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1-14

趙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趙國滅亡時間什麼時候

趙國滅亡的原因

趙國自“三家分晉”建國後,有過強盛的時期,但終為強秦所滅,從其本國情況看,滅亡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政治上改革的不徹底。秦在商鞍改革後, 出現了一批富有才幹、辦事效事高的官吏來治政,使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鄉邑大治”,一躍而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為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趙國也曾有兩次較大的改革。趙烈侯時,趙國以相國公仲連任用荀欣等賢才進行改革,“選練舉賢,任官使能”,“節財儉用,察度功德”,選拔賢才當官。趙武靈王時也進行了重大改革,使趙國的國力又大大增強。但趙國並未從根本上廢止貴族政治,宗親對趙國的政治仍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在趙武靈王的改革之中, 最終取得了以公子成為首的貴族集團的支持才得以進行。面在長平之戰前,就是否接受馮亭所獻上黨之地,趙孝成王也是和他的叔叔平陽君、平原君等族人商議才定下決策的。所以趙國百姓都明白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中,國君是隻相信其親族的。腹擊就曾說: “主雖信臣,百姓皆曰:‘國有大事,擊必不為用”。

趙國政治的落後,還表現在法令不行,賞罰不明。與秦國變法之後,百姓大治,令行禁止,形成鮮明的對照。秦始皇的父親子楚曾在趙國作人質,後逃回秦國。“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尋常百姓也時常違犯法令。趙地“人民矜懻忮,好氣,任俠為奸”。“自全晉之時固已患其驃悍,而武靈王益厲之”。所以韓非批評道:“趙氏,中央之國也,雜民之所居也。其民輕而難用,號令不治,賞罰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盡其民力,彼固亡國之形也”。

趙國自立國之初,就無法解決好國君繼承人的問屬,致使預立的國君地承人因與宗親爭位,而多次發生內亂。公元前386年,即趙敬侯章元年,即趙敬侯即位的第二年,趙公子朝為爭位,起兵叛亂,失敗後逃奔魏國,勾引魏軍襲擊邯鄲,沒有得逞。公元前374年,趙公子勝與成侯爭立,又進行叛亂。公元前350年,趙成侯逝世,公子緤又與太子語爭立。緤敗投奔韓國。公元前347年,趙公子範又叛亂襲擊邯鄲,不勝而死,這些內亂和內戰,也嚴重削弱了趙國的力量。

對趙國損失巨大的事件則是沙丘宮變。趙武靈王是一位改革家,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他在位期間, 針對趙國的衰弱進行了以“胡服騎射”為中心的軍事改革,滅中山、擊三胡,易服入秦,偵探敵情,如果他繼續領導趙國的軍事活動,趙國可能會取得更大的成就。但由於他在對長子章與太子何分封及繼承問題上的錯誤,致使他在沙丘宮變中被餓死,一場內亂又使趙國受到重大損失。

趙國頻繁的內亂,使其各項發展方略受到影響, 人力、物力諸方面損失頗多,這也是導致趙國最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時,戰國末期趙國曾遭受兩次大的自然災害: 公元前231年,趙國發生大地震,自樂徐(今河北滿城西北)以西,北至平陰(今山西陽高東南),大部分建築物都倒塌損壞,地面裂開的口子東西有一百三十步長。公元前230年,趙國又遭受大旱,糧食絕收。這兩次災難給趙國無疑是雪上加霜,加建了趙國的滅亡。

趙王用人不當,也是導致滅亡的重要原因。例如,名將廉頗成功地遏止了秦國的進攻,但昏饋的趙王在緊要關頭撤換廉頗,改以誇誇其談的趙括為將,終於導致長平之敗。廉頗奔魏後,趙王派使者探視廉頗。“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 被甲上馬,以示可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但趙使者受了廉頗的仇人、趙王寵臣郭開的賄賂,惡意詆譭廉頗,謊稱其“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 頃之三遺矢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受了欺騙,認為廉頗已老,就不再召還,致使一代名將客死他鄉。

在趙國抗擊滅趙秦軍的關鍵時......

趙國滅亡的原因(簡潔明瞭)50字

首先是政治上改革的不徹底。秦在商鞍改革後, 出現了一批富有才幹、辦事效事高的官吏來治政,使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鄉邑大治”,一躍而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為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趙國也曾有兩次較大的改革。趙烈侯時,趙國以相國公仲連任用荀欣等賢才進行改革,“選練舉賢,任官使能”,“節財儉用,察度功德”,選拔賢才當官。趙武靈王時也進行了重大改革,使趙國的國力又大大增強。但趙國並未從根本上廢止貴族政治,宗親對趙國的政治仍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在趙武靈王的改革之中, 最終取得了以公子成為首的貴族集團的支持才得以進行。面在長平之戰前,就是否接受馮亭所獻上黨之地,趙孝成王也是和他的叔叔平陽君、平原君等族人商議才定下決策的。所以趙國百姓都明白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中,國君是隻相信其親族的。腹擊就曾說: “主雖信臣,百姓皆曰:‘國有大事,擊必不為用”。

趙國為什麼被秦國滅亡了呢?

