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骨立是什麼意思?
張良墓的墓地介紹
張良墓是蘭考縣境內的一處歷史遺蹟。該墓位於蘭考縣城西6公里的三義寨鄉曹新莊火車站南側,緊靠隴海鐵路。墓冢高10米,周圍長100米,保護區面積35000平方米。 張良(?-前186年)字子房,是西漢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其祖為戰國時韓國人,祖父與父相繼為韓昭侯、宣惠王、襄王和悼惠王。 建國以後,張良墓側尚存張良廟,有山門3間,大殿3間,東西廂房各4間,呈四合院佈局。廟內外共有石碑6通,墓區內有柏樹209棵,楊樹16棵。在“文革”期間,廟宇被拆除,石碑全被砸。三棵楊樹被砍伐做在桌椅。後來拆除廟宇的建築材料在三義建了一所中學。1978年在修築隴海鐵路複線時又佔去墓北邊塋地400平方米,砍伐柏樹12棵,今剩有柏樹197棵,楊樹13棵。據對最大的柏樹年輪考察,樹齡約有230年左右。 現在,為了對張良墓這一歷史文物進行保護,蘭考縣有關部門已經成立了文物保護小組,對張良墓區的樹木設置了保護標識,使整個墓區保護狀況良好。 先說呼聲最高的湖南張家界青巖山頂的張良墓。《仙釋志》記載:“張良,相傳從赤松子遊。有墓在青巖山,時隱時現。”《陵墓誌》也記載:“漢留侯張良墓,在青巖山。良得黃石公書後,從赤松子遊。邑中天門、青巖各山,多存遺蹟。”當地傳說張良為避殺身之禍,功成身退,跟著赤松子大仙南遊天門、青巖等名山大川,不食五穀,專吃百草花果,修煉仙道。張良死後,呂后想尋到張良的墓地。誰知詔令一下,天下一夜間就發現好幾百座“張良墓”,弄得呂后無處下手。但武陵郡喬太守卻向呂后密報,說張良墓葬在青巖山,而且說,張良與他的師傅黃石公並葬在一起,不然為什麼拱出了個“黃石寨”?呂后聽了,覺得有理,便傳下密旨,令喬太守率三百士卒,帶上風水先生,扮成遊客,進青巖山查訪。喬太守一行,從鑼鼓塌尋到黃石寨,又從龍鳳庵訪到水繞四門,果然在相柳巖下,發現了墓地。喬太守撥開樹枝,見碑頭上分明寫著“張良之墓”四個篆字。喬太守大喜,立即下令挖墓。墳挖開了,穴孔裡放著一具檫木棺材。打開棺蓋,忽地從裡面飄出一縷清氣,升上天空。棺材裡哪有屍骨,只有一套衣冠!喬太守只好如實向呂后稟報。呂后聽後大罵喬太守無能,責令喬太守一月之內務必找到張良墓。喬太守無奈重上青巖山。這時,有人稟報說:“相柳巖下的張良墓又長起來了!”喬太守一怔,急打馬去看個究竟。可不是麼!被挖開的墓穴真的又壘起來了,而且墳頭上還長了草呢!喬太守求功心切,拔出劍就往墳上砍,只聽“當!”的一聲,手震麻了,劍砍斷了,原來是座鐵墳!三百士兵挖了三五一十五天,怎麼都打不開。喬太守急了,吩咐士兵砍來山柴,放在墳上燒,這樣燒了三五一十五晝夜,“轟!”的一聲,墳炸了,只見那棺材裹著滾滾濃煙,呼啦啦升到半空,又慢慢落在相柳巖峰頂上,然後,又慢慢長起一座圓圓的墳堆。喬太守急下令士兵爬上去挖。待士兵們好不容易爬上山頂,那墳墓又不見了。士兵們剛下山,那墳墓又現出來了,士兵們又爭相攀崖附葛往上爬,可爬上山頂,那墳墓又不見了!這樣往復幾次,喬太守無計可施,一屁股坐在地下,嘆道:“到底不知埋骨處,卻教臺上望何人?”後來,一位陰陽學家經過反覆查考,認為水繞四門相柳巖上葬的就是張良墓,並作詩云:踏遍青山尋古人,四門水繞得佳城;相柳巖上舊土堡,漢代留侯張良墳。從以上記載和傳說不難看出,青巖山存有張良墓更像是一個神話傳說,從古至今,此處並無可以確認張良葬於此的記載,即使是有據可查,也只說張良墓“時隱時現”,即使有張良墓,充其量只是一個衣冠冢而已。 關於張良墓,至此只剩下一處,那就是張良封地留城附近的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位於微山湖中微山島“三賢墓”之一的張良墓。唐李泰在其《括地誌》中說“漢張良......
