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衛兵被打死了多少?
當年就沒有大規模殺紅衛兵的事件嗎?或者殺紅衛兵的報復事件?
魯迅說:“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紛紛聚集,見敗兆紛紛逃亡”,所以,紅衛兵得勢的時候也沒人敢反抗他們,不過,最後他們都被偉大領袖派到農村上山下鄉去了,然後就是回城當工人沒幾年面臨下崗,也是被犧牲的一代。
文革中第一個打死卞副校長的紅衛兵是誰?
此事諱莫如深,還是少提了吧。
當時,該校一半學生是紅色子弟。不少人現在還活著,現在還享受著父輩的餘蔭。有些人還恬不知恥的說當時是未成年人,受了時代的毒害,加之父母后來也被打倒了,據說也是受害者呢!
至於宋某某,我相信不是她。因為她當時是學校的高三總頭目之一,但不管“卞案”。下手的是主要是高一3班等。
紅衛兵害死多少人
不可估量的
尋找當年的紅衛兵,我想知道當年你們為什麼殺人,導致那時一些人家破人亡? 尋找紅衛兵遇難者家屬
有鬥爭就有廝殺,就有死亡,這都是不可避免的。鬥爭激烈程度高,那就飛機大炮玩命打戰爭,比如二戰,死人海了去了。鄉里鄉親爭房爭地都能打出人命,紅衛兵武鬥還能不死人?
文革時候有人反抗殺死紅衛兵嗎?
都是說紅衛兵打死其他人,並沒有說有人反抗殺死紅衛兵,也許有,但這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因為是打死了“毛澤東的紅色衛兵”嘛,呵呵
當年毆打彭德懷的紅衛兵為什麼不槍斃
歷史,大環境如此,所謂法不責眾。當時的大氛圍就是這樣,一定要追究責任,其實應該是發動者負責,但這可能嗎?
紅衛兵和紅衛兵為什麼互相打
早期,即1966年夏季起,紅衛兵是各地中學、大學,以及各個單位的青壯年在各自單位自發的組織,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組織,互不隸屬。
在一個單位內部存在不同的自發紅衛兵組織,組織之間由於立場觀點差異,而互相公開辯論鬥爭----大鳴大放大字報;每一個紅衛兵組織都公開擁護黨中央,聽從中央文革領導小組指示,反對社會上和本單位的修正主義份子、走資派。隨後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出現了當地各派紅衛兵的革命大聯合,成立了革命委員會,隨後全國各地的紅衛兵組織大聯合,以及紅衛兵全國大串聯行動。
後期,在1969年以後,各地的紅衛兵組織成為中學的最大的中學生日常組織,歸本地區本單位的革命委員會、團委直接領導。按照一定的手續辦理人員的加入和除名;並且佩帶由當地統一發行的紅衛兵的胸章或臂章。直到1978年左右當時的中央公開決定各地結束紅衛兵組織的活動。同時紅小兵也結束活動。中學生的活動歸入共青團負責,小學生的活動歸共青團負責,並且改名稱為少先隊。
根據時間、出身和政治主張,大概可以分為:
老紅衛兵
也稱老兵,最早的紅衛兵,是1966年夏季頭幾個月出現的紅衛兵,幹部子弟,血統論出身論。聯動。文革後不久很快失勢。
保守派
老紅衛兵的效仿者,1966年夏季後幾個月開始出現的紅衛兵組織。絕大部分是出身好的。依靠地方黨組織和工作組。
造反派
紅衛兵運動的主流。1966年夏季後幾個月開始出現的紅衛兵組織。絕大部分是出身好的紅五類。主張造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反,奪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權,在紅衛兵組織聯合奪權----本單位本地區的領導權力以後,造反派進入奪權以後成立的革命委員會。典型蒯大富等北京紅衛兵五大領袖。
極左派
新思潮,基本政治和社會制度的批判者。典型長沙楊曦光《中國向何處去》。
以上所列“各派”也不是一體,而只是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徵。早期紅衛兵最大的特徵就是沒有統一的組織。
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
