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接口怎麼選?

General 更新 2025-01-21

固態硬盤哪種插口好?

從接口速度上:PCI-E>M.2(走PCIe總線) >或=SATA EXPRESS>SATA3.0>或=M.2(走SATA總線)>SATA2.0。

PCI-E接口的盤速度可達到幾G/s,但價格也高的離譜,一般家用沒必要選擇。

M.2(走PCIe總線)和SATA EXPRESS接口突破了SATA3.0速度,理論帶寬10Gb/s(即最大速度可達1G多/s),前者有賣的,如果浦科特M6E,後者沒見過這樣的盤。M.2接口的價格相對SATA3.0接口要貴一些。

M.2(走SATA總線)實際就是通過主板SATA傳輸,所以性能和主板的SATA應該一樣,但由於這種盤做的比較小,所以在閃存通道上不可能做多,一般也就4通道,所以在速度上略低於2.5寸的SATA接口盤,但因為不是普遍應用的產品,所以價格要比SATA接口的要貴。

具體需要哪種插口,要看電腦主板有什麼插口。如果家用,投資購買PCI-E接口的沒有必要,普通的SATA3.0足夠使用。

如何選購固態硬盤

正好回答別人的問題,順便提供給你:

速度快的是採用PCI-E接口採用NVMe協議的SSD,這些產品為家用旗艦版的頂級,例如intel 750、三星的950pro,速度可達到2G/S以上。但這些接口的SSD由於啟動過程中需要加載驅動,實際