人帶書都掉到河裡去了。幸巧有位打魚的人,把人救起,可經書卻被洪水沖走了。 信徒回到家後,非常生氣,自言自語道就是這條魚,使我在印度17年所得的佛經全付之東流了。”於是他命人仿做一個魚頭雕像,當他回憶此事時,便用木錘敲魚頭。可喜的是,他每敲一下魚頭,魚就張一次嘴,還吐出一個字來。信徒轉怒為喜,他有空時便敲,沒幾年功夫,他所學到的東西又從木魚的礎裡全部得到了。
為什麼唸佛時要敲木魚?
木魚是佛殿裡的法器,是一種木製品,剖木為魚形,中鑿空洞,敲之發出聲音。 木魚有兩種:一種為圓形,刻有魚鱗,和尚唸經時敲敲,以調音節。又說,魚睡眠時是不閉眼的,提醒和尚唸經時要集中精力,不要閉眼入睡。另一種為長形,懸於寺院齋堂之前,朝、中二時粥飯擊之,禪僧呼之為“梆”。 關於木魚的來由,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中國有一位佛教信徒去印度取經。有一天遇到洪水,無法渡過大河。正當他無計可施時,一條大魚游到他身前,說:“我修行多年,因犯錯被罰在河裡生活,今日您遇難我相助,也算我做一件好事,以贖我的罪過。您見到釋迦牟尼,請代詢我何時才能變為菩薩。” 那信徒急於過河,便滿口答應了大魚的要求。他在印度整整過了17年,便帶著許多經書返回中國。一天,他又來到達河邊,又遇到洪水。正在發愁,大魚又游到他的面前助他渡河。大魚游到河中心問道:“您在印度多年,是否幫我問了?我何時可變成菩薩?”信徒說:“對不起,我忘了問。”大魚十分生氣,一抖魚身,那人連人帶書都掉到河裡去了。幸巧有位打魚的人,把人救起,可經書卻被洪水沖走了。 信徒回到家後,非常生氣,自言自語道:“就是這條魚,使我在印度17年所得的佛經全付之東流了。”於是他命人仿做一個魚頭雕像,當他回憶此事時,便用木錘敲魚頭。可喜的是,他每敲一下魚頭,魚就張一次嘴,還吐出一個字來。信徒轉怒為喜,他有空時便敲,沒幾年功夫,他所學到的東西又從木魚的嘴裡全部得到了,所以木魚之稱由此傳下。
和尚為什麼要敲木魚?
木魚”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古時候稱為它為“木魚鼓”、“魚鼓”,或者是“魚板”。
“木魚”的由來,有一種傳說,據說:從前有一位比丘,因為他違背了師父的教誡,下一世便轉生為魚類。那條魚在背上生了一棵樹,於風濤激盪的時候,痛苦難忍,一至於流血。後來他的師父從海上經過,憐憫他所受的痛苦,就為他啟建了一場水陸法會。所謂“水陸法會”,就是供養“四聖”、施濟“六凡”的“無遮法會”。那位有罪的比丘仰仗那一場“水陸法會”的功德利益,才得以脫離了魚身。他的師父依照罪僧的遺言,把他身上的那一棵樹,刻成了魚的形狀,懸掛在寺院裡,用以警示僧眾們。——(此說存疑。)
另外,據百丈清規注和佛教儀式須知這兩種典籍說:“相傳:魚類目不闔睛,晝夜常醒;所以佛門中,就用木料雕刻成魚的‘木魚’,在贊誦時敲擊它,以便警惕大眾不要昏沉懈怠。”
又據釋氏要覽(又名佛學備要廠說:“五分比丘問佛:用什麼木料作犍槌(“犍槌”亦作“犍椎”)?佛回答說:除了漆樹,其他的木料只要能夠響的,都可以用它去做。”
“木魚”的雕制方法,是先把一塊木料雕成木魚的粗略形狀(毛坯),然後把內部挖空,再把外形刻出頭尾和麟甲。外表塗上經漆,再用金、黑兩色,點睛畫麟。它的體積,比較小的口徑只有兩、三寸,比較大的口徑有一尺甚至於兩、三尺。
“木魚”的形狀,最初的一種是挺直的長魚形,這種“木魚”,通常都稱它為“梆子”。這種梆子懸掛在寺院的齊堂,或者是庫房的走廊下,在集合大眾時敲擊它。後來又演變出一種圓形的“木魚”,這種“木魚”被放置在寺院的殿堂裡,在贊誦時敲叩它,以便節制聲調,並提醒心神。
在圓形的“木魚”中,不僅有首尾相接的單魚形和雙魚形,後來更出現了一身二頭的龍形木魚。據說這是取乎“魚化成龍”,以表“轉凡成聖”的意義!
大形的“木魚”,放在桌墊上敲擊。小形的“木魚”則拿在手裡敲叩。
執持“木魚”的姿式是:不敲時,雙手扶持;魚椎在“木魚”之外,兩食指與兩大指挾住,其餘六指託之。
敲擊“木魚”的姿式是:左手拿魚,右手拿椎。執魚是以母指、食指、中指拿住。執椎也是以母指、食指、中指拿住。魚椎頭與木魚頭向上相對。兩手好像合掌的樣子。這叫做“合掌魚子”。
敲擊“木魚”,要用力平穩,不可忽輕忽重,忽緩忽急。如果須要快敲,應該由緩入急,漸漸加速。
木魚是為了警醒,假如一個人常自警醒,木魚就沒有什麼用處了。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經典,其實在講心靈的種種塵垢和種種磨洗的方法,它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恢復人本心裡明澈朗照的功能,磨洗成一面鏡子,使對人生宇宙的真理能了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