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見義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22

“互文見義”是怎麼回事?

譚汝為 互文是漢語傳統修辭格之一,又名“互言”,一般稱為“互文見義”。就是在上下文中各省去一部分有關詞語,而上下文的語意卻可以相互包含、映襯、呼應或補充,體現出“參互成文,合而見義”的特點。 首先看《禮記·坊記》的一句話:“君子約言,小人先言。”啥意思呢? 鄭玄注曰:“‘約’與‘先’互言耳,君子‘約’則小人‘多’矣;小人‘先’則君子‘後’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君子講話很簡約,而且不搶先發言;小人不僅搶著說話,而且一說起來就沒完沒了。” 互文可分為“本句互文”、“對句互文”和“三句互文”這三種類型。 (一)本句互文 本句互文是為了適應詩歌音節和字數的要求,把在一句詩(或韻文)裡需要表述的兩個事物(或兩個詞語),上下文中各出現一個而省去另一個。例如: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應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上半句省去“漢”,下半句省去“秦”,前後互為補充,語意才可相備相足。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白居易《琵琶行》)應理解為“主人客人都下馬,客人主人同在船”;不然,一人下馬在岸,一人獨處舟中,主客二人又如何“舉酒欲飲”呢?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應理解為“煙靄月光籠罩著一河寒水,也籠罩著沙岸”;如各執一邊刻板地解說就與事理相悖了。 由本句互文修辭規律進行分析,如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小常寶的唱詞“到夜晚,爹想祖母我想娘”,就應理解為“到夜晚,爹和我都想念祖母和娘”。 “本句互文”修辭法在漢語並聯結構的四字格固定語中也多有體現,例如: 打爹罵娘 山重水複 脣焦口燥 烹羊宰牛 煙消雲散拈花惹草 冰肌玉骨 降龍伏虎 鬼使神差 龍飛鳳舞 慈眉善目 披荊斬棘 名繮利鎖 絲恩髮怨 如“打爹罵娘”並不是指“打爹而不罵,罵娘卻不打”,而是指“打罵爹孃”;再如“烹羊宰牛”並不指“烹煮羊,宰殺牛”,而是指“宰殺牛羊,烹煮牛羊”等。 (二)對句互文 所謂對句互文多指在對偶或大致對應的上下兩個詩句中的互文見義。例如: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李白《贈孟浩然》)應理解為“從紅顏(年輕時)到白首(年老時),都是棄軒冕(鄙棄功名富貴)而臥鬆雲(隱居山林)的”。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客至》)應理解為“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緣客開,今始為君開。”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毛澤東《沁園春·雪》) 應理解為“惜秦皇漢武與唐宗宋祖,皆略輸文采而稍遜風騷。” 對句互文在文賦中也偶有所見,例如: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柳宗元《捕蛇者說》) 上句的“東西”和下句的“南北”應合為“到處(或‘處處’、‘四處’)”,全句應理解為“凶暴的差吏來到我的家鄉,到處大喊大叫,到處騷擾百姓”。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前赤壁賦》)“侶魚蝦而友麋鹿”應理解為“與魚蝦、麋鹿結成朋友、成為伴侶”。 由對句互文修辭規律進行分析,如當代歌詞《常回家看看》“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就應該理解為“生活的煩惱和工作的事情,跟爸爸媽媽說說談談”。 (三)三句互文 三句互文較為少見,例如: 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辛棄疾《水龍吟·壽韓南澗尚書》)句中的“綠野(堂)”、“平泉(山莊)”、“東山”分別指唐朝名相裴度、李德裕和東晉宰相謝安退隱時的棲身之所。這三句應理解為:“綠野堂、平泉山莊和東山的風煙、草木和歌酒”。這裡蘊含著作者辛棄疾的兩層深意:一是用歷史名相隱棲之地的風光稱頌友人韓南澗隱居信州、寄情......

同義互文什麼意思?互文見義又是什麼東西?

你好,沒有 同義互文 ,一詞,只有互文見義 互文見義是一種修辭手法,它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比如: A有B,C有D。如果是互文,就是說: A和B都有C和D。這應該就是同文見義。“互文”即古代詩文的相鄰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 如果還不懂的話可以追問

互文見義

互文見義是一種修辭手法,它的意思弗實很簡單,比如: A有B,C有D。如果是互文,就是說: A和B都有C和D。這應該就是同文見義。

互文見義常見句

1、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

其中“見”與“聞”互補見義。即“(當年我)常在岐王與崔九的住宅裡見到你並聽到你的歌聲”,並非在岐王宅只見人而不聞歌;也並非在崔九堂只聞歌而不見人。

2、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木蘭詩》)

其上句省去了“坐我東閣床”,下句省去了“開我西閣門”。兩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開東閣門在床上坐坐,又打開西閣門在床上坐坐。表達了木蘭回到久別的家中的歡喜之情。

3、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同上文)

其中“當窗”與“對鏡”為互文。當窗以取亮,對鏡以整容。全句是說對著窗戶照著鏡子梳理雲鬢並帖上黃花,並非“理雲鬢”只當窗而不對鏡,亦並非“貼花黃”只對鏡而不當窗。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觀滄海》)

其中“行”與“燦爛”互補見義。即“燦爛的日月星漢之運行均若出於滄海之中”。並非日月只運行而不燦爛,也並非星漢只燦爛而不運行。

下面句子類似:

5、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7、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飲湖上初晴後雨》)

