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可信嗎?
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
都是忽悠人的!!
你找找看,有沒有人指望著銀行理財賺了大錢的?
在銀行存取錢,被銀行的職業的大忽悠騙去買各種理財產品,鉅虧的人,倒是,很多很多呀!!
被騙的人起訴銀行,銀行立馬翻臉!
銀行大騙子!
銀行理財產品一定安全嗎
銀行理財存五大陷阱。
很多消費者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印象就是“風險低,收益高”,認為在銀行買理財,是再安全不過的事情了。
真的是這樣嗎?瑞安市市場監管管理局近日發佈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小心落入五大銀行理財陷阱。
陷阱一:預期收益代替實際收益。用戶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是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因此,高收益也成為了銀行宣傳理財產品,吸引用戶眼球的一個撒手鐗。為了吸引客戶,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時往往會刻意誇大收益,不少工作人員在給客戶講解時,也會口頭保證預期收益。銀行會在宣傳中強調此前發行的同類理財產品均達到預期收益,令客戶對收益產生心理預期,把預期收益當作是實際收益。而實際情況是,有很多結構型理財產品都沒有達到預期收益,有的甚至本金都虧損。
陷阱二:偷樑換柱,理財產品變身保險。據統計,有30%的用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被誤導,把保險當成了理財產品。不少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會在銀行內推銷保險產品,而且銀行的工作人員也會給用戶推銷其代售的保險產品,用戶在銀行內很容易被“忽悠”,稀裡糊塗的就買了保險。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用戶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產品認購書上,寫的是理財產品還是保險。如果被告知想要購買的理財產品已售完,而工作人員又推薦了另一款產品時,用戶就需要小心了,這個時候是最容易被銷售人員 “忽悠”,錯把保險當成理財產品。
陷阱三:延長募集期,導致收益縮水。理財產品在發售時都會有募集期,時間從兩三天到半個月不等。在募集期這一段時間裡,用戶的資金是沒有收益的,最多也只是按照活期利率計息。對於理財產品來說,募集期越長,實際收益率就會越低。這在一些短期理財產品上體現得非常明顯。例如某一款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6%,時間為30天,募集期為5天,如果用戶在募集期的第一天就購買該產品,那麼最後的實際收益率為6%×30÷35=5.14%,明顯低於6%的預期收益率。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由於理財產品都有額度限制,不少用戶為了搶額度,往往在產品募集的第一天就購買。而在募集期內,資金一般按照活期計算利息或者根本不計利息,這就會導致用戶的收益被攤薄,所以用戶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不要被名義上的高收益率所迷惑。
陷阱四:“霸王條款”賺取超額收益。在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中,有些條款明顯偏向銀行。如,某些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中會規定 “超過預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將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用”。也就是說,如果某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8%,但最後的實際收益率為10%,那麼多出的2%就歸銀行所有。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如果發生虧損,需要用戶自己承擔風險,但是產生的超額收益卻歸銀行。用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儘量遠離這些帶有“霸王條款”的產品。
陷阱五:避重就輕,信息披露不完整。銀行工作人員在推銷理財產品時,往往只強調收益,刻意淡化風險。產品說明中關於風險的表述有大量專業術語,普通用戶很難看懂。不披露或者選擇性披露信息,產品信息不完整、資金投資用途不明、收費項目不明、信息更新不及時等是很多理財說明書存在的問題。消費者在投資前務必要看清事實,保持理性,謹慎投資。
另外,消費者還要看清相關理財產品合同條款。在銀行售賣的理財產品,也有可能是投資公司的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合同上也會印有銀行的標誌,但合同與銀行無關。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凡是銀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均具有惟一的產品編碼,消費者可依據該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到產品信息。凡無法通過中國理財網、公示代銷清單查詢到的產品,均非銀行正規產品,應予高度警惕。...
