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作品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5-01-05

中國民族音樂經典代表作

中國民族音樂十大金曲:

1、 梁祝(古箏獨奏)

2、 賽馬(二胡獨奏)

3、 金蛇狂舞(民樂合奏)

4、 喜洋洋(民樂合奏)

5、 歡樂的潑水節(民樂合奏)

6、 彩雲追月(民樂合奏)

7、 牧民新歌(笛子獨奏)

8、 翠湖春曉(民樂合奏)

9、 彝族舞曲(琵琶獨奏)

10、春節序曲(民樂合奏)

中國民族音樂代表作有哪些???

廣義的民族音樂是指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音樂包括中國的古典名曲如《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高山流水》《陽關三疊》等。

狹義的指各地方的民族音樂 如山東的《一枝花》,廣東音樂《步步高》《小桃紅》《餓馬搖鈴》《彩雲追月》《雨打芭蕉》等,藏族的《阿細跳月》,雲範的瑤族舞曲、彝族舞曲。

中國民族音樂經典代表作

中國民樂發展的三個時期

1.中國傳統音樂的形成期(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3世紀)

這時期包括從夏、商、西周到春秋、戰國、奏漢。在音樂體裁方面,經歷了由原始樂舞到宮廷樂舞的進化。在旋律音調、音階形式方面,經歷了由原始間樂重視小三度音程的音調,到春秋戰國強調宮、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頁)、曾"體系,以"三分損益法"相生五音、七聲、十二律,初步確立了中國傳統音樂旋法的五聲性特點。在音樂美學思想方面,先秦諸子百家的論爭,奠定了此後各自學說的理論端點。這一時期中,最具代表性意義的音樂藝術形式是鐘鼓樂隊。

2.中國傳統音樂的新生期(約公元4世紀至10世紀)

這一時期包括了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動盪和北方人民南遷、少數民族的內移,構成對中國傳統音樂的衝擊:一是玄學對儒學的衝擊,引起音樂思想的變化;二是少數民族音樂和外國音樂的傳入,引進樂器、樂律、樂曲和音樂理論方面的新因素。其衝擊的結果,是使中國的傳統音樂為之一變,開創了音樂國際化的一代新樂風。一方面是世界音樂的中國化,包括外來樂曲的中國化,外來樂器的運用,外來樂調的傳入,外來樂隊的民族化,以及外來樂人為發展中國音樂所作出的貢獻。另一方面是中國音樂的世界化,即:中國音樂以其輝煌的成就給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周邊各國,如朝鮮、日本等)以重要的影響。

3.中國傳統音樂整理期(約公元10世紀至19世紀)

包括遼、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點是:從紛亂和分裂到相對的統一,又從南北對立到多民族國家統一政權的建立,及其在相當長時期內的相對穩定。音樂文化方面則具有世俗性和社會性的特點。所謂世俗性,就是與普通的平民階層保持著密切的關聯。此時期的傳統音樂,無論在演出人員和觀眾、聽眾對象方面,都已具有更為廣泛的社會基礎。在音樂理論方面,表現出對前一時期的繼承和清理的傾向。音樂形態特點已逐漸趨於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樂藝術形式是戲曲藝術及其音樂。這一藝術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後世,並廣泛吸收當代音樂新成果,成為集古今音樂大成的音樂寶庫。

中國民樂的發展

先秦:編鐘改寫先秦的音樂歷史

李教授認為,在我國湖北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鐘是先秦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它的出土改變了一段時間內在民族音樂領域內所認為的先秦音樂只有五聲音階的觀點,徹底改寫了整個先秦的音樂歷史。

據瞭解,曾侯乙墓被髮掘以後,其中有陪葬的64枚編鐘。從編鐘以及鐘上的銘文反映出的內容看,中國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能製造出七聲12律齊全,還可以旋宮轉調的編鐘,因此這些編鐘被視為考古界和民族音樂一個歷史性的符號。編鐘在當時的社會中,具有多種社會功能,既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又是乞求平安的祭祀用品。

唐朝:以彈撥音樂為主體的華麗浪漫民樂時代

伴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以及外來文化的衝擊,樂器的製造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唐朝音樂的特點是以彈撥音樂為主,李教授認為,唐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文化時期,經濟水平相比於秦朝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與此相應的,在民族音樂領域內,先秦那種在室外演奏的、相對粗糙的編鐘漸漸衰落,而具有浪漫和華麗色彩的彈撥音樂、歌舞樂隊迅速發展起來。另外,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包括高麗、胡人、西域等地音樂開始傳至中原,極大豐富中國民族樂器的品種。

進入宋朝後,彈撥音樂開始走上了下坡路,管絃樂得到了了發展,這也是同當時的歷史背景相聯繫的,這種趨勢和宋朝的戰爭不斷的局勢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音樂其實是經濟、文化、社會的一個縮影。” 李教授......

我國民族音樂家華彥鈞的作品有哪些?

華彥鈞小名阿炳,生於1893年7月,卒於1950年12月,江蘇無錫人。 阿炳共留下《二泉映月》《聽鬆》《寒春風曲》等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等三首琵琶作品

中國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有什麼?

