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生活活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幼兒生活活動有哪些內容

社會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幼兒園教育活動從不同角度分來,有不同活動類型,比如可以分為集中教育活動、區域活動、小組活動,從一日活動角度來看,則可以分為入園、早操、集中教育活動、分區活動、生活活動、遊戲、欣賞活動、自由活動、離園等,從不同學科或不同領域來看,如語言教育分為講述活動、談話活動、文學活動、語言遊戲等,健康教育則分為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活動(又分為基本動作、基本體操、體育課、體育遊戲、器械活動等),因此你可以具體的問。

幼兒園生活活動有什麼?

生活活動在幼兒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幼兒身體機能發育尚不成熟,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在自我調節方面還不能收放自如。我朋友是紅纓幼兒園的,她們一般這樣安排孩子的生活活動。

一、進餐活動

在入幼兒園之前,幼兒都是在家進餐,不想吃的可以不吃,不喜歡吃的可以不吃,可以一邊吃一邊玩兒。還有的孩子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端著碗跟在他後面追著喂,一頓飯吃上一小時是常事兒。可到了幼兒園,每個幼兒一人一份飯、一份菜,全班二三十個孩子,教師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喂。那麼如何讓幼兒在幼兒園吃得好、吃得衛生、吃得愉快呢?這就要求班上的幾位教師之間協調一致、相互配合,制定進餐各環節的程序要求,統一執行。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一)進餐的準備

幼兒的進餐活動應在整潔、輕鬆、愉快的氛圍下進行。這就要求教師做好餐前準備。餐前準備可以分成兩個方面。

1.物質準備

進餐前半小時左右結束角色和區域遊戲,請幼兒收拾玩具,整理活動室。教師安排餐桌,用消毒水擦餐桌,分發碗筷、餐巾。碗筷的擺放要統一要求:飯碗靠近桌沿,菜碗放在飯碗的前面,筷子放在碗的右邊,餐巾放在碗的左邊。中、大班幼兒可以安排值日生協助老師分發餐具。

組織幼兒入廁、洗手。對於小班幼兒,教師應幫助他們捲衣袖,並認真仔細地組織、指導他們入廁、洗手。可以請他們一邊唱兒歌一邊洗手,這樣有利於他們掌握洗手的正確順序和方法,幫助他們把手洗乾淨,避免玩水和洗不乾淨的情況出現。對於中、大班幼兒,要求他們相互幫助捲袖子,並在洗手後擦乾手上的水,不要胡亂抓一把毛巾就跑掉。教師著重對他們進行提示和檢查。提醒幼兒洗手後要保持手的清潔,不能亂摸其他東西。

2.心理準備

在等待進餐的時間裡,可以放一些優美、輕鬆的音樂或故事,也可以進行一些語言或手指的安靜遊戲,安撫幼兒的情緒,培養他們安靜等待同伴一起進餐的習慣。對於那些吃飯較慢的幼兒,可以讓他們提前進餐。盛第一碗飯的時候,給他們盛得略少些,鼓勵他們來添飯。

在進餐前,教師還可以向幼兒介紹當天的食物,以此來引起他們的食慾,幫助他們克服挑食和偏食的毛病,培養他們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進餐的過程

幼兒進餐時,環境應是安靜、愉快、輕鬆的,而不是令他們緊張、壓抑的。

在進餐時,教師應認真細緻觀察幼兒進餐的情況。如餐具的使用方法(特別是中、大班幼兒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握法),進餐時的坐姿,幼兒嚼、咽食物的方法及進餐時的情緒狀態,等等。

對於進餐情況不佳的幼兒,教師應先弄清楚原因,是否因為身體狀況不好或是進餐方法不對。然後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給予照顧或指導、幫助,切勿大聲呵斥幼兒。不要隨意催促幼兒“快吃、快吃”,也不要不問原因任意批評吃得慢的幼兒,更不要舉行類似“比一比誰吃得快”的競賽。

幼兒來添飯的時候,要求他們把碗裡的飯吃乾淨、嘴裡的飯咽乾淨,不要拿著勺子和筷子來添飯。

對於吃得太快的和體型較肥胖、飯量大的幼兒,要提醒他們細嚼慢嚥。對於飯量小、吃飯慢的幼兒,要注意個別照顧。對於身體弱、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如生病、對某種食物過敏等),要告知廚房做病號飯。

在進餐過程中,對小班幼兒主要應注意培養他們獨立進餐的習慣和進餐的技能。對中、大班幼兒則注重進餐習慣的養成。

(三)進餐的結束

進餐結束後,要求幼兒收拾自己的餐具,放在指定的地方,然後有禮貌地輕輕地搬椅子上位。小班幼兒可以先吃完先離開,中、大班幼兒則可以請值日生專門在指定地點收拾整理餐具。

進餐後,可以舉行“誰的小碗最乾淨”、“比比哪桌最乾淨”、“誰是愛惜糧食的好娃娃”之類的比賽。培養幼兒愛惜糧食、珍惜成人勞動成果的良好品質。

讓......

