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皇流離的意思是什麼?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是什麼意思 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帶著寒意的陽光透過鎖窗,灑落在室內。透過窗櫺,看到庭院中的梧桐樹上,已失去往昔婆娑身影的梧桐,在瑟瑟秋風中對“夜來霜”,已由畏懼而轉恨。
表達了詩人哀怨昨夜孤寂,瑟瑟秋風,凜凜寒霜,把自己深深的愁緒與痛苦,附著於外在物事的描寫上。
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鎖窗》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賞析
從整首詞的風格和一些詞句來看,這首詞當作於詞人南渡之後。詞人和大批的中原人士一起,倉皇南奔之後,顛沛流離,沒多久,丈夫趙明誠又急病身亡。這樣,詞人既失去了故國和故鄉,又失去了至親的親人,成了一個“孤舟嫠婦”,不幸和痛苦伴隨著她。對李清照這樣感情豐富細膩的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因此,在她後期詞作,再也無法一睹前期那樣情致,取而代之的便是那深沉的、無限痛楚的心音了。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詞作開首便點明這是深秋時節的一天,帶著寒意的陽光透過鎖窗,灑落在室內。詞人此時尚未出戶,透過窗櫺,目光落到庭院中的梧桐樹上。已失去往昔婆娑身影的梧桐,在瑟瑟秋風中對“夜來霜”,已由畏懼而轉恨。詞人此時的情感,是浸透在具體的物事刻繪上。以“寒”飾日,可見詞人內心已無任何溫暖可言。“日”本無聲無形,卻以“蕭蕭”形容,更見詞人內心之心旌寒冷。此外,梧桐本亦無情物,詞人卻言其“恨”夜晚之霜。此一“恨”亦詞人之恨,因為日已蕭蕭,夜又何以堪!因自己心寒,故覺得日光亦寒;因自己恨夜長孤寂,故言樹亦有恨。首二句的描述,使人想到杜甫的名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這兩句是說昨夜以酒澆愁,喝得過多,今晨醒來,便思飲濃釅的團茶;醒來夢斷,聞到瑞腦的香味,感到很是愜意。這裡有兩個詞頗耐人尋味,一是“酒闌”,為何酒闌,決不是前期那種的情調:“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漁家傲》),而是“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菩薩蠻》)。還有一詞是“夢斷”,詞人所作何夢,“酒醒薰破春睡,夢遠不成歸”(《訴衷情》),詞人自己的詞句便是其最好的註釋。所不同的是,這二句寫的是尋常事,看似不經意,卻蘊含了無法排遣的鄉愁與懷人的愁苦。詞作上片的敘寫由遠及近,把自己深深的愁緒與痛苦,附著於外在物事的描寫上,頗耐人咀嚼。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秋冬之白日本已較春夏時為短,但詞人卻覺得“猶長”,這就很讓人尋味了。這種主觀感受與客觀實際之間的反差,表露了詞人的寂寞傷時、度日如年愁緒之深。接著詞人以王粲登樓思鄉的典故,寄託了自己生逢亂世、流徙他鄉的思鄉之情。王粲,字仲宣,東漢末年人,為“建安七子”之一。時天下大亂,他避居荊州,依附劉表,懷才不遇,嘗登當陽城樓,有感而作《登樓賦》,抒發了滯留他鄉、懷才不遇之情。有“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句,其情形與李清照頗為相似,故詞人藉以表達自己的感情。不過,王粲之所以羈留他鄉,是因為個人仕途不得意,不願回去;而李清照則是為環境所迫,有家歸不得,所以說“更淒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禒二句,詞人把筆宕開,說與其作無可奈何的懷鄉之想,不如依舊開懷暢飲,一醉方休,不要辜負了這眼前盛開的菊花。這裡的“不如隨分”,實是詞人無可奈何,故作寬慰之辭。這與上片“酒闌”二句,如出一轍,看似寫閒情,寫雅事,實是以樂寫哀。...
倉是什麼意思啊
【釋義】 ①儲藏糧食或其他物資的建築物:倉庫|糧倉|貨倉。②姓。
【來歷】榖藏也。倉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從食省,口象倉形。凡倉之屬皆從倉。仺,奇字倉。七岡切
【倉儲】 #cāngchǔ 用倉庫儲存:倉儲超市。
【倉促】 #cāngcù 匆忙;急促:倉促應戰|倉促之間。也作“ 倉猝 ” 。
〖例句〗這次考試,因為沒有時間系統複習,我只好倉促應戰了。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倉 <名>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蓋兒,中間象一扇門,下面是進出的口兒,合起來表示倉庫這個概念。本義:糧倉)
同本義
倉,谷藏也,倉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說文》
倉廩實而知禮節。―― 漢·賈誼《論積貯疏》
藏帝藉之收於神倉。――《禮記·月令》。注:“藏祭祀之谷為神倉。”
又如:穀倉(糧倉);倉廒(糧庫);倉敖(儲藏米穀的地方)
泛指儲藏物資的建築物
姓
倉 cāng
倉姓宗祠通用對聯(CAN)--倉姓氏的由來2007年09月18日 星期二 19:41一、姓氏源流
倉(Cāng 倉)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為黃帝裔孫倉舒之後,以祖字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記載,相傳黃帝的孫子顓頊有八個兒子,都是治世能臣,世稱“八愷”,其中長子名倉舒(亦作蒼舒),他的後代也以祖字為姓,稱為倉(蒼)氏,形成倉(蒼)姓一支。故倉、蒼氏同源,源出一宗。另外,古代“倉”與“蒼”通,所以傳說中上古造字的倉頡,也作蒼頡。
