倥侗的意思是什麼?
倥侗是什麼意思
1 基本信息
【詞目】倥侗
【拼音】kōng tóng
【英譯】 ignorant; unenlightened; innocent like a child
【詞性】形容詞
【基本解釋】 <書> 愚昧無知。
2 詳細釋義
矇昧無知:樸蒙倥侗|倥侗顓蒙。
漢 揚雄 《法言·序》:“天降生民,倥侗顓蒙。”
唐 柳宗元 《東明張先生墓誌》:“倥侗而不實,窮老而無死。”
求採納
迢迢歲月,倥侗人生。是什麼意思
迢迢,出自‘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借喻人生漫長,歲月久遠
倥侗,出自‘天降生民,倥侗顓蒙’,意指懵懂矇昧,認知有限
整句感嘆人生悠遠而認知有限,有點自謙的意思
侗是什麼意思?
侗dòng
侗 <名>
【侗族】中國少數民族。侗族主要分佈在貴州省的黎平、從江、榕江、天柱、錦屏、三穗、鎮遠、劍河、玉屏,湖南省的新晃、芷江,靖 州、通道,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龍勝、融水以及湖北恩施、宣恩、咸豐等縣。2514014人(1990)。說侗語,屬壯侗語族。侗族源於古越人。從事農業經濟。其鼓樓、風雨樓建築工藝精湛。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歷史悠久,經濟發展迅速、文化豐富多彩。盛行崇拜聖母'薩'。
侗tóng
1、通“僮”。幼童,未成年的男性 [boy]
侗,未成器之人。——《集韻》
在後之侗,敬迓天威。——《書·顧命》
2、幼稚無知
狂而不直,侗而不願。――《論語·泰伯》
又如:倥侗(矇昧無知)
3、樣子輕佻
毋侗好軼。――《史記》
侗tǒng
同“統”,用法罕見。
倥傯是什麼意思?
詞語:倥傯,亦作“ 倥怱 ”。
讀音:kǒng zǒng
釋義:
1.困苦窘迫。
相關文獻:
《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悲餘生之無歡兮,愁倥傯於山陸。” 王逸 注:“倥傯,猶困苦也。”《後漢書·張衡傳》:“誠所謂將隆大位,必先倥傯之也。” 李賢 注引《埤蒼》曰:“倥傯,窮困也。” 唐 韓愈 《人日城南登高》詩:“人生本坦蕩,誰使妄倥傯。” 清 龔自珍 《江左小辨序》:“使倥傯拮据,朝野騷然之世,聞其逸事而慕之,覽其片楮而芳香悱惻。”
2.事情紛繁迫促。
相關文獻:
《後漢書·卓茂傳論》:“ 建武 之初,雄豪方擾,虓呼者連響,嬰城者相望,斯固倥傯不暇給之日。” 南朝 齊 孔稚圭 《北山移文》:“敲撲喧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九:“凡有行役,雖數日程,道路倥傯之際,亦有日記。” 清 王愈擴 《周亮工小傳》:“戎馬倥怱,不廢講詠。” 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五月初之信及照相,早已收到,倥傯之際,遂未奉聞也。”
3.指匆忙。
相關文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德報怨》:“[ 賈泳 ]倥傯而退, 贄 ( 竇贄 )頗銜之。” 清 金捧閶 《守一齋筆記·十三閣老》:“忽見一婦人,長八尺許,衣麻衣,倥傯而來。” 柯靈 《香雪海·小浪花》:“因為行色倥傯,我沒有機會問 陳鶴皋 獻身紅氍毹上的經過。”
編輯本段相關詞語:
戎馬倥傯
釋義:
謂在戰爭中軍務緊迫繁忙。 清 高阜 《<書影>序》:“跡先生生平,功名多顯於戎馬倥傯時,而文章則盛之乎桁楊禍變之際。” 清 馮桂芬 《重建張忠敏公祠記》:“公撫 吳 凡六年……乃於戎馬倥傯之隙講求水利。”亦作“ 戎馬倥傯 ”。 阿英 《戎行兼言藝文事》:“ 陳毅 同志任新四軍代軍長,戎馬倥傯之中,很關心文化戰線的抗敵鬥爭。”
戎事倥傯 róngshì-kǒngzǒng
釋義:
[at a moment of military emergency] 軍務緊迫
倥是什麼意思
倥
kōng
[倥侗](kōngtóng)〈書〉矇昧無知。另見kǒng。
◆ 倥
kǒng
[倥傯](kǒngzǒng)〈書〉
①(事情)急迫匆忙:戎馬~。
②窮困。另見kōng。
遲到千年的歌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遲到千年
遲到千年
詞曲:青峰
卮言春天 破碎鞦韆 踟躕不如停止抱歉
再過秋天 爛了蜿蜒 紅燈你擱淺
只是你遲到一千年 黃昏後就不會有夜
發間在印象中被蔓延 你說你放棄了八月
其實不需要蜻蜓點水 打昏自己食髓知味
吞了你用力一口下嚥 捧起碗在倥侗增添
闔起厭倦 壓壞了肩 縮成了點還是一條線
接近直覺 溺死詭譎 最熟最爛你的臉
只是你遲到一千年 黃昏後就不會有夜
發間在印象中被蔓延 你說你放棄了八月
其實不需要蜻蜓點水 打昏自己食髓知味
吞了你用力一口下嚥 捧起碗在倥侗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