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古代叫什麼?
中國古時候叫什麼?
中國”的由來 -----------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著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弗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然,歷史上的“中國”不等於今天“中國”的範圍。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以後,也把“中國”作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中國古代又叫什麼
在古代,“中國”一詞的意思之一,是指帝王所處的都城。《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這是勸西周厲王放鬆一點對人民的壓榨,先從愛惜京都的人民做起,進而安撫四方之民。這裡,“中國”指京都,“四方”指京都外的諸夏。“中國”的另一古義是泛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即遠古華夏族所居住的地方。地處南方長江流域的楚國人稱周、魯、齊、晉等國所處的黃河流域為“中國”。這一含義的“中國”與“中原”的詞義相同。
後來,隨著疆域的擴大,“中國”所包括的範圍也擴大了。在今天,“中國”已是專有名詞,與古義的“中國”大不相同了。
中國大陸在古代叫什麼
“中國”“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九州”、
“海內”“中原”“四海”
據史書記載及現有的考古文物證實,“中國”名稱約在三千年前就有了。據一九八三年出土的西周文物上記有“餘其宅茲中或”。專家考證,“中或”就是中國。所謂“中”就是“居天下之中”的意思;所謂“國”,在古代意指“城”。
“中國”一名,古代含義不盡一樣。有的指京師為中國;有的指帝王所在的都城為中國;有的則指華夏族和漢族所在的地區為中國;也有的指我國華夏族所建的國家在黃河流域一帶,以為黃河流域為天下之中,故稱“中國”。古時的“中國”與史書記載的“華夏”、“中土”、“中原”、“中夏”、“九州”、“神州”、“中華”一詞的含義是相同的,都是中國人民對自己偉大祖國的共同稱謂。從秦以後,“中國”名稱的含義則指我國各族人民共有的疆域的全部領土。《史記·天官書》稱:“其後秦遂以兵滅六國,並中國”。《漢書·陸賈傳》曰:“皇帝(指劉邦)起豐沛,討暴秦,誅疆楚,為天下興利除害,繼五帝三王之業,統天下,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居天下之膏腴,人眾車輿,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自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名稱則是指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全部疆域領土。
古代的中國稱呼什麼?
中原,中土,神州,華夏。
中國在古代又被稱作什麼
中國古代由於地理位置,在古代被稱為中原,古人管京畿也叫中州,或者赤縣(古代首都設置赤縣),場也是國家的代稱,番薯異邦也管我國叫中土或者天朝。而九州這個稱呼是泛指夏禹王分封的古中國的九個地名總稱。古代朝代的國號也是中國的代稱,比如漢,唐,等等,現在外國人還管我們海外華人叫唐人。大概就這些了。
參考資料:憑自己記憶原創
古代中國叫啥名?
“中國”一詞的來源
相傳,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古時候,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華夏”。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
一、“中國”一詞之本義
華夏族人稱其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中國”。“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民勞》注:“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二、“中國”一詞之地域觀念演變
“中國”一詞所指範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範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1949年成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將“中國”概念完善、充實到今天的含義。
三、“中國”一詞別名
“中國”的別名,除上述的“華夏”外,還有“中華”、“九州”、“四海”、“神州”等稱呼。“中華”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三國志》裴注中最早出現了“中華”一詞。隨著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都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唐代韓亻屋詩云:“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中華”與“外國”對舉。所以,“中國”也簡稱“華”,中國人僑居海外稱“華僑”。
“九州”之名,起於戰國中期。當時列國紛爭,戰火連天,人們渴望統一,於是產生了區劃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貢》便有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九州。其它古籍如《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等也有“九州”的記載,儘管具體的州名有所差異,但記載的均為九個州。“州”正式成為政區是東漢的事。後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細,轄區也越來越小,但中心地......
