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科學區域活動?
怎樣科學有效的創設區域活動環境。
科學有效的創設區域活動環境的方法:
一、提供的材料要有操作性。
二、創設的遊戲環境要有主動性。
三、遊戲的材料要不斷更新。
在區域活動中根據幼兒的需要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操作活動材料,在玩的過程中,幼兒的各種潛能都得到了充分發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兒童的能力才幹來自他們的手指尖。”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的活動才會有更高的趣味性,對幼兒的發展也有一定的提高。
如何將科學活動滲透到區域活動中
在區域活動中實施滲透科學教育的導向,我們在滲透科學教育前可先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科學發展目標,結合時代特徵,確定各階段的分目標,明確在這一階段要認知什麼,達到什麼水平,培養哪些能力等。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選擇和設計科學教育的內容,有條不紊地開展科學教育。在科學教育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要注意:①以目標為出發點和歸宿,內容要為實現目標服務;②內容要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貼近幼兒生活,豐富多彩、新穎有趣,有利於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慾;③各階段內容循序漸進,呈層次性,不同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④活動內容要體現時代特徵,適當安排現代科技的有關內容,讓幼兒初步認識現代科技,知道科技是在不斷髮展的,它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方便。
如何有效的開展區域活動
幼兒區域活動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在開展區域活動中我發現,要讓幼兒在不同的區域空間裡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積極與各種材料互動,合作與交往,形成良好的常規和習慣,促進社會性發展,對區域活動的有效組織是非常重要的。 一、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要根據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的具體要求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做整體的安排,應從幼兒的水平和發展需求出發,要讓幼兒做主,讓幼兒成為區域的主人,由幼兒決定怎樣佈置是否直接影響他們自由交談展開的程度。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既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的探索問題 二、合理投放活動區材料,促進幼兒主動參與 區域活動中,材料是幼兒活動的對象,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能力和需要相適應的材料,能激起幼兒對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主動觀察,發現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根據幼兒興趣投放材料:在投放材料時,應考慮材料與活動目標的關係,做到有的放矢,加強材料投放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科學性,並依據對幼兒活動的觀察,進行定期更換與補充。 2、提供層次性與多樣性的活動材料,滿足不同幼兒發展需要。眾所周知的每個幼兒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我們要善於發現幼兒在不同領域的差異性,,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在適宜的環境中獲得發展。讓每個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給他們提供不同的操作機會。 3、注意廢舊材料的安全衛生。 4、巧用廢舊物品,一般都是發動家長積極的參與豐富區域活動,收集廢舊物品。他們的環保意識也為幼兒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三、進行有效的指導 1、建立必要的規則 在進行區域活動時經常會出現幼兒隨意丟放材料,或帶著玩具到處走動,或大聲講話,女孩子們則喜歡將多種玩具混在一起玩……,因此活動區也需要規則的限制,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積極性、主動性,也可以培養幼兒自律行為和責任感。針對孩子區域學習時出現的現象,我們組織班級小主人——幼兒討論制定區域學習時應該遵守的規則並建議他們用繪畫標記的方式,畫出來貼在區域內,提醒大家規範自己的行為。由於這些規則的制定,尊重了幼兒的需要,也是他們自己制訂的,故他們都很樂於接受。這些規則不僅為孩子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且孩子們還不斷地將規則內化為自己的習慣。 2、適度的指導。 (1)、教師積極與材料互動發揮榜樣的作用。