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症狀需要做腸鏡?

General 更新 2024-11-12

哪些情況需做腸鏡檢查

從這些年的臨床情況來看,患肛腸病的病人有上漲趨勢,有些病人往往忽視先前出現的症狀,一拖再拖,釀成惡果。如果發現有以下情況,都應該及時去醫院做腸鏡檢查。  (1)排便的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或便意頻數,但無糞便排出,或便祕。(2)便血:血的顏色暗紅。(3)有粘液便:大便時有粘液或膿血樣液體。(4)大便形態變化:大便出血變細、變扁。(5)腹脹、腹痛:可出現梗阻性的腹脹、腹痛。(6)腹瀉:不明原因的反覆腹瀉。  肛腸病的腸鏡檢查需由肛腸科的專科醫生作一些特殊的檢查。這裡簡單介紹幾種:  (1)直腸鏡檢查:直腸部位的病變由於位置進一步升高,因此需要做直腸鏡檢查,患者應注意檢查前要做一定的準備工作,目前主要採取通便劑排空大便或作清潔灌腸來排空大便。  (2)乙狀結腸鏡檢查:腸的疾病部位進一步上升就需要作乙狀結腸鏡檢查,注意點與直腸鏡檢查相同。  (3)纖維肛腸鏡檢查:大腸及肛門部的所有疾病基本上都可通過纖維腸鏡的檢查來診斷,但應注意事先與醫生定好時間,並遵醫囑做好比較複雜的各項準備工作。  (4)X線檢查:可作鋇劑灌腸檢查肛腸病,也可作造影等檢查複雜性肛瘻,需在醫生指導下完成。

什麼樣的症狀應做腸鏡檢查 ?

腸鏡檢查是經肛門將腸鏡循腔插至回盲部,從黏膜側觀察結腸病變的檢查方法。是診斷大腸粘膜病變的最佳選擇,它是通過安裝於腸鏡前端的電子攝像探頭將結腸粘膜的圖像傳輸於電子計算機處理中心,後顯示於監視器屏幕上,可觀察到大腸粘膜的微小變化。

結腸炎、腸息肉、直腸癌等腸道疾病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故提倡40歲後應做首次腸鏡檢查。而且,以下幾類人群宜定期到專業肛腸醫院進行腸鏡檢查:

應做結腸鏡檢查人群:

1、長期胃痛、胃酸、胃脹治療無效者;

2、確診胃炎、腸炎,長期服藥、久治不愈者;

3、需對胃炎、腸炎病進行辯證分類分型者;

4、長期腹瀉、腹痛、便祕治療無效者;

5、長期習慣性腹漲、腹瀉者;

6、飲食正常,大便長期不成形者;

7、長期每天大便兩次以上者;

8、長期兩天大便一次者;

9、大便不正常,身體急劇消瘦者;

10、大便有粘液、膿血者;

11、肛內長期瘙癢者;

12、長期肛周下墜者;

13、無任何原因身體異常消瘦者。

14、鋇劑灌腸或腸系檢查發現異常,需進一步明確病變的性質和範圍[5]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檢查?

建議:1、檢查日期由醫生安排。檢查地點:門診胃鏡室。   2、接受此檢查需要作腸道準備。   3、檢查前三天宜吃無渣或少渣半流質飲食,不吃蔬菜、水果。若疑為腸息肉,準備做電切術者禁食牛奶及乳製品。   4、檢查當天早晨6點30分口服蓖麻油25ml,禁食早餐。上午9點30分開始服洗腸液,每包衝開水1000ml,要在1個半小時內共飲3000ml洗腸液。如排便中仍然有糞渣,則需再飲1000ml洗腸液,直到排出物為清水為止。如出現噁心、嘔吐,應告訴醫生或護士,必要時給予清潔灌腸。   5、下午2點可進食,避免進食流質,3點鐘由護工帶您到門診胃鏡室,檢查前30分鐘護士將為您注射安定10mg,阿托品0.5mg,以減輕腸鏡給您帶來不適。   6、不宜帶手機和BB機入胃鏡室,以免干擾機器正常運行。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

