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義的意思?
怎樣才可以說是忠信義?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忠。所謂忠,就是忠心耿耿、誠心待人。我認為“忠信義仁勇”今天還有它的現實意義,即對國家要忠誠,做生意要講信用,對朋友要講義氣,對晚輩要仁愛,對邪惡要勇敢
忠而不愚.義而不苟.厚兒不憨.信而有擇這句話的意思
我的理解是:
為人忠心而不愚昧;有義氣而不盲從;為人敦厚而不痴呆;做人處事有信譽但會有所選擇(對心懷叵測的人要有所警惕)。
關羽簡介忠信義勇
1.桃園三結義——與劉備、張飛結義起事,“三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八路諸侯討董卓關雲長溫酒斬華雄,勇也、武也。
2.降漢不降曹——劉備謀誅曹操不成,兵敗投奔袁紹,被曹操俘虜的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
3.斬顏良,誅文丑——為報曹操知遇之恩,助曹操解白馬之圍;
4.過五關斬六將——得知劉備下落,不畏艱險前去尋找;
5.華容道義釋曹操——曹操兵敗赤壁投奔華容道,關羽為報昔日之恩,不顧自己已立下軍令狀而放了曹操,真大仁大義;
6.關雲長義釋黃漢升——義也
7.關雲長單刀赴會——勇氣...
8.水淹七軍——樊城之戰,斬龐德、降於進,水淹樊城。乃軍神也。此時的關羽已達頂峰。
9.敗走麥城——由於關羽居高侍傲,東吳和曹魏都想統一天下,但荊州是必爭之地,所以荊州的壓力就空前的大。東吳和曹魏聯合把關羽殺了。這是必然的結局,只因關羽太厲害,太驕傲,只因荊州太重要。
關羽的一生,忠肝義膽,誠信磊落;叱吒風雲,橫掃千軍,堪稱英雄人傑,令萬民景仰。關羽死後,朝代每更迭一次,關羽就官升一級,直至清代登峰造極,成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糊民精誠綏靖與咱恤咱籲栩贊宣德關聖大帝”,榮譽超的萬能之神。關公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他是中華民族忠義的化身。人們尊稱他為“關公”,賦予他的榮譽在中國歷史上達到的高度不是一般人物所能夠與之相比的!
結合三字經和左傳談談忠信義
哈哈,大大的同學國學的同學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忍分別表示什麼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仁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
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
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智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信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忠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侷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悌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節
氣節和節操。1、社會指一個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堅定性。對內,氣節表示對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堅定信仰。對外,氣節則指在國家和民族遭到外敵侵犯時,能挺身而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堅持......
言必誠信,行必忠正.什麼意思
講話一定誠信,行為必定中正。 採納吆5746
誠信忠義是什麼意思
就是儒家的仁義禮智信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何謂仁?
仁者,人二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著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
儒家重仁,仁者,愛人也。簡言之,能愛人即為仁。
何謂義?
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
古字義,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別是非,在人家需要時,及時出手,幫人家一兩下,即為義。
何謂禮?
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為有禮。因此敬人即為禮。
古之禮,示人如彎曲的穀物也。只有結滿穀物的穀穗才會彎下頭,禮之精要在於曲。
何謂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為此。
何謂信?
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
別人用生命或鮮血換來的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不信是要吃虧的。以此估計,信者,實為人類之言,是人類從普遍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東西,當然不會騙人。
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是什麼意思
因此,有德能的人祭祀,是為了表達他的誠信、忠心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