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如何登上皇位?
唐朝武則天如何登上皇位
據《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的長女出生後才一月之際,王皇后來看過她的女兒之後,她就親手把女兒給殺死,並嫁禍於王皇后,皇帝一氣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宮,後來被武則天暗中殺死。書裡的原話是“送到日本”。高宗大怒,於是起了廢后的念頭。當時朝廷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強大,唐高宗的權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很多大臣反對唐高宗廢王立武,武則天前進的道路也因此充滿艱辛。唐高宗這時已經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勢力。於是,武則天開始成為高宗政治上的“戰友”。他們重賞首個明確支持“廢王立武”的五品官員李義府,很多中層官員看到支持“廢王立武”有利可圖便轉而支持立武則天為後,形成了“擁武派”, 打破了原來鐵板一塊的局面,後來功臣元老中的李勣說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打動了高宗的心。使高宗和武則天在廢立皇后的問題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轉過來了,可以說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於是在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為皇后,武則天隨後殘忍地虐殺了王皇后和蕭淑妃;讓自己的兒子李弘做了太子;為高宗出謀劃策,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後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高宗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廢王立武”事件沉重打擊了關隴貴族集團,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皇權不振的情況被改變,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垂簾聽政
“垂簾聽政”
垂簾聽政的原因多是皇帝年幼,無法正常處理國事,太后代替皇帝處理政務,又因為太后必須在皇帝理政廳堂側面的房間裡,在房間和廳堂之間掛一簾子,聽官員們與皇帝談論政務。於是,這種由母親幫助皇帝輔政的制度,就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垂簾聽政”。
武則天之所以能夠垂簾聽政,在於高宗體弱,由於信任武則天,逐步將處理軍政的權利交給武則天打理,這也為武則天順利殺害大唐重臣和奪取中央實權埋下伏筆。最終在皇帝病重的時候,代替高宗使王權,行王事,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二聖臨朝
顯慶五年十月(660年),唐高宗風疾發作。讓武則天處理朝政。
呂中版武則天(6張)然而也讓武則天和唐高宗出現了裂痕。也導致了武則天差一點被廢。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讓宰相上官儀起草了廢掉武則天的詔書。墨跡未乾時,武則天從天而降。軟硬兼施,廢掉皇后的事只好以失敗告終。於是,武則天向唐高宗建議讓她和高宗一塊上朝,臨朝聽政。合稱二聖,使她的政治經驗和影響力進一步增長了。但武則天還不滿足,她要與高宗封禪泰山。由於高宗年間國力昌盛,武則天積極竄掇高宗封禪泰山。祭祀昊天上帝時先皇配享,祭祀皇地祇時太后配享。封禪的時候先有皇地初獻,公卿當場獻。但封禪畢竟沒有皇后的事,於是她又說,封禪為祭地之儀,由太后配享,彰顯后土之德。讓公卿當亞獻非常不妥,因為男女有別。不能讓外臣來祭祀。所以要讓她自己充當亞獻,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高宗果然答應。後來在麟德三年正月初一這天,她與高宗一塊封禪泰山,充當亞獻。而且還給百官賜爵加階。使百官對她感恩戴德。
晉升天后
唐高宗 唐高宗的身體每況愈下,繁重的國事必須由武則天來決斷。於是武則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元元年(674年)武則天攛掇高宗以孝順的名義,把祖宗封了個遍。追尊唐高祖李淵為神堯皇帝,他的皇后竇氏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為文武聖皇帝,長孫皇后為文德聖皇后。於是為了避諱,唐高宗自稱天皇,武皇后改稱天后!可見武則天這時的慾望有多大!
不僅僅是這樣,武則天還上書唐高宗,提出十二條改革措施,向全天下頒佈了她的政治綱領。歷史書一般把它叫做建言十二事。這十二件事分為四個方面:第一方面......
武則天是怎麼坐上皇位的??
