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主旨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01-20

如何進行有效的主題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個單元一般包括單元導讀、4篇課文、課後練習、語文園地等內容,需14個課時。怎麼教?請看兩種迥然不同的教學。

案例1:普遍教學

平均1篇課文3個課時,語文園地2個課時。教學流程大致如下:第一課時,老師範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然後再讀讀課文;第二課時,複習生字新詞,講讀課文;第三課時,繼續講讀課文,做作業。——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就在這樣的教學流程裡徘徊。

案例2:單元主題教學

以單元主題為核心組織教材,進行拓展式“主題閱讀”教學。我們可以這樣教學:如教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同樣14課時,以“痛恨戰爭,呼喚和平”為主題,讓學生默讀《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兩篇課文,再讓學生輕聲朗讀《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兩篇課文。讀後,以“哪篇文章、哪個段落、哪個句子、哪個詞語讓你產生‘痛恨戰爭、渴望和平’的感情”為線索,分享討論4個課時,之後,讓學生自讀與之配套的校本教材《新語文主題閱讀》裡的8篇文章,還是以“痛恨戰爭,渴望和平”為主題,又進行4課時的分享討論。在這8課時裡,學生從這篇文章討論到那篇文章,從課內討論到課外,從口語表達到書面表達,進行著多種方式的互動交流。接著,老師用4課時,和學生一起背誦與教材配套的校本教材《主題式·經典誦讀》裡岳飛的《滿江紅》、余光中的《鄉愁》、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3首詩歌。剩下2課時,學生做作業,老師檢測教學效果。

兩種教學最大的區別是課程觀不同。教學1是以課文為單位,一篇一篇地教,只關注作者的寫作意圖、思路,而忽略教材的編輯意圖、思路。將課文從單元中剝離出來,其教學過程,是把美好的文化知識劃分成細密的模塊,把鮮活的文化肢解分割後,裝在“八股文”式的套子裡來學,至於課外閱讀,聽之任之,成了一個盲區。

教學2是把整個單元作為一個系統,將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教材的編輯意圖融合,以單元主題為“魂”,遵循“整體性原則”,以一個單元的教材為單位組織教學。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課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進行整體設計。而且,把與教材配套的另外兩套校本教材中相關聯的兩個單元,組成一個“大單元”,也用“單元主題”串起來,整體施教。其教學過程,用大語文觀統領教學的各個環節,把各個知識點放在一個大的語言環境中學習,將課外閱讀納入課內來指導。在相同的時間內,學生的閱讀量是傳統教法的4倍以上。我們把這種教法叫做“單元主題閱讀教學”。

兩種教學,反映了兩種課程觀,前者是“教教材”,以傳授知識為本,把一套教材當作課程的全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後者是“用教材教”,以人的發展為本,拓展和豐富了課程資源。這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語文教育的根本是什麼?筆者以為,就是要按照兒童的心智成長規律,幫助兒童認識語言,傳承文化。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精神生命的成長史。請看一些名人的成長史與他們的閱讀史。唐德剛說他自己能成為歷史學家,寫出不盲從、有見識的專著,得益於他心裡裝著《資治通鑑》這部大書。張愛玲找到了《紅樓夢》,就找到了自己的作家夢,她說她差不多年年看《紅樓夢》。讀書讀到總想讀自己讀過的某幾本書時,就已經進入了書籍與命運同在的境界。書籍是有生命的,每一本書都是在遇到能讀懂它的人才顯示出生命的活力與魅力。所以,“主題閱讀”呼喚“少一點講解,多一些誦讀;少一點提問,多一些閱讀;少一點模式訓練,多一些文化建構”。如於永正老師所言:“語文能力是讀書讀出來的,不是做題做出來的,也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課堂上老師必要的講解不可少,但語文能力的形成,靠語文實踐。讀課外書應該是最重要的......

我在主題式閱讀教學中做了什麼小結

我積極進行實踐探索,力求通過主題閱讀教學,讓學生親近閱讀、喜愛閱讀、真正學會閱讀

如何實施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

主題閱讀是把教材中的每個單元作為一個系統,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課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進行整體教學。我們把這種教法叫做“單元主題閱讀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並且在“實施建議”中強調: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然而,當前學生真實的讀書狀況距離“課標”的要求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首先,很多老師只有“國家課程”的概念,而缺乏校本課程概念,更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仍然把教材當成是課程的全部,缺乏大語文、大教育、大文化的意識。其次,現行語文教材(人教版)每一學期只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只有四篇課文,這樣一種狀況自然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而另一方面,浩如煙海的名家名作,又讓學生的閱讀猶如老虎吃天,無從下口。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一座橋,讓學生從教材出發,通過這座橋走向文化專題式的研究性學習,繼而進入人類文化的浩瀚大海。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們精心編寫了兩套配教材,一套是《新語文主題閱讀》,一套是《主題式·經典誦讀》,形成了以人教版教材為主體,以上兩本配套教材為輔的“一主兩翼”的語文課程體系。