幼兒園的全部活動包括什麼

可以粗略分為生活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集體教育活動等

分科的話是五大領域:語言領域(包括談話,散文欣賞,詩歌學習,故事教學等)、健康領域(健康,生活,體育等)、科學領域(科學實驗探索,數學等)、社會領域、藝術領域(音樂、繪畫,泥工,手工等)

不知道符合你的要求不

幼兒園教育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可以粗略分為生活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集體教育活動等

分科的話是五大領域:語言領域(包括談話,散文欣賞,詩歌學習,故事教學等)、健康領域(健康,生活,體育等)、科學領域(科學實驗探索,數學等)、社會領域、藝術領域(音樂、繪畫,泥工,手工等)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動有哪幾部分

一、鍛鍊身體,建立健康的體魄

1、抓好晨練和戶外活動: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為了讓幼兒有健康的體魄,有充沛的精力學習和遊戲。早晨幼兒參加運動,做早操。為接下來一天的活動打基礎。上午的教學活動之後,孩子開始進行戶外活動,戶外活動要注意季節和天氣的變化,適當的調節,充分利用陽光、空氣和水有計劃的鍛鍊幼兒肌體,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增強幼兒身體的適應和抵抗能力。在幼兒活動時,仔細的觀察幼兒,並適時地加以幫助。鼓勵幼兒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2、注意換衣服和飲水:培養正確運用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做好幼兒生活護理工作,要注意幫助幼兒增減衣服,擦汗,及時換衣服(特別是晨運後幼兒喝水換衣服)。在一日當中提醒幼兒多喝水。在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幼兒的保育,注意幼兒生活的護理和良好生活衛生行為習慣的培養。並且因為小班的幼兒年齡較小,所以在保育方面需要更注重,教師在幼兒一日生活中要多對幼兒每日的健康狀況進行觀察和檢查。做好一摸、二看、三問、四查工作,做到保教結合。

3、注意營養搭配、合理就餐和注意睡眠:

早餐,午餐和下午的午點是幼兒一天中重要的三餐,只有有足夠的營養,才能保證幼兒的各種活動和健康的成長。所以要保證幼兒的攝入量。午睡前是幼兒的聽故事,聽音樂時間,幼兒常常在奇趣的故事情節和優美的音樂中進入夢鄉。教師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保證幼兒的睡眠質量,給幼兒蓋好被子,觀察幼兒身體情況。

二、個性的培養和教育培養

1、建立幼兒的健康良好情緒:在幼兒進餐的時間裡我會較多觀察幼兒,並和部分已經吃完的幼兒交談,瞭解幼兒前一天在家裡發生的事情和幼兒當天的情況,幫助幼兒培養在園的好情緒。

2、建立良好的家園關係:早接和放學是和家長建立良好的家園關係的主要時間,及時地和家長溝通,瞭解幼兒在家情況,告知家長幼兒在園情況。互知互動才能更好地做好幼教工作。幼兒未能回園,打電話關心詢問也是建立家園良好關係的方式之一。幼兒打防疫針、體檢等情況,教師應該事先與家長溝通,告知家長。

3、常規教育:午餐後組織幼兒散步或者玩一些較輕鬆、溫和的遊戲,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餐後習慣。

三、知識和技能的教育

由於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對於幼兒園小朋友來講,要進行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對於3-6歲這個階段的小朋友,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要選擇好授課的時間和授課的方法。

1、雙語教育

人的精力在上午8:00-10:00是最旺盛的,這個時間小朋友的注意力也最為中,記憶力也最好。9點鐘左右開始教學活動,是為了達到發展幼兒智力, 早餐之後安排幼兒進行早讀,效果最好。為了配合幼兒園的雙語教育,週一、週三、週五是幼兒認讀識字遊戲,週二、週四是英語遊戲。通過遊戲的方法,將聲音、圖片和形體活動相結合,來教育的目的。具體做法可以是認讀識字遊戲是請幼兒欣賞畫面,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故事情節,再讀一讀,找出不會的字,老師教讀。英語遊戲則是以請小老師的方式,引發幼兒的興趣,每個幼兒都想做小老師,讓小朋友們作角色遊戲,他們就會更認真地讀。

2、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所謂的教學活動是為了達到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幼兒的認知,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慾望等教育目的。所以老師要用循循誘導的方式,讓幼兒多看,多說,多動手做。老師及時地引導幼兒,幫助幼兒發展。

下午的時間則要組織好幼兒參加興趣班。並採取多種方式,如桌面遊戲,娃娃家,膠泥塑造等等各種遊戲,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獨立能力和社會性發展。

對幼兒教育而言,一日生活的各環節是教育的途徑,也是教育評價的途徑。生活與教育,生......