武則天稱帝歷程: 武則天以其智計和犧牲自己女兒的性命為代價,登上了皇后之位,從此,開始參與朝政,並且開始了爭奪皇位的歷程。 一、穩坐後位: 武則天既成為皇后,就不能容忍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存在,因此,不久就害死了二人。接著武則天把目光盯在東宮太子的位子上。不久原立太子李忠提出讓位,這樣高宗下令改封李忠為樑王兼梁州刺史,立武后生的長子李弘為太子。這樣,宮中的事情處理妥當了。 二、打擊政敵 從公元656年起,高宗的頭痛病加重,據史書記載,高宗“多苦風疾”。這時武則天早已成為高宗的得力助手和顧問,並處理朝政了,高宗對武則天也很信任。武則天既然輔助高宗執掌朝政,就方便對付自己的政敵了。大臣韓璦曾上書為耽遂良鳴不平,說褚遂良是為讒言所詆譭,是皇上棄舊臣。武則天看後便指使許敬宗和李義府,誣告韓璦、來濟和褚遂良圖謀不軌,遂被貶為刺史,離開朝廷。公元659年,許敬宗誣陷長孫無忌謀反,迫其自殺。至此,宮內和朝廷,全部被武則天所控制,武則天的權力越來越大了。 三、獨霸朝綱 對於武則天處理政事的能力,種種權謀手段,高宗很敬服,也言所計從。武則天對高宗庸懦的性格早已掌握,便逐漸凌駕於皇帝之上。皇帝李治由於身體不好,便很少親問朝政,朝中軍國大事,便由武則天一人處理。到李治想收回權柄,密謀通過西臺侍郎上官儀廢掉武則天時,武則天則立即以謀反罪將上官儀處死。公元674年8月,李治號稱天皇,武則天號稱天后,當時人稱為“二聖”。 四、六親不認 武則天獨霸朝綱,太子有些事情看不慣。蕭淑妃生的兩個女兒已經都年過三十,武則天把她們幽禁宮中不許出嫁。高宗也很心疼這兩個女兒,但不敢作主。太子李弘說:“這件事父皇降旨就行了,一切由兒臣來辦”!因此,作主將兩個姐姐嫁出去。武則天知道後,氣壞了,但也只好如此了。事隔不久,即公元675年4月,太子李弘卻暴殂於東宮。於是人們懷疑是他的母親武則天毒殺了他。 太子李弘去世後,高宗立武則天生的次子李賢為皇太子,令他監國,培養他治國馭臣的能力。李賢性格與其兄長李弘相反,他性格剛烈,頗有才幹,但政見往往跟母親相悖,這就引起母子間的矛盾。正諫大夫明崇儼對武則天說:“太子不堪承大位”。後來明崇儼為盜所殺,武則天懷疑是太子派人乾的,便派人審問,並搜查東宮,從東宮搜出數百套武器,而宮奴趙道生又一口咬定明崇儼是太子李賢派他去殺的,這樣,太子李賢就犯謀反罪。高宗知道此事,顧不得體弱病痛,去見武后,替兒子求情,最後竟苦苦哀求,武后這才免去李賢死,廢為庶人,幽禁起來,後來發配巴州(今四川省巴中縣),立第三子李顯為皇太子。 五、大權在握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病故,遺命皇太子李顯繼位,是為唐中宗,武則天被奉為皇太后,直接控制朝廷大權。李顯把他的王妃韋氏冊立為皇后,想封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為侍中,中書令裴炎不同意,李顯很生氣,說道:“我將天下送給韋玄貞有什麼不可以!難道還吝惜一個侍中的職位”。裴然把此事告訴武則天。武則天就為此廢李顯為廬陵王,另立自己的小兒子李旦為皇帝,卻讓他住在別殿裡,不過問政事。公元686年,武則天下詔將朝政還李旦,李旦知道如果真的接收了政權,死期便不遠了,他的三個兄長就是榜樣,於是,上表堅決辭讓。 六、登基稱帝 武則天繼續臨朝行使皇權,此時,武則天做皇帝的時機已成熟了。和尚薛懷義猜到太后的心思,偽造了一部佛經,獻給武則天。那部佛經裡說,武則天本來是彌勒佛投胎到人世來的,佛祖派她下凡,就是要讓她代替唐朝皇帝統治天下。 又過了幾月,有個叫傅遊藝的官員,聯絡了關中地區九百多人聯名上書,請求太后即位稱帝。武則天一面推辭,一面提升了傅遊藝的官職。結果,勸她......
