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風格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12-24

寫作風格都有哪些

這題也太大了吧

古今中外的寫作風格恐怕比人的毛髮還有多呢!而且不同的分法有不同的答案

我所瞭解的 有浪漫主義(雨果 李白) 有豪放型(杜甫 王朔)

有後現代風格(韓寒的某些作品是) 有紀實風格

有意識流派(就是作品注重思想性,已內心獨白、心裡分析等手法表現)

有青春文學、網絡文學(個人認為定於娛樂文學)

有言情風格(雖然是寫感情的,但是不像青春文學那麼淺顯。)

有批判風格(王朔,韓寒的一部分作品,魯迅的大部分作品)

純文學風格(詩歌、散文、散文詩和一部分文學未到濃厚的小說)

等等

散文有哪些語言風格

優秀的散文語言都能做到精練準確、樸素自然、清新明快、親切感人。不同作家有不同語言風格特點,如有的粗獷,有的細膩,有的豪放,有的婉約。如冰心的柔美雋麗,朱自清的綿密醇厚,葉聖陶的清淡平實,徐志摩的繁複濃麗,巴金的熱情坦誠,孫犁的真中顯美,汪曾祺的融奇崛於平淡,余光中的雅緻端麗,周濤的氣勢磅礴……語言風格的不同,是由作家的美學追求、藝術個性不同造成的。周作人的散文語言舒緩、自然、沖淡、雋永,這與他的處世哲學、生活趣味有關。徐志摩的散文語言華麗、繁複、奔放、自由,無疑是他張揚性格和詩人氣質的反映。

文章敘述風格有哪些

文章敘述風格有:

1、第一人稱敘事法 2、第三人稱敘事法 3、順敘法

4、倒敘法

5、插敘法

6、補敘法 7、分敘法

8、詳敘法 9、略敘法 10、直接抒情法

11、間接抒情法

12、先敘後議法 13、先議後敘法 14、夾敘夾議法

15、以物為線索 16、以人為線索

17、以思想變化為線索

18、以中暢事件為線索 19、寫生法

20、轉動法 21、剝筍法

22、擬人法 23、化動法 24、說明法

25、運用“五覺”法 26、借物抒情法 27、託物言志法

28、物品自述法

29、遠眺近看法 30、內外結合法

31、移步換形法 32、說明介紹法 33、環境襯托法

34、彩筆描繪法 35、遠近結合法

36、時序變換法

37、生長變化法 38、展開聯想法 39、突出重點法

40、對照比較法 41、讚美頌揚法 42、靜態素描法 43、總分結合法

44、特徵舉例法

45、特徵說明法 46、重點突出法

47、成長變化法 48、實驗證明法 49、群體描寫法 51、擬人法 52、動物自述法

53、議論抒情法

54、景物襯托法 55、季節特徵法 56、隨時變化法 57、日內變化法 58、定點換景法 59、定景換點法

60、移步換景法 61、圍繞中心法

62、分類描寫法

文章類型有哪些

小說、散文、散文詩、戲曲、劇本、小品、詩歌、寓言、童話、科幻故事、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書信、啟事、合同、廣告、座談會紀要、聲明、日記、說明書、報告、總結、摘要、演講辭、辯論辭、簡章、簡報、序、採訪記、BBS、廣播等

我想補充說明一下,文章有文體或體裁之分。但是實際上很多文體沒有明確的界限.比如散矗,就有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敘事成分較多的散文把它歸為記敘文也並沒有錯.所以不必太在意文章的分類.

文章分幾種類型?

最基本的3種文體--

記敘文: 以描述為主.寫人的,寫景的,寫物的,都主要將人,景,物表述清楚.記事的,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通常中心思想較為清楚簡明.記敘文分為正敘,倒敘和插敘3種基本形式.詞彙語句都很豐富,是練筆的最簡單的文體.

說明文: 主要是用以描述說明事物,不需要過多的華美的修飾.只要交待清楚事物本身的特質就好.說明方法有畫圖法,列公式法,等等很多.

議論文: 用來發表作者的看法意見的文體.要利用論據來論證論點.一個主論點可以分幾個分論點來充實論證.論據有實事論據和理論論據.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反論等.

其他文體(以前3種為基礎)----

日記:人們最常用的文體.作者可以用來記錄當日的事情或心情.現在多發表在博客上的可以看作是日記的一種.內容和形式不限.由於叫做日記,無疑要標明日期,文本上還可以標明天氣.

讀書筆記:顧名思義,記錄讀後感的問題.是作者在讀書後最實用的問題.可以抒發自己的讀後心情,表達自己的見解,或者記錄自己的收穫.重點是要安排清楚文章條理.