在這種課程體系下進行的教學,就是用大語文觀統領教學的各個環節,將課外閱讀納入課內來指導。在相同時間內,學生的閱讀量可以達到傳統教法的4倍以上。

在我看來,主題閱讀是塑造心靈的閱讀。因此,有主題的閱讀就是要堅持兩個原則:一是文章要以“激揚向上、自信人生”為基調。二是以“真”為第一要義。真者善也,真者美也,真的文章,真的文字一定能從某一方面撥動兒童的心絃,使文字同兒童情感、心靈對接,那種從內心裡釋放出的真的力量不是搖旗吶喊、聲嘶力竭能相比的。

有豐富主題的閱讀可以充分彌補兒童生活經驗的缺乏。兒童缺少的生活和寫作資源完全可以通過閱讀來彌補。對於少不經事的兒童,書籍就是一部豐富的生活史,有主題的閱讀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寫作。要知道習作技巧不是總結出來的,而是在閱讀中一點點薰染習得的,一個喪失閱讀興趣的孩子也必然很難產生對寫作的濃厚興趣。抓住閱讀就抓住了語文的根,我們積極探索和實踐的“主題閱讀”正是要努力抓住語文教育的“根”與“魂”。

如何結合新課標開展語文單元主題閱讀教學

【課題背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1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閱讀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根據這些要求,我們針對語文教師長期以來就教材教教材,就課文上課文,課程資源匱乏,閱讀量嚴重不足,“滿堂講”、“滿堂問”、“滿堂練”,學生閱讀時間嚴重不足的弊端,從2007年起開始了長達7年的艱辛探索之旅,我們一路走來,經歷了自由素讀——經典誦讀——群文海讀——主題閱讀,逐步形成了今天的“1413”單元整體閱讀,讓閱讀真正實現了“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構建出了低消耗高收穫的語文閱讀教學。

【課題研究的內容】

1. 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不同文本的主題閱讀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依託教材以及其他優秀的閱讀資源探索課內外閱讀的銜接點,各類課外閱讀課的基本模式及相應策略,構建課內外閱讀相互溝通、相輔相成的閱讀體系。

3. 學校及家庭在課外閱讀興趣培養、方法指導上的配合的研究

4. 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的途徑研究。

【課題研究的思路】

單元主題閱讀教學以單元主題為核心展開教學流程,遵循“整體性原則”組織閱讀教學,以一個單元的教材為單位組織教學,進行整體設計;以學校的“四環十六字”的總體教學模式為依據,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三級教案”的形成推進課題的研究和發展。具體開展以下活動:

1. 開展單元主題閱讀的研究、研討活動。

2. 開展單元主題閱讀的研究經驗交流活動。

3. 開展單元主題閱讀的研究案例、示範觀摩活動。

4. 開展單元主題閱讀的研究實踐活動。

【課題研究的原則】

1. 科學性原則 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 3. 可操作性原則

【課題研究的方法】

1. 文獻研究法:認真學習主題式閱讀相關的科學理論,廣泛汲取、借鑑主題式閱讀相關的先進經驗,收集處理各種資料,把握依託教材開展主題式閱讀的規律和特點。

2. 調查研究法:通過訪問調研等,瞭解主題式閱讀現狀,發現和分析其存在的利弊、問題和需要,為研究指導方向,提供決策依據,調整和促進課題研究。

3. 個案研究法:選擇有代表性的學習個體和學習組織,進行專題研究,研究項目各有側重,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查、分析,研究發展過程,得出結論,形成案例。

4. 經驗總結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資料,分階段總結經驗,形成成果,建立適應我校開展主題式閱讀的機制。

【課題研究的步驟】

1. 準備階段 2011年 8月—— 2011年10月

(1) 加強理論學習,申報課題。

(2) 確定研究對象,培訓研究人員。

(3) 制訂研究方案和課題研究計劃。

(4) 編寫校本教材《主題閱讀》。

2. 實驗階段 2011年 10月—— 2014年 12月

(1) 以學期為單位,制訂計劃,進行小結,形成研究管理制度。

(2) 以抓單元主題閱讀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根據實際,修正研究思路,加強對課題的指導和管理。

(3) 組織相關的培訓、交流、研討等活動,認真及時總結有關成果和成功案例。

3. 總結階段 2013年 11月—— 2014 年 12 月

(1) 收集整理有關資料,進行分析、總結。

(2) 撰寫結題報告,報請上級科研機構評估鑑定。

【課題成果分析】

單元整體閱讀是在一個單元中不斷地讓學生踐行著精讀與略讀結合,誦讀與默讀結合,通讀與情讀結合,細讀與海讀結合,讀一課......

