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出現在什麼時候?

General 更新 2024-11-22

甲骨文出現的朝代是那個朝代,時間是多少?

距現在3300年前的商代

甲骨文是什麼?什麼時候出現的?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19世紀末年,在殷代都城遺址(今河南安陽小屯)被發現。甲骨文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

發展

甲骨文因鐫刻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

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

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償。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

一、雄偉期:

自盤庚至武丁,約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響,書法風格宏放雄偉,為甲骨書法之極致。大體而言,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

二、謹飭期:

自祖庚至祖甲,約四十年。兩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賢君,這一時期的書法謹飭,大抵承襲前期之風,恪守成規,新創極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勁豪放之氣。

三、頹靡期:

自廩辛至康丁,約十四年。此期可說是殷代文風凋敝之秋,雖然還有不少工整的書體,但篇段的錯落參差,已不那麼守規律,而有些幼稚、錯亂,再加上錯字數見不鮮。

四、勁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約十七年。文武丁銳意復古,力圖恢復武丁時代之雄偉,書法風格轉為勁峭有力,呈現中興之氣象。在較纖細的的筆畫中,帶有十分剛勁的風格。

五、嚴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約八十九年。書法風格趨於嚴謹,與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長,謹嚴過之,無頹廢之病,亦乏雄勁之姿。

甲骨上細瘦的筆跡,也受到刀刻的影響。占卜時常用“是”或“否”刻於龜甲中央縱線兩側,自此中線向左右書寫,故兩旁對稱和諧,具有行款對稱之美。且契刻後,大小字分別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藝術之意味,堪稱書史奇蹟。

甲骨文是什麼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19世紀末年在殷代都城遺址被今河南安陽小屯發現,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川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商代統治 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龜甲獸骨占卜 吉凶,以後又在甲骨上刻記所佔事項及事後應 驗的卜辭或有關記事,其文字稱甲骨文。

甲骨文是由誰在什麼時候發現的?

“甲骨文”發現於何時?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這些文字因為刻在

獸骨或龜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劃的,故又名&qu貳t;

契文""契刻"。文字的內容,除極少數屬於記事外,大部分是

屬於當時王公問卜的記載,故又稱"卜辭"或"占卜文字"。此

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陽縣(原是殷代故都)

,所以又稱為"殷墟文字"。甲骨文的最早發現時間應該是在清末光緒二十五年以前。在

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莊。村人於耕種時,在土

層中掘出一些龜甲獸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深奧難辨的文句

。當時,村人當作龍骨轉售給藥店為藥村。直至光緒二十五

年(1899),被考古學家王懿榮發現,肯定了它具有珍貴的

研究價值,轟動了學術界。復經劉鶚、孫詒讓、羅振玉、王

國維、葉玉森諸家的先後蒐集考究,其中羅振玉更是瘁盡全

力以為提倡,始奠定了“甲骨學”的地位.

“甲骨文”出現在哪個朝代的具體時間?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是一種很重要的古漢字資料。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於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時代遺址,範圍包括河南省安陽市西北小屯村、花園莊、侯家莊等地。這裡曾經是殷商後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稱為殷墟。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紀錄。商代統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內會不會有災禍,天會不會下雨,農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勝利,應該對哪些鬼神進行哪些祭祀,以至於生育、疾病、做夢等等事情都要進行占卜,以瞭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烏龜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準備用來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鑽出一些小坑,這種小坑甲骨學家稱之為“鑽鑿”。占卜的時候就在這些小坑上加熱是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種裂痕叫做“兆”。甲骨文裡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樣子。從事占卜的人就根據卜兆的各種形狀來判斷吉凶。從殷商的甲骨文看來,當時的漢字已經發展成為能夠完整及在漢語的文字體系了。在已發現的殷墟甲骨文裡,出現的單字數量已達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會意字,也有很多形聲字。這些文字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區別。但是從構字方法來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目前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註、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是已知漢語文獻的最早形態。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稱為契文、 甲骨刻辭、卜辭、龜版文、殷墟文字等,現通稱甲骨文。商周帝王由於迷信,凡事都要用龜甲(以龜腹甲為常見)或獸骨 (以牛肩胛骨為常見)進行占卜,然後把占卜的有關事情(如占卜時間、占卜者、佔問內容、視兆結果、驗證情況等) 刻在甲骨上,並作為檔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見甲骨檔案)。除占卜刻辭外,甲骨文獻中還有少數記事刻辭。甲骨文獻的內容涉及當時天文、曆法、氣象、地理、方國、世系、家族、人物、職官、征伐、刑獄、 農業、 畜牧、田獵、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災禍等,是研究中國古代特別是商代社會歷史、文化、語言文字的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甲骨文是什麼時候發現挖掘的

在清朝光緒年間,古董商、金石學家王懿榮,是當時最高學府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校長)。有一次他看見一味中藥叫龍骨,看見上面刻著字,就覺得很奇怪,就翻看藥渣,沒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種看似文字的圖案。於是他把所有的龍骨都買了下來,發現每片龍骨上都有相似的圖案。他把這些奇怪的圖案畫下來,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他確信這是一種文字,而且比較完善,應該是殷商時期的。後來,人們找到了龍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陽小屯村,那裡又出土了一大批龍骨。因為這些龍骨主要是龜類獸類的甲骨,是以人將它們命名為“甲骨文”,研究它的學科就叫做“甲骨學”。(此種說法如今存疑,詳見百度王襄詞條。)另當時藥店疏"龍骨"有規定,帶字的不要,所以王不可能在藥中看到。範壽軒先將龍骨賣予王襄,王襄無力全部購買,餘下的範帶到北京賣與王懿榮。