中國古代官方語言是什麼
古代標準漢語 1911年以前
古代書面漢語稱為文言文。可推斷夏商周的語言差不多。例如《尚書·湯誓》裡有“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以及《孟子》所記《夏諺》和《逸周書》所記《夏箴》,這些謠諺都的押韻系統類似。古華夏人的語言是夏言。
在春秋時期,漢語標準語稱雅言,《論語》有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孔子游歷各國,傳道授業所用的正是這種語言,而非家鄉的方言。最古的漢語詞書《爾雅》,是解釋雅言以逼近正音。“雅,合乎規範的。”“雅言,古代指通行的標準語。”[1] 雅言來自夏言。《孔子詩論》中有“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中有“大雅”作“大夏”。
據漢代揚雄著《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一書所載當時的漢語標準語稱為“通言”。《論衡》中有記載小學的第一步是認字,要教標準音,不能教土話。
在東晉時代,漢族正統朝廷及南遷漢民帶來中原洛陽雅言,又稱“士音”,金陵本地居民的語言稱為“吳音”,又稱“庶音”[2] 。此後中原雅言和吳音在金陵融合。南朝梁時學者顧野王著《玉篇》整理京師金陵雅音,即為中原洛陽雅音南下後與南京吳語的結合體[3] 。
隋時期的《切韻》是現今可考的最早的韻書,代表南北朝至隋時期的標準音,但並不是都城長安音,而是洛下和金陵所傳讀書音的音韻綱領。經《唐韻》、《廣韻》、《集韻》等等一脈相承的增補,一直是官方承認的正統。
唐時期的《唐韻》推崇洛陽正音。例如李涪曾說“中華音切,莫過東都”,洛陽“居天地之中,稟氣特正”。
宋時期的《廣韻》是陳彭年等人根據更早的《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正音非都城開封音,陸游《老學庵筆記》有“中原惟洛陽得天地之中。語音最正”。
《中原音韻》元代周德清編著,有“欲正語言,必宗中原之音。”,“上自縉紳講論治道,及國語翻譯、國學教授言語,下至訟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但在《中原音韻》收了更多元代口語音,《中原音韻》對於當時以及以後的北曲創作起過很好的指導作用。
《洪武正韻》明初樂韶鳳、宋濂等11人編著,“一以中原雅音為定”。
北京官話是滿清以來以北京音為代表的北方話。滿清政府規定“舉人、生員、貢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得送試”。
現代標準漢語 1949年以前
現代標準漢語書面語是指典範的現代白話文。
1909年(宣統元年),清政府設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將當時通用的官話正式命名為國語。這是漢語標準語歷史上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1910年,將官話定名為“國語”的提議者、資政院議員。江謙再次在《質問學部分年籌辦國語教育說帖》中提出“用合聲字拼合國語,以收統一之效”的主張。1911年學部召開“中央教育會議”,通過了《統一國語辦法案》。自清末以來的國語制定運動,主要確定了標準語音的制定和國音符號(第一式)。在標準語音的制定方面,以北方官話(京音)為基礎。
中華民國建立後,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13年2月在北京召開了讀音統一會,用每省一票的多數票方法審定了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6500多個漢字的國音,決議融合各地方言製作出標準國音,即老國音。它的特點是:聲母和韻母95%左右與北京音相同;保留入音。會議還通過了注音字母。
1916年,北京教育界人士組織了國語研究會。
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國語統一籌備會,1919年9月編輯出版了《國音字典》。
1920年,教育部正式通令從該年起公立小學“國文科”一律改為“國語科”,教學白話文、“國音”和“注音字母”。
由於《國音字典》語音標準與北京語音標準產生的矛盾,1920年爆發了京國之爭。南京高師英文科主任......
足球在中國古代叫什麼來著?
蹴鞠
在中國古代是怎麼稱呼“廣場”的?
宮..
學校在中國古代叫什麼
各個時期都是不一樣的,例如學習的地方一般叫
癢,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而周朝的時候私人學校剛開始設立,而設立的人一般是諸侯豪門為了培養人才,於是叫“學宮”,比較有名的是齊國的“稷下”。春秋戰國及以後其他王朝也有類似的“學社”“文社”“詩社”等,宋以後的“書院”盛行,成為相對於“太學院”的學生學習的地方。當然,古代士人也大多會寓居在寺院道觀中(感覺古人非常注重經文的研究),所以學生們住的地方也有些類似的味道。至於吃飯的地方,根據明代的文獻,說那時候的老師是不管飯的--去求學是求人家的,要自己找旅店住(送東陽馬生序)。而一般來說,古人會將他們的與學習有關建築物起很文雅的名字,什麼這個堂那個館或者什麼什麼閣的(文淵閣)。
至於老師開會,這個就更加複雜了:戰國時候是百家爭鳴,而且那時候叫“子”的往往有勢力,可不想我們想的那樣一群溫文爾雅的學者。而很多是暴力崇拜,像墨家和魯班,縱橫家,兵家。而墨家本身又有為爭奪“拒子令”內鬥的記載。儒道法家雖然不崇尚“武鬥”,但學術間也是“劍拔弩張”的相互詆譭,而儒家本身後來又八分,反正是打到亂七八糟的。所以那時候一般開會就是爭鬥大會,辯經論法的,在道觀舉辦的比較多(佛教在漢後期才在中國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