銀行理財產品現在安全嗎
去銀行買理財你得先確認買的理財產品是銀行的,銀行也會幫其他公司賣理財產品。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靠譜嗎
從投資標的上看,中國銀行產品一般分為兩種,票據類理財產品和信託類理財產品。這裡只介紹比較適合普通大眾購買的票據類理財產品。
從收益預期上看,中國銀行產品分為保本和非保本,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下面這句話是重點,請大家注意理解:
“一般來說,中國銀行票據類理財產品說明書中的預期收益,實際收益都可以達到。收益到賬後,按照預期收益計算實際收益,一分不差。自己購買理財產品多年,十幾個主流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都買過,都是如此。”
但是,非保本和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產品說明書和理財經理不會給出類似上面的承諾。這是監管要求和職業操守的問題。雖然理財經理們也心知肚明。
從投資期限上看,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分為短期理財產品和長期理財產品。投資期限涉及到資金流動性的問題,也是投資者需要慎重考慮的。因為理財產品不同於定期儲蓄,不到期,是一定不能贖回的。
綜上所述,容易導致虧損的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大都是信託類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長期理財產品,大家按照這個標準去對照那些*理財產品虧損的新聞,涉及到的中國銀行理財產品都是如此
銀行理財產品真安全嗎
銀行理財產品是什麼?根據銀監會出臺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主要有保證收益的、保本浮動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幾種,最低投資額通常在5萬元。收益率大概在3.4%~4.5%之間。如何避免遭遇銀行“假理財”產品?
1.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不等於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風險
銀行是一個“金融超市”。現在的銀行除了銷售自己發行的產品外,也會利用本行渠道、人員銷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稱之為銀行代銷產品。目前常見的銀行代銷產品包括基金、保險、信託及國債等。如果你選擇的是銀行代銷產品,那必須對該產品的發行公司進行查詢和了解。
2.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貪婪
通常,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是相對安全,收益較穩定的。“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這句話永遠不過時,安全對應的是低收益,銀行理財產品的常規收益在3.4%~4.5%之間,那些動不動就8%、10%收益保證的理財產品,難道您在購買前就沒懷疑過?
3.新技能get!識別“真理財”,告別“假理財”
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有一個“產品編碼”,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賦予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就像身份證一樣,具有唯一性。可以通過登錄:中國理財網,進行查詢。
4.防止“飛單”,銀行“雙錄”
所謂“飛單”,是指銀行員工利用銀行的營業場所,私自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非本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雙錄”指“錄音、錄像”。銀監會要求開展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銷售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均應實現自有理財產品與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在購買銀行直銷或代銷的理財產品時,注意是否有“雙錄”,銷售人員是否按程序、按規定介紹理財產品,你的權利、風險和糾紛處理方式,錄音錄像為證。
總之,找正規的渠道,買正規的產品,不貪高收益,這樣就能儘量避免遭遇“假理財”了。
投資有問題,就要上“約基”
有多少銀行理財產品不靠譜
你好,銀行理財產存在多種分類,每一類的風險程度都不相同。
一、 債券投資類
①票據投資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很小;預期年化收益率明確,預期年化收益率較低。
②信貸資產投資類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由銀行承諾回購的,風險極小,預期年化收益率明確且較低;銀行未承諾回購的,一般是將信貸資產作為另外一個信託,投資的只是優先級債權,風險較小,預期年化收益率明確且不高
二、 結構性存款和貨幣市場基金類
結構性存款和貨幣投資基金類理財產品,風險極小;預期年化收益率不高
三、 證券投資類
① 股票投資類理財產品;風險很大;預期年化收益率難以預測,預期年化收益率很高。
② 打新類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較小;預期年化收益率取決於證券市場的情況,牛市時預期年化收益率非常高