由於藥鋪老闆拒收上面有刻畫痕跡的龍骨,小屯村的農民就用小刀將上面的痕跡刮掉,以6文錢一斤的價格,將挖出的龍骨賣給藥鋪。於是許許多多的商代史料被磨成粉,當作藥吃進肚裡,這就是所謂的“人吞商史”。

學術界基本認同清末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是甲骨文的最早發現者。

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於中國安陽市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時代遺址,範圍包括河南省安陽市西北小屯村、花園莊、侯家莊等地。這裡曾經是殷商後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稱為殷墟。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紀錄。

對殷墟70年的考古,特別要提出來的是對甲骨文的三次重要的考證與發現:

第一次是1936年6月12日,在小屯村北宮殿區發掘出一個甲骨坑,保存著帶字甲骨17096片,記錄著商王武丁時期的許多活動,看來這是武丁王室的甲骨文檔案庫,這批甲骨片的出土,對考證武丁時期的社會政治、文化、生活有極寶貴的價值。發掘時坑中還發現埋有一個身體蜷曲、側臥的屍骨,其身軀大部分壓在甲骨上,專家認為可能是檔案庫的看守人。

第二次,1973年在小屯村南地,又發掘出甲骨7150片,其中刻字甲骨5041片。與這批甲骨同時出土的還有陶器製品,這種甲骨與陶器共存的現象為甲骨文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寶貴資料。

第三次是1991年秋,在花園莊東地發掘出一個僅2平方米的甲骨坑,但其疊壓厚度卻達0.8米,出土1583片甲骨,其中刻字甲骨有579片,記載內容豐富,而且問卜者都是武丁時期的王族成員和高級貴族。說明這個時期,占卜活動已不限於最高統治者國王,王室貴胄都可以利用占卜來預測吉凶了。

甲骨文出現的時間是什麼時期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漢字起源於什麼時候,我們尚難以準確地回答。我們發現的最早的、能夠(部分)確認的漢字是商朝盤庚時期的甲骨文。商朝盤庚時期距離現在已經有3500多年。那時甲骨文已經出錠了大量的詞彙(2000以上),已經出現了會意字、形聲字、假借字和轉註字等比較複雜的文字,還出現了用甲骨文進行記事的作品。這些都說明在盤庚以前,漢字已經經歷過一定時期的發展。

商代的甲骨文是中國目前能讀懂的最早的文字,距今大概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金文出現在哪個朝代,時間是什麼

起源:金文是在商周青銅器上刻鑄的文字,又稱鐘鼎文、銘文。早在商朝晚期,青銅器上已有銘文,字數較少,用來表明該青銅器的用途、主人、製作人。當時,金文的字形因去甲骨文不遠,故字形近似。金文盛行於兩週。西周時,許多青銅器均有銘文,並且有多達497字的大篇長文。西周後期,金文字形漸趨規整,東周青銅器也有許多銘文,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特點:周代金文,從總的情況看,它比商代甲骨文進一步穩定、規範、簡化和符號化了;若與以後的小篆比,則結構仍未定型,部分字的筆畫增減、偏旁部首的安排仍有某種隨意性。特別是周初金文因承襲商代文字,還保留了比甲骨文更加原始、圖畫性更強的形態。金文字體結構疏密相間,比甲骨文方正整齊,筆畫分佈均勻對稱,筆道比甲骨文粗,字的體勢較甲骨文雍容厚重。

西周晚期,金文被人整理成為一種新的樣式,稱為“大篆”。據《漢書·藝文志》和許慎的《說文解字敘》中所說,小篆完全出自史籀大篆。史籀是周宣王時的史官,他把金文整理成“大篆”,用大篆寫成15篇文字,作為教兒童識字的教材,並且成為當時的標準字體。但史籀大篆15篇早已佚亡。大篆的字體結構比較繁複,體勢近於小篆,而有些字又較其後的字體小篆繁複。秦的統一文字小篆由它脫化而出。

甲骨文、金文、小篆分別出現在幾千年前時間

1,甲骨文和金文,約為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11世紀。 2,小篆(秦篆)先於隸書,但兩者都出現在秦代秦始皇時期(公元前259~前210年)。 3,楷書起源於東漢(又稱後漢),即公元25年--220年。 4,首批《漢字簡化方案》公佈於1956年,正式向全國推行簡化字。而早在1906年,教育家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1935年8月,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收簡體字324個,是歷史上由政府公佈的第一個簡體字表。 附註1: 為學術界公認的我國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主要是殷商後期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文字。 關於金文的起源,傳統的說法是:起於商代,盛行於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字。1987年公佈的新說法則是:一向被認為出現於甲骨文之後的金文,實際上早在甲骨文之前就已存在。 附註2: 秦統一後,李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又叫小篆,。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後,很滿意,於是就把它定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李斯卒於公元前208年) 唐張懷瓘《書斷》中說:“按隸書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

相關問題答案
甲骨文出現在什麼時候?
人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鐵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孕吐一般出現在什麼時候? ?
禪讓製出現在什麼時期?
甲骨文盛行於什麼時期?
蜻蜓出現在什麼季節?
沙塵暴出現在什麼季節?
日食在什麼時候出現?
蟋蟀的在什麼時候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