武則天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
唐太宗是個精明能幹的皇帝,但是他的兒子高宗卻是個庸碌無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後,自己不會處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長孫無忌拿主意。後來,他立了皇后武則天,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武則天本來是唐太宗宮裡的一個才人(一種妃嬪的稱號),十四歲那年,就服侍太宗。當時太宗的御廄裡,有匹名馬,叫“獅子驄”,長得肥壯可愛,但是性格暴躁,不好駕馭。
有一次,唐太宗帶著宮妃們去看那匹馬,跟大家開玩笑說:“你們當中有誰能制服它?”
妃子們不敢接嘴,十四歲的武則天勇敢地站了出來,說:
“陛下,我能!”
太宗驚奇地看著她,問她有什麼辦法。武則天說:“只要給我三件東西:第一件是鐵鞭,第二件是鐵錘,第三件是匕首。它要是調皮,就用鞭子抽它;還不服,用鐵錘敲它的頭;
如果再搗蛋,就用匕首砍斷它的脖子。”
唐太宗聽了哈哈大笑。他雖然覺得武則天說的有點孩子氣,但是也很讚賞她的潑辣性格。
唐太宗死了後,按照當時宮廷的規矩,武則天被送進尼姑庵。這當然是她很不情願的。
唐高宗在他當太子的時候,就看中了武則天。即位兩年後,他把武則天從尼姑庵裡接出來,封她為昭儀(妃嬪的稱號)。後來,又想廢了原來的王皇后,立武則天做皇后。這件事遭到很多老臣的反對,特別是高宗的舅父長孫無忌,說什麼也不同意。
武則天私下拉攏一批大臣,在高宗面前支持武則天當皇后,有人對高宗說:“這是陛下的家事,別人管不著。”唐高宗這才下了決心,把王皇后廢了,讓武則天當皇后。
武則天當了皇后以後,就使出她那果斷潑辣的手段,把那些反對她的老臣一個個降職、流放,連長孫無忌也被逼自殺。
不多久,那個本來已經十分無能的高宗害了一場病,成天頭昏眼花,有時候連眼睛都張不開。唐高宗看武則天能幹,又懂得文墨,索性把朝政大事全交給她管了。
武則天掌了權,漸漸不把高宗放在眼裡。高宗想幹什麼,沒有經過武則天同意,就幹不了。唐高宗心裡氣惱,有一次,他跟宰相上官儀(上官是姓)商量。上官儀是反對武則天掌權的,就說:“陛下既然嫌皇后太專斷,不如把她廢了。”
高宗是個沒主意的人,聽了上官儀的話,說:“好,那就請你去給我起草一道詔書吧。”
兩個人的說話,被旁邊的太監聽見了,那些太監都是武則天的心腹,連忙把這件事報告武則天。等上官儀把起草好的詔書送給高宗,武則天已經趕到了。她厲聲問高宗說:“這是怎麼回事?”