散文:散文一般以抒情的多.著名的如朱自清的散文.而錢鍾書的散文有點議論性質.散文在表達形式和文章結構上較其他問題是鬆散的.可是整體看來卻很條理緊湊.即形散神不散.一篇文章的主體是清晰的.此文體不容易寫好.既要放得開,又要收的住.

小品文:古代的序,跋、記傳、書信等是小品文的雛形.現代的小品文為散文的流派,有時事小品,科學小品,和諷刺小品等等.一般小品文的文章篇幅很短.小品文形式自由,對作者的文筆要求較高.林語堂就很喜歡小品文.

小說:常見的文體.人們常讀小說.是很受歡迎的文體.小說可按長短分類--長篇,中篇,和短篇.也有實體小說,紀實小說,連載小說等等.較特殊的就是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是以日記形式寫的小說.小說一定要有事件的發生,發展經過,高潮和結局,有的有尾聲.小說也要交代清楚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

劇本:中國常見的是話劇.劇本首先要設定並列出人物,及交代清楚人物關係.然後主要的是事件衝突.沒有衝突就不成劇本.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人物之間發生的事件圍繞主要衝突進行發展和結局.劇本主要由人物的語言組織成,其中言簡意賅的穿插場景介紹和人物心理說明.

詩歌:古代古詩,常見的有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絕句,七言律詩.還有[[詩歌]]中的詩,是用來作當時的歌詞的.古詞,以宋朝見長.要有詞牌名.無論詩詞,必須要有韻.現代詩詞,不限風格.這種文體主要用來抒情表意.

對聯:內容不限.上下聯要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反,內容相應.對於平仄,一般是上聯的尾字為仄聲,下聯為平聲.並且上下聯的平仄是一三五字不論,二四六字對齊.

報告文學:現在幾乎沒有人寫這種文體.是比較獨特的一種文體.多是記錄實事並表達作者個人觀點.但是文章要建立在當時實事基礎上.其中常見的簡短的就是實事評論.

實事報道:新聞報刊的主要文體.語言要求很嚴格,既要表述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時間.也要言簡意賅,實事求是.不能做出個人看法評論.

書信:用來人們之間交流的實用文體.對格式要求嚴格.要有稱謂,問候,交流的事件,最後的祝語,寫者的姓名和日期.在信封上要分別寫清楚收儲人和寄信人的郵編,地址和收信人的名字.現在國內很少有人手寫並郵寄書信了.而國外,書信現在仍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所有非常重要的文件和交流事件都要以書信形式郵寄給對方.電子郵件(E-MAIL)就是書信的電子版.

(摘自百度)...

文章的風格分別有幾種?

記敘文 記敘文: (1)、定義: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或狀物、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 (2)、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局。 詩歌 我國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源於原始人的勞動呼聲,是一種有聲韻、有歌詠的文學。 古詩多四言,如《詩經》,東漢魏晉以後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體和近體之分,"五四"有了新詩。 我國古代將合樂的詩歌稱為歌,將不合樂的詩歌稱為詩,雖然不同但是區分極難,往往有兩者特點均有的作品出現,所以我們往往將詩歌合稱。當然無論合樂與否,都具有很強的音樂美。 詩歌按時代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和新詩;按表達方式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山水詩、科學詩和詠物詩四類。 1、古體詩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一種詩歌題材,也稱古詩但絕不是古風,古風只有“歌”、“行”、“吟”三種載體,這點上常常被許多學習古體詩的人誤解。古體詩是指唐以前(主要是漢魏)的詩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詩歌創作的作品。是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的合稱。它由民歌發展而來,不求對仗、平仄,用韻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樂府的形式創新題,稱新樂府,也屬於古體詩的範疇。 2、楚辭 詩歌的一種體式,因產生於戰國時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 從時間上說,楚辭形成的時間大致和古體詩相同,但是和古體詩有本質的區別,所以獨立成體。從詩歌體裁來說,它是戰國後期以屈原為代表的詩人,在楚國民歌基礎上開創的一種新詩體。這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餘論》)。在漢代,楚辭也被稱為辭或辭賦。所以筆者認為,楚辭其形成於古體詩時代,但文體鑑於詩詞歌賦之間,是一種獨立的文體。 特點:熔匯大量神話故事,富於幻想和浪漫氣息;除抒情外,大用鋪陳的方法;句式比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3、近體詩 與古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今體詩""格律詩",句數、字數、平仄、用韻都有嚴格的規定。分律詩和絕句兩類。 4、律詩 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韻、平仄、句式、對仗上都有一定規格和要求。全詩八句,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5、絕句 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絕和七絕,四句一首,一般認為是"截律詩之半"而成。 6、新詩 又稱"現代詩",指中國"五四"運動以來產生的新體詩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舊體詩歌格律的限制,採用了較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語的白話,便於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 新詩要求做到精練、押韻,大體整齊。 7、歌行體 樂府民歌的一種體式。歌是總名,鋪張本事而歌稱行,與"吟""曲""引""嘆""篇""調"等均稱"樂府歌行體",其間無嚴格區別。 特點① 有固定的詞調,而大多篇無定句,句無定字,以雜言為主,語多口語化,通俗生動;②音韻節奏上押韻比較自由,不講平仄、對仗;③表現手法:除比興外,多用排比鋪陳,敘事曲折淋漓,長於對話和細節描寫來刻劃人物,塑造形象。 賦 本為一種文學的表現手法,為《詩經》"六義"之一,漢代形成一種特定的體制。成為一種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講究鋪陳,重視詞藻、對偶、押韻的文體。以鋪敘事物為主的是"大賦",以抒情為主......

