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五言絕句?

General 更新 2025-01-01

什麼叫五言古詩

五言古詩是漢、魏時期形成的一種新詩體。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卻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於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於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故稱五言古詩。

唐代的五言古詩雖源於漢、魏,但決不因襲模擬,呈現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唐初陳子昂、張九齡等力追建安風骨,通過自己的感遇,表現出自己的性格,開啟了一代有思想、有個性、有藝術特色的詩風。繼後李白、杜甫勃興,或抒發性靈,寄託規諷;或緣事而發,憂國傷時;而王維、孟浩然等又以其清譫婉約的作風參與其間,是繁星麗天的盛唐詩歌,閃爍著耀眼的光彩。中唐時期,又出現了韋應物、柳宗元等名家,也都能各以自己的品格啟迪後人。

律詩和絕句是近體詩的兩大部分。如果明瞭律詩的格律,絕句也可以瞭然;因為絕句是 隨著律詩而來的。

五言絕句是什麼,還有七言絕句?

五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小詩,屬於近體詩範疇。有仄起、平起二格。此體源於漢代樂府小詩,深受六朝民歌影響。到了唐代與近體律詩如孿生姐妹,並蒂雙花,以其嶄新的異彩出現在詩壇上。五言絕句僅二十字,便能展現出一幅幅清新的畫圖,傳達一種種真切的意境。因小見大,以少總多,在短章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是其最大特色。代表作品有柳宗元的《江雪》、王維的《鳥鳴澗》、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杜甫的《八陣圖》、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等。

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的區別在於首先是五字和七字之差。其次在平仄上也有差別,比如在七言中講究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顯然就不適合於五言的句子,因為假如五言的句子第五字也不論,那這個句子就會孤平,孤平是律詩和律絕的大忌。另外五言的拗救和七言也不相同。

什麼什麼什麼什麼出五言絕句

《山中》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山中雜詩》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裡出。

在NBA場上,球員穿什麼顏色球衣最漂亮

個人比較喜歡NBA騎士隊的那件復古球衣,尤其是小皇帝穿上那件衣服,感覺真的是皇袍加身!呵呵~

什麼是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律詩一般8句,中間4句須為對偶句。

絕句一般雞句。

樂府詩是典型的既不是律詩也不是絕句的詩歌。

什麼是五言絕句

五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於近體詩範疇。

絕句,或稱截句,斷句,短句;或以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樂傳唱,各家解釋並不一致。

絕句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五言絕句和五言絕詩有什麼分別

是五言絕句和五言律詩

簡而言之:

一, 五言絕句是五字一句,共四句20字.

五言律詩是五字一句,共八句40字.

二,律詩的中間四句,即3,4和5,6要分別對仗,有點象對聯,絕句不必對仗.

三.當然無論絕句,律詩都要按詩的規矩,有平仄的要求,也就是每句的仄 要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這就是基本的區別.

五言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全篇由五字句構成。

漢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詩句,但沒有完整的五言詩。五言詩是在兩漢民謠和樂府民歌中首先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據《漢書.五行志》和《尹賞傳》索引西漢成帝時歌謠,已為完整的五言形式;東漢時五言歌謠繼續產生,並被採入樂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採蓮》等,已是比較成熟的五言作品。

所謂近體詩(又稱近體詩,那是古人的叫法),這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它們由齊、 樑時代的"新體詩"開始由不大講究規律的詩格,轉入極度講究的了。詩人沈約在這一方 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論,首先就奠定了律詩的基礎。初時只限於五言,七言是由唐代 人所創造的。

律詩和絕句是近體詩的兩大部分。如果明瞭律詩的格律,絕句也可以瞭然;因為絕句是 隨著律詩而來的。

律詩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種每首八句的詩體。它們由一定的平仄和對偶,有和 諧的音節,有整齊的章句。作者不能自由地逾越其範圍和限制。

所謂平仄,就是每一個字,都有平、上、去、入四聲之分。不屬於平聲的,就是仄聲。 關於這,我們下面再作詳談。律詩、絕句每一句都受固定的平仄的限制。

所謂對偶,就是律詩中間四句,必須再字面上成為排偶一對對子,相對成為兩聯。首尾 四句不排。三、四兩句,稱為"前聯"或"頷聯";五、六句,稱為"後聯"或"頸聯"。這些對 句,好比門的雙扉,車的兩輪,凡是虛字和實字,均須銖兩悉稱。有意對、事對、正對? 反對、方法很多,這裡不妨先舉白居易一首題為《草》的五言律詩來看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從這首詩不難看出,第三、四句是一幅對子;第五、六句又是一幅對子。但開頭和結尾 兩句都不用對仗。

至於平仄呢?下面我們先來弄清"四聲",再談律詩、絕句怎樣運用這些平仄。

四聲和平仄

我們已經說過,寫舊詩,特別是格律嚴謹的律詩、絕句,必須遵守固有的平仄限定。 什麼叫做平仄呢?對聲韻有點常識的,當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但完全沒有留意過這一 方面的話,那就大有說明一下的必要了。所謂平、仄,那就是每一個字的平聲和仄聲。 怎樣才叫平聲,又怎樣才叫仄聲呢?原來中國自東晉以後,人們做詩作文,都非常講究 聲調。齊朝的周顒和樑朝的沈約,都在這一方面著有專書,把每一個字的聲調,調為 平、上、去、入四聲。

五言律詩的平仄

律詩,是舊詩“近體詩”中一種最流行的形式。所謂“律”,是含有規律的意思的。這些規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長短,對偶的工整,等等。現在,先說平仄。

律詩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兩種。如寫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這些平仄,共八句。一般學做舊詩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但這並不困難。這裡不妨提供一些記憶它的竅訣。第一,這八句中,事實上是兩組。開頭的四句,自成一組;後邊四句,只是重複一次......

五言絕句是哪幾句?

唐以前的詩歌,統稱為古詩或古體詩,唐時創立了近體詩或稱今體詩。今體詩有律詩和絕句兩種,律詩包括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和排律,前兩者每首八句;所謂“言”是指每句中有幾個字。

絕句每首隻有四句,包括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七言指每句七個字,是在五言的前面再添上兩個字。多了這兩個字,詩的容量加大了,表達也就更加的婉轉曲折,內容也就更為豐富,當然從某方面來說,也就更有難度。試將人所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詩拿來看一下便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本是一首七言絕句,可是有人覺得它不精煉,改成五言絕句:

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什麼是五言律詩?

五言律詩:每個句子都有5個字,共8句

PS:

七言律詩:每個句子都有7個字,共8句

五言律詩:每個句子都有5個字,共8句

訂言絕句:每個句子都有7個字,共4句

五言絕句:每個句子都有5個字,共4句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叫五言絕句?
律詩怎麼寫五言絕句?
唐詩五言絕句是什麼?
五言絕句怎麼寫?
英語中什麼叫狀語從句?
什麼叫做擬人句?
什麼叫寓言有什麼特點?
為什麼叫五速鞋?
股票什麼叫五日均線?
韓信為什麼叫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