龍船調、最炫民族風、太陽出來喜洋洋、阿細跳月、茉莉花、山路十八彎、月光下的鳳尾竹……總之很多的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分類

從現在的情況看,民歌分類法有:音樂體裁分類、歌詞題材分類、地區分類、體裁題材結合分類、民間原生分類、結構形成分類、場合分類、語言分類、歷史年代分類、色彩區分類等幾個主要分類法。

以體裁形式劃分為九大類。即:號子、山歌、田歌、小調、舞歌、漁歌、禮俗歌、兒歌、生活音調。

在各大類之下又分成若干小類。如號子劃分九類:

1.工程號子;2.林業號子;3.船工號子;4.農事號子;5.礦業號子;6.石工號子;7.搬運號子;8.海洋船漁號子;9.作坊號子。

在各小類之下又分成若干子項。如林業號子細分為以下六種:

①採伐號子; ②擡木號子; ④流送號子; ⑤撬漂號子; ⑥排工、放簰號子

1.在類別名稱上,既有原生稱謂又有漢譯的,多將漢語稱謂放在前面,而將原名稱放在後面的括弧內,如蒙古族民歌。有的民族的民歌,原生稱謂已通用,則將原生稱謂放在前面,如侗族南部方言區的民歌。

2.在類別名稱上,只有原生稱謂的,按各省卷類別照錄。如四川康巴、安多方言區的藏族民歌。

3.有些少數民族民歌的類別通用漢語稱謂,在編入數據庫時即尊重該民族的習慣,仍採用漢語稱謂。如貴州苗族民歌。

4.個別民族的民歌,在編撰省(區)卷時,未予以分類,在編入數據庫時也沒有分類。如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有哪些

藏族音樂   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歌曲旋律優美遼闊、婉轉動聽。藏族音樂大體上可以分為佛教音樂和民間音樂。佛教音樂中最著名的是喇嘛唱的無詞的歌頌曲調。   藏族民歌高亢嘹亮,聽起來就有高原藍天遼闊的氣象,曲調悠揚,但也是以五聲為主。歌舞形式有“果諧”、“果卓”(鍋莊)等。藏族音樂的一些元素被漢族和西方音樂所吸收。有一些漢族歌曲作者模仿藏族音樂的特點創作了一些諸如《逛新城》、《青藏高原》一類的歌曲。近年來,西藏的藏族歌曲也融入了其它音樂的元素。著名的藏族歌手除了才旦卓瑪和主要演唱漢語歌曲的韓紅外,還有容中爾甲、亞東、瓊雪卓瑪等大量在藏區知名度很高的歌手。   正規戲劇方面,現在已經挖掘整理演出了藏族傳統歌劇《格薩爾王》。

滿族音樂   中國的東北和北京等地是滿族的聚居地。滿族最有名的民間樂器是源自清朝的八角鼓。滿族的搖籃曲《悠悠扎》等作品很著名,經常被用現代的漢語翻唱。

蒙古族音樂   蒙古族民歌分“長調民歌”和“短調民歌”。 “長調”有許多無意義的諧音字拉長唱腔,有草原空闊的風格。最有特色的樂器是馬頭琴,是一種拉絃樂器,由於琴柱上一般都雕刻一個馬頭裝飾,所以由此命名。

壯族音樂   壯族聚居區廣西是民歌的故鄉,男女青年經常對歌,有人甚至說壯族人一生唱歌的時間比說話的時間長。壯族民歌基本和漢族音樂風格相似,以五聲音階為主。歌詞有明顯的對仗格式,內容則以象徵、比喻等手法表述,以生活中的交流為主,有時歌詞也引用中國古典故事和典故。 壯族音樂可以在電影音樂劇《劉三姐》中一窺其妙。

傣族音樂   傣族音樂和南亞地區緬甸、泰國的音樂風格類似,曲調婉轉柔美,典型的樂器是葫蘆絲和象腳鼓,葫蘆絲獨特的音色一演奏就是傣族的音樂風格。   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是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老人中間演奏的音樂,據說是從明朝時中原地區傳入的,由於當地原來交通不便,和外界交往不多,始終原汁原味地流傳下來,現在只有一批老人樂隊可以演奏,正在培養接班人,是中國14世紀音樂的活化石,受到音樂界的廣泛關注。

侗族音樂   侗族“大歌”是中國唯一採用和聲的民歌系統,基本為女聲無伴奏合唱,由各聲部嗓音的和聲配合非常和諧,曾在國際引起轟動,並多次獲獎。

維吾爾族音樂   維吾爾族音樂基本是阿拉伯音樂風格,非常注重節奏,用手鼓可以打出多達幾十種不同的節奏,樂器主要是適合在馬上彈奏的都它爾和熱瓦甫,最大的是冬不拉。維吾爾族的傳統音樂《十二木卡姆》包羅萬象,是許多民間音樂的源頭。

塔吉克族音樂   塔吉克族音樂和漢族音樂有較大的區別,善於運用半音,旋律婉轉多變,如同山鷹高鳴,最典型的是作曲家雷振邦為電影《冰山上的來客》配的歌曲,完全運用了塔吉克民歌的旋律。

朝鮮族音樂   朝鮮族音樂和朝鮮、韓國的音樂基本相同,主要樂器有長鼓和伽倻琴。伽倻琴類似中國古代的箏,比現代的箏小,彈法也不一樣,是放到盤坐的膝蓋上彈。音樂旋律有其獨特的風格。

相關問題答案
民族音樂作品有哪些?
王維的作品有哪些?
蘇軾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民族體育項目有哪些?
廣東的音樂學院有哪些?
湖南音樂節目有哪些?
幼兒音樂期刊有哪些?
舒伯特的作品有哪些?
莫扎特作品有哪些?
中國的音樂學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