唐高宗見了武則天,嚇得好像矮了半截。他把上官儀起草的詔書藏在袖子裡,結結巴巴地說:“我本來沒這個意思,都是上官儀教我乾的。”
武則天立刻下命令把上官儀殺了。
打那以後,唐高宗上朝,都由武則天在旁邊監視;大小政事,都得由皇后點了頭才算數。
公元683年,高宗死了。武則天先後把兩個兒子立為皇帝——中宗李顯和睿(音ruì)宗李旦,都不中她的意。她把中宗廢了,把睿宗軟禁起來,自己以太后名義臨朝執政。這一來,又遭到一些大臣和宗室的反對。
有個官員徐敬業被武則天降職,借這個由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武則天找宰相裴炎商量。裴炎說:“現在皇帝年紀大了,還不讓他執政,人家就有了藉口,只要太后把政權還給皇帝,徐敬業的叛亂自然會平息。”
武則天認為裴炎跟徐敬業一樣,都想逼她下臺,一氣之下,就把裴炎打進牢監;又派出大將帶領三十萬大軍討伐徐敬業。徐敬業兵少勢孤,抵抗了一陣,就失敗了。
接著,又有兩個唐朝宗室——越王李貞和琅琊王李衝起兵反對武則天,也被武則天派兵鎮壓了。
經過這兩場小小的兵變,全國恢復了安寧,沒有人再敢反對武則天。武則天鞏固了她的統治,就不滿足......
武則天是怎樣一步一步登上皇帝的寶座的?
永淳二年(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顯即位,武氏為皇太后。 嗣聖元年(684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帝。武后臨朝稱制,從此武則天開始了真正獨斷朝綱的時代。同年九月,徐敬業(李勣的孫子)在揚州會聚了十萬人馬,發動了一場針對武則天的叛亂,武則天派遣三十萬大軍迅速平定了叛亂;與此同時武則天誅殺了顧命大臣裴炎等人,基本清除了朝中的反對派;她還設計逼反李唐宗室,藉機大開殺戒;掃除稱帝的障礙。為了打擊潛在的對武則天不滿的人,垂拱二年(686年)三月起,武則天開始獎勵告密,任用酷吏。 在打擊反對派的同時,武則天還造祥瑞,建明堂,並在佛教經典《大雲經》中找到了女人稱帝的依據,為自己稱帝大造輿論。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號“聖母神皇”,向稱帝試探性地邁出了一步。 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定東都洛陽為神都,史稱“武周”。武則天以67歲的高齡君臨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武則天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呀?
唐高宗李治:
母親長孫皇后,是唐太宗最為溺愛的兒子,也是唐太宗唯一親自撫養長大的兒子。
李治一出生,唐太宗就下令只要是這一天出生的人都能得到糧食,隨後又大宴五品以上的大臣。甚至據說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後的“洗三朝”時,長孫皇后將當年丈夫從晉陽宮中得來的玉龍子與綴滿珍珠的襁褓一併賜給了這個小兒子。從此,這枚“廣不數寸,而溫潤精巧,非人間所有”的玉龍子就成為了唐朝的吉祥物,由皇帝們代代相傳。
貞觀5年李治被封為晉王,貞觀7年,唐太宗將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幷州太原府封給了這個小兒子。而李治也很不辜負父親的厚愛,從小就很聰慧,對父母也十分孝順,唐太宗曾經考察他對《孝經》的理解,李治是對答如流,唐太宗聞言更是高興萬分。
貞觀十年六月己卯,長孫皇后崩於立政殿,年僅七歲的李治自此失去了自己的母親,不過幸運的是,唐太宗以加倍的父愛彌補了這個最疼愛的小兒子,他沒有因為妻子的去世而讓李治出宮或在皇宮某處單獨居住,而是將李治兄妹留在自己的寢殿一同照料,於是《唐會要》上便留下了這樣一筆記載:“晉王及晉陽公主,幼而偏孤,上親加鞠養。”褚遂良也親口說過:“然晉王,陛下親自撫養,至於成立,上聖深慈,偏所鍾愛。”而放眼整個大唐王朝,被皇帝親自撫養長大的皇子唯有李治一人,這是怎樣的一種深情鍾愛與殊榮!