當幼兒面對新材料無所適從、當幼兒活動有所停頓或有放棄跡象、或幼兒對材料不感興趣時,教師可以找準時機介入,引導幼兒產生對操作的興趣,並做出較規範的與材料進行互動、積極探索的榜樣。 (2)、適時、適度的提問引導 實踐中我們發現,提問引導過早,則會讓幼兒失去主動探索的機會,引導過遲則會讓幼兒放棄探索。那麼,何時介入最合適呢?我們認為當幼兒的探究行為或結果希望得到成人的認可時要介入,當幼兒有求助需要時要介入,當幼兒發生困難,如發生糾紛或活動有停頓或放棄現象時教師應準時介入。 適度就是教師的指導要留有餘地,多給幼兒以鼓勵、啟發、挑戰、暗示。儘量讓幼兒自己去發現探索。因為自己悟出的東西總比別人“傾注式”告訴的要記得清、記得牢。 (3)努力激發、維繫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學習常有“三分鐘熱度”的現象,這是幼兒心理髮展不成熟的表現。我們可以鼓勵幼兒提出問題、交流自己的發現,體驗成功。四、注重區域活動學習後的交流 在區域活動結束後,教師應創設一個寬鬆愉悅的環境,提供幼兒交流各自經驗、提出問題的機會並使之分享同伴的快樂。
如何提高區域活動開展的有效性
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對幼兒自主學習重要性認識的日益加深,集體教學模式不再統一於幼兒園教育活動形式,區域活動以其獨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成為幼兒園所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幼兒園工作規程》(修訂稿)第五章第二十六條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當將環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提供豐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兒讀物,支持幼兒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但是我發現我園對“如何提高區域活動的有效性”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幼兒園雖然也創設了一些活動區,在其中投放了一些材料,但沒有充分利用和挖掘活動區蘊含的教育價值,沒有將活動區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一、活動中存在的共性不足:
1.有的班級區域空間沒有體現。
2.班級的區域材料比較單一、不豐富,沒有體現層次性。操作價值不高。
3.幼兒在區域中游戲操作時,教師觀察不夠,多個班級沒有記錄表,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
4.老師對本班幼兒當前的培養目標理解和把握度不夠,沒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對於個別幼兒的需求教師沒有及時介入給予幫助和支持。
5.教師在區域評價中比較籠統,沒有針對性,啟發式引導幼兒進行評價。
二、建議措施
(一)教師可以利用班級的活動空間進行合理的規劃,用玩具櫃、地墊將區域空間區分開來,也可以利用到走廊、過道進行創設空間。
1.優化區域活動環境,營造幼兒自由發展空間
(1)區域設置,適合幼兒
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感、動作、語言、社會性等發展的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我們可以為孩子創設了角色區、探索區、美工區、音樂區、閱讀區和運動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並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如小小的“自然角”裡,盛開的月季、君子蘭,嫩綠的蒜苗、胡蘿蔔苗,再加上奇形怪狀的小石子,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豐富而鮮活的微型自然界;“探索區”裡,天平、量杯、地球儀、放大鏡等都成了幼兒瞭解自然、認識世界的操作器材。尤其是師生共做的“天平”,吸引了不少幼兒的注意,它是由一個飲料瓶和一箇舊衣架巧妙組合而成,讓幼兒在操作中感知平衡、並且幼兒通過多次活動逐步發展出“比重量”、“找支點”、“做平衡物體”等內容,因此擴大了平衡的內涵和外延,從這裡可以更多的發現孩子們智慧的萌芽、創新的火花。
(2)區域創設,具有彈性
創設活動區要有一定的計劃性,要根據近期的教育目標和孩子發展水平有意識地選擇和投放一些材料。如學習《物體的彈性》,我們應該為幼兒準備一些氣球、皮筋、彈簧、皮球、棉花、和海綿等東西,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彈性的祕密;學習《物體的浮與沉》,應該為幼兒準備水缸、木塊、鐵釘、紙張和橡皮泥等物品,讓幼兒在實驗中發現科學的奧祕。但是,活動區的預設和生成是相輔相成的,計劃應有彈性,根據孩子的需要與興趣的轉移應該隨時調整。
材料投放,豐富得當
為幼兒提供多功能材料、給幼兒創造想象的空間。老師投放材料豐富程度可直接關係到幼兒活動的質量,能使幼兒盡興、盡情地“研究”他們的世界。如把一些泡沫、碎布、貝殼、樹葉、空瓶、紙盒等廢舊材料,投放到操作區後,孩子們會把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在他們富有創造性的小手中變化莫測,轉眼間會被製作成娃娃、汽車、蝴蝶、螃蟹等他們所喜愛的玩具,在製作過程中孩子會從中體會到成功和快樂。
(4)操作材料,富有層次
不同齡的幼兒,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甚至同一年齡的幼兒,他們之間也存在著能力上的差異,並且發展速度也不一樣,所以我們......
