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節日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06-30

新疆有哪些節日習俗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各兄弟民族還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節日和慶典,主要有以下幾種:

新疆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主要節日是古爾邦節和肉孜節。每逢古爾邦節和肉孜節,維吾爾族男性合著納合拉鼓和嗩吶的強烈節奏,要熾烈地跳薩瑪舞。

哈薩克族每年在春分時節要過“那吾魯孜”節;蒙族每年7、8月間舉行的“那達慕”大會;錫伯族一年一度的“四·一八”西遷紀念日和農曆正月十六的“抹黑節”;塔吉克人每年春播時要過“播種節”,每年齋月前一個月,還要過兩天“巴羅提節” (燈節);“撒班節”又叫“梨頭節” ,是塔塔爾族特有的節日,是專為迎接春耕而舉行的;俄羅斯族有許多盛大節日,其中“帕斯喀節”是他們主要的傳統節日(“帕斯喀節”也就是基督教、東正教的“復活節”)。 每逢節日慶典時,少數民族有許多妙趣橫生的娛樂活動,如叼羊、姑娘追、賽馬、摔跤、馬上角力、飛馬拾銀、射箭、高空走繩、對唱、麥西來甫、阿肯彈唱、趕巴扎等,使人流連忘返。

在習俗方面,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新疆少數民族的節日有哪些

新疆的主要節日是伊斯蘭教的盛大節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

又稱宰牲節,相傳真主安拉曾命令先知易卜拉欣宰殺兒子獻祭,忠誠的易卜拉欣聽從真主的命令準備殺子,此時真主命他以羊代子。這一天是肉孜節後的70天,即回曆12月10日,人們將這天定為宰犧節。在這些節日裡,穆斯林們都要沐浴整裝去清真寺做禮拜,還要走親訪友,殺羊烹肉款待客人,進行各種娛樂活動,場面十分熱鬧。

肉孜節

回曆每年9月,又稱開齋節,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都過這個節日。在這個月裡成年穆斯林(伊斯蘭教信徒)都要“封齋”(意為齋戒),他們進食只能在日落後至日出前,白天則絕對禁食,到齋期結束才“開齋”,恢復正常的白天進食習慣。這是個大節日,要連續三天隆重的慶祝。

麥德爾節

來源於藏傳佛教(喇嘛教)。相傳為彌勒佛的誕辰紀念日,時間是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新疆蒙古族很重視這個節日。這一天,也是蒙古族最盛大的廟會。

回曆巴羅提月的頭兩天是塔吉克族的傳統節日:燈節,又稱巴羅提節,人們通宵不眠。據說來源於拜火教。節日前一夜,全家人圍著一支支代表家庭成員的蠟燭,由家長按輩分大小逐個叫喚家人的名宇,被叫者必須應答,然後將蠟燭一齊點燃,以示吉慶,祈禱後才能共進節日晚餐。為召喚吉樣,入夜時要將一支酥油火把插在房頂,即“點天燈”,並堆草點火在房前,能驅鬼辟邪。第二天,全家到家族墓地祭掃並在墓地上共進晚餐。

播種節

塔吉克族的另一個重要節日。每年春播的頭一日舉行。這一天,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帶領全村人將麥子撒向人群和大地,表示春播開始。在這個節日還有潑水的習俗。這天如果家裡來了客人,婦女們便端著一盆盆清水守在門外,等客人一出門口,就向客人身上潑水,潑得越多,越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你如果害怕被淋透,可以閉門不出。

西遷節

又稱“四·一八”節,是新疆錫伯族的傳統節日,是公元1764年, 即乾隆二十九年他們從東北出發西遷的日子。因此,現在每年的這一天,新疆的錫伯族人都要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每年春分(公曆3月20日或21日)為“納吾熱孜節”,是哈薩克族獨有的節日,意為辭舊歲、迎新年。

新疆有哪些風俗節日 10分

肉孜節,也叫齋節,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族、回、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的盛大節日之一。伊斯蘭教歷10月1日舉行。伊斯蘭教規定每個成年穆斯林在齋月(伊斯蘭教歷)必須封齋一個月。封齋期間每日吃兩餐,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現在肉孜節已演化為民族節日,在齋月期間不封齋,而把肉孜節作為傳統節日來慶祝。在節日來臨前,人們打掃室內外衛生,炸饊子,做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清晨,人們聚集在清真寺做盛大的禮拜。禮拜後,人們去墓地悼念亡故的親人。節日期間人們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與其他民族不同,回族視肉孜節為大節。

