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雲南種植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26

目前在雲南種植什麼

該問題稀裡糊塗。你是想問:雲南適宜種植什麼?還是雲南主要種植什麼?還是雲南種植什麼效益好?好事雲南的種植特色是什麼?

雲南種植什麼最賺錢

金銀花:以花入藥。近年來不僅製藥企業增加了該品的投料,以其為主要原料的“王老吉”等茶飲料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導致其商品用量加大。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高山、丘陵、平地均能栽培,適應性強。春季3~4月栽種,當年有少量開花,次年進入盛產期,一年栽種,多年收益。以“樹型”金銀花品種產量較高,常年畝產量150~20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150~180元/公斤。

旱半夏:以塊莖入藥。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能,是藥廠生產多種止咳化痰中成藥飲片、劑、露的主要原料。對土壤無嚴要求,但以砂質壤土種植為佳,最適合半陰半陽的環境生長,可與果樹或髙稈作物套種,忌積水。2~4月播種,8~10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120~15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70~85元/公斤。

板藍根:以根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能,為大宗中藥材,常用感冒藥,其葉可作保健茶飲用。對土壤無嚴要求,適應性強,山區、丘陵、平地均可種植,較耐寒,南方可自然越冬,可連作。2~5月播種,8~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350~40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25~28元/公斤。

白朮:以根狀莖入藥。具有補脾健胃、化溼利水、安胎、止汗的功能。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並稍有傾斜的緩坡地種植為宜,新開墾的荒山地栽培最好。2~4月種子育苗,11~12月將培育好的“術栽”進行定植,次年10~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2年。畝產200~250公斤,目前市場價格為40~45元/公斤。

瓜蔞:以皮、仁、根入藥。具有清熱化痰、寬胸理氣的功效,其仁炒熟後可作食品。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為好。2~3月播種,9~10月始果,次年秋盛果,一年栽種,可連續採果三年。其品種分為搭架瓜蔞和地竄瓜蔞,前者主要收果實,後者主要收根(天花粉),引種時注意區分。常年畝產皮70~80公斤,仁150~200公斤,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場價格為皮17~19元/公斤,仁26~29元/公斤,根6~8元/公斤。

這樣可以麼?

雲南主要經濟作物有哪些?

甘蔗是雲南傳統的優勢經濟作物之一,已成為邊疆民族地區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和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2000年,全省甘蔗種植面積達26.03萬公頃,比1990年增加14.31萬公頃,增幅達122.1%;產量1521.5萬噸,增700.76萬噸;產糖量由60.3萬噸,上升為149.2萬噸,增加了1.5倍;產值由1990年的11.94億元增至2000年的22.4億元,增10.46億元。 雲南種茶歷史悠久。"八五"以來,不僅茶園種植面積繼續增長,而且茶類結構也有了較為合理的變化,質量提高,產值大幅增長。2000年,茶園面積達16.37萬公頃,比1990年增0.33萬公頃;產量7.94萬噸,增長了77.2%;產值約8.7億元,增加5.6億元。 雲南省大力發展冬春早菜,加大良種繁育力度、多層次佈局相結合的商品蔬菜基地的建立,為雲南省蔬菜參與全國蔬菜大流通奠定了基礎,蔬菜成為雲南省農民收入增加的一個重要來源。2000年,雲南省蔬菜種植面積35.33萬公頃,比1990年增長19.52萬公頃,增幅123.47%;產值80億元左右,增加2倍多。 雲南省的花卉自1994年起步以來,種植面積從2000畝發展到了2000年的6.5萬畝,鮮切花產量達13億枝,總產值22億元。至目前,花卉已成為雲南省新興的一個優勢產業,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地。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雲南水果種類多樣化。我國從北到南,溫帶、亞熱帶、熱帶的水果,在雲南應有盡有。2000年,雲南省水果種植面積達22.9萬公頃,與1990年相比,增長了203%;產量77萬噸,比1990年增加45萬噸,增幅140.6%;產值約14億元,與1990年相比,翻了4倍。水果產業的迅速崛起,為雲南省調整農業結構作出了積極貢獻。 雲南省的蠶桑產業穩步發展。二十一世紀初,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東桑西移給雲南省的蠶桑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2000年,雲南省桑園面積達1.87萬公頃,比1990年增加1.51萬公頃,增長4倍多;產蠶9400噸,比1990年增加了6918噸;由於質量不斷提高,產值不斷增加,蠶價由原來的每千克9.4元增加到每千克14.57元。蠶桑業逐漸成為雲南省重要的經濟產業。  ———今年1—10月,紅塔集團主力品牌銷量達376.85萬箱,同比增長36.72%。紅塔集團實現稅利296.9億元,增長9.13%。隨後的11月13日,紅塔集團再傳喜訊,“紅塔山”200萬箱和“玉溪”50萬箱順利生產下線。   ———今年1至10月,紅雲紅河集團生產捲菸357萬箱,同比增長3.5%;銷售捲菸359萬箱,同比增長2.4%;實現稅利307億元,同比增長6.5%。   菸草產業是雲南經濟的重要支柱,也維繫著千千萬萬菸農的生計利益。去年雲南菸草工業實現稅利將突破600億元,達到625億元,這個成績比原定的今年實現稅利增長40億元的目標,增加5億元。其中烤煙產量佔全國近30%,捲菸產量佔18%。菸草產業已成為雲南最大的經濟財政支柱。雲南“兩煙”實現稅利佔全省財政收入的70%以上。在1979年-1998年的20年間,雲南菸草實現稅利達2000多億元,