以下是當句互文,即上半句的詞語與下半句的詞語互相補充才是其原意。如:

8、慄深林兮驚層巔(《夢遊天姥吟留別》)

其中“慄”與“驚”互補見義。即“使深林與層巔戰慄而震驚”,並非慄的只是深林,驚的只是層巔。

9、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琵琶行》)

其中“下馬”與“在船”互補見義。言主人下了馬來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馬來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這樣舉酒餞行就可笑了。

10、煙籠寒水月籠沙(《泊秦淮》)

其中“煙”與“月”互補文見義。即“煙霧與月光籠罩著一河清水,也籠罩著河邊的沙地”。並非“籠寒水”的只是“煙”而無“月”,也並非“籠沙”的只是月而無煙。

11.秦時明月漢時關(《出塞》)

其中“秦”與“漢”互補見義,即明月仍是秦漢時的明月,山關仍是秦漢時的山關,以此來映襯物是人非。並非明月屬秦關屬漢。

互文除上述表現形式外,還有凡指互文。如:

12.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 “東西左右”凡指“四周”。

13.十三能織素……十六誦詩書。(同上文)“十三……十六……”凡指蘭芝出嫁前已具備了很好的才能與品德,不必拘泥於哪年學了什麼。

什麼是互文見義?如何理解?

相鄰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

什麼是互文見義啊?

在古典詩詞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相當普遍的。一般而言,像比喻、誇張、擬人、設問、反問、排比等都常見,而且比較容易理解領會,這裡重點介紹兩種不太常見且理解起來有點困難的修辭手法。

一、互文。

“互文”即古代詩文的相鄰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在古詩詞中的運用中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其—是為了避免詞語單調重複,行文時交替使用同義詞。從這個角度講與“變文”是—致的,這種互文的特點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詞組或句子裡,處於相應位置的詞可以互釋。這樣可以從己知詞義來推知另一未知詞義,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處相應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責備”這—成語,其中“求”與“責”處於相應位置,由此可推知“責”就是“球”的意思。這類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其二是出於字數的約束、格律的限制或表達藝術的需要,必須用簡潔的文字、含蓄而凝鍊的語句來表達豐富的內容,於是把兩個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現一個而省略另一個,即所謂“兩物各舉一邊而省文”,以收到言簡意繁的效果。理解這種互文時,必須把上下文保留的詞語結合起來,使之互相補充、彼此映襯才能現出其原意,故習慣上稱之為“互文見義”。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即“迢迢”不僅指牽牛星,亦指河漢女;“皎皎”不僅指河漢女,亦指牽牛星。“迢迢”“皎皎”互補見義。兩句合起來的意思是“遙遠而明亮的牽牛星與織女星啊!”這類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結構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達的意思;如只從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準確地把握其要表達的內容,還會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下面結合常見的一些詩文來具體談—談互文的具體應用。

1.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其中“見”與“聞”互補見義。即“(當年我)常在岐王與崔九的住宅裡見到你並聽到你的歌聲”,並非在岐王宅只見人而不聞歌;也並非在崔九堂只聞歌而不見人。

2.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木蘭詩》)其上句省去了“坐我東閣床”,下句省去了“開我西閣門”。兩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開東閣門在床上坐坐,又打開西閣門在床上坐坐。表達了木蘭回到久別的家中的歡喜之情。

3.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同上)其中“當窗”與“對鏡”為互文。當窗以取亮,對鏡以整容。全句是說對著窗戶照著鏡子梳理雲鬢並帖上黃花,並非“理雲鬢”只當窗而不對鏡,亦並非“貼花黃”只對鏡而不當窗。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觀滄海》)其中“行”與“燦爛”互補見義。即“燦爛的日月星漢之運行均若出於滄海之中”。並非日月只運行而不燦爛,也並非星漢只燦爛而不運行。

下面類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5.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7.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飲湖上初睛後雨》)

這類互文中還有當句互文,即上半句的詞語與下半句的詞語互相補充才是其原意。如:

8.慄深林兮驚層巔(《夢遊天姥吟留別》)

其中“慄”與“驚”互補見義。即“使深林與層巔戰慄而震驚”,並非慄的只是深林,驚的只是層巔。

9.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琵琶行》)

其中“下馬”與“在船”互補見義。言主人下了馬來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馬來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這樣舉酒餞行就可笑了。

19.煙籠寒水月籠沙(《泊秦淮》)

其中“煙”與“月”互補文見義。即“煙霧與月光籠罩......

互文是什麼意思?

“互文性”這一概念最早由法國符號學家、女權主義批評者茱莉亞•克利斯蒂娃提出,它的意思是“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許多行文的鑲嵌品那樣構成,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化”。因此沒有單獨的文本,任何文本之間都是互相指涉的,構成了綿延不斷的文本群體。

後來熱奈特對“互文性”這一概念“做了決定性的工作” ,他區分了兩種極易混淆的關係——互文性與超文性。熱奈特在《隱跡稿本》中認為,“互文性”表現為“一文本在另一文本中的實際出現”,如引用。 “超文性”,也是熱奈特要著重討論的類型,明顯表現為一文本與先前已經存在的另一文本的“派生”,如《埃涅阿斯紀》與《奧德賽》的關係,

相關問題答案
互文見義是什麼意思?
文博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見釋義是什麼意思?
天生意義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者是什麼意思?
巧緣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古文大有是什麼意思?
古文白道是什麼意思?
英文單詞是什麼意思?
夢見蛋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