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石上花開。什麼意思?
石上花開
作者:李秋沅
才搬來不久,我就聽說附近的小巷深處有個很特別的咖啡館,咖啡館內掛滿了館主人自己畫的油畫,把整個咖啡館佈置得像個畫廊。
這是個雨天,我抱著我用打零工的錢買的二手筆記本電腦,走進咖啡館。果真,咖啡館內過道兩邊的牆壁、四面的牆上、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油畫。館內不停地播放著一首音樂的不同版本,女聲版、童聲版、薩克斯版、長笛版......咖啡館裡的消費並不高,點一杯15元的焦糖咖啡,便可在咖啡館裡坐上一晚,吹一晚上的冷氣,聽一晚上的音樂。這樣的咖啡館對於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地方了。
有位男子一直坐在角落裡,獨自飲著AK47。他穿著一件黑色的中式短衫,胸口開襟上別緻地加上了人工刺繡。
我注意到他的頭頂上有一幅油畫,油畫上畫的是兩位暢手,一位拉小提,一位吹薩克斯,畫上的線條粗曠灑脫,用色大膽。我問服務生:“這些畫,真的都是老闆自己畫的麼?
服務生笑著說,是啊是啊,是他畫的,他原本是學藝術的。
她指了指那個男人。
哦!
我走了過去,對他說,“老兄,你的畫很漂亮啊!喏,這幅,我特喜歡。”我指了指他頭頂上的那幅油畫。
“恩啊,好看。”他含糊不清地說。“坐吧,請。”
他擡眼看看我,眼眸深深。一絲輕蔑掠過他的眼瞳,他敷衍地擡眼看了看牆上的畫。低下頭,藏住了他的輕視。他似乎並不願與外行人說畫。我只好把話題轉向了咖啡館裡的音樂。他不和我聊畫,卻願意談音樂,說起德彪西、說起搖滾,說起流行電子。我聽著,大多的時候,靜靜聽他說。
他喝醉了。
我斗膽再次提及他的畫,而他卻讓我注意對面牆上的一幅小畫。那是兩幅舊畫,“看,那邊,那才是天才畫的畫。是一個六歲的山裡孩子畫的。”我看到牆上的小畫,粉色的太陽,睜著好奇的眼,略撅著嘴,嬌憨地向鄉村灑下如菊瓣的光芒。鄉村阡陌縱橫,在孩子的筆下,藍色、粉色、墨色、紅色......色彩出乎意料而又令人叫絕地組合在一起。
“那孩子現在還畫麼?”
他不作答,閉目聽著音樂,輕輕地隨著樂音哼唱。
“音樂很美。”我訕訕地又將話題轉到了咖啡館裡的音樂上。
“恩, 《石上花開》。”
“我以前沒聽過。”
“是首老歌了。”
“去吧\唱著那支童年的歌瑤\歌裡有\青山、綠水、紅日\白色\梔子\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石上花開
去吧\唱著那支童年的歌瑤\到那傳說中的陽光海岸\美人魚\不是那晨光中的泡沫\她笑著\輕舞\飛揚\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石上花開
去吧\唱著那支童年的歌瑤\到那歌聲的盡頭\光陰酣眠\柔情\似水\在可能
他唱起來,低聲地。我從未意識到他的男聲如此純淨,帶著脈脈的溫情。曲子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石上花開......”處出人意料地轉了調,委婉得如離人最後的眼淚。
他唱完了,把AK47一口飲盡,扯開了胸口的搭扣。
我輕輕合掌,看著他,鼓起掌來,說,“很好聽。”
他起身。他又叫了一瓶AK47,“來吧,一起喝。”
“哦不!太辣!”
他瞪著泛紅的眼睛,足足地打量了我五分鐘,肯定地判斷道:“呵!你,還是個嫩學生娃啊!怎麼現在還不回家?”
“不,我不是學生。”我搖頭。
“那你?幹什麼的?”
我侷促不安。說我是被父母趕出門的不良少年?
“寫字的。”比起四處打零工,似乎寫作還算件正經事。
“寫什麼?“
“沒寫什麼。就寫一些垃圾。”
“要寫,就要寫那些,那些你真正想說給人聽的故事......”他醉了,兩眼發直地看著我。眼眸裡有東西刺進我的心裡。
“哦不,不......