公元前260年,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一戰,秦國軍隊大敗趙國軍隊,加速了滅趙的進程。長平之戰以後,泰國加緊在趙國宮廷內收買間諜。這時,趙國儘管在兼併戰爭中元氣大傷,國勢岌岌可危,但國內尚有名將李牧、司馬尚和老將廉頗,還可以與強秦對敵。為此,秦國在趙宮內收買了趙王的寵臣郭開。郭開作為秦國在趙國的內間,在宮內大肆進行間諜活動,為秦國滅趙效勞。他先詆譭閒居在魏國的廉頗,阻止趙王對廉頗的起用。繼又在趙王面前挑撥李牧、司馬尚二將與趙王的關係,饞言陷害李牧、司馬尚“軍權在握,圖謀造反”。從而使趙王對司馬尚廢而不用,對李牧加以疑忌並殺害。事隔三月,秦將王翦乘趙國內亂、臨陣換將,率兵大敗趙軍,俘虜了趙王,滅亡了趙國。

趙國為什麼會滅亡

因為,秦國,是遠攻強-0近交弱,這個戰術,這是一個原因,

還是趙國君主不能重用有能之士,比如李牧,廉波,反而用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奢,這是主要原因,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兵,從此趙國就是弱小了,

在就是,其它各國沒有從大局出發,理解脣亡齒寒的道理,所以讓秦國一一擊破,

一樓的說的不是很對啊,當時,秦國第一個打的就是趙國,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削滅了大患才能爭服其它的小國,秦國也是怕別的小國和趙國聯盟,總之秦琺的戰略思想比較明智,

戰國時期趙國什麼時候滅亡的

實際上應該是公元前222年。

因為公元前228年,秦軍攻破邯鄲,俘虜了趙幽穆王遷,但是趙國貴族卻又在代(今山西大同)立嘉為趙王(又稱為代王)。代王嘉在位六年,秦軍滅代,趙國宗廟不繼。

有些人之所以認為趙國被滅於公元前228年,是由於他們覺得邯鄲破滅之後趙國就不存在了,趙王嘉的政權應該叫代國。若是按照這種說法的話,那豈不是燕國的滅亡應該在公元前226年了?因為公元前226年秦軍就攻破了薊城,燕王喜逃亡遼東,公元前222年,秦破遼東。那後來的燕國難道也叫做遼東國?

其實公元前228年之後的趙國稱為代就像魏國稱樑(都城遷往大梁),韓國稱鄭(都城遷往鄭)是一個道理,趙王嘉是趙悼襄王的嫡長子,他的手下全是趙國貴族,所以他的國家只能是趙國。 丁 附註:歷史上的代國在春秋時期存在過,是白狄所建,後來被趙武靈王消滅,公元前228年的時候代只是趙國的一個城邑,趙王嘉的遷徙不過是趙國都城攻破,國君被俘後,新國君遷都的行為而已。我們不能因為這個國家都城被攻破,國君被俘虜就說國家滅亡了,歷史上這種事情太多

趙國是怎麼滅亡的

前229年,秦派將軍王翦領兵攻趙,前228年秦軍進入邯鄲,趙王獻出地圖投降,趙國遂亡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公子嘉在代地稱王,也就是建立了代國,繼續苟延殘喘著.

並且一直在堅持抗秦,最後秦攻遼東的時候,一舉把代也滅了,這個時候趙才算真的滅亡

趙國滅亡〗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卒弗子趙偃繼位,是為趙悼襄王。悼襄王昏庸,廢有德行的太子趙嘉,而立素無德行的趙遷為太子。趙悼襄王在位九年卒,趙遷繼位,是為幽繆王。

公元前229年,秦攻趙國,趙幽繆王派李牧、司馬尚率軍抵抗。李牧為趙傑出的將軍,曾經於公元前233年大敗秦軍於肥(今河北盧龍),因功而封武安君。秦將素畏李牧,於是使反間計,用重金收買趙幽繆王身邊的寵臣郭開,郭開於是造謠說李牧與司馬尚想謀反。幽繆王趙遷自幼昏庸,素無德行,聽了謠言不加分析,就用趙蔥和顏聚代替李牧、司馬尚,並且殺死李牧。秦軍聞李牧已死,秦將王翦於是率大軍破趙,一仗就殺了趙蔥。秦軍長驅直人,破邯鄲。俘虜了趙幽繆王。將其流放到河南房陵。趙國大臣共立趙嘉為代王,都於代城(今河北蔚縣西南)。代三六年(公元前222年),秦軍進軍代城。代王嘉降秦,趙國亡。