如何有效開展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區域活動是我們為幼兒創設的具有教育性、興趣性、探索性、創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寬鬆的學習活動環境。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通過擺弄物體,自由操作,觀察和實驗而認識物體的特徵和物體之間的關係,解釋事物現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形成智慧,發展個性,培養自信,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如何開展好區域活動呢?經過多年的任教,在此和大家分享本人在區域活動中的一些見解。 一、合理的創設區域活動的空間位置 選擇最佳空間佈置區域活動區。我們把圖書區放在採光較好的地方,並自制了小書架供幼兒整理、擺放圖書。自然角放在朝陽的地方,無圖栽培和泥土栽培的植物歸類擺放整齊,方便幼兒管理和記錄。點心屋放置在教室的一角,相對比較安靜,並創設溫馨、舒適的環境,幼兒可在寬鬆、愉快的心情下自主點心。建構區幼兒操作起來,相對比較嘈雜,所以放置在走廊上,並給予幼兒展示作品的空間,他們的成功感得到了滿足。表演區和運動區也需要很大的空間來展示幼兒的才能,所以也設置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確定好空間位置,教師就要動腦筋想辦法收集活動區材料。 二、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收集區域活動材料 我班部分孩子是由爺爺奶奶接送的,他們一開始不理解怎麼現在的教育還要讓孩子收集廢舊紙盒、瓶瓶罐罐呢?為此,在每次的家長會上,我們都會喧傳這些廢舊的價值(可以作為孩子小製作,選擇的半成品;可以製作成孩子區域活動中的操作材料,可以作為幼兒遊戲中的輔助材料等),並以現場操作的方式,直觀的呈現在家長朋友的面前。當家長了解到廢舊材料的好處後,很多家長主動幫助孩子收集材料,並積極出謀劃策,令孩子的活動積極性大大增加。現在當我們需要什麼材料的時候,家長們都非常的配合我們的工作。我班自然角里的許多綠色植物也都是爺爺奶奶們從鄉下地裡挖出來,帶到幼兒園的。 記得剛開學的時候,我們需要大量的牙膏盒來阻隔區域。魯佳佳的爸爸特地去超市買了好幾支新牙膏,把盒子送到幼兒園來。李俊傑的奶奶還特地去隔壁鄰居家要牙膏盒,送來了一大袋。看到家長們如此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心裡暖烘烘地。 三、根據主題的開展,創設互動性的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的創設是主題開展興趣的切入口,也是教學活動的延伸。所以區域活動的創設一定要根據主題的開展進行及時的填充和更新。創設中要開動腦筋,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採取多種形式,真正發揮區角活動的互動性,讓各區域都“活”起來。 就拿我們珠心算特色區域來說吧。結合主題《動物大世界》中的《青蛙笑》我們在珠算區的牆上創設了池塘,池塘裡浮滿了荷葉,荷葉上有許多的數字,數字的旁邊訂上了一個小托盤。在附近的籃子裡投放了許多的小青蛙,每隻小青蛙的身上都有一道珠心算的題目。幼兒根據小青蛙身上的題目答案,找到相應的荷葉,讓青蛙跳上托盤,形象的感覺好像一隻只小青蛙蹲在荷葉上。幼兒們在與情景互動中操作,既積累了知識又體驗到了遊戲的快樂。 四、區域材料的投放要體現多層性、多樣性 五個手指頭伸出來有長短,更何況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們了。我們承任孩子間存在者個別差異,我們要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幼兒的不同需要,允許甚至鼓勵他們與眾不同,引導每位孩子在發展水平上,縮短與其他優秀孩子的距離。 比如上學期,孩子們從中班升上來,有些孩子還不會用筷子,讓他們一下子用筷子吃飯,顯得很費力。還有一些孩子不能很靈活的運用筷子吃飯、夾菜。根據孩子的不同發展需要,我們在生活區中投放了多種供孩子練習夾筷子的實物(黃豆、綠豆、赤豆、彈珠等)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夾黃豆,因為豆類中黃豆相對比較大,表面不是很光滑,容易被夾起。能力中等的......