雲南種植什麼藥材最賺錢

看當地需求量啊,需求大的市場沒飽和才有錢賺,不能盲目跟風。

雲南麗江現在適合種植什麼藥材 80分

麗江那邊現在種植得有紅花、木香、天麻、何首烏、續斷、秦艽等,已經種植了的說明地理條件上是可以種植的,然後就是取看看這些品種的行情,自己判斷和預估下品種產新的時候價格會不會跌得比較厲害,中藥材就是價格波動比較大(這個可以去中藥材天地網去看下品種分析)。

另,中藥材整體行情比較低迷,選擇品種要慎重,然後就是出貨渠道也要多考慮考慮。

雲南什麼地方種植西蕃蓮

在雲南多是用做綠籬栽培的,種植的地方很普遍,除了特別寒冷的地方,幾乎都可看見,只是名稱不太一樣,有的叫雞蛋果、還有的叫羅漢果。

雲南種什麼藥材最賺錢

種植金銀花不錯,省事,畝收入過萬。樹形四季金銀花苗木是目前國內金銀花中最優良的品種,易管理、易採收、產量高,樹壽命長達40年。它表現適應性廣,抗逆性強,開花早,花期長,質量優,產量高,栽植當年每畝產乾花20-30公斤,豐產期,每畝採收金銀花幹品200公斤以上,年收益在萬元以上。

1、立地成型管理方便

我國金銀花品種繁多,大多以藤本為主,產量較低且採摘困難,種植效益較低。四季金銀花立地成型,呈紡錘型發棵,方便管理。四季金銀花植株較高,花蕾集中,使採摘速度比普通金銀花品種提高2倍以上,又可利用樹下的空閒地塊種植花生、綠豆等矮杆農作物。

雲南文山現在可以種植什麼蔬菜了

文山那邊適合種三七

雲南的農業結構以什麼為主

雲南農業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雲南農村除城市附近有一定的商品經濟外,大多數地方處於封閉、半封閉的自然經濟狀態。農業耕作技術基本上處於傳統農業階段,特別在邊疆一些民族地區,還保留著原始的刀耕火種和遊牧(耕)式的生產方式。農村經濟基本上是單一糧食種植,資源開發程度低。1949年,農業產值佔工農業總產值的83。3%;在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69萬公頃中,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只有7.27萬公頃。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經過清匪反霸、減租退押和土地改革,農民從封建地主、土司的殘酷壓榨剝削中擺脫出來。接著又進行了合作化,廣大農民走上社會主義集體經濟道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農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在此基礎上,大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多種經營,發展鄉鎮企業,使農業經濟逐步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化,單一的糧食生產向農、林、牧、漁、工、商全面發展轉化。

雲南簡稱“雲”或“滇”,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北迴歸線橫貫南部。總面積39.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4.1%,居全國第八。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貴州省毗鄰,北以金沙江為界,與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與西藏自治區相連,西部與緬甸脣齒相依,南部和東南部分別與老撾,越南接壤,共有陸地邊境線4060公里。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海拔雲南省地勢北高南低,海拔相差大。南面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面在3000-4000米之間,全省最高點-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東部為雲貴高原,地形漸趨平緩,一般海拔76.4米。

自然資源雲南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藥材之鄉“的美譽。 植物:雲南是全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不僅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植物種類,而且還有許多古老的,衍生的,特有的以及從國外引種的植物,在全國近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就有1.8萬種,佔全國總數的一半還多。

水資源雲南省雨量充沛,河流湖泊眾多,每年流量2,000億立方米,相當於黃河的3倍。 過境水量1600億立方米,兩項合計人均擁有1萬多立方米,為全國人均擁有量的4倍,豐富的水資源形成了豐富的水能資源,並且成為最大的能源優勢。

行政區劃、人口

雲南省目前轄16個州、市,129個縣級行政單位,2009年末全省總人口4571萬人,居全國第12位。少數民族佔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壯族,傣族,苗族,傈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諾族,蒙古族,獨龍族,滿族,水族,布依族等到20多個民族的人口都超過8000人。 雲南少數民族人口的分佈是多樣的: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區,又雜散居於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則高度集中於一個地、州甚至一個縣、一個鄉中;有的民族則雜散居於城鎮及交通沿線,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則散居於城鎮。人口在5000人以上,並有一定聚居區的25個民族,具有平面分佈以邊疆河谷的有回、滿、白、納西、蒙古、壯、傣、阿昌、布依、水等10個民族,人口約450萬;主要聚居於半山區的有哈尼、瑤、拉祜、佤、景頗、布朗、德昂、基諾等8個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約500萬;主要居住在高山區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獨龍等6個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約400萬。全省沒有一個單一民族的縣、回族、彝族在全省絕大多數縣都有分佈。

土壤資源

雲南省土壤類型多種多樣,具有垂直分佈特點。全省有16個土類,其中黃土壤佔20%,紅壤佔全省面積的一半,故云南有“紅土高原”之稱。雲南稻田土壤細分有50多種,成土母質對為沖積和湖積物......

