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有哪些主人公?

General 更新 2024-12-31

儒林外史典型人物介紹

一、腐儒的典型——周進、范進

讀過《儒林外史》的人,總也忘不了書中的周進、范進這兩個人物,他們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別著力塑造的兩個年紀老大而沒有考中科舉的可憐蟲,這是兩個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舉之前都是很窮困的,受盡別人的白眼和嘲諷。

周進六十多歲還是個童生,依靠在村子裡私塾中教書餬口,以後隨姐夫經商記帳,在貢院參觀時,“周進看著號板,又是一頭撞將去。這回不死了,放聲大哭起來:‘眾人勸著不住。金有餘道:你看,這不是瘋了嗎?好好到貢院來耍,你家又不是死了人,為甚麼這號啕痛苦是的?’周進也聽不見,只管扶著號板哭個不住。一號哭過,又哭到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哭的眾人心裡都悽慘起來。金有餘見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脖子。他哪裡肯起來,哭了一陣又是一陣,直哭到口裡吐出鮮血來。”後來商人們答應為他捐一個監生進場,他就破涕為笑,趴到地上磕頭,表示要變驢變馬來報答他們。

范進也是一個連考二十餘次不取的老童生,他是一個從二十歲考到五十四歲才中舉,而心理慘遭巨大摧殘的典型人物。他在生活中受盡凌辱,他要去考試,岳父胡屠戶罵他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聽到中舉的消息後,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歡喜得發了瘋。直到捱了胡屠戶的耳光之後才清醒過來。多年的願望實現了,從此可以升官發財,他怎能不欣喜若狂,以致神經錯亂呢。

從這兩個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出科舉制度對文人的毒害之深。它深深的腐蝕著文士的心靈,使一些文人因迷戀舉業而完全被動地失去了自我。作者以其悲憤和辛酸的筆觸,寫出了他們在人格意識方面的扭曲與墮落。

二、貪官汙吏的典型——湯奉、王惠

如果可憐的讀書人一旦考中了進士,便可以名正言順的踏入仕途。而那些原本可憐的讀書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會成為貪官汙吏。其中湯奉和王惠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書中這樣描繪湯知縣:“次日早堂,頭一起帶進來的是一個偷雞的積賊,知縣怒道:‘你這奴才,在我手裡犯過幾次,總不改業,打也不怕,今日如何是好?’因取過硃筆來,在他臉上寫了‘偷雞賊’三個字:取一面枷枷了,把他偷的雞,頭向後,尾向前,捆在他頭上,枷了出去。才出得縣門,那雞屁股裡喇的一聲,屙出一泡稀屎來,從額顱上淌到鼻子上,鬍子粘成一片,滴到枷上。兩邊看的人多笑。第二起叫將老師父上來,大罵一頓‘大膽狗奴’,重責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臉和頸子箍得緊緊的,只剩的兩個眼睛,在縣前示眾。天氣又熱,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嗚呼死了。”

南昌太守王惠,也是一個貪官的典型。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門裡就滿是“戥子聲,算盤聲,銀子聲,衙役百姓一個個被他打得魂飛魄散,合城的人,無一個不知道太守的厲害,睡夢裡也是怕的。”

這些官吏就憑藉科舉得意,升官發財,作威作福;而貪狠、蠻橫則成了他們的共同特徵。這就進一步暴露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整個封建官吏政治的腐敗不堪。

三、八股迷的典型——馬靜、魯編修

科舉既然成了讀書人獵取功名富貴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了文章的正宗。於是無數的封建文人,孜孜不倦地鑽研八股文,其中最虔誠的八股制藝信徒當屬馬靜和魯編修了。

《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馬二先生,是一個為舉業而耗盡終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終把舉業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事業”,他甚至迷信八股到這樣的程度,他說:“舉業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在春秋的時候,那時用‘揚言行舉’做官,故孔子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孔子的舉業。……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舉業。斷不講那‘言......

古代小說儒林外史主人公是誰

儒林外史內容比較龐雜,是很多故事串起來的,沒有一箇中心人物。要說到三個重要人物,那就數“儒林第一人”虞博士,作者自喻的杜少卿,還有一般人最熟悉的范進(由於教科書的影響),其實三個人在書裡面佔的篇幅也不算長。

淘寶網上的底價數碼相機能用嗎?

一句話,便宜沒好貨~~~

我和你一樣就是化了一百五買了個數碼相機,還不如一個百把元的攝像頭拍出來的效果呢~~~

堅信"便宜沒好貨"的消費理念沒錯哦!

儒林外史裡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儒林外史正反人物】

由於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諷刺當時的八股分子和官僚及封建社會,所以,添加了一些正反面人物進行對比。正面人物的劃分線主要在於保持著應有的道德品格,而反面人物則是那些整天憑著官位欺壓百姓,並且不學無術的官僚以及那些只知鑽研儒學、推行正道其實卻把道德品質封存的儒士。

正反人物還分多種,書中理想人物就是第一回出現的王冕。而其他的正面人物,如虞育德、莊少光、遲衡山、杜少卿等,雖然要比那些反派人物高尚得多,但心裡仍有儒家思想,例如杜少卿,雖然討厭虛偽的孝道,但卻因為提倡真孝而進行的“豪舉”也不過就是被那些市井之流欺騙奪產,最後落了個貧窮一世的結局。沈瓊枝作為一個敢於反抗、自強自立的女性在書中獨具光彩。