老舍的文章有什麼風格

濃郁的地方色彩,生動活潑的北京口語的運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風格,也是"京味小說"的開創者。

散文有哪些類型

一、圍繞相同主題,遷移拓展。

要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師要善於選取相關的教學資料,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繫的讀物加以組合 ,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由此及彼,拓展延伸,綜合積累。《給予是快樂的》(蘇教版第九冊第24課)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哲理,故事情節一波三折,憑藉課文具體的的語言材料,學生能懂得相關道理,但缺乏真切的體驗。為彌補這一不足,我們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安排學習《愛之鏈》這篇短文,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冬天的傍晚,在一個美國的小社區裡,失業的喬駕車尋找工作,他突然看見一位車子拋錨的老奶奶,喬下車幫助老奶奶把車修好。那個老奶奶感激不盡,問喬要多少錢,但喬根本沒想到錢,只是說了一句話:“如果你真想答謝我,就請你下次遇到要幫助的人,也予幫助並想起我。”老奶奶開車到一家小咖啡店吃東西,她看見女侍者是個孕婦,付了100美元后未要找零就悄悄離去……他們都在付出的同時收穫快樂。最後再來讓學生聯繫自身實際談感受,描述“我也曾經因為 而感到快樂”,學生會加深對課題乃至課文的理解。

《月光啟蒙》(蘇教版第十冊第19課)選自詩人孫友田所著《往事如歌——月光母親》,我們要引導學生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而孫友田所著《母愛似水》《迎接母愛》表現的是同一主題,文筆優美,感情真摯動人,引導學生拓展閱讀,並不會過多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卻能使學生更深切地感受母愛的偉大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求異比較閱讀,開闊視野。

《三亞落日》(蘇教版第十冊第2課)生動、細膩地描繪了三亞飽含詩意的日落美景,在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讀了這篇課文,我們自然就會聯想到巴金的名作《海上日出》,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當然會有不同的感受。在對比閱讀中,學生既瞭解了文章的寫法有哪些異同,又理解了對於同一件事可從不同的角度來寫的道理,在自己的寫作中也能做到視野開闊,選材獨到。

三、蒐集背景材料,提高認識

教一篇課文時,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去尋找與課文有關的各種資料,通過閱讀攝取幫助理解課文的背景材料,作者生平介紹以及和課文內容相關的信息。《春光染綠我們的雙腳》(蘇教版第九冊第1課)教學重點為能理解課文的內容,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豪情壯志,培養環保意識。課前我佈置學生蒐集資料,瞭解植樹造林的好處,這樣既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拓寬了知識面,還能培養蒐集、選擇、處理資料等方面的能力。

四、追本溯源看原著。

現行的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些課文是節選自名著,對於這樣一些課文,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去看原著。如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蘇教版第九冊第22課)只是《水滸傳》中第九回中的部分章節,但林沖謙和忍讓、武藝高強的英雄形象鮮明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完課文後,我們可以趁熱打鐵,向學生介紹《水滸傳》這部中國古典名著,讓學生去關心林沖後來的命運,激發學生探知的興趣。

以上論述是僅就緊扣課文拓展閱讀而言,著眼於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儘量在課堂上完成,不完全是通常所說的課外閱讀。廣義的閱讀教學的拓展應該是“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達到新課標提出小學一、二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課外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三四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五六年級背誦優秀詩文6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我們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則要確立閱讀的內容和題材應廣泛多樣、活潑有趣的指導思想,不但閱讀的內容要廣,閱讀......