古爾邦節,出叫宰相節,伊斯蘭教歷每年12月10日舉行,是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等信仰伊斯蘭教的盛大節日。古爾邦是阿拉伯語,意為“宰牲”它是根據古代阿拉伯地區的宗教傳說演變而來的。氫說,先知伊卜拉欣在一個晚上夢見“安拉”(真主)命令他宰殺自己的兒子伊斯瑪獻祭,當伊卜拉欣遵從安拉的旨意去宰殺愛子時,安拉命天使送來一隻羊代替。根據這一傳說在阿拉伯人中形成了每年宰牲獻祭的習俗。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後繼承了這一風俗。

節日清晨,人們沐浴更衣,到清真寺聚禮,之後上墳緬懷先人,然後準備豐盛的節日食品,人們互相拜節、問候、熱情招待來拜年的客人。還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使整個節日洋溢在歡樂的氣氛中。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人民的節慶。“那達慕”意為“娛樂”或“遊戲”那達慕大會有悠久的歷史,每年7、8月份舉行。屆時各地牧民身著盛裝,,紛紜乘車、騎馬人四面八方聚集草原參加盛會。素日寧靜的草原頓時彩旗飄揚,人歡馬叫,熱鬧非凡。大會上要舉行賽馬、摔跤、射箭、歌舞等娛樂活動。大型那達慕大會有數萬人參加,現在那達慕大會還增加了物資交流、貿易等內容。每年7月中旬,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賽里木湖畔,要舉行為期三天到一週的那達慕大會,成為該州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盛會

新疆人有什麼特別的節日

肉孜節、古爾邦節

新疆有什麼特殊的重大節日?除了春節

還有一些新疆的民族節日: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我國維吾爾、回、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盛大節日。

古爾邦節在肉孜節後的70天,如果從封齋開始算起,則是整整100天。古爾邦節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也稱“爾德.艾祖哈”。“爾德”的意思是節日,“古爾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獻牲”之意。因此通常把這一節日的名稱漢譯為“宰牲節”,即宰牲獻祭的節日。是根據古代阿拉伯地區的宗教傳說演變而來的,古爾邦節成為新疆穆斯林(除回族外)的大年。

據說先知伊不拉音在一個晚上夢見“安拉”(即真主),“安拉”令他宰殺自己的兒子依司馬義獻祭,當伊不拉音忠實地執行命令的時候,“安拉”又命天神送來一隻羊代替。於是阿拉伯人就根據這個神話傳說,宰羊祭祀。

在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將其音譯為“庫爾班節”。古爾邦節的時間定在伊斯蘭教歷的十二月十日。臨近古爾邦節的時候,家家戶戶的主婦就忙碌起來了,除了要把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的之外,她們還要製作大量的油炸饊子和各種精美點心,為節日期間來家裡賀節的親朋好友和遠方的來客準備好充足的美食。家境稍好一點的家庭都要宰一隻羊,有的還宰牛、宰駱駝,宰殺的牲畜肉不能出賣,除將規定的部分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來招待客人和贈送親友。

維吾爾族老人帶著孫兒宰羊,歡慶古爾邦節

節日第一天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參加會禮。這一天清晨的禮拜,是一年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禮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當地的禮拜寺參加聚禮,場面蔚為壯觀。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禮,聚禮之後,樂師們登上艾提尕爾清真大寺的門頂,敲起納格拉(鐵殼鼓),吹起蘇奈依(嗩吶),大寺前廣場上的男子們就跳起了熱情奔放的薩滿舞。

穆斯林民眾在清真寺做禮拜

大聚禮之後,各家各戶都要到墓地去祈禱,懷念並祝福死去的親人。

古爾邦節期間大家都要相互串門賀節,每到一戶,主人必會為客人端上來一盤清燉大塊羊肉,請客人們吃。而客人即使吃得再飽,也得嚐嚐主人家的羊肉。親朋好友相聚,視歌舞為飯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就會彈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處是一派歡樂的景象。維吾爾族民間的拜節是維吾爾人增強社會聯繫,嚴守禮尚往來這一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