生僻成語及它的釋義(大於15個)
A
安身立命:生活有著落,精神有寄託
B
不分軒輊:不分高低,輕重
不羈之材:不受拘束的非凡之才
不容置喙:不許插嘴
不刊之論: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不爽毫髮:一點也不差
不一而足:不止一種或一次,而是很多
不足為訓:不能當作典範或法則
白衣卿相:比喻安貧樂道的書生
阪上走丸:形勢發展很快
暴戾恣睢:任意幹壞事
暴殄天物:泛指任意損壞糟蹋物品
篳路襤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業艱苦
鞭辟入裡:形容能夠徹底說明問題,深中要害
C
慘淡經營:苦費心思於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或事業
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
陳陳相因:因襲舊套,沒有革新和創造
滄海一粟:滄海中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
曾幾何時:才多少時間,比喻時間不長
曾經滄海:比喻曾經見過很大的場面眼界開闊,對比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裡
纏綿悱惻:形容心情痛苦不能排遣的樣子,形容悲苦不能排遣的心情
差強人意: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城下之盟:逼迫簽定的條約
春風化雨(夏雨雨人,春風風人):比喻及時給人以教育或幫助
寸草春暉:比喻父母的恩情子女難以報答
從善如流:樂意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厝火積薪:把火放在堆積的柴草下面,比喻隱藏著極大危險
D
待價藏珠:比喻有真才實學,等待被人賞識重用
蝶化莊生:比喻事情虛幻無常
丁公鑿井:比喻語言之輾轉傳誤
東窗消息:比喻謀害忠良的陰謀詭計
待價而沽:比喻某些人等待時機出來做官
多藏厚亡:財貨儲藏得很多,往往會招來很大損失
東鱗西爪:比喻事物零碎,不全面
得魚忘筌:比喻成功後就忘了賴以成功的事物
掉臂不顧:掉轉臂膀,頭也不回,形容不加理睬
杜門卻掃:關閉大門,不再打掃庭院路徑,屏客謝客,清淨自適
洞若觀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E
峨冠博帶:原是古士大夫的裝束,後來比喻穿著禮服
F
翻雲覆雨:比喻反覆無常或玩耍手段
飛短流長:造謠生事,搬弄是非
G
甘之如飴:比喻樂意從事某種辛苦的工作,勇於承擔最大的犧牲
H
高山景行:比喻行為光明正大,指崇高的德行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擋之勢
躬逢其盛:親自參加了那個盛典,或親自經歷了那種盛世
姑妄言之:姑且隨便說說
孤行己見:只按照自己的意見辦事,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骨鯁在喉:比喻心中有話不說出來不痛快
故態復萌:形容重犯舊毛病
顧盼自雄:左顧右盼,得意忘形
顧影自憐:自我欣賞
瓜熟蒂落:條件、時機成熟,事情就能成功
掛一漏萬:形容列舉不全,遺漏很多
管窺蠡測: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都很狹窄片面
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很多
渙然冰釋:比喻嫌隙、疑慮、誤會等完全消除
畫虎類犬:比喻好高騖遠,終無成就,被人作為笑柄
緩不濟急:形容辦法太慢,趕不上應用
懷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純潔美好的品德
J
擊節稱賞:打著節拍讚賞,形容對別人的品質,詩文或藝術的讚賞
飢鷹餓虎:比喻凶殘貪婪
機變如神:機智權變,神奇莫測
雞蟲得失:比喻無關緊要的細微得失
雞飛狗走:形容因驚恐而混亂不堪
雞零狗碎:形容沒有什麼價值的瑣碎的東西?
積毀銷骨:形容毀謗太多,使人無以自存
及鋒而試:原指趁著士氣正高,及時作戰,後泛指抓住有利戰機,及時行動
詰屈聱牙:形容文辭艱澀,讀不順口
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功效,進展很快,短時內能成功
膠柱鼓瑟:比喻固執拘泥,不能變通
K
空谷足音: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或事物
空穴來風: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沒有原因的
枯木逢春:比喻重獲生機
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
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
勞燕分飛:比喻人別離
離經叛道:比喻背離占主導地位的思想和傳統
廖若晨星:稀少得好象早上......
