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設計依據怎麼寫?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是什麼
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確地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可以說多年的試驗以來,老師們的思想觀念已基本上可以接受這種理念了,但是具體在實際教學當中的運用,可能就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究竟應怎樣去設計教學才能有助於這種方式的形成?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還得重新學學新課程標準。所謂語文素養就是既包括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培養,也包括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文學鑑賞能力和文化品位的養成和提高。而“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指的是學生應對學習有濃厚的求知慾、好奇心、並在它們的驅使下積極主動的去思維、學習;“合作”就是與其他同學一起解決問題,學會敢於發言,能有條理的述說自己的觀點,培養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而“探究”則是“探究”就是“探索研究”,也就是努力尋找答案,解決問題。通過探究滿足學生的求知慾,獲得關於身邊世界的理解,培養對探索世界、探討問題的興趣。就文本解讀而言是指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能發現問題,並能根據已有的知識水平,在老師的指導下收集、分析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獲得對文學世界、語文世界的感受與理解。再次瞭解“自主、合作、探究”,我們就會明白教學設計應有什麼目標,應培養什麼能力,朝哪方面努力,應採取何種教學手段才有助於形成這些能力,就不會出現還是“舊瓶裝新酒”的現象;就不會把這種新的學習方式還是理解成老師設計好問題、學生討論回答、老師再明確答案的問答式的教學;或者還是以學生能否出色回答問題為目的,而忽視了培養學生能力;還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忽視學生獨特感受的現象。為了配合新課改的實驗,教育部還編寫了好幾套新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材,這些教材的編寫理念很先進:選文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注意聯繫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教材內容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繫,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教材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具有開放性、彈性,注意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故決不能將理念這樣先進、思想這樣明確、內容這樣新穎的教材在舊的教學設計中備受煎熬,更何況教學設計是形成這種新學習方式的有力的保證,這就關係到這次課程改革能否達到如期的目的;學生能否如願的形成較好的語文素養;能否以這次改革給全民族來一次學習方式的革命。圍繞著“自主、合作、探究”這個學習方式的教學設計,我認為應遵循以下的幾條原則:1、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原則。教師自始至終都要有清醒的認識,那就是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切不可越俎代庖。2、讓學生充分閱讀的原則。閱讀首先是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對話,然後是學生之間就作品所進行的對話,再然後,才是教師的參與。從接受心理學的角度來考慮,一定要讓學生先讀、多讀,這樣才會有所領悟。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切不可在學生都課文還沒有充分的閱讀,甚至是還沒閱讀的情況之下匆匆開講。3、尊重學生閱讀體驗的原則。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良好的語感是“悟”出來“讀”出來的,而不是“聽”出來的。故而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切不可以自己的感受作喋喋不休的支離破碎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尊重他們想表達與述說的慾望,讓他們無所顧忌的暢所欲言,即使他們的問題與見解有時看來是粗淺白幼稚的,但是要從他們的經歷及認知能力出發尊重他們的體驗。4、強調合作學習對意義建構起到關鍵作用的原則。堅信在學生們“亂哄哄”的討論中會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堅信這種“爭吵”對他們意識......
認識幾時幾分的教學設計和理論依據怎麼寫
教學要求:
1.認識鐘錶,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能正確讀、寫出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
2.通過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
3.使學生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學會科學地使用和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看鐘表的基本方法,通過與整點的比較來認識接近(不到)整點的時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模具鍾
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
1、學習需要分析,確定教學目標,
2、學習內容分析,確定教學資源
3、學習者分析,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4、設計教學策略,設計課堂環節
5、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
6、教學情況分析穿
7、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和教案編寫的區別和聯繫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方法1.教學設計要從“為什麼學”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目標;
2.根據學習目標,進一步確定通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者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學什麼”;
3.要實現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掌握需要的教學內容,應採用什麼策略,即“如何學”;
4.要對教學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各環節進行修改,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
系統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估等子系統所組成,各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諸子系統中,各子系統的功能並不等價,其中教學目標起指導其他子系統的作用。同時,教學設計應立足於整體,每個子系統應協調於整個教學系統中,做到整體與部分辯證地統一,系統的分析與系統的綜合有機地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系統的整體優化。
程序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諸子系統的排列組合具有程序性特點,即諸子系統有序地成等級結構排列,且前一子系統制約、影響著後一子系統,而後一子系統依存並制約著前一子系統。根據教學設計的程序性特點,教學設計中應體現出其程序的規定性及聯繫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可行性原則
教學設計要成為現實,必須具備兩個可行性條件。一是符合主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知識基礎和師資水平;客觀條件應考慮教學設備、地區差異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學設計應能指導具體的實踐。
反饋性原則
教學成效考評只能以教學過程前後的變化以及對學生作業的科學測量為依據。測評教學效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反饋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學設計。
教案有許多新式的教學說法、教案的寫法,使得小學、初中、高中及職高學校教師撰寫的教案也是有格有框、圈框互連、上下落摞、左右牽扯,真是五花八門,特色百出,各有千秋。一個45分鐘課堂教學的教案,有的能設計出20多張A4紙來!光是教學目標能設計出二三十條,佔用一頁紙!弄得看其教案者,如同進入了諸葛亮的八卦陣,不辨東西,不知所云。費這麼大的九牛二虎之力,就備出這麼樣一節45分鐘課堂教學的教案嗎?