③ 法人股或者限售股投資類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很大;預期年化收益率難以預測,預期年化收益率非常高。預期年化收益情況取決於具體投資組合的市場價格表現和證券市場情況
④ 基金投資類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和預期年化收益情況取決於基金的投資對象,偏股型基金的風險較大,預期年化收益率不明確,預期年化收益率較高
⑤公司債券投資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情況取決於公司的基本面及債券的擔保物情況,預期年化收益率明確,預期年化收益率中等
⑥企業債券投資類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情況取決於發行公司的基本面及債券的擔保物情況;預期年化收益率明確,預期年化收益率中等
⑦政府債券投資類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近乎於零;預期年化收益率明確,但不高;一般作為理財資金投資的資產配置之一
⑧資產支持證券投資類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情況取決於銀行信貸資產的質量,優先級的證券風險較低,次級證券風險稍高;預期年化收益率明確,預期年化收益率中下
四、PE類
①PE類股權投資信託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很大,時間一般較長,預期年化收益率不可預測,預期年化收益率很高
五、資產投資類
①房地產資產投資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較小,預期年化收益率中等,風險和預期年化收益與經濟形勢和房地產③形式存在密切關係
②基礎設施投資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較小,預期年化收益率中等;該類理財產品國外多見
六、資產支持信託產品投資類
①財產權資產支持信託產品投資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和預期年化收益情況取決於基礎資產的情況及信託產品設計的風險控制措施
②不動產支持信託產品投資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和預期年化收益情況取決於基礎資產的情況及信託產品設計的風險控制措施
七、商品投資類
①黃金投資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取決於黃金的價格走勢情況
②名酒投資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預期年化收益取決於投資對象未來的價格走勢,一般風險較小,預期年化收益率中等
八、貸款和短期融資類
①貸款類理財產品
風險與預期年化收益特徵:風險取決於借款人和擔保人的基本面以及擔保物的情況,其中銀行擔保的理財產品風險近乎於零;預期年化收益率明確,預期年化收益率中等
②短期融資類理財產品
風......
銀行裡的理財產品真的靠譜嗎
理財產品的本質是錢滾錢,接新錢還舊錢,很少進入實體經濟產生實際的效益,所以長此以往隨著利率的走高,可能會在某一個時點產生崩盤的可能性(現在有的理財產品甚至已經有7,8%利率,對於理財產品這一類性質的理財有點危險了。)
如果你的資金量不是很大,可以考慮拿出5元萬買一個一個月到2個月左右的短期理財。
如果資金量超過100萬了,全部放進理財產品太危險。我覺得可以考慮購買信託產品,因為信託產品其實是把錢借給企業去擴大生產,這類企業往往得不到銀行的低息貸款而退而求其次找到信託,利率往往有8%-10%,而且有固定資產作為抵押,危險係數也不算高。(當然每個信託產品都需要認真甄別)
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
您好,如果您是在銀行的櫃檯購買理財產品,要注意提防非銀行工作員給你推銷理財產品。有些在銀行大廳的人,可能不是銀行工作人員。
最好是上銀行的官網購買理財產品,購買前一定要看清楚,產品的風險提示,是否在自己承受的範圍,銀行大多數理財產品是不承諾保本保息的。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靠譜嗎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一般根據本金與收益是否保證,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其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duct of Produ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銀行理財從風險角度是應該是有的,每個產品都有詳細的說明書,基本除穩得利系列(理財品種之一)外其餘大多均為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單從字面意義上看是有風險的,它不同於銀行存款即使利率再低起碼有保障. 但是從銀行角度來看假如發行的理財產品都非保本(即虧損)那樣就不會大力推銷這類產品來吸引中高端客戶了(五萬元以上客戶),那就等於銀行自己把自己的優質客戶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信譽就會大打折扣.所有的銀行不會這樣沒有眼光的. 我個人理解,銀行理財收益大於風險,且期限一般都在1年以下,一般預期收益在1.45%----4%左右,這樣吸收的存款放貸出去,貸款利率(一般在5%---6%左右)仍有可觀的收益,因此可以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