如何開展"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教學

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個單元一般包括單元導讀、4篇課文、課後練習、語文園地等內容,需14個課時。怎麼教?請看兩種迥然不同的教學。

案例1:普遍教學

平均1篇課文3個課時,語文園地2個課時。教學流程大致如下:第一課時,老師範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然後再讀讀課文;第二課時,複習生字新詞,講讀課文;第三課時,繼續講讀課文,做作業。——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就在這樣的教學流程裡徘徊。

案例2:單元主題教學

以單元主題為核心組織教材,進行拓展式“主題閱讀”教學。我們可以這樣教學:如教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同樣14課時,以“痛恨戰爭,呼喚和平”為主題,讓學生默讀《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兩篇課文,再讓學生輕聲朗讀《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兩篇課文。讀後,以“哪篇文章、哪個段落、哪個句子、哪個詞語讓你產生‘痛恨戰爭、渴望和平’的感情”為線索,分享討論4個課時,之後,讓學生自讀與之配套的校本教材《新語文主題閱讀》裡的8篇文章,還是以“痛恨戰爭,渴望和平”為主題,又進行4課時的分享討論。在這8課時裡,學生從這篇文章討論到那篇文章,從課內討論到課外,從口語表達到書面表達,進行著多種方式的互動交流。接著,老師用4課時,和學生一起背誦與教材配套的校本教材《主題式·經典誦讀》裡岳飛的《滿江紅》、余光中的《鄉愁》、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3首詩歌。剩下2課時,學生做作業,老師檢測教學效果。

兩種教學最大的區別是課程觀不同。教學1是以課文為單位,一篇一篇地教,只關注作者的寫作意圖、思路,而忽略教材的編輯意圖、思路。將課文從單元中剝離出來,其教學過程,是把美好的文化知識劃分成細密的模塊,把鮮活的文化肢解分割後,裝在“八股文”式的套子裡來學,至於課外閱讀,聽之任之,成了一個盲區。

教學2是把整個單元作為一個系統,將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教材的編輯意圖融合,以單元主題為“魂”,遵循“整體性原則”,以一個單元的教材為單位組織教學。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課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進行整體設計。而且,把與教材配套的另外兩套校本教材中相關聯的兩個單元,組成一個“大單元”,也用“單元主題”串起來,整體施教。其教學過程,用大語文觀統領教學的各個環節,把各個知識點放在一個大的語言環境中學習,將課外閱讀納入課內來指導。在相同的時間內,學生的閱讀量是傳統教法的4倍以上。我們把這種教法叫做“單元主題閱讀教學”。

兩種教學,反映了兩種課程觀,前者是“教教材”,以傳授知識為本,把一套教材當作課程的全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後者是“用教材教”,以人的發展為本,拓展和豐富了課程資源。這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語文教育的根本是什麼?筆者以為,就是要按照兒童的心智成長規律,幫助兒童認識語言,傳承文化。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精神生命的成長史。請看一些名人的成長史與他們的閱讀史。唐德剛說他自己能成為歷史學家,寫出不盲從、有見識的專著,得益於他心裡裝著《資治通鑑》這部大書。張愛玲找到了《紅樓夢》,就找到了自己的作家夢,她說她差不多年年看《紅樓夢》。讀書讀到總想讀自己讀過的某幾本書時,就已經進入了書籍與命運同在的境界。書籍是有生命的,每一本書都是在遇到能讀懂它的人才顯示出生命的活力與魅力。所以,“主題閱讀”呼喚“少一點講解,多一些誦讀;少一點提問,多一些閱讀;少一點模式訓練,多一些文化建構”。如於永正老師所言:“語文能力是讀書讀出來的,不是做題做出來的,也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課堂上老師必要的講解不可少,但語文能力的形成,靠語文實踐。讀課外書應該是最重要的......

課外閱讀的《照相》這一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懷念從前

送行閱讀課文中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先寫古人的送別,接著寫了現代人送行之中的所包含的虛偽性,而後又寫了兩三則令人噴飯的送行,一個比一個講究虛偽的禮節,而少真誠的惜別。最後,作者用一番自己的妙論說出了自己最理想的送別的方式,那便是:“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捨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濛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苦痛最好避免。一個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相關問題答案
閱讀教學主旨是什麼?
天主教的宗旨是什麼?
教學媒體是什麼?
耶穌教的宗旨是什麼?
教學重點是什麼?
論語的主旨是什麼?
上課的教學常規是什麼?
教學探究是什麼意思?
教學資源是什麼?
英語教學資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