1966年8月27日,成立了“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司令部”(即第一司令部,簡稱“一司”);9月5日,成立了“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總部”(即第二司令部,簡稱“二司”)。一司、二司是由一些高等院校中的多數派組成的,他們的基本態度是保老幹部。9月6日,成立了“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革命造反總司令部”(即第三司令部,簡稱“三司”),作為一司、二司的對立面,三司是由高等院校中的少數派組成的,他們的基本態度是造各級黨委機關和領導幹部的反。
三個司令部之間的鬥爭非常複雜。爭論的核心問題是“革”與“保”。中央文革小組越來越明顯地支持三司,這樣一來更是加劇了三個司令部之間的激烈鬥爭。由於有中央文革的支持,參加三司的群眾組織越來越多,三司在全國的名聲越來越大。在名聲顯赫的五大紅衛兵領袖中,三司司令蒯大富的名聲雄踞榜首,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三司的影響和感召力。
1966年底之後,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組織繼續分化、動盪、組合。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天派和地派。
天派:以北京大學“新北大公社”、北航“紅旗戰鬥隊”為首;
地派:以北京地質學院“東方紅公社”、北師大“井岡山公社”、清華大學“井岡山公社”為核心。
天派和地派的矛盾十分激烈,最後導致了動槍動炮的慘烈武鬥。說起原因來,很是複雜。
中學裡的各紅衛兵組織
在中學裡,各紅衛兵組織也分化組合,成為三大派系:“四·三派”、“四·四派” 和“老紅衛兵派”。
“老紅衛兵派”由文革初一批最早造反的紅衛兵組織構成,如清華附中紅衛兵、北京八中紅衛兵等。這些“貴族學校”的紅衛兵是最早造反又最先倒戈的一撥人。其組織形式主要有“聯動”、“西糾”、“東糾”等。
“老紅衛兵派”作為一種政治力量退出歷史舞臺......
文革時期幾個造反司令現狀
紅衛兵,其派系很多,聯動範圍廣,互相之間都有爭鬥。文革結束後,國家明確解散。
其中一部分紅衛兵的下場,因為情節較輕,無責任追究,但除一批得利的紅衛兵們,其中大多被國家部門取消內入可能,故,大多紅衛兵們沒有政治前途。
另外,在文革結束後,作為領導者和先驅者的紅衛兵的下場情況很複雜。一些被關進監獄,判無期徒刑{這些人是政府嚴禁提起的,所有有關報道皆不允許,但在監獄中,會發現有這麼幾個。
還有一些紅衛兵的下場並不悽慘,他們被說服教育,走上前線,認錯揭露。這一批人大多正常化生活,入國家部門繼續政治生涯,但其政治成就絕對限制於市級部門,至今沒有紅小兵領導出身的達到省級位置的。
也有一些逃亡國外的紅衛兵。當時國內一片混亂,許多政治立場交錯,在有些領導掩護下,許多人逃出國外,現在這些人還在國際流動,國內不曾報道過,但確實存在,而且影響力不小。這是極少的有自己思維有才能的紅衛兵,與我國今日政見不同,對現在資本主義、修正主義批判。
當然,大多數廣義的紅衛兵,非出名非領導者,影響很小,甚至無影響,畢竟當時太多了。
以上,只是當時紅衛兵中掌權者的下場。
市南中學叢萬珠老師被紅衛兵打死是否有記載
文革期間正常,誰敢講
紅衛兵不是要打倒帝修反嗎?為什麼還要下鄉呢?
紅衛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前,豪情萬丈,要打倒帝修反,解放全人類,我們偉大祖國繁榮強盛,,人民生活無比幸福,到了農村才知道,農民還很窮,,到農村才明白,農民最關心不是解放全人類,而是解決自己的一日三餐,是解決溫飽,是孩子上學,是老人養老,是解決褲子,,柴火,棉衣,房子漏雨,幾億農民的生活,讓紅衛兵,知識青年明白自己的渺小,在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改變生活是第一位,解放全人類是以後的事。讓知識青年明白中國問題的現實,,不再沉迷與好聽的口號中,,他們不得不關心,吃得飽,穿得暖,有柴燒,有衛生紙,收入,車費,戀愛,結婚等實際問題變得實際,他們更加嚮往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