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內涵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01-22

傳統道德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四維:禮、儀、廉、恥

四維的說法,最早載於《管子》。《管子》牧民篇:“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五常:仁、義、禮、智、信

漢章帝建初四年以後,“仁義禮智信”被確定為整體德目“五常”。五常不僅是五種基礎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並高度概括了中華傳統道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精神。

仁和義是儒家文化中兩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謂總體價值觀中的核心價值觀。離開了仁、義,忠、孝、禮、樂等等都失去了意義。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義合,不可則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義相比其他價值觀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論語?子路》中說:“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則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仁、義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為證,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

孔子:仁者,義之本也;義者,仁之節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 孟子:“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子言:“仁有數,義有長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韓詩外傳》:“愛由情出,謂之仁,節愛理宜,謂之義。”韓愈《原道》:“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仁 —— 子曰:仁者,愛人。仁之廣義,涵蓋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恭、寬、信、敏、惠”。“剛、毅、木、訥,近仁。”“仁者,其言也訒。”“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並非遠不可及,“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無理性、無原則或者軟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必有勇。”

義 —— 子曰:“義者,宜也。”朱熹:“義者,天理之所宜。”義者,理義、道義、正義、公義。子曰:“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君子義以為上。”“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四字:忠、孝、節、義

忠、孝在中國社會是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孝經》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則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興於夏,“夏道尚忠,復尚孝”。

忠 —— 《說文解字》:“忠,敬也,盡心曰忠。”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 《禮記?表記》中載孔子言:“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恥費輕實,忠而不犯”,《左傳?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其中“忠”指“君主及官吏之忠於民”。孔子講君臣關係的側重點,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此處“忠”指臣忠於君,而在後世帝王時代,這種含義幾乎演變為“忠”的唯一含義。孫中山曾說:“古時所講的‘忠’,是忠於皇帝...我們在民國之內,照道理上說,還是要盡忠,不忠於君,要忠於國,忠於民,要為四萬萬人去效忠。為四萬萬人效忠,比較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左......

何為“道”何為“德”,“道德”的含義是什麼

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錢穆先生的註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見,“道”是人關於世界的看法,應屬於世界觀的範疇。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意為風俗和習慣。

道德是以文明為方向,以禮義廉恥忠孝節悌為核心內容的一種社會主流價值觀下的非強制性約束法則。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順理則為善,違理則為惡,以善惡為判斷標準,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動規範的總和。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係。 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道德的含義是什麼?

道德的通俗含義就是老百姓,一國公民應當自覺遵守的社會紀律,社會生活規則。

道德不是法律,不由國家做出規定。是有一國一地絕大多數人所提倡,贊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制度。

道德同時是對法律的補充。法律規定人的生命財產受法律保護。不受他人侵犯剝奪。道德則補充規定人們必須尊老愛幼。

人不能沒有道德,人更不能不遵紀守法。觸犯道德要受到譴責,觸犯法律就要受到懲處。

道德調節人們的社會關係。法律調節人們的法律關係。

社會的人不能借沒有觸犯法律而不遵守道德約束。每一個社會的人都必須遵守法律的同時,還必須接受道德的約束。

道德的本質是什麼?怎麼理解道德

本質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係的反映。道德對社會經濟關係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和引導、規範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理解

1.道德,簡單來說就是做人的行為規範準則。天地人三才,可見人在生命界中還是有一定份量的。古人說,人為萬物之靈,也就是說人與其它生物是不能劃等號的。由於人有善惡之心,有好惡之心,而且世間對人心的欲惑太多,怎麼避免一個人在為人處世方面儘量不做惡,或者儘量少做惡,這就要靠道德來約束,因為道德是教人從善的。 2.道德是以文明為方向,以禮義廉恥忠孝節悌為核心內容的一種社會主流價值觀下的非強制性約束法則。

3.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順理則為善,違理則為惡,以善惡為判斷標準,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動規範的總和。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係。 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基本概念

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揣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錢穆先生的註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見,“道”是人關於世界的看法,應屬於世界觀的範疇。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基本特徵

1.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指同一社會的不同階級,甚至不同社會的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由於類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著某類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2.民族性

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許多方面,諸如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

3.階級性

指階級社會的各種道德都是為特定的階級的利益服務的,因而都具有特定的階級屬性和特徵;

4.歷史繼承性

道德與其他關聯一樣,既有發展的一面,又有繼承的一面

5.自律性

道德主體藉助於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人事,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範,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範,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

道德的含義

基本解釋

1. [morals;ethics]∶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裡保持高的道德標準和禮貌規矩

2. [moral]∶合乎道德的

詳細解釋

1.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

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併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

《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後漢書·種岱傳》:“臣聞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 唐 韓愈 《原道》:“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誇張地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過了這個快要崩潰的大家庭。”

2. 老子 《道德經》的省稱。

南朝 宋 鮑照 《蜀四賢詠》:“閉簾注《道德》,開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謁玄元皇帝廟》詩:“世家遺舊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瓚 《康素子雜言》詩:“《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3. 僧道修行的功夫、法術。

《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都講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轉。”《水滸傳》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惱犯了你,你因何夜來越牆而過,入來把斧劈我?若是我無道德,已被殺了。”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忽二女鬼現燈下,向僧作禮曰:‘師等皆飲酒食肉……煩師傳語主人,別延道德高者為之,則幸得超生矣。’”

從現代意義上看,道德就是可持續性發展。

編輯本段

行為規範意義上的道德定義

定義1:由個體自我意識為起始,引影到群體當中,形成的《精神》《語言》《行為》宏觀性微略統一,即為道德。

定義2:道德就是脫離人的自然屬性而適應人的社會屬性。( 這裡說的人的自然屬性,實質就是動物性。)

道德應該是合於天理的行為規範。由於人類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動態規律,來主導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因此,隨著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道德的標準即隨之提高。

定義3: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範的心理意識。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定義4: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準。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以下原詞條釋義僅僅是對行為規範意義上的道德的一種理解:

道:本意是客觀真理,即自然界的構造、運動、變化等規律,社會的客觀發展和變化規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規律,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需要發展。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

相關問題答案
道德的內涵是什麼?
職業道德的內容是什麼?
心理健康的內涵是什麼?
道德的底線是什麼圖片?
道德的作用是什麼?
智慧教育的內涵是什麼?
道德的概念是什麼?
五鐵精神的內涵是什麼?
五四精神的內涵是什麼?
思想路線的內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