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的祖先是什麼?
娃娃魚與人類是不是來自同一個祖先
美國人的祖先當中有一部分是英國的移民。
當然,還有移民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等,以及被販賣的黑人和亞洲人,還有本土的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這些都是美國人的祖先
娃娃魚有多久的歷史
娃娃魚學名為鯢,分小鯢和大鯢兩種,大鯢又稱瑕(魚字旁),素有“活化石”之稱。它是與恐龍繁衍生息於同一時代並延續至今的珍稀物種,也是地球上現存最原始、體型最大的兩棲類動物。大鯢是反映地球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穩定性、生態環境優劣的生物指示劑。
目前發現的大鯢體長1•8米,是現存最大的兩棲類動物,前肢四指,後肢五趾,頭部疣粒顯著,自頸側至體側有皮膚皺,以魚、蛙、蝦為食,分佈在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地(2002年在我國赤峰市寧城縣一處侏羅紀地層中發現1•65億年前的真螈類動物化石,這是最早的娃娃魚祖先)。或許幾千年前的大鯢,它們的體型更長大,因此具有被後人神化為龍的資格。
《水經注•伊水》引《廣志》曰:“鯢魚聲如小兒啼,有四足,形如鯪鱧,可以治牛,出伊水也。”所謂“可以治牛”,當是能夠治服牛的意思,表明伊水的鯢魚個頭相當的大。屈原在《楚辭•天問》裡問道:“焉有虯龍,負熊以遊?”意思是哪裡有這樣大的無角龍,能夠馱著黃熊在江河上出遊?所謂虯龍可能指的也是大鯢,而人或神乘龍出遊的傳說當亦源於此(不排除人馴服大鯢用以渡河的可能性,因為大鯢不像鱷魚那樣危險;不過,鯢魚也有凶猛的一面,見《呂氏春秋•貴直》)。
《本草綱目•鱗部四》稱:“鯢魚,在山溪中,似鯰有四腳,長尾,能上樹,聲如小兒啼,故曰鯢魚,一名人魚。”由於鯢魚能爬上山椒樹,因此又稱山椒魚。娃娃魚的這種兼具水行、陸行和樹行的生存能力,有可能被後人誇張成龍的上天入地入水的神奇本領。
根據全綵繪《經典圖讀山海經》(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華寶典《五藏山經》是帝禹時代的國土資源普查白皮書,其中記述許多地方都有娃娃魚,然而卻有著不同的名稱,例如瑕(大鯢)、諦魚(小鯢)、赤儒和人魚;此外,《五藏山經》記述有當時人們對龍的崇拜習俗,但沒有直接描述龍的形貌特徵及其價值。
但是,到了夏代文獻《海外西經》裡,娃娃魚已被稱為龍魚,而且開始被神化了:“龍魚陵居在其(諸夭之野)北,狀如狸(鯉),一曰嘏(鯢),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顯然,夏代的人還知道龍的原形是大鯢;不過,已經有點拿不準,而且與鯉魚混淆了(估計是鯉與鯢音相近而誤傳,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可能原本屬於鯢魚)。
接下來,在周代早期文獻《海內北經》裡則稱“陵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這就表明周代的人已經不怎麼知道龍魚(陵與龍通)是娃娃魚了,以為它是海洋裡的魚類。在周代和春秋戰國時的作品《詩經》裡,現存的305篇提到動物108種(《中國古代動物學史》,科學出版社),其中沒有娃娃魚,表明當時娃娃魚非常少,人們的眼球已經見不到它們了。
根據蔡墨掌握的上古文獻,帝舜時代有一個名叫董父的人,擅長畜養龍,被封為豢龍氏。到了夏帝孔甲時(公元前17世紀),在黃河和漢水獲得兩對龍,被認為是上帝賜給的乘龍;但是孔甲不知道如何餵養龍,遂聘請劉累養龍,並封其為御龍氏;後來有一條雌龍死了,御龍氏將死龍肉烹製成肉湯,獻給夏後吃;夏後品嚐後,問起龍養得怎麼樣了,御龍氏懼罪而遷居魯縣,夏代的養龍活動從此也就消失了。
此外,《尚書•舜典》記載帝舜任命22名中央和地方的長官,其中任命龍為納言,即帝王的喉舌,相當於今天的政府發言人或宣傳部長,併兼有欽差大臣的身份。這就表明帝舜時代,龍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動物,並有人(氏族)以龍為圖騰(或者以捕龍、養龍為職業);以“龍”為發言人,可能與娃娃魚的啼聲與人類相近有關,而且娃娃魚是唯一能發聲的魚類(蛙類除外)。...