如何具體開展區域活動計劃
即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幼兒園教育越來越注重活動的遊戲化。區域活動相對與課堂教學活動來說更加的自主、自由。它是幼兒園一日活動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教學活動的延伸,也是孩子實踐、遊戲的主要陣地。區域活動對於豐富幼兒實踐經驗、發展幼兒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那麼如何開展好區域活動呢?我認為要保證區域活動的質量,主要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1、科學劃分區域,合理開設、開發區角,是保證區域活動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在班級進行環境佈置之初,教師就要在內外環境允許下,根據幼兒的年齡、認知、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條件,結合本學期教育目標,確定所要開設區域,並預留下區域活動的位置。接下來就是劃分區角。區角劃分很有學問,如果區角的位置、大小、空間等因素不合理,都會對區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教師事先要考慮周全。動靜區分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如我們通常把表演區和閱覽區分開,把超市和娃娃家、醫院隔開,避免相互干擾。利用櫥櫃和吊飾把表演區分割出前臺後,既分割出空間,還阻隔了觀眾視線。使舞臺更具層次感,功能性更明顯。建築區容易出現各自為營擺攤子,拆東補西爭搶材料等情況,可安排三、四名幼兒坐在大地墊上一起玩。建築區還可和美術區、創意區安排在一起,既節省空間,又方便交流、展示;還有公交的停靠點、商業街、菜場和居住區的位置不合理等,都造成擁堵和混亂。空間分隔不科學要麼影響交流,要麼影響秩序,這些都是影響區域活動的順利開展的因素,是提高區域活動質量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教師要綜合考慮、合理佈局,既要避免幼兒無遮無擋地頻繁穿梭於各區角,又要方便幼兒一定範圍內的交往、交流。要讓幼兒相對穩定地在一、兩個或兩、三個區角中進行較深入的活動,提高區域活動的效率、質量。在一個活動區域活動已對大部分幼兒缺乏吸引力時,要即時調整更新,以改善和提高區域遊戲的效率。2、材料投放是否科學、合理、適時適度,是影響區域活動質量高下,決定活動能否按要求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因區域活動自主、自由的特點,幼兒的主體地位突顯。決定幼兒在活動中應享有充分的選擇、探索、實踐的自由。教師的指導應以引導為主,並隱含於活動的始終。為保證活動的質量,兌現活動的目標。避免區域活動流於形式和出現無序和混亂。教師必須事先做好充足的準備。要在所開設的區域中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多樣的活動用具。這些用具、材料,必須符合活動要求。能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要避免對孩子產生干擾,最好能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效能。所以各區域中投放哪些材料更合適,投放的多少,何時投放,何時更新應該是幼兒老師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值得思考、探討的問題。我認為區域活動既可以和主題活動結合,把主題動延伸到區域之中,又可以不依據主題活動而獨立存在。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具體情況(個性、興趣、認知、能力)來設定。材料投放也應該應具體的區域活動所需來投放。3、教師引導幼兒高效、高質地進行區域活動。 各區域劃分要清楚,標誌要鮮明後,教師可以通過在區域中張貼圖片或懸掛吊牌來提醒幼兒該區域的用途。這可以讓幼兒明確活動需要,儘快找到自己想去的區域。教師在各個活動區內的地面貼上標示線、定位點、小腳印和各類圖案,把要求、常規、目標提在顯性的環境中,時刻提醒幼兒遵守遊戲的要求、活動的常規,幫助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形成良好的活動習慣,避免反覆的說教。還可以在分割區域的櫥櫃反面、牆壁和吊掛的網簾上張貼活動內容、步驟圖以及過程性記載圖片,來反映區域活動的內容和記錄活動痕跡。幼兒能從所創設的區域環境,所提供的區域材料上獲得大量區域活動的信息,從而使活動過程始終貫穿教師的隱性指導。幼兒能帶著目的進行有效的區......
如何科學地開展多樣性戶外區域活動論文
要原創,找國濤期刊
撰寫畢業論文是檢驗學生在校學習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大學生在畢業前都必須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任務。申請學位必須提交相應的學位論文,經答辯通過後,方可取得學位。可以這麼說,畢業論文是結束大學學習生活走向社會的一箇中介和橋樑。畢業論文是大學生才華的第一次顯露,是向祖國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報到書。一篇畢業論文雖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個人的才華,也不一定能對社會直接帶來巨大的效益,對專業產生開拓性的影響。實踐證明,撰寫畢業論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是保證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