李煜為什麼背叛大周后﹖
李煜的兩位皇后大小周後,也是親姐妹。大周后的小名,就叫娥皇。 大周后是南唐功臣大司徒周宗的女兒,在李煜十八歲那年嫁給了他。她是一個美人,幾種南唐史書都說她“有國色”,但她並不滿足於自己的天生麗質,還獨創了“高髻纖裳”等妝容,盡顯自己的絕世美色與曼妙身姿。此外,她多才多藝,所有閒情雅緻的玩藝門道無所不精。又“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她曾在中主李璟的生日宴席上彈奏琵琶,李璟對她的技藝十分稱賞,把一把珍貴的“焦桐”琵琶贈送給她。 大周后和李煜才子佳人,情趣相投,真可謂夫唱婦隨了。一次冬日飲宴,酒到半酣的大周后舉杯邀李煜起舞,李煜便開玩笑,要她先給自己新譜一曲才可以。大周后並不推辭,頃刻而成《邀醉舞破》、《恨來遲曲》。如此即興作曲,若不是具有相當深厚的音律知識和音樂稟賦,是很難做到的。大周后還修復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原是從西涼傳入的曲,經過唐玄宗李隆基的潤色,成為規模盛大、氣勢宏偉的大型舞曲。安史之亂之後,《霓裳羽衣曲》失傳,到五代十國時只保存了殘破不全的曲譜。李煜得到殘譜後,大周后和他一起“變易訛謬,去繁定缺”,使舊曲新生,“繁手新音,清越可聽”。對於兩人溫柔繾綣的愛情生活,李煜也有很多詞來描繪,如《一斛珠》。 在詞作中,李煜說“天教長少年”,是李煜衷心地希望自己和大周后能白頭偕老,歲歲長圓。然而正如古詩所說“大凡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他和大周后神仙眷屬一樣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十年。 大周后不久就得了重病。就在這時候,她和李煜最鍾愛的小兒子,四歲的仲宣也得急病死去了。大周后知道了這個消息,十分傷心,病得更加厲害了。李煜朝夕相伴左右,所有的飲食他都要親自照顧,湯藥也一定要親口嘗過才餵給妻子。寒冷的冬夜裡他夜復一夜地守護在妻子身邊,倦極也只是和衣而臥,衣不解帶。但這一切都不能挽救大周后的生命。大周后把琵琶和自己臂上一直佩戴的玉環留給李煜作紀念,又親自寫了要求薄葬的遺書。於乾德二年的十二月去世,時年二十九歲,諡“昭惠”,下葬懿陵。 李煜才喪愛子,又失嬌妻,自是悲痛萬分。在大周后的葬禮上,他已經變得行銷骨立,只能拄著柺杖才能行走了。他為大周后寫下長篇的誄文,言辭哀慼動人,結尾署名“鰥夫煜”。即使過了很多年,他對她也不能忘懷,還屢屢作詩作詞懷念。 但是,在李煜與大周后這段完美的情緣之間,卻也有一段不和諧的音調。大周后病重的時候,她的妹妹前往宮中探視。她和姐姐一樣,也是個美人,此時正在豆蔻年華,嬌豔可人。李煜一見,不由得動起心來,於是兩人墮入了愛河。為了避免刺激病中的大周后,他們只能偷偷的相見,李煜曾有《菩薩蠻》一詞,描繪了相見的情形。 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大周后還是知道了這件事情。妹妹去探望她,她隨口問她來了多久,天真的妹妹就說自己已經來了好幾天了,大周后馬上明白了一切,據說她當下就翻身向內,不再說話,至死都沒再轉過身來。 大周后死後,李煜就把打算把她的妹妹立為國後。但他的母親鐘太後不久去世,按照禮節,他應該守孝三年,於是這立後大典只好拖了到了開寶二年(968年),這是南唐立國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舉行了在位君主娶後的典禮。這種獨一無二的地位,使此次典禮受到了無比的重視。迎親之日,鼓樂喧天,金陵城內萬人空巷,爭相觀看,甚至有人為了搶佔有利位置,爬到屋頂上摔下來的。盛況空前,煞是熱鬧。大周后的妹妹做了李煜的第二任皇后,史稱小周後,時年十九歲,正是她姐姐嫁給李煜的年紀。
李煜與周後的故事
李煜的兩位皇后大小周後,也是親姐妹。大周后的小名,就叫娥皇。
大周后是南唐功臣大司徒周宗的女兒,在李煜十八歲那年嫁給了他。她是一個美人,幾種南唐史書都說她“有國色”,但她並不滿足於自己的天生麗質,還獨創了“高髻纖裳”等妝容,盡顯自己的絕世美色與曼妙身姿。此外,她多才多藝,所有閒情雅緻的玩藝門道無所不精。又“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她曾在中主李璟的生日宴席上彈奏琵琶,李璟對她的技藝十分稱賞,把一把珍貴的“焦桐”琵琶贈送給她。
大周后和李煜才子佳人,情趣相投,真可謂夫唱婦隨了。一次冬日飲宴,酒到半酣的大周后舉杯邀李煜起舞,李煜便開玩笑,要她先給自己新譜一曲才可以。大周后並不推辭,頃刻而成《邀醉舞破》、《恨來遲曲》。如此即興作曲,若不是具有相當深厚的音律知識和音樂稟賦,是很難做到的。大周后還修復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原是從西涼傳入的曲,經過唐玄宗李隆基的潤色,成為規模盛大、氣勢宏偉的大型舞曲。安史之亂之後,《霓裳羽衣曲》失傳,到五代十國時只保存了殘破不全的曲譜。李煜得到殘譜後,大周后和他一起“變易訛謬,去繁定缺”,使舊曲新生,“繁手新音,清越可聽”。對於兩人溫柔繾綣的愛情生活,李煜也有很多詞來描繪,如《一斛珠》。
在詞作中,李煜說“天教長少年”,是李煜衷心地希望自己和大周后能白頭偕老,歲歲長圓。然而正如古詩所說“大凡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他和大周后神仙眷屬一樣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十年。
大周后不久就得了重病。就在這時候,她和李煜最鍾愛的小兒子,四歲的仲宣也得急病死去了。大周后知道了這個消息,十分傷心,病得更加厲害了。李煜朝夕相伴左右,所有的飲食他都要親自照顧,湯藥也一定要親口嘗過才餵給妻子。寒冷的冬夜裡他夜復一夜地守護在妻子身邊,倦極也只是和衣而臥,衣不解帶。但這一切都不能挽救大周后的生命。大周后把琵琶和自己臂上一直佩戴的玉環留給李煜作紀念,又親自寫了要求薄葬的遺書。於乾德二年的十二月去世,時年二十九歲,諡“昭惠”,下葬懿陵。
李煜才喪愛子,又失嬌妻,自是悲痛萬分。在大周后的葬禮上,他已經變得行銷骨立,只能拄著柺杖才能行走了。他為大周后寫下長篇的誄文,言辭哀慼動人,結尾署名“鰥夫煜”。即使過了很多年,他對她也不能忘懷,還屢屢作詩作詞懷念。
但是,在李煜與大周后這段完美的情緣之間,卻也有一段不和諧的音調。大周后病重的時候,她的妹妹前往宮中探視。她和姐姐一樣,也是個美人,此時正在豆蔻年華,嬌豔可人。李煜一見,不由得動起心來,於是兩人墮入了愛河。為了避免刺激病中的大周后,他們只能偷偷的相見,李煜曾有《菩薩蠻》一詞,描繪了相見的情形。
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大周后還是知道了這件事情。妹妹去探望她,她隨口問她來了多久,天真的妹妹就說自己已經來了好幾天了,大周后馬上明白了一切,據說她當下就翻身向內,不再說話,至死都沒再轉過身來。
大周后死後,李煜就把打算把她的妹妹立為國後。但他的母親鐘太後不久去世,按照禮節,他應該守孝三年,於是這立後大典只好拖了到了開寶二年(968年),這是南唐立國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舉行了在位君主娶後的典禮。這種獨一無二的地位,使此次典禮受到了無比的重視。迎親之日,鼓樂喧天,金陵城內萬人空巷,爭相觀看,甚至有人為了搶佔有利位置,爬到屋頂上摔下來的。盛況空前,煞是熱鬧。大周后的妹妹做了李煜的第二任皇后,史稱小周後,時年十九歲,正是她姐姐嫁給李煜的年紀。...
求三十個生僻成語
詞 目 華屋秋墟
發 音 huá wū qiū xū
釋 義 壯麗的建築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出 處 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詞 目 華而不實
發 音 huá ér bù shí
釋 義 華:開花。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出 處 《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詞 目 華封三祝
發 音 huá fēng sān zhù
釋 義 華:古地名。封:疆界,範圍。華封:華州這個地方。華州人對上古賢者唐堯的三個美好祝願。即:祝壽、祝富、祝多男子,合稱三祝。
詞 目 華不再揚
發 音 huá bù zài yáng
釋 義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裡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出 處 晉·陸機《短歌行》:“時無重至,華不再揚。”
詞 目 華冠麗服
發 音 huá guān lì fú
釋 義 冠:帽子。形容衣著華麗。
出 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全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不開,只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
詞 目 華亭鶴唳
發 音 huà tíng hè lì
釋 義 華亭谷的鶴叫聲。表示對過去生活的留戀。
出 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梅》:“ 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呼?’”
詞 目 華星秋月
發 音 huá xīng qiū yuè
釋 義 如秋月那樣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樣閃閃發光。形容文章寫得非常出色。
詞 目 華屋丘墟
發 音 huá wū qiū xū
釋 義 壯麗的建築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出 處 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詞 目 華屋山丘
發 音 huá wū shān qiū
釋 義 壯麗的建築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出 處 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