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中的子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01-11

??四庫全書??裡經、史、子、集部分別指什麼?

“經”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等十類。如“四書五經”、《六經》、《十三書》、《白虎通》等。“史”是歷史典籍,指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等十五類。如《史書》、《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等。“子”是指春秋戰國以來的諸子之學,即諸子百家及佛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諸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等十四類。如《荀子》、《老子》、《莊子》、《論衡》等。“集”是指古代詩文詞賦的著作,即收錄歷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總集、選集、別集。如《樂府詩集》、《古詩集》、《全唐詩》、《古文觀止》等。

四庫全書,經子史集分別是什麼意思?

經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史”是歷史典籍,指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等十五類 “子”是指春秋戰國以來的諸子之學,即諸子百家及佛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諸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等十四類

“集”是指古代詩文詞賦的著作,即收錄歷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總集、選集、別集

四庫全書中的經史子集分別是什麼?

經是四書五經,和解釋四書五經的書籍。史就是史書,包括正史野史祕史地方誌,也包括地理類的書籍。子部就是諸子百家,也包括後來作家論述個人觀點的論述類文章。集部就是各種詩集,文集,不是寫個人觀點而是寫景什麼的都算在裡面。還有像四大名著這類小說,四庫全書是不收錄的!

四庫全書中子部包括哪十三類

“子”類書籍坊間出版過《十子全書》、《二十二子》,其中以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世界書局出版的《諸子集成》最為完備,其中收錄老子、莊子等二十六子,多用清儒校本。二十六子典籍為:《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列子》、《墨子》、《晏子》、《尹文子》、《管子》、《商君書》、《慎子》、《韓非子》、《孫子》、《吳子》、陸賈《新語》、劉安《淮南子》、桓寬《鹽鐵論》、揚雄《法言》、王充《論衡》、荀悅《申鑑》、王符《潛夫論》、葛洪《抱朴子》、劉義慶《紶說新語》、顏之推《顏氏家訓》。

“論語”屬於四庫全書中的什麼

“論語”屬於四庫全書中的經部

我國古代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分。經部收儒家的經典及小學(文字音韻的訓詁)方面的書。 經部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群經總義類”、

古代的四庫全書是指哪四本?

叢書名。清乾隆時編纂。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保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四庫”之名,源於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清代乾隆初年,學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說”,主張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閱。此說得到社會的廣泛響應,這是編纂《四庫全書》的社會基礎。《〈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錄學著作。

四庫全書的編纂歷史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學政朱筠提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題,得到乾隆皇帝的認可,接著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各省所採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彙編在一起,名曰《四庫全書》。這樣,由《永樂大典》的輯佚便引出了編纂《四庫全書》的浩大工程,成為編纂《四庫全書》的直接原因。《四庫全書》的編纂過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徵集圖書。徵書工作從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開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結束,歷時七年之久。為了表彰進書者,清廷還制定了獎書、題詠、記名等獎勵辦法:“獎書”即凡進書500種以上者,賜《古今圖書集成》一部;進書100種以上者,賜《佩文韻府》一部。“題詠”,即凡進書百種以上者,擇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題詠簡端,以示恩寵。“記名”即在提要中註明採進者或藏書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協助和藏書家的積極響應下,徵書工作進展順利,共徵集圖書12237種,其中江蘇進書4808種,居各省之首;浙江進書4600種,排名第二。私人藏書家馬裕、鮑士恭、範懋柱、汪啟淑等也進書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圖書。乾隆皇帝為了存放《四庫全書》效仿著名的藏書樓“天一閣”的建築建造了南北七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庫全書》終於抄寫完畢並裝潢進呈。接著又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貯文淵閣、文溯閣、文源閣、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北四閣”。從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貯江南文宗閣,文匯閣和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南三閣”。每部《四庫全書》裝訂為36300冊,6752函。七閣之書都鈐有璽印,如文淵閣藏本冊首鈐“文淵閣寶”朱文方印,卷尾鈐“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方印。

《四庫全書》的底本的四個來源

1.內府藏書;

2.清廷官修書;

3.從各地徵集的圖書;

4.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佚書。

四庫館臣對以上各書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具體意見。應抄之書是認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庫全書》。應刻之書是認為最好的著作,這些著作不僅抄入《四庫全書》,而且還應另行刻印,以廣流傳。應存之書是認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庫全書》,而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僅存其名,列入存目,這類著作共有6793種、93551卷,比收入《四庫全書》的著作多出將近一倍。對於應抄、應刻的著作,要比較同書異本的差異,選擇較好的本子作為底本。一種圖書一旦定為四庫底本,還要進行一系列加工,飛籤、眉批就是加工的產物。飛籤也叫夾籤,是分校官改正錯字、書寫初審意見的紙條。這種紙條往往貼於卷內,送呈纂修官複審。纂修官認可者,可用硃筆徑改原文,否則不作改動。然後送呈總纂官三審,總纂官經過分析之後,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複審意見,而採用分校官的初審意見。三審之後,送呈御覽......

相關問題答案
四庫全書中的子是什麼?
尚書中的尚是什麼意思?
修辭中的辭是什麼意思?
狂狷中的狷是什麼意思?
學弈中的惟是什麼意思?
佛中的渡是什麼意思?
武術中的武是什麼意思?
中醫中的證是什麼意思?
精通中的精是什麼意思?
領悟中的領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