歡歌燕舞慶佳節

新疆的維吾爾族在古爾邦節時,無論是城市或農村的廣場上都要舉行盛大的麥西來甫歌舞集會。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節日期間還舉行叼羊、賽馬、摔跤等比賽活動。

解放後,為了照顧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度節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50年月12日頒佈了《關於伊斯蘭教的人民在其三大節日屠宰自己食用的牛羊應免徵屠宰稅並放寬檢驗標準的通令》,允許他們免稅屠宰自己的牛羊。

肉孜節

肉孜節,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回、哈薩克、塔塔爾、塔吉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的盛大節日之一。

肉孜節也叫“開齋節”。伊斯蘭教規定,每個穆斯林每年必須封一個月的齋,也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們所要履行的一項重要“功修”。封齋期間白天不吃不喝,甚至連咽口水也不允許。到了太陽落山之後,才能進行吃喝。所以這個節日也是宗教上沿襲下來的習俗。

齋戒日期在伊斯蘭教歷的九月,這一月稱為“齋月”。“齋月”可以出現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原因是伊斯蘭教歷是純陰曆,以月亮出現的那天為月首,單月 30 天,雙月 29 天,全年 12 個月,不置閏月,計 354 或 355 天,這樣就比太陽曆少 10 天或 11 天。它的月份和季節沒有固定關係......

今天是新疆的什麼節日?

2015年9月23日是廣大穆斯林群眾的傳統節日—古爾邦節。

古爾邦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宰牲"或"血祭"。是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節日。

古爾邦節前, 人們要做各種準備特別是作為"獻牲"的牲畜要預先買好。節日的早晨,人們進行沐浴全身的"大淨",然後盛裝到清真寺參加聚禮。聚禮之後,人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殺牲血祭。至於是宰牛殺羊還是殺雞殺鵝,這由各家的經濟實力來決定。通常人們把血祭的牲畜宰好、把大塊大塊的連骨肉燉到鍋裡之後男子們才開始互相拜節,婦女們則留在家裡燉肉和擺上節日食品,燒茶等,準備迎接客人。節日的第一天,首先給在近期內發生過喪葬等家難的鄉親拜節,表示慰問,其次是給夫妻雙方的長輩拜節,再次,就是給近鄰和長者拜節。在這種禮節性的拜節活動中,除了給夫妻雙方的老人拜節是夫妻同去之外,其他的拜節活動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開進行。在維吾爾民間禮俗中,一般是不允許男女混雜的。

這之後,才是同輩的親朋好友之間的拜節。大家除了互相道賀,彼此問候之外,還要共餐痛飲,吹拉彈唱一起娛樂。維吾爾民間的拜節是維吾爾人增強社會聯繫,嚴守禮尚往來這一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疆過什麼節日?

基本和內地的一樣。但是多了一個古爾邦節 一個肉孜節。肉孜節之前要齋戒,所有的穆斯林在白天都不能吃東西,只有到了太陽落山之後,升起之前才能吃。所以肉孜節又是開齋節。

九月十二是新疆的什麼節日

是穆斯林的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

是維族人的大年,回族人的小年

新疆維吾爾族重要節日和習俗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帶和阿克蘇、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建國後,推廣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現兩種文字並用。

維吾爾族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維族舞蹈等聞名中外。維族傳統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維族民間舞蹈有賽乃姆、夏地亞納;民間樂器有“達甫(手鼓)、“都他爾”和“熱瓦甫”等。維吾爾民族醫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俗

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婚俗

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幹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食俗

日食三餐,早飯吃饢和各種瓜果醬、甜醬,喝奶茶、油茶等,午飯是各類主食,晚飯多是饢、茶或湯麵等。以麵食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種類有數十種。最常吃的有饢、羊肉抓飯、包子、麵條等。

維吾爾族喜歡飲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典型食品:維吾爾族最愛吃饢、抓飯、包子、麵條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餚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饊子、銀絲擀麵(維吾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黃蘿蔔(胡蘿蔔)醬等。

節慶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初雪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

房屋建築:住房一般為土木結構的平房,經濟條件好的住房講究,設有廊房,並雕花紋或繪圖案。

相關問題答案
新疆的節日有哪些?
八月份的節日有哪些?
新疆的股票有哪些?
回族藏族的節日有哪些?
韓國的節日有哪些?
紀念人物的節日有哪些?
新疆的沙漠有哪些?
三月的節日有哪些?
九月份的節日有哪些?
新疆的美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