不過唐太宗對這個小兒子的偏愛並不止於此。在李治已經遙領幷州都督的情況下,唐太宗又加封他為右武候大將軍。貞觀16年,李治更是連自己的封地都沒去就直接上朝參與政事了。對此,史書上特別用了“特深寵異”這四個字來形容唐太宗對李治的溺愛之情。
貞觀17年太子李成乾被廢,為了同時保住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心愛的兒子,唐太宗果斷立了李治為太子。李治被立為太子後,唐太宗對李治的寵愛一如既往,甚至可以說是更甚以往。李治的長子李忠出生,雖然只是庶出,但唐太宗仍十分高興,不僅在宴會上“酒酣起舞”“盡日而罷”,還一反皇孫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將李忠冊封為了親王。
而唐太宗先前一直將寶貝兒子安置在自己寢殿的一側,儘管李治在宮外有一座“盡一坊之地”的晉王宅,但即便是李治被立為太子後,唐太宗也沒有讓他按製出宮居住或住到東宮去。直到貞觀18年劉洎上書,唐太宗這才令劉洎和岑文本同馬周按日輪流前往東宮,與皇太子談論。結果維持了沒多久,唐太宗又讓兒子回到了身邊,貞觀20年褚遂良也忍不住上書,唐太宗這才答應了讓李治每個月一半的時間住到東宮,一半的時間仍留在自己身邊。
貞觀19年唐太宗親征高麗,李治身為太子留守後方。自幼與父親朝夕相伴的李治非常不捨,連日哭泣,唐太宗便對他說道:“你自幼在我身邊,像嬰兒一樣,我此番出征,你正好可以藉機鍛鍊一下,為什麼要哭呢?”李治則回答道:“我7歲時母親便去世了,父親你一直把我帶在身邊,朝夕相處,從來沒有分開過,一想到我們要分開,我就忍不住傷心。”唐太宗聞言也淚流滿面。於是唐太宗為了彼此能夠及時瞭解對方的狀況,首創了飛表奏事制度,李治還要求父親在收到他的信後要立即回信。
而且就在唐太宗親征高麗之前,李治是一路送到了定州。直到不能再送了,面對依依不捨的愛子,唐太宗就指著自己身上的衣服說:“不到我們父子二人再相見的時候,我絕不會換下這身衣服。” 所以唐太宗的這件衣服是穿髒了又穿破了,連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勸他換一件,他卻死活不肯答應。後來唐太宗聽說李治正在趕來迎接自己的路上,於是迫不及待地帶領三千護衛率先飛奔進入了臨渝關,途中正好與李治相遇,直到此時李治進獻了新衣服,唐太宗這才換下了身上這件已經穿爛了的袍子。
等到唐太宗徵遼回來後又準備巡幸靈州,本打算帶著李治一起前去,結果張氦揣份廢莓......