梁實秋散文風格特點的有哪些

特點:無奈的幽默、閒適的幽默

梁實秋非常注意散文的語言藝術,尤其注重發揚本民族的語言傳統。歐美文學的剛直嚴密、雍容幽默,漢文學的古樸凝練、鏗鏘頓挫,北京方言的親切、平白風趣,經過他的熔鍊,成為一種新的生命。《雅舍小品》中很明顯的流露出他的清新自然、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

梁實秋的散文,有著十分精彩的幽默,其幽默是一種深沉的表述,是一種顯而不露的含蓄的方式。或許,讀梁實秋先生的作品,你未必會哈哈大笑,但你卻必然會心而笑,這是一種幽默的、大師級的人具備的一種超然世外的精神。梁實秋先生曾經說過,他創作散文時,常常遊心物外,所以常常對自身所受的任何傷害多幾乎抱著無動於衷的態度,甚至外界的矛盾衝突,都可以成為自我陶醉的機會。梁實秋先生對於一些不符合他的道德觀的很多行為難免會進行批判,但卻不會是狠狠的、不留情面的批判,在批判時,不是用尖酸刻薄的詞語,更不是破口就罵,而是採用適度的幽默──一種不溫不火的諷刺。他認為“諷刺文學的出發點是愛,不是恨,人性本有缺點,人生本有不如意事,文學家探索人生,熱愛人生,看到不合理不道德的現象,則想加以指責矯正,諷刺便是一種恨好的手段。”這樣的幽默的諷刺在梁實秋的雅舍小品系列散文更是有了很充分的表現,此類梁實秋散文式的幽默很多,基本上有以下幾種:一種是帶苦澀的笑,不得已的無可耐何的笑。這種笑的含義比較凝重,表達又較為婉轉。這樣的幽默多見於其作品如《鳥》、《豬》、《狗》、《駱駝》一類以動物為標題的小品文,例如在《駱駝》這篇文章中,表面上看來似在著重張揚駱駝的忍辱負重、吃苦耐勞的精神,實際上卻飽含著對人間待遇不公的怨憤,如文中所寫到,駱駝這樣的動物若是從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於引起別人多少的惋惜,尤其在當今這個世界,大家都喜歡養善解人意的哈叭狗,象駱駝這樣的“任重而道遠”的傢伙,恐怕只好由它一聲不響的從這個世界推下去吧”。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為哈叭狗的得寵和駱駝的遭人冷遇而大鳴不平,不過是借題發揮,以發洩胸中的不滿而已。梁實秋的這種影射式的技巧、練達而不輕浮的笑,是很合乎其清高的個性合和教養有素的紳士風度。

其次是梁實秋的作品當中表現出來的一種閒適愉悅的幽默,是一種帶著甜味的笑,是發自內心的笑談人生的一種態度,是一種不俗套的輕鬆的笑,這樣的例子在梁實秋的作品中是隨處可見的。例如《下棋》一文中,寫出一對活脫脫的棋迷,令人捧腹不已:“我有兩個朋友下棋,警報作,不動聲色,俄而彈落,棋子被震得在盤上跳蕩,屋瓦亂飛,其中一位棋癮較小者變色而起,被對方一把拉住:‘你走!那就算是你輸了’。”作者把棋迷放入生死關頭,環境對於棋迷來說是極為嚴峻的,但棋迷的言行卻改變了情境的色調,在這裡論輸贏勝過了求生存,荒謬超越了常理。棋迷的行為已經使人驚詫,棋迷的對話更令人叫絕,棋迷迷之深在強烈的人物與情境的反差中達到了置生死於度外的境界,幽默也在這裡被推向了極致。從根本上講,梁實秋既不同意太超脫的“殺死他一大塊”,他不動肝火,“草草了事”,讓人“覺得索然寡味”的人生態度;又不同意不夠超脫的人,“每一著都要加慢考慮”的給人一種沉悶呆滯感覺的人生態度。梁實秋所向往的是把令人煩惱和痛苦的輸贏置之度外,以內心的豐贍愉悅為人生情趣的中和之度。這種豁達、超然、和諧的審美理想折射在藝術幽默上則表現為適度、靜觀、平和。

《雅舍小品》中梁實秋表現的更多的是一種閒適的幽默,作者在此類幽默中,閒庭信步,在獨抒胸臆中來段幽默,天馬行空中顯露其修養。如雅舍中的一系列散文中,作者把一些生活瑣事寫得有生有色,趣味無窮,把一所破房寫成了人人想參觀的雅舍,在幽默中顯露其深厚的語言的敘......

相關問題答案
文章的風格有哪些?
寫文章的順序有哪些?
歌曲的風格有哪些?
民樂音樂的風格有哪些?
文章的順序有哪些?
安迪的處事風格有哪些?
報紙文字風格有哪些?
聲樂的演唱風格有哪些?
法律文書的作用有哪些?
好的人格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