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趙惠文王二十年二(前276年),再次伐齊,攻陷九城。次年廉頗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裡)。正是由於廉、藺交和,使得趙國內部團結一致,盡心報國,使趙國一度強盛,成為東方諸侯阻擋秦國東進的屏障,秦國以後10年間末敢攻趙。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卒,孝成王立。這時,秦國採取應侯範睢“遠交近攻”的謀略,一邊跟齊國、楚國交好,一邊攻打臨近的小國。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國進攻韓地上黨。上黨的韓國守軍孤立無援,太守馮亭便將上黨獻給了趙國。於是,秦趙之間圍繞著爭奪上黨地區發生了戰爭。這時,名將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執掌軍事事務的只有廉頗。於是,趙孝成王命廉頗統帥20萬趙軍阻秦軍於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參見長平之戰)。當時,秦軍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陽),北略上黨(今山西中部地區),切斷了長平南北聯繫,士氣正盛,而趙軍長途跋涉而至,不僅兵力處於劣勢,態勢上也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面對這一情況,廉頗正確地採取了築壘固守,疲憊敵軍,相機攻敵的作戰方針。他命令趙軍憑藉山險,築起森嚴壁壘。儘管秦軍數次挑戰,廉頗總是嚴束部眾,堅壁不出。同時,他把上黨地區的民眾集中起來,一面從事戰場運輸,一面投入築壘抗秦的工作。趙軍森嚴壁壘,秦軍求戰不得,無計可施,銳氣漸失。廉頗用兵持重,固壘堅守三年,意在挫敗秦軍速勝之謀。秦國看速勝不行,便使反問計,讓趙王相信,秦國最擔心、最害怕的是用趙括替代廉頗。趙王求勝心切,終於中了反間計,認為廉頗怯戰,強行罷廉頗職,用趙括為將。雖然藺相如力諫,指出只知紙上談兵的趙括不適合擔此重任,但趙王不聽,任用趙括為將軍。趙括代替了廉頗的職務後,完全改變了廉頗制定的戰略部署,撤換了許多軍官。秦國見使用趙括為將,便暗中啟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趙。大敗趙括軍於長平,射殺趙括,坑趙兵四十餘萬。趙長平之戰,趙國損失四十五萬人。

長平之戰後,秦國趁勢包圍趙都邯鄲(參見邯鄲之戰),持續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竊取兵符相救得以不滅,但國力已大減。

燕以趙大傷於長平,以丞相慄腹為將,針對趙國“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的狀況,於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舉兵攻趙。趙使廉頗為將,指揮了著名的鄗代之戰。他將全軍分為兩路,一路由樂乘率領直趨代地,抗擊西路燕軍,一路親......

戰國時,趙國被秦國滅亡的原因有哪些

趙國不大但還是挺強的,秦國吃了不少苦頭。

但主要原因有2個:1,趙國自身問題,主要是昏君不會用人。 2、秦國太強大。

.趙國哪一年被秦國所滅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三月,王翦軍乘勢猛攻,一舉擊敗趙軍,殺趙蔥,佔東陽(太行山以東)。顏聚懼逃。十月,王翦、羌瘣軍攻破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帶領宗族數百人逃代(今河北蔚縣四北),自立為王。但此時趙國已名存實亡,秦於趙地設邯鄲郡。   代地趙軍與燕軍聯合駐上谷易水(今河北懷來西北),企圖阻止秦軍繼續北進。二十一年(前227年)又為秦軍擊敗。至二十五年(前222年),王翦之子名將王賁率軍在攻滅燕趙殘餘勢力後,破代,俘代王嘉。趙徹底滅亡。

為啥管中國叫趙國 趙國為什麼滅亡

藺相如(前329年—前259年是趙孝成王和趙惠文王時代的人,那時趙實力較強。趙國滅亡是公元前222年,此時距廉頗和藺相如死亡已經有37年的時間了,。公元前287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五國攻秦,罷於成皋,秦歸還部分趙、魏失地求和。公元前260年,秦、趙激戰於長平 ,秦軍大破趙軍,史載坑降卒40餘萬 ,進圍趙都邯鄲。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趙敗秦,解邯鄲圍。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辛勝破趙,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出奔代,自立為代王。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攻取代,虜代王嘉,趙國滅亡。

相關問題答案
趙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秦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夏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鳥類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羅馬帝國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
概括六國滅亡的原因?
說說吳國滅亡的原因?
東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
楚國滅亡的原因一句話?
西漢滅亡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