武則天是怎樣處死東宮,登上皇位的
掌政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患上頭風之疾,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武則天代理朝政。但武則天生性霸道,故每當決事,高宗每每受制於武則天,高宗非常不滿,於是在麟德元年(664年)與宰相上官儀商議,打算廢掉武則天皇后之位。但上官儀的廢后詔書還未草擬好,武則天即已接到消息。她直接來到高宗面前,追問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責任推到上官儀身上。十二月,上官儀被逮捕入獄,不久,即被滿門抄斬。從此以後,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則天必在簾後操縱,天下大權完全歸武后掌握,甚至連生殺大事都由武后決定,天子高宗只能唯唯從命,所以,朝廷內外都稱為“二聖”。 乾封二年(667年)高宗因久疾,命太子弘監國。上元元年(674年)秋八月,高宗稱天皇,武后稱天后,名為避先帝、先後之稱,實欲自尊。十二月武后上表建議十二事 時高宗風眩更甚,擬使武后攝政,宰相郝處俊說:“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后乎!”高宗才罷攝政之意。太子弘深為高宗鍾愛,高宗欲禪位於太子。武后想總攬大權,不滿於太子弘,剛好太子弘見蕭淑妃之女義陽、宣城二公主因母得罪而被幽禁宮中,年逾三十而未嫁,奏請出降,高宗許之。武后怒,不久太子死於合壁宮,時人以為武后所毒殺。 廢立與稱制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則天決定。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武則天被尊為皇太后。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中宗欲以韋后父韋玄貞為侍中,裴炎力諫不聽,武則天遂廢唐中宗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治所在今湖北房縣)。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則天臨朝稱制,自專朝政。同年九月,徐敬業、徐敬猷兄弟聯合唐之奇、駱賓王、杜求仁等以扶支持廬陵王為號召,在揚州舉兵反武則天,十多天內就聚合了十萬部眾。武則天當即以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則天下令製造銅匭(銅製的小箱子),置於洛陽宮城之前,隨時接納臣下表疏。同時,又大開告密之門,規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屬告密之人,國家都要供給驛站車馬和飲食。即使是農夫樵人,武則天都親自接見。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所告並非事實,亦不會問罪。同時,武則天又先後任用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獄,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獄,酷吏們則使用各種酷刑審訊,能活著出獄的百無一二。這樣,隨著告密之風的日益興起,被酷吏嚴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漸增多。於是在朝廷內外便形成了十分恐布的政治氣氛,以致大臣們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訣別,整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垂拱四年(688年)七月,唐太宗之子越王李貞及琅邪王李衝父子相繼在博州(治所在今山東聊城東北)和豫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起兵反對武則天。武則天派左金吾大將軍丘神績為清平道行軍大總管,率兵征討。七天以後,李貞父子兵敗被殺。 這年命令僧懷義率令萬多人,毀乾元殿,建明堂,花了近一年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闊三百尺。共三層,上為圓蓋,有條九龍作捧著的姿態。上有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稱為“萬象神宮”。明堂既成,又命僧懷義鑄大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納數十人,於明堂北起五層高的天堂來收納這個大像。所花費用以萬億計,政府財政為之枯竭。是年武承嗣命人鑿白石為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號稱在洛水中發現,獻給武后,武后大喜,命其石曰“寶圖”。之後武后加尊號為“聖母神皇”。 武后謀奪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諸王不自安,欲起兵對抗,還未有共識的時候,博州刺史琅邪王衝,八月於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舉兵。......
武則天登上皇位之後的事情是什麼樣的
他問的是“登上皇位之後”
首先
早在660年,李治就已經病重、政務全由武則天處理,武則天已經掌權。
668年,李治立下太子李弘。
674年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還未稱帝)
675年武則天召集大批文人學士,大量修書(積攢名聲)
同年、李治病更重,李治想禪讓帝位於太子,可是武則天權力慾望極重,不久太子莫名其妙的死了。所有人都認為是武則天毒殺的。
683年,李治病死,立太子李顯(中宗,被自己老婆女兒毒殺的)為帝,可是准許武則天處理軍政大事。
684年,武則天廢了李顯,立李旦(唐玄宗李隆基他爹)為帝。
同年,唐朝開國大將李世勣(原名徐世勣,賜姓李)的兒子李敬業起兵,直接反對武則天,被鎮壓,李敬業自殺身亡。
686年,武則天大搞“揭發熱”,在宮門擺了一個銅盒子,只要有人舉報,酷吏們立馬抄家滅祖。先後湧現出: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大殺朝臣。
688年,武則天正事動手打殺李姓皇族,李家有兩個王爺(越王李貞、琅邪王李衝)造反,全部被鎮壓身死,之後武則天再迫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自殺,親信全部誅滅。
同年,武承嗣在洛水裡面發現一塊石頭寫著“聖母臨人,永昌帝業”,武則天大喜,自立為“聖母神皇”。
690年,武則天親自舉行科舉,證實建立“班底”。
691年,武則天未來的一個和尚面首——法明和尚說武則天是彌勒佛,於是武則天正式稱帝(這年武則天67歲)。
同年封了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樑王,其餘武氏多人為王及長公主。
696年,被李世民打廢的突厥再次造反,武則天三次派大軍,全部失敗。
697年,武氏殺包括2名宰相在內的大臣36人,全部被滅族,牽連被殺者千餘人。
698年,武承嗣、武三思想當太子,狄仁傑跟武則天說:“你是想被以後的皇帝當姑姑供著,還是想被皇帝當娘供著?”,於是武則天又立李氏為太子。
同年,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入侍武后。(這年武則天74歲,可憐這倆小白臉了,禽獸呀!!!)
