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酸雨形成的原因?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酸性汙染物的排放及轉換條件
一般說來,亥地SO2汙染越嚴重,降水中硫酸根離子濃度就越高,導致PH值越低。
2. 大氣中的氨
大氣中的氨(NH3)對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氣中唯一溶於水後顯鹼性的氣體。由於它的水溶性,能與酸性氣溶膠或雨水中的酸反應,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大氣中氨的來源主要是有機物的分解和農田施用的氮肥的揮發。土壤的氨的揮發量隨著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京津地區土壤PH值為7~8以上,而重慶、貴陽地區則一般為5~6,這是大氣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風沙揚塵的緩衝能力低。這兩個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釋我國酸雨多發生在南方的分佈狀況。
3. 顆粒物酸度及其緩衝能力
大氣中的汙染物除酸性氣體SO2和NO2外,還有一個重要成員——顆粒物。顆粒物的來源很複雜。主要有煤塵和風沙揚塵。後者在北方約佔一半,在南方約佔三分之一。顆粒物對酸雨的形成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屬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對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顆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還會成為酸的來源之一。目前我國大氣顆粒物濃度水平普遍很高,為國外的幾倍到十幾倍,在酸雨研究中自然是不能忽視的。
5.天氣形勢的影響
如果氣象條件和地形有利於汙染物的擴散,則大氣中汙染物濃度降低,酸雨就減弱,反之則加重(如逆溫現象)。 酸雨多成於化石燃料的燃燒:
⑴S→H2SO4 S+O2(點燃)→SO2
SO2+H2O→H2SO3(亞硫酸)
2H2SO3+O2→2H2SO4(硫酸)
(也可以被認為是SO2先被氧化為SO3,SO3再與水反應生成H2SO4)
總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S+O2(點燃)=SO2,2SO2+2H2O+O2=2H2SO4
⑵氮的氧化物溶於水形成酸:
a.NO→HNO3(硝酸)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總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NO+2H2O+3O2=4HNO3
b.NO2→HNO3
總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NO2+2H2O+O2→4HNO3
(*注:元素後的數字為腳標,化學式前的數為化學計量數。)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酸性汙染物的排放及轉換條件 一般說來,某地SO2汙染越嚴重,降水中硫酸根離子濃度就越高,導致PH值越低。 2. 大氣中的氨 大氣中的氨(NH3)對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氣中唯一溶於水後顯鹼性的氣體。由於它的水溶性,能與酸性氣溶膠或雨水中的酸反應,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大氣中氨的來源主要是有機物的分解和農田施用的氮肥的揮發。土壤的氨的揮發量隨著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京津地區土壤PH值為7~8以上,而重慶、貴陽地區則一般為5~6,這是大氣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風沙揚塵的緩衝能力低。這兩個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釋我國酸雨多發生在南方的分佈狀況。 3. 顆粒物酸度及其緩衝能力 大氣中的汙染物除酸性氣體SO2和NO2外,還有一個重要成員——顆粒物。顆粒物的來源很複雜。主要有煤塵和風沙揚塵。後者在北方約佔一半,在南方約佔三分之一。顆粒物對酸雨的形成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屬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對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顆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還會成為酸的來源之一。目前我國大氣顆粒物濃度水平普遍很高,為國外的幾倍到十幾倍,在酸雨研究中自然是不能忽視的。 5.天氣形勢的影響 如果氣象條件和地形有利於汙染物的擴散,則大氣中汙染物濃度降低,酸雨就減弱,反之則加重(如逆溫現象)。 酸雨多成於化石燃料的燃燒: ⑴S→H2SO4 S+O2(點燃)→SO2 SO2+H2O→H2SO3(亞硫酸) 2H2SO3+O2→2H2SO4(硫酸) (也可以被認為是SO2先被氧化為SO3,SO3再與水反應生成H2SO4) 總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S+O2(點燃)=SO2,2SO2+2H2O+O2=2H2SO4 ⑵氮的氧化物溶於水形成酸: a.NO→HNO3(硝酸)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總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NO+2H2O+3O2=4HNO3 b.NO2→HNO3 總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NO2+2H2O+O2→4HNO3 (*注:元素後的數字為腳標,化學式前的數為化學計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