幼兒園學年工作中主要開展的大活動有哪些

一、家園親子活動主題類型

1.開放日活動;

2.家長參與的外出體驗活動;

3.家長參與的運動會;

4.慶典和外出演出活動;

5.幼兒在園生活展現;

6.幼兒園其他對外展示活動……

二、確定活動主題的原則

1.要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相吻合,使幼兒願意參與;

2.新穎性、創意性;

3.能夠引起家長的興趣;

4.要有可操作性;

5.與幼兒園的定位相一致。

三、主題營銷活動要達到的效果

1.充分展示幼兒園的特色和到位的保教設施;

2.充分展示教師的專業水準;

3.為教師接近家長、傳遞幼兒園教育理念提供一個交流平臺;

4.使孩子熟悉和喜歡幼兒園的環境及接待他們的教師;

5.為家長提供“實時”的、有現場感的諮詢,及時解答家長的疑問,消除家長的顧慮。

幼兒園可以進行什麼豐富的主題活動

一、主題內容的選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選擇要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目前,我們使用的幼兒園現行課程,就主題內容而言,選擇了對幼兒發展有利的、適合幼兒學習的。充分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建構知識,理念和要求都和我們的新《綱要》相吻合。主題也一般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如圍繞幼兒自身的生活事件、社會生活事件、文學作品,或者將一些現象、過程、原因等形成主題,設計教育教學活動。

因此,在具體實施中,我們選擇主題時經常會思考一些具體性的問題,如:這個主題孩子會喜歡嗎?符合孩子當前的興趣和需要嗎?有什麼價值?該達成哪些目標?涵蓋了哪些內容?能引起哪些學習興趣?可提供給幼兒什麼學習經驗?它的可行性如何?主題所需的材料易獲得嗎?是否容易轉化成讓幼兒直接參與的具體活動?它與其他各單元之間的關係如何?有沒有經驗進行銜接與連貫?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的做法是:

(一)整合多種優秀幼兒教育課程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要從本地、本園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靈活執行。”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憑藉。如何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促進教學的最大發展,是新形勢下幼兒教師在提高有效教學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新課程實施中,我們以現行的建構式課程為主、以幼兒園課程指導、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為輔,採取三結合的方式,要求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拓展主題內容,加上師幼共同構建的主題活動,可以說,因為有了這些優秀幼兒教育課程的有機整合,從而使我們使用的課程更具廣闊的背景和多元觀點的支持,讓“教材與現實之間存在的出入”、“教材的地區差異性”、“抽象的教材內容與幼兒生活經驗的衝突”、“各領域教學內容的偏頗”、“教材與幼兒及實際教學環境有明顯的出入”等一道道難題迎刃而解。就拿小班上冊的“甜甜蜜蜜”這一主題來說,選題是可行的,因為甜甜蜜蜜的糖果、餅乾及各類食物,小班幼兒已具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但綜觀教材中本主題的各類活動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原教材內容整合不當,有些教材在領域或內容上比較牽強,如:媽媽愛我,我愛媽媽;某些活動的操作層面太多,不利學習掌握和檢測,如:長滿牙的大嘴巴;有些則對剛入學的小班幼兒來說難度太大,如:雲朵棉花糖等。於是,經過仔細分析與整合,我們對原有主題內容進行了刪選:保留了“開心跳跳糖”、“甜蜜蜜的聚會”、“糖果一家”、“咕嚕嚕”、“棒棒糖一家”、“吃餅乾”、“甜嘴巴”;刪除了“棒棒糖集合”、“媽媽愛我,我愛媽媽”、“雲朵棉花糖”、“漱口歌”、“多和少”、“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增加了“五彩糖果”、“棒棒糖飲料”、“小熊糖罐”、“咚咚的牙齒”、“牙蛀蟲”;改編了“超級糖果屋”、“糖果爸爸”、“我是棉花糖”、“長滿牙的大嘴巴”、“好朋友加心餅乾”等,以求達到我們預計的主題教育活動效果。

(二)把握各種教育契機

《綱要》要求我們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蘊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為此,我們始終堅持在觀察幼兒、走近幼兒、瞭解幼兒、尊重幼兒的基礎上,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價值的教育契機進行主題的選擇與確定。

1、抓住幼兒的興趣點確定主題

興趣是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進行活動的傾向,是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教師要善於觀察幼兒的舉動,聆聽幼兒的聲音,瞭解幼兒的興趣......

相關問題答案
幼兒園戶外運動有哪些?
幼兒園辦學特色有哪些?
幼兒園固定資產有哪些?
幼兒園危險物品有哪些?
幼兒園感恩教育有哪些?
幼兒園體育鍛煉有哪些?
幼兒園結構材料有哪些?
幼兒園的價值觀有哪些?
幼兒園環境創設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