同年,中宗李顯的長子邵王李重潤、其妹永泰郡主、郡主婿武延基幾個人說悄悄話,議論“老草吃嫩牛”,武則天大怒,全部賜死。
705年,武則天重病,只有兩個小白臉在身邊。於是宰相帶著大臣,聯繫禁軍一起進宮殺了張易之、張昌宗,逼武則天退位,終於成功,12月16日,武則天死了。中宗李顯即位。
天下終於太平了,不還遠遠沒有太平。
中宗李顯即位後沒多久,突然死了,他老婆韋后想學武則天。
可惜韋后身邊的女宰相——上官婉兒是一個二五仔,立刻叛變,聯繫太平公主和唐玄宗李隆基。於是李隆基起兵,滅了韋后,順便砍了上官婉兒(跟李隆基這個能搶兒媳當老婆的小禽獸耍心眼——找死)。
於是,李隆基的老子——李旦即位,又過了幾年,李隆基搞掉了太平公主,終於當上了皇帝。
李隆基最初很“英明神武”,老了後搶了自己兒子的老婆——楊玉環。又重用楊國忠,於是安祿山反唐,一頓大殺,唐朝開始衰落了。
在她掌權的這段時間,她大量使用酷吏。
武則天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唐高宗李治皇后,後為周則天皇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武則天14歲時,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宮為才人。太宗死後,則天入感業寺為尼。唐高宗即位,復召入宮,拜昭儀,進號宸妃,與王皇后、蕭淑妃爭寵,互相讒毀。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為皇后。王皇后被廢不久,即與蕭淑妃同被則天害死。則天素多智計,兼涉文史,自顯慶末年起,乘高宗體弱多病之機,遂專國柄,威勢日重。上元元年(674),高宗稱“天皇”,武后稱“天后”,宮中稱為“二聖”。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顯即位,則天臨朝稱制。嗣聖元年(684)二月,則天廢中宗為廬陵王,立睿宗李旦,繼續臨朝稱制。則天於天授元年(690)稱帝,國號周。廢睿宗為皇嗣,改東都洛陽為神都
武則天為什麼會登上皇位
武則天為何得以稱帝,原因是多方面的。
高宗在位初期過分倚重武后,武后參與朝政批閱奏摺處理政事。武后多年執政剷除異己任人唯親佈設朝中黨羽導致高宗被架空,後高宗雖然後悔但也沒有實力去收回朝中大權。高宗駕崩時武后實際上已經掌握了朝中十分之六的實力,從高宗在位時武后毒殺高宗長子李弘廢次子李賢就可以看的出此女的權勢已經到了無法制約的地步。中宗李顯即位不到一年,武后便以皇太后名義廢除了中宗,行廢立之舉更大大鞏固了武后的地位與權勢。睿宗李旦即位沒有幾年,武后於公元690年自稱彌勒佛轉世接受以唐睿宗為首的六萬臣民上表勸進以67歲高齡登基為帝自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此時武則天的地位與權勢已經是不可動搖的了。武后一生曾經處死自己親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株連親屬]此等殘酷手段,已經足以說明武則天登基為帝的處心積慮了。
武則天是怎樣登上皇帝的寶座的?