娃娃魚怎麼樣進化變成人的
因為可以在兩處生存,表面沒有鱗片(一些蚓螈除外)。兩棲動物是冷血動物娃娃魚也叫大鯢是古老的兩棲動物。現在大約有七千多種兩棲動物,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體的溼潤。兩棲動物由魚類進化而來。兩棲動物(學名,毛髮等覆蓋,地球上現存的兩棲動物的物種較少:Amphibia)擁有四肢的脊椎動物,用鰓進行呼吸。它是脊椎動物從水棲到陸棲的過渡類型;與動物界中其他種類相比,長大後用肺兼皮膚呼吸。兩棲動物的皮膚裸露,但是一生不能離水;其幼體在水中生活。長期的物種進化使兩棲動物既能活躍在陸地上,又能遊動於水中,目前正式被確認的種類約有4350種,分無足目、無尾目和有尾目三目。兩棲動物可以爬上陸地,稱為兩棲
世界上的娃娃魚
前言??大鯢(Andrias davidianus)屬兩棲綱(Amphibia)有尾目(Vrodtla)隱鰓鯢科(Cryptobranchidae),俗稱娃娃魚,屬我國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是農業產業化和特色農業重點開發品種.大鯢是由古生代泥盆紀時期魚類演變而來的古老兩棲動物,是現存兩棲動物中體形最大的種類。大鯢是從水生向陸生過渡的兩棲動物,它既保留有魚類的某些原始特徵,又具有初步適應陸生的軀體結構。大鯢
?? 二十多年來,娃娃魚規模化繁殖已經取得重大進展,我公司已突破了娃娃魚規模化繁殖的技術難關,為娃娃魚養殖產業化奠定了基礎。為了幫助廣大養殖大鯢的愛好者早日掌握這門新興的特種養殖技術,我們在原有的養殖大鯢的基礎上,又廣泛蒐集大量養殖大鯢的珍貴資料,博採眾家之長,著重根據人工養殖大鯢的實踐經驗編寫了《娃娃魚的養殖實用技術》一書,書中重點介紹了大鯢人工養殖技術。本書通俗易懂,融科學性實用性於一體,是初學者認識、瞭解並且掌握大鯢養殖極有價值的參考書。
第一章 大鯢的經濟價值及養殖前景??大鯢屬國家二類 保護野生動物,是集食用、藥用、觀賞與科研為一體的特種經濟動物,有巨大的經濟開發價值和學術價值。
(一)食用價值??大鯢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一種名貴佳餚。其肉營養很高,是高級滋補保健品,被譽為水中“活人蔘”。據權清轉等對大鯢肉質及氨基酸成份的分析,我們知道了大鯢肉蛋白中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總氨基酸含量為91.92%,必需氨基酸量為39.69%,高於牛肉和梅花鹿肉。(表1)表1大鯢肉、牛肉和鹿肉氨基酸組成(mg/100g牛肉)??氨基酸??含量 樣品大鯢肉牛肉鹿肉??天門冬氨酸8.008.698.77??蘇氨酸2.123.733.94??穀氨酸16.0213.6411.94??甘氨酸5.104.723.80??丙氨酸6.455.095.03??頡氨酸4.693.894.46??蛋氨酸2.212.332.58??異亮氨酸6.083.654.15??亮氨酸9.556.637.05??酪氨酸1.982.843.10??苯丙氨酸4.163.443.64??賴氨酸10.887.487.16??組氨酸2.982.883.93??精氨酸7.095.644.90??脯氨酸3.834.013.33??總氨基酸(%)91.9278.0677.76??必需氨基酸39.6931.1532.98??非必需氨基酸52.2346.9144.78(二)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大鯢肉具有增進食慾、黑髮美容、延年益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防癌健體等多種特殊用途。其皮是治療槍傷、刀傷、燒傷及各類創傷的上好藥物。大鯢皮膚分泌物對治療面部燙傷不留疤痕是傷科的靈丹妙藥。其胃是健胃消食的良藥,可治療小兒厭食不良症。近期我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進行科研合作,從大鯢皮膚腺分泌的粘液物中提取出了具有抗癌、抗疲勞、美容保健等多種功效的特殊因子。由此可見,大鯢全身都是寶,將大鯢產品進行深加工,讓它更好的造福於人類。(三)觀賞價值??大鯢皮膚光滑稚嫩。前肢四指似手,後肢五趾如足,其叫聲酷似嬰兒般的啼哭聲,所以大鯢又有“娃娃魚”美稱。大鯢是一種古老的兩棲動物,它作為一種奇特的觀賞動物歷來為人們所喜愛。大鯢的祖先和恐龍曾經一起生活在3億年前的古生代泥盆季時期,由於地球地質變遷,氣......