直腸和乙狀結腸是消化道的末端,也是息肉、潰瘍、惡性腫瘤的好發部位。直腸腺瘤性息肉又是癌前期病變,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病也常易癌變,甚至有多處癌變,癌變率可高達15%~60%, 潰瘍性結腸炎也是比較常見的癌變誘因。惡性腫瘤發生在直腸和乙狀結腸連接處的最多,佔全身惡性腫瘤的15%,佔腸癌的75%,約一半發生在直腸。而發生在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惡性腫瘤病人,往往先有大便習慣的改變和便血,常易被誤診為痢疾和痔瘡等,給病人帶來嚴重的後果。因此,便祕病人,凡疑為直腸和乙狀結腸病變的人,都應列為乙狀結腸鏡檢查的範圍,特別是疑有直腸和結腸惡性腫瘤或臨床出現直腸乙狀結腸刺激症狀(如排便習慣的改變、便血、粘液便、糞條變細等)時,都應及時進行直腸和乙狀結腸鏡檢查。   做直腸鏡和乙狀結腸鏡的臨床意義是:可以證實直腸指檢的發現,還可以發現肛門直腸指檢無法摸到的腫塊,同時還可以對可疑病變採取活體組織標本作病理檢查,因而,對明確疾病診斷很有幫助。對疑有下消化道腫瘤、各種炎症、潰瘍、寄生蟲感染、息肉等疾患,需進一步明確診斷或作鑑別診斷時,或由於肛裂、肛瘻、痔瘡、腸結核等局部原因造成的繼發性肛門瘙癢症也有必要做直腸鏡和乙狀結腸鏡檢查。通常約有70%的大腸癌可通過此鏡直接看到。除用於診斷外,還可用於治療,例如直腸息肉即可通過乙狀結腸鏡進行電灼或摘除,也可用於直腸、乙狀結腸的異物取出。   但是,這種檢查也不是對任何人或任何時候都適用,如遇有直腸或乙狀結腸遠端狹窄,窺鏡不能通過時,就不要強行插入;或當患者有腹膜刺激症狀,不能勝任檢查時,也不要強行檢查;對於同時患有各種急性感染性疾病,近期發生的心肌梗塞、急性腰背部損傷或下肢扭傷,以及婦女經期等,則要延期檢查;對於有出血傾向或凝血障礙的病人,應禁忌取腸活組織檢查。

一般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呢?

結腸鏡是消化內科中的常見檢查方法之一, 主要用於對原因不明的結腸疾病、慢性腹瀉等明確診斷,或用於結腸息肉切除或結腸術後複查。纖維結腸鏡的適應症為:1、便血與大便潛血原因待查;2、排便異常,如慢性腹瀉或長期進行性便祕;3、X 線鋇劑灌腸檢查結果陰性,但有明顯的腸道症狀,疑有惡變者,或X線鋇劑檢查異常,但不能定性者;4、腹部包塊,尤其下腹部包塊或伴有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疑有腸道疾病,需明確診斷者;5、需行結腸腔內手術、激光治療者,如結腸息肉切除術。或結腸切除術後,需要檢查吻合口情況者;6、乙狀結腸鏡檢查未發現病變或病變性質未明者,可做纖維結腸鏡檢查。

哪些人需要做腸鏡檢查?

反覆便血者。尤其是色暗紅,和大便混在一起,這類患者往往自行診斷為痔瘡,羞於就診。若用藥後症狀反覆,一定要做腸鏡檢查,排除大腸腫瘤。大便習慣性改變者。有規律且形狀規則的大便是一個人腸道健康的表現。若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變細、覆有粘液都是異常的表現,臨床上常見於大腸息肉、腫瘤等。便祕和腹瀉者。年輕人尤其是處於壓力環境下的年輕人,若這些症狀持續時間長或治療後效果不佳,就應做腸鏡找出病因,有這些症狀的常見於大腸黑變病、潰瘍性結腸炎等患者。腹痛和腹脹者。這類患者比較多見,往往患者先做B超、X線檢查等都無法確診,做腸鏡檢查後才發現慢性腸道炎症、腸功能紊亂症候群等。特別提醒的是有家族腸癌病史者,包括患者父母或直系親屬有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史的中青年人,要格外引起重視。一旦發現有上述症狀,應及時做腸鏡檢查確診。

什麼情況下需做腸鏡

腸鏡檢查是目前發現腸道腫瘤及癌前病變最簡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那麼什麼時候需要進行腸鏡檢查呢?一般而言,凡懷疑大腸或迴腸末段病變而未能明確診斷者,如無檢查的禁忌證,均可行腸鏡檢查。腸鏡檢查直觀、清楚,還可對可疑部位進行活檢,必要時還可即時進行內鏡治療,其優越性顯而易見,是其它檢查手段所無法替代的。 肛腸專家提醒,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就有必要接受腸鏡檢查了。 (1)便血未能確定為痔瘡或肛裂出血,或未能排除大腸引起的便血者。 (2)反覆黑便或大便潛血陽性(肉眼看不到血色,實際有出血的現象),而上消化道檢查未能發現病變情況者。 (3)鋇劑灌腸x線檢查發現大腸異常需要進一步確診者。 (4)發現大腸息肉等需要進行內鏡治療者。 (5)炎症性腸病等藥物治療後的隨訪複查。 (6)癌腫或息肉等手術後或內鏡治療後的隨訪複查。 (7)家族中有大腸癌或腺瘤等患者,需要進行體檢者。 (8)從來沒作過腸鏡檢查的40歲以上者的健康體檢。

相關問題答案
哪些症狀需要做腸鏡?
哪些症狀需要做胃鏡?
哪些行業需要做網站?
痔瘡需要做腸鏡嗎?
什麼樣的人需要做腸鏡?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檢查?
腸埂阻有哪些症狀?
胃腸脹氣有哪些症狀?
做哪些檢查需要空腹?
腸道有毛病有哪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