再如儒士“馬二先生”馬純上(原型是作者吳敬梓的一位姓馮的朋友),雖然在儒學方面有些封建思想,並且做事天真(見西湖廟裡被假神仙騙),不過結果是好人有好報的類型。並且在仗義疏財事件中,也不乏看出他是一個君子,所以他主要還是一個複雜的人物。但有些反面人物,如范進、潘三等,確實全是諷刺了。

其實,從正面人物也有很大的儒學思想中可以看出,吳敬梓本人還是有一定的“崇奉孔孟”的道德觀。

儒林外史前50回主人公是誰,幹了什麼

儒林外史前50回主人公是范進  內容簡介:周進、范進為考中舉人耗盡了畢生的精力,到鬍子花白還沒有考中秀才。儘管生活極為困頓,還是念念不忘科舉考試。周進路過一處考場,進去觀看,觸動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聲大哭,竟然難過得死去活來。後來在一些小商人的幫助下參加了考試,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才時來運轉。當他考中舉人時,以前譏諷挖苦他的那些人,都來奉承他,把他吹捧成最有學問的人。又如范進,中舉前家裡窮得沒有米下鍋,抱著一隻老母雞去集市上賣。當得知自己中舉的消息時,竟然喜極而狂,變成了瘋子,幸虧岳父胡屠戶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復了清醒。這時候,當地的鄉紳等有頭臉的人物都對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財產的,范進的生活立刻發生了變化。  《儒林外史》 是一部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典型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世俗風氣的敗壞。《儒林外史》是長篇小說,清代吳敬梓作。五十六回。成書於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1803年(嘉慶八年)。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該書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

《儒林外史》中的主要人物及相關情節

明憲宗成化末年,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一位教書先生,名叫周進,他為了能夠出人頭地,榮耀鄉里,屢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60多歲了,卻連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與姐夫來到省城,走進了貢院。他觸景生情,悲痛不已,一頭撞在了號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後,滿地打滾,哭得口中鮮血直流。幾個商人見他很是可憐,於是湊了二百兩銀子替他捐了個監生。他馬上就向眾人磕頭,說:“我周進變成驢變成馬也要報效!”   不久,周進憑著監生的資格竟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做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過了幾年,他又中了進士,升為御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在廣州,周進發現了范進。為了照顧這個54歲的老童生,他把范進的卷子反覆看了三遍,終於發現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間最好的文章,於是將范進取為秀才。過後不久,范進又去應考,中了舉人。   當時,范進因為和周進當初相似的境遇,在家裡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為揭不開鍋,等著賣雞換米而發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後,他高興得發了瘋。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不僅有了錢、米、房子,而且奴僕、丫環也有了。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然死了。胡屠戶也一反常態,到處說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不會與常人一樣的,對范進更是畢恭畢敬。後來,范進入京拜見周進,由周進薦引而中了進士,被任為山東學道。范進雖然憑著八股文發達了,但他所熟知的不過是四書五經。當別人提起北宋文豪蘇軾的時候,他卻以為是明朝的秀才,鬧出了天大的笑話。   科舉制度不僅培養了一批庸才,同時也豢養了一批貪官汙吏。進士王惠被任命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

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當地的治安,不是詢問黎民生計,不是詢問案件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瞭解當地有什麼特產,各種案件中有什麼地方可以通融;接著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統傳齊,問明瞭各項差事的餘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戰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   高要縣知縣湯奉,為了表示自己為政清廉,對朝廷各項法令嚴加執行。朝廷有禁殺耕牛的禁令,湯奉不問因由,竟然將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師父活活枷死,鬧得群眾義憤填膺,鳴鑼罷市。事發後。按察司不僅沒有處罰湯奉,反而將受害的回民問成“奸發挾制官府,依律枷責”之罪。如此“清廉”的知縣,一年下來居然也搜刮了八千兩銀子。   官吏們貪贓枉法,而在八股科舉之下,土豪劣紳也恣意橫行。舉人出身的張靜齋,是南海一霸。他勾通官府,巧取豪奪。為了霸佔寺廟的田產,他唆使七八個流氓,誣陷和尚與婦女通姦,讓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   高要縣的監生嚴致和是一個把錢財看作是一切的財主,家財萬貫。他病得飲食不進,臥床不起,奄奄一息,還念念不忘田裡要收早稻,打發管莊的僕人下鄉,又不放心,心裡只是急躁。他吝嗇成性,家中米爛糧倉,牛馬成行,可在平時豬肉也捨不得買一斤,臨死時還因為燈盞裡多點了一根燈草,遲遲不肯斷氣。   他的哥哥貢生嚴致中,更是橫行鄉里的惡棍。他強圈了鄰居王小二的豬,別人來討,他竟行凶,打斷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處訛詐,沒有借給別人銀子,卻硬要人家償付利息;他把雲片糕說成是貴重藥物,恐嚇船家,賴掉了幾文船錢。嚴監生死後,他以哥哥身份,逼著弟媳過繼他的二......

儒林外史的作者,朝代,和主人公是什麼

明朝

相關問題答案
儒林外史有哪些主人公?
儒林外史有哪些故事?
變形計有哪些主人公?
儒林外史買哪個版本好?
深圳的外企有哪些?
外國有哪些好玩的網站?
宋姓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森林生肖有哪些?
孔子的儒家禮儀有哪些?
文獻論文有哪些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