蠑螈是人類的祖先嗎
生物進化規律遵循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複雜的規律,而人的進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條魚。
地球的壽命已經長達46億年,生命的誕生是在距今38億年前,而魚類作為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的出現卻是很久以後的事了。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介紹,發現於雲南澄江動物群的海口魚,是迄今發掘出的最古老的魚類,它可以追溯到距今5.3億年前的寒武紀。
到了4.08億年前~3.62億年前的泥盆紀,有一種魚率先爬上了陸地,變成了四足動物,它們首先進化形成了像蠑螈、娃娃魚這樣的兩棲動物,而後才變成了爬行類。
中生代是爬行動物的天下,其中的一些爬行動物成功演化成了恐龍、翼龍、魚龍這樣的絕對霸主,而同時期,有一支爬行動物進化成了哺乳動物。在當時,哺乳動物不過是區區的配角。誰知由於地球環境的驟變,生態空間的主宰者也徹底改變了。
從新生代起,哺乳動物真正登上了歷史舞臺,食肉動物、齧齒動物、有蹄動物等紛紛出現,當然也包括靈長類。“有意思的是,從最原始的哺乳動物到現在的獅、虎、馬、兔、象等,中間經歷了許多個進化階段,形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唯獨靈長類幾乎是從最早的哺乳動物直接變化而來的。”鄧濤說,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在身體機能的進化上不如其他哺乳動物的原因。
而提到人的進化,人們總是好奇,為什麼現在靈長類沒有再進化成人?同問,為什麼再也沒有一條魚能夠變成人?
鄧濤解釋,這是因為所有物種都是單一起源,每一個物種的進化方向都是不同的,一旦進化的方向發生了分叉,就只能沿著各自的方向繼續發展,不可能再有交集。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或是獨立或是與國外學者合作,不斷找到新的化石證據,一點一滴還原從魚到人的過程。
從無頜到有頜
早期的魚類奇形怪狀,它們與人類的重要不同是沒有上下頜。因此,鄧濤指出,頜的起源是脊椎動物演化中的一個關鍵事件,它標誌著脊椎動物由被動的濾食性生活向主動的捕食性生活方式的一個過渡, 大大提高了脊椎動物的取食與適應能力。
那麼,究竟哪一條魚才是後來有頜魚的共同祖先呢?
娃娃魚真的是從恐龍時代唯一倖存的動物嗎?