2、出自周代倉庫官之後,以官職名為氏。周代時,有倉人、倉吏,其後代以祖上身居倉官職為榮,遂以倉字為姓,稱為倉氏。又,漢文帝時有庫大夫,其後人分別以倉、庫為氏。
得姓始祖:倉舒。倉氏起源湖南,據《風俗通》記載,高陽才子倉舒,倉姓本於此。《通志氏族略》記載,八愷倉之以後,漢有江夏太守倉英,望出武陵。由此可知,倉氏是傳自三千多年前顓頊帝的後代著名才子倉舒。“八愷”倉舒為八人之中的老大,所享的壽祚很長,一直到禹舜君臨天下,還曾禎舉之使主后土,以撰百事,他的後世子孫即以倉為姓,稱為倉氏。故倉姓的得姓祖就是倉舒。
二、遷徙分佈
(缺)倉氏起源湖南,祖宗倉舒。據《風俗通》記載,高陽才子倉舒,倉姓本於此。《通志氏族略》記載,八愷倉之以後。漢有江夏太守倉英,望出武陵。由此可知,倉氏是傳自三千多年前顓頊帝的後代著名才子倉舒。“八愷”,倉舒為八人之中的老大,所享的壽祚很長,一直到禹舜君臨天下,還曾禎舉之使主后土,以撰百事,他的後世子孫即以倉為姓,亦稱倉氏,形成了倉姓的主要來源。倉姓族人歷經滄桑,事過境遷,特別是更朝換代,天災戰亂,相傳子孫,難以聚居,便散神州各地。一支到江南蘇州閶門吳村裡,衍傳數世,明代以前無史稽查,值元、明交革之際,兵災流離,鹽阜境內人煙稀少,滿目淒涼,到處田荒灶廢,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詔示,從江南蘇州等人煙密集的地方遷往蘇北鹽阜地區來創標開荒屯墾。倉氏祖輩居蘇州一支太祖倉宏程,為維護社會勢力,束甲從戎,屢戰獲勝,官居前部首將。洪武三年(1370年)冬,於姑蘇混亂巷戰中以身捐軀,時年半甲,其遺女孀——太祖母吳氏,妊娠在腹,迫於遷民潮流,翌年杏月丟棄家屋,隨鄰一道過江北上,至鹽城落戶,不久生一子,太祖母能文會詩,為子命名道明,其意:一、期望後人前途光明。二、寓頌當朝有道。倉明道列播遷鹽為開宗始祖,年交弱冠時,太祖母斟酌在鹽經商缺資,下鄉屯田無本,開場製鹽勞力不濟。洪武二十四年(1391......
恩愛不渝,繾綣情深是什麼意思
前世有緣,今生相逢,依稀當初,恍然如夢。初次相逢,一見傾心,美麗邂逅,浪漫溫馨,淺淺一笑,情愫於心。表情達意,心有靈犀,感覺美好,如花初綻,真誠清純,如水透明。相處和諧,情投意合,牽掛久久,思念深深,難忘甜蜜,銘刻於心。浮生若斯,真情如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初遇情結,難以釋懷,月明之夜,春風輕送,心扉吹動,塵封往事,歷歷在心,甜美重現,流淌夢中。日久生變,心有嫌隙,時光飛逝,真情難留。誤會猜測,流言蜚語,瑣碎雜事,爭吵不休,情感漸淡,距離愈遠,驀然回首,背影已遠,留戀依稀,憂傷美麗,已成過去,定格回憶。如今變心,差強人願,藉口卻是:情人之心,本來易變,思想當初,珍惜緣分,情深不移,何能如此,揮手遠去,讓人痛惜?遙想當年,明皇貴妃,真誠相愛,悱惻纏綿,七夕節上,長生殿中,對天盟誓,生死相隨,深情繾綣,千古流傳。安史之亂,明皇蒙難,攜同太真,倉皇離京,顛沛流離,歷經磨難。行之馬嵬,軍士譁變,聲討貴妃,以平民怨。明皇無奈,被迫賜死,貴妃明義,以死報情。香魂一縷,悠悠而去,兩情別離,肝腸寸斷,痛徹於心,悔恨不已。山水一程,蜀道難行,塊壘於心,憤恨難平。冷風淒雨,鵑啼猿鳴,夜深人靜,雨灑幽窗,銅鈴聲聲,傷心欲絕,痛不欲生,紅塵碧海,恩愛痴情,悲歡離合,相思成夢。明皇情深,令人感嘆,擇婿如斯,夫復何求?即便殉情,心又何怨?情路坎坷,命運多舛,始亂終棄,薄情寡義,心緒難平,唏噓慨嘆。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現在的意思是什麼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註釋]
1. 人傑:人中的豪傑。漢高祖曾稱讚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傑”。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後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今譯]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傑,
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解說]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定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後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鬚眉了。
"至此”是什麼意思?
此時,此處,此情,此景
紅樓夢裡的一段話
寶玉道:“以後斷不可燒紙錢.這紙錢原是後人異端,不是孔子遺訓.以後逢時按節,只備一個爐,到日隨便焚香,一心誠虔,就可感格了. 愚人原不知,無論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誠心'二字為主.即值倉皇流離之日,雖連香亦無,隨便有土有草,只以潔淨,便可為祭,不獨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來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設一爐,不論日期,時常焚香.他們皆不知原故, 我心裡卻各有所因.隨便有清茶便供一鍾茶,有新水就供一盞水,或有鮮花,或有鮮果, 甚至葷羹腥菜,只要心誠意潔,便是佛也都可來享,所以說,只在敬不在虛名. 以後快命他不可再燒紙。”
《紅樓夢》第五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