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漢服的意義?
關於回答“為什麼要推廣漢服,現在的衣服穿著不好嗎
這個問題本來就有問題,推廣漢服的目的不是讓我們天天穿漢服,而是讓我們瞭解漢族的傳統服飾,也許可以在傳統節日穿著,至少不要連漢服和服韓服都分不清楚。
怎麼才能更好的推廣漢服?
首先你要將漢服日常化,也就是自己要穿出去。而且還要向你朋友們多做推廣,或者和一些漢服組織多參加一些活動,線上推廣也可以的。
漢服雖然現在網上很火,但註定未來前景會無比黯淡!
其實不然。首先,漢服是漢族的民族服裝,與其他所有少數民族的民族服裝一樣有著同等的地位。苗族的服裝見過吧,那樣繁複的裝飾,你能說它“與都市生活背離”嗎?這恐怕扯不上關係吧。何況,你並不知道漢服的種類,有一種稱為“短打”的常服,就是上衣褲子分開,與現代服裝一樣非常方便。再有,我們現在所說的復興漢服與其他民族並不衝突,我們有說“所有民族都得穿漢服,不準穿自己的民族服裝”嗎?並沒有。你見過有其他少數民族為了自己的民族服裝而起矛盾嗎?也沒有吧。漢服亦然。且復興漢服只是涉弧文化,並不與政治有過多幹涉。實際上,漢服在清朝以前從黃帝時期開始到明末,已傳承了幾千年,那麼為什麼現在的人很少認識漢服,多為認識唐裝呢?清朝為滿族統治(在那個時候屬於外來民族統治,因為華夏中原歷來由漢族為正統。當然現在民族融合,這些問題都已不存在了)實行“剃髮易服”要求留長辮、穿旗袍,以及後來國家動盪沒人再有精力去注意漢服,才使漢服有了一個斷代。但漢服並沒有消亡,清朝還留有“十從是不從”制,中有規定僧侶、戲子可穿漢服,於是漢服得以延續,等待復興。如今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時機已經到來。最後,如我所說,你陳述的第三點的出現,是因為歷史原因。如真要說“先入為主”,那麼漢服已傳承了幾千年,應是“主”才對吧,且如我上述,《左傳》雲: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這裡的“服章”即指漢服。曾經的“唐裝旗袍”都是滿族的以及其有所改良的,屬於少數民族服裝,在以前甚至可以稱為“外來服裝”(當然現在不能這麼說了)。“衣冠為表,文化為裡”漢服中所包含的是華夏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古代中國是以漢族為正統漢服為正統服裝,才更能代表著華夏民族炎黃子孫。如今,我們復興漢服,無關乎政治無關乎與誰爭個高低貴賤,只為讓更多的人瞭解,中華民族不是赤裸的民族,我們有自己美麗的衣裳,名叫漢服。
漢服到底以哪個朝代為主,建議推廣漢服的人也要有個具體方案
一般是已漢宋明代的為主,但是現在大家審美觀不一樣了,不一定喜歡,要是可以將古代和現在的結合起來就好了。
為什麼現在推廣漢服的人喜歡捆綁意識形態
主要是提到復興漢服就免不了讓人想起漢服是如何被禁止的,那段歷史很不好看,所以難免想起來有些生氣。
為什麼中國不推廣漢服
government提倡民族大融合,所以漢族是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的。
中國為什麼不在國家層面推廣和保護漢服?
不考慮文化因素,單從實際角度來講1 代價高昂。漢服包括衣服、冠帽、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這麼一整套東西,置辦這麼一套也得花不少銀子吧。在大多數人都在為房子,上學,看病這些東西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我不認為有這個群眾基礎。2 不具實用性。如上一點所說,漢服是一整套衣冠系統,穿戴麻煩,其寬袍大袖的服裝風格在生活中也帶來諸多不便利,與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不相適應。綜上,我認為漢服只能流行與少數有錢有閒的古文化愛好者群體中,難以推廣。以上,純業餘觀點,望指正。ps:吐槽一句,身邊也有一些漢服愛好者團體,但總覺不得神韻,男的像小廝,女的似丫鬟。
漢服復興和漢服推廣是同樣的意思嗎?
我覺得復興跟推廣的區別,所謂漢服復興,是指以漢服為起點,全面復興華夏文明````而漢服推廣,主要是指現階段大部份同袍以衣冠先行為標準,努力讓更多的漢族同胞知道與認識漢服是漢鄲族的傳統服飾!
國家為什麼不推廣漢服?
且不說寬大的衣袖不方便等現實的原因。什麼是漢服啊?清朝跟明朝非常不一樣啊,明末為了衣冠的事沒少死人。再往前,宋和唐中間五胡亂華,服飾也改動許多!在往前,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還是再往前?(還往前就不用穿了,樹葉就行)。
一種文化已經過去了,強行恢復是需要很多社會成本的,所以有歷史就好。而且你自己看漢服,現在穿真的很不方便!
應該如何推廣漢服?
其實我完全不能理解漢服,你說是秦朝的、漢朝的、唐朝的、宋朝的還是明朝的服飾算漢服呢?難道你要混搭嗎?這些朝代的衣服真心差很多啊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