是吧
娃娃魚學名為鯢,分小鯢和大鯢兩種,大鯢又稱瑕(魚字旁),素有“活化石”之稱。它是與恐龍繁衍生息於同一時代並延續至今的珍稀物種,也是地球上現存最原始、體型最大的兩棲類動物。大鯢是反映地球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穩定性、生態環境優劣的生物指示劑。
目前發現的大鯢體長1•8米,是現存最大的兩棲類動物,前肢四指,後肢五趾,頭部疣粒顯著,自頸側至體側有皮膚皺,以魚、蛙、蝦為食,分佈在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地(2002年在我國赤峰市寧城縣一處侏羅紀地層中發現1•65億年前的真螈類動物化石,這是最早的娃娃魚祖先)。或許幾千年前的大鯢,它們的體型更長
‘’娃娃魚"的聰明表現在哪些方面? 10分
中國大鯢 大鯢[Megalobatrachusdavidianus]屬於兩棲綱(Amphidia)有尾目(Vrodtle)隱腮鯢科(Cryptobrahida),俗稱娃娃魚,屬國家二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據古生物學和古地理學的研究,自古生代泥盆紀開始出現兩棲動物之後,大鯢逐漸繁盛起來。它的祖先在地球上發佈很廣,大約在距今四億年前,在北半球相當廣泛的地區都有它們的足跡。到目前為止,娃娃魚為我國特有的珍稀兩棲類動物,被專家稱為“水中活化石”。因其叫聲酷似小孩的啼哭聲,故得名娃娃魚。娃娃魚棲息于山區的溪流之中,對地質地貌、水質條件等均有嚴格要求,被專家譽為優良生態環境的“指示劑”。 科研價值 娃娃魚所代表的兩棲類是魚類和爬行動物之間的過渡類型,是現存兩棲類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其結構又比較原始,是研究動物從水生到陸生進化的標本。 食用保健價值 娃娃魚的肉質潔白鮮嫩,肥而不膩,味清淡而鮮美,營養豐富,是高級滋補保健珍品。大鯢肌肉蛋白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大鯢肉乾物質中氨基酸含量高達91.92%,是目前發現含氨基酸最豐富的物種之一。娃娃魚含有豐富的活性物質“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金屬硫蛋白(MT),對增強機體免疫力、防癌、抗癌和抑止各種疾病起著重要的作用。 藥用價值 娃娃魚是一種傳統的名貴中藥,在歷代中草藥祕方中多有記載,傳統中醫認為,大鯢性甘平、味淡,有補氣、養血、益智、滋補、強壯等多種功效。現代醫學認為,經常食用大鯢可以聰明益智、延緩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對防治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惡性貧血和惡性腫瘤有很好的作用。 大鯢奇特的生命現象 1.娃娃魚長壽。據資料記載,它可活三百歲以上,體重可達三百公斤以上,是名副其實的老壽星,在民間人們也稱它為“長壽魚”。 2.娃娃魚具有很強的再生和自我修復的能力。它的肢體或是身體其它部分受損時,可屢次再生出新的肢體或是在不留下任何疤痕的情況下使傷口痊癒。 3.娃娃魚耐飢餓能力強。娃娃魚可三年不進食而生存。 娃娃魚化石 這是世界上唯一最大的娃娃魚化石,這尾娃娃魚化石是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國興先生1985年7月在桑植縣芙蓉橋鄉文家泉溶洞內考察發現的,長3.5米,高1.3米,活體重約350公斤,年齡320歲左右。
有誰知道關於娃娃魚的一些傳說或者小故事的?有詭異的不?
在我的祖先生活過的地方--小南峪 對面山頂 現今有一棵古松樹 遠遠望去依然蒼勁茂盛
據說這裡原來是一處廟宇 由於地處山頂 老和尚天天讓兩小和尚到山腳下的河裡打水 一天小和尚們打水時發現有一娃娃在河裡上下浮動 急忙回去告於老和尚 老和尚抱回廟中 放於樹旁 這時出現了一水潭 那娃娃在裡面歡快地戲水 老和尚高興的告小和尚:“你們以後就不用到低下河裡打水了,從這裡擡水就行了。”小和尚們每天打完水 水就會自動補起來 小和尚們不免有些好奇 就問老和尚 老和尚得意地說:“水裡的娃娃是人蔘娃,人吃了它會長生不老。等它長成了 你我師徒們一起吃了它, 就可成正果了.”一天老和尚下山去了 倆小和尚打起了主意 就用蒸籠把娃娃魚給蒸了 老和尚回來時遠遠聞道撲鼻的香味 心想是什東西能這麼香 從來沒聞到過 不免有些嘀咕 回到廟裡發現 倆小和尚不見了 娃娃魚也不見了 聽著頭頂叫“師父”老和尚擡頭一看 倆小和尚飄在了樹尖上 老和尚問明事由 不免大發雷霆 把倆小和尚趕出寺廟 從此樹旁的水潭也消失了...
時過幾載 廟宇倒塌 只留下這棵不老的古樹 娃娃魚的故事還將一代一代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