雲南的茶樹種植主要在哪裡?

1.1西雙版納州古茶樹1.2保山市古茶樹1.3臨滄地區古茶樹1.4思茅地區古茶樹 現將雲南省主要地、州、市的古茶樹分佈簡介如下:

1.1西雙版納州古茶樹分佈

西雙版納的古茶樹、古茶園主要分佈在西雙版納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之一,也是野生型古茶樹和栽培型古茶樹較集中的產地之一。據初步調查,分佈在自然保護區內的古茶樹和古茶園面積約5萬畝。

古茶樹、古茶園主要分佈在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區地帶。廣泛分佈在勐海縣巴達鄉、格朗和鄉、布朗山鄉、勐混鄉、勐宋鄉,勐臘縣象明鄉、易武鄉;景洪市基諾鄉、大勐龍鄉勐宋等地。其中最著名為南糯山古茶園,面積近15000畝,是雲南現存面積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園,樹高一般在2米-5米,主幹直徑在0.2米以上;此外,分佈有許多年代久遠的大茶樹,其中著名的有“栽培型茶樹王”南糯山大茶樹(1994年枯死)、“野生型茶樹王”巴達大茶樹、曼噴龍大茶樹,勐臘縣的落水洞大茶樹、蘇湖大茶樹、曼鬆大茶樹等。

1.2保山市古茶樹分佈

保山是茶樹原產地區域之一,境內茶樹品種資源豐富。據調查,在騰衝縣古永,龍陵縣鎮安打摩山,昌寧縣苟街,保山市瓦窯道人山、瓦度黑龍井大巖子、阿貫山、以及高黎貢山東坡一帶有成片的荒野茶及散生和近緣野生茶和進化型野生古茶樹,多分佈於海拔1700-2500米的高山密林中,植株為喬木或半喬木型,樹高5-15米,群眾俗稱“大樹茶”。在保山市壩灣鄉的大中寨、擺落塘、幫隴村,老營西河杉林果寨楊柳茶山,騰衝縣團田鄉,龍陵縣鎮安小田壩、施甸縣關擺馬村還續存有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樹。尤其在保山市壩灣鄉德昂舊寨,進入寨子在庭院、地埂邊到處可見上百年的栽培型大茶樹。

1.3臨滄地區古茶樹分佈

臨滄地區茶樹資源十分豐富,是雲南古茶樹遺產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1981年,中國茶科所和雲南省茶科所組成的茶樹資源考察組,對臨滄地區6縣32個村(點)作了全面考察,採集栽培型茶樹標本50份,野生茶樹標本23份,近緣標本4份。

1.3.1野生古茶樹

臨滄地區南起滄源縣單甲鄉,北至鳳慶縣詩禮鄉,綿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至2750米範圍內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中,都有野生茶樹分佈。在雙江縣勐庫幫罵雪山、滄源縣糯良大黑山、單甲大黑山、鳳慶縣山頂塘大山、臨滄縣發現了種群數量巨大的野生茶樹群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樹資源為雙江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地處西北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米-2750米,分佈面積約12000餘畝,是目前國內外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種群落。

1.3.3栽培古茶樹

臨滄地區馴化栽培茶樹,史料記載已有1000多年曆史。在鳳慶縣、雙江縣、滄源縣、雲縣、臨滄縣境內均有樹齡數百年甚至更長的栽培型大茶樹。其中典型的有鳳慶香竹箐大茶樹和勐庫冰島古茶園。香竹箐大茶樹,位於鳳慶縣小灣鎮華峰村香竹箐,根頸幹徑1.59米,株高9.3米,冠幅7×8米,是世界上現存的最粗的大茶樹;冰島古茶園,位於雙江縣勐庫鎮冰島村,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雙江勐勐土司派人引種200餘粒,在冰島培育成功150餘株。2002年3月調查,現存有根頸幹徑0.30-0.60米古茶樹1000餘株,冰島古茶園的種子在勐庫繁殖,形成勐庫大葉茶群體品種。

1.4思茅地區古茶樹分佈

思茅地區野生茶樹資源極其豐富,主要分佈於無量山、哀牢山和瀾滄江兩岸,海拔在1830-2600米之間。據不完全統計,全區野生茶樹分佈在7個縣的29處,多為散生,均生長在原始森林中。

思茅地區野生茶樹主要集中在鎮沅縣的九甲千家寨龍潭、千家寨大石房、九甲猴子箐、者東......

相關問題答案
目前在雲南種植什麼?
雲南種植什麼最合適?
湖南種植什麼最賺錢?
在雲南養殖什麼最賺錢?
現在種植什麼前景好?
南方種植什麼樹前景好?
現在種植什麼樹前景好?
南方種植什麼藥材好?
現在種植什麼樹木最賺錢?
南方種植什麼水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