教案應當是課堂教學思路的提綱性方案。
當設計完成一個教案的同時,在備課教師的頭腦中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授課方案。撰寫出來的教案也只是實施課堂教學過程的一個骨架結構,不能將課堂中教師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想法、每一件事都寫進教案中去。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的不定因素出現,要靠備課時準備充分,靠平時的知識積累,靠實事求是地真誠對待。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的兩個依據:一是依據課程標準(大綱),二是依......
教學設計方案應包括哪些方面的
1.教案的類型由課的類型和結構所決定
課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教學的任務來分的,有新授課、鞏固課、技能課、檢查課。另一種是根據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來分的,有講授課、演示課、練習課、實驗課、複習課。一般課的類型由其教學方法來命名。課的結構是由課的類型來決定的,不同類型的課有不同的結構,那麼其相應的教案類型也不同。通常,我們按課的類型可將教案分為:新授課教案、複習課教案、實驗課教案、檢查課教案。
2.教案的類型由其功能所決定
隨著教學改革,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教案已由原來的只供教師自己使用,引伸為:
(1)同學科教師相互學習、交流教學經驗的主要材料;
(2)進行教學改革的主要突破口;
(3)專家、學者進行教學研究的主要參考資料。
所以,在同一類型的課中,教案常由於其應用功能的不同,又分為:詳細教案(簡稱教案)、表格式教案(簡稱簡案)、課堂實錄教案(簡稱實案)。
各類型教案的主要內容及其功能
1.新授課教案 主要內容是提出新課的教學目標,把握傳授新知識的深度、廣度、重點、難點。其主要任務是完成新知識的傳授。
2.複習課教案 主要內容是提出複習的範圍和要求。主要任務是幫助、引導學生鞏固掌握已有的知識,並將知識系統化、網絡化。
3.實驗課教案 主要內容是提出培養技能技巧的具體內容、要求。主要任務是完成教師的示範性操作、實驗原理的講解,指導學生獨立進行實驗,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學科實驗操作方法。
4.檢查課教案 主要內容是提出檢查(即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的具體目標和要求。主要任務是檢查瞭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利於下階段制定針對性極強且有效的教學設計方案。
5.詳細教案 主要內容是課題、課時、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具(包括學具)、教學過程(包括反饋檢測題等)、板書內容、補充教材、教材前後知識點的銜接、當今科技動態等,側重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其主要任務是:(1)教師完成對教材深度和廣度的把握;(2)通過多年的備課、蒐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不斷地補充同一問題的新知識、新進展,同時完成教師的知識更新和完善。
6.表格式教案 這類教案多適用於有經驗的老教師。主要內容有課題、課時、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具(包括學具)、教學程序(所有教具的操作順序、教學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學法指導的具體操作過程)、板書設計,側重教法、學法的具體操作。主要任務是:(1)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幫助引導學生學會應掌握的知識,並學會學習的方法(即學法);(2)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並且不斷更新、完善。
7.課堂實錄教案 多采用優質課評選、公開課等。它是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的產物,是教師課堂具體實施教學過程的安排表或實錄。主要內容有:課題、課時、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具(及學具)、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側重於教學過程的具體安排。其中導言、知識的過渡、重點的教法、難點的學法指導、教具的選擇和使用等將體現教師的教學特色、教改意識和教改的具體做法。主要任務是:(1)為各級領導、各類教師聽課、評課提供參考資料;(2)為教師互相學習、交流經驗進行教學改革和研究提供學習的材料。
教案設計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1.科學性 教案中基本概念、基礎理論、書面語表達要科學、嚴密、準確、精練。
2.目標性 每節課的教案中,教學目標必須具體、明確。因為它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方向。
3.程序性 教案的設計,必須依據學生的認識水平、認識過程和認知規律,有序地編排......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和指導思想怎麼寫
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名稱 《美國的南北戰爭》 執教者 郭麗敏 課時 1課時 所屬教材目錄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十七課《美國的南北戰爭》 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本節教材設置選自嶽鹿版九年級上冊第十七課,本節課以南北戰爭為主線,從起因、過程及意義三個方面介紹。 2教材作用:美國南北戰爭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廢除了黑人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使美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美國曆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對歷史事物理解、概括能力都有所提高,已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創造性,根據這一年齡段學生對本課的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的過程及意義會一目瞭然,而對戰爭的起因分析不會很透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美國領土的擴張、西進運動,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的焦點,大戰的過程及轉折,南北戰爭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人物林肯。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林肯,培養學生評價歷史人物。 (2)通過對本課的認識,使學生了解南北戰爭的起因,引導學生分析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培養學生對因果關係的認識。 過程與方法:學生自主學習,通領全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大膽質疑的能力。 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師生合作完成本課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講述法:學生自述故事情節,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2)討論法:學生對本節課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培養學生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戰爭的講述,使學生明白,進步的正義的力量,必將戰爭勝落後的反動的力量。 (2)對美國內戰的分析,使學生認識這場戰爭雖然取消了黑人奴隸制度,但沒有徹底消滅種族歧視,今天的美國黑人仍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林肯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南北戰爭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教學設計的特點與基本要求是什麼?