唐高宗李治皇后,後為周則天皇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武則天14歲時,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宮為才人。太宗死後,則天入感業寺為尼。唐高宗即位,復召入宮,拜昭儀,進號宸妃,與王皇后、蕭淑妃爭寵,互相讒毀。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為皇后。王皇后被廢不久,即與蕭淑妃同被則天害死。則天素多智計,兼涉文史,自顯慶末年起,乘高宗體弱多病之機,遂專國柄,威勢日重。上元元年(674),高宗稱“天皇”,武后稱“天后”,宮中稱為“二聖”。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顯即位,則天臨朝稱制。嗣聖元年(684)二月,則天廢中宗為廬陵王,立睿宗李旦,繼續臨朝稱制。則天於天授元年(690)稱帝,國號周。廢睿宗為皇嗣,改東都洛陽為神都。 武則天的一生 武則天,名曌,山西省文水縣南徐村人。生於唐武德七年(623年),卒子唐神龍元年(705年),享年82歲。67歲登基稱帝,在位15年。退位後,唐中宗李顯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死後諡號“則天大聖皇后”。從此,“則天”二字逐漸代替其名,傳至今日,人們都稱之為武則天。 出身官宦之家 武則天是武氏家族在文水縣的第八代子孫。北魏時,她的祖先武洽官封五兵尚書、晉陽公,食邑於文水,賜田50頃。這塊封邑大約佔據著南徐至北徐兩村之地。在這塊土地上至今仍留有和武氏家族有關的古蹟,如則天廟、武家山、武家廓、泌水河、神福泉、武轅城等。其父武士彠是唐高祖李淵的開國功臣,歷任井鉞將軍右廂衛、工部尚書,封應國公。 在唐太宗朝,歷任豫州都督、利州都督、荊州大都督。貞觀九年(635年),卒於荊州大都督任上,享年59歲。其母楊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楊達之女,自幼篤信佛教,受戒立志事佛,有很高的文化素養,42歲嫁武士彠為繼室妻子,生有三女,武則天是其次女。武則天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官宦之家。 武則天幼年是都督府千金,後來是聖神皇帝,關於她的事蹟被人們傳為神話故事的很多,如袁天罡相面的傳說,至今,四川廣元還留有望雲鋪的地名。相傳,唐代火井令袁天罡回京,走到朝天關山上看見利州方向有王氣,又往西南走了15裡到望雲鋪,見利州上空祥雲累累,說:“王氣至。”武土彠聽說他善長相面,便邀至府上。當時武則天尚在強褓懷中,穿男孩服裝,袁天罡看後說:“龍瞳風頸,富貴之極。”又反覆細看說:“若是女當為天子。”又如正月二十三日婦女遊河灣,是四川廣元一年一度的民間例會,相傳這天是武則天的生日。還有則天婆婆梳妝樓、則天壩等遺蹟與傳說。 從才人到皇后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則天受召入宮。臨別時,母親楊氏傷心慟哭,武則天卻泰然處之,安慰母親說:“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夫?”由此小事已可看出武則天從小即見識非凡。 武則天入宮之初被冊封為才人,但10多年過去了,武則天既無子女也沒有被提升,可見她在當時的處境並不十分理想。然而,武則天卻時時在尋找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政治抱負。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匹烈馬,名號“獅子驄”,沒有人能夠馴服,唐太宗為此嘆息不已。當時武則天侍侯在側,她勇敢地提出馴馬的要求,說:“妾能馭之,然需三物,一鐵鞭,二鐵錘,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鐵錘錘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馬供人騎,若不能馴服要它何用。”唐太宗聽了誇獎她的膽略。這也正是日後武則天的一條馭政之道。之後,她逐漸與太子李治志趣相投,關係密切。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按當時宮廷常規,武則天出家為尼。兩年的尼姑生活使她全面地回顧了宮廷生活的富貴與艱險,在政治上日趨成熟。 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則天再次回到自己生活過的唐朝皇官。這是她與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