教學設計是教育實踐工作者以各種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依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和自己的教學理念、風格,運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的規劃、安排與決策。教學設計特點——學習與創造。教學設計的特點 1. 問題情境體現文化底蘊通過聯繫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實例,體現各學科在實踐中的巨大作用;通過深層次的歷史文化背景的展示,體現各學科學習對自然、歷史文化及人類自身的關注和熱愛;通過各學科故事或各學科史的講述,培養學生對各學科學習的興趣;通過對科學研究,特別是各學科研究工作中的偉大人物介紹,幫助學生形成堅強的個性。; 2. 教學設計體現現代教育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是帶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為其他教育規律的基礎規律和基本觀點.在反映各學科教學觀念的案例中,執教者抓住其中能說明問題的“亮點”展開,並加以分析,進行教學設計. 3. 學習過程的設計體現自主精神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機會和自主發展的空間,使學生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精神的充分發揮,改變傳統教學過程的“講———學———練”模式,強化通過問題解決來學習的“學———講———練”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事實上,學生的自主精神是通過課堂上的交流活動來體現的,可採用實驗、嘗試、猜測、討論等方式進行. 4. 知識建構體現漸進過程 建構主義的知識觀認為:知識只不過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假設或假說,它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它必將隨著人們的認識程度的深入,不斷地變革、昇華和改寫,出現新的解釋和假設.知識並不能絕對準確無誤地概括世界的法則,提供對任何活動或問題解決都適用的方法. 5. 課件製作體現動態交互 在新理念下,計算機課件製作除了要求使用新的技術,體現真實、美觀、動感外,特別強調它的交互性,所用數據可以修改,使課堂成為實驗室;學生可上機設計並操作,還留有課後進一步實驗、探索、研究的餘地.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集中體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 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注意體現各學科的文化價值和人文精神,關注具體各學科內容的特點 一方面,在職業高中各學科教學內容的設計和編寫中,應將各學科的文化價值滲透在各部分內容之中,並採取多種形式,如與具體各學科內容相結合或單獨設置欄目作專題介紹;列出課外閱讀的參考書目及相關資料來源,以便學生自己查閱、收集整理. 另一方面,要注意新理念、新內容在職業高中各學科教學素材編寫上的特殊處理.例如,算法是職業高中各學科課程中的新內容之一.在設計教學素材時,要注意突出算法的思想,提供實例,使學生經歷模仿、探索、程序框圖設計、操作等過程,從而體會算法思想的本質,而不應將算法內容單純處理成程序語言的學習和程序設計.同時,教學素材的設計還要注意在能夠與算法結合的課程內容中,融入用算法解決問題的練習,不斷加深學生對算法的認識. 此外,應把“各學科探究”、“各學科建模”和“各學科文化”等新的學習活動恰當地穿插安排在有關的教學內容中,並注意提供相關的推薦課題、背景材料和示範案例,幫助學生設計自己的學習活動,完成課題作業或專題總結報告. 2. 教學內容的選取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發展能力 在教學設計時,既要關注學生在各學科情感態度和科學價值觀方面的發展,也要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1)強調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2)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熟練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對學好各學科非常重要.(3)與時俱進地審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和各學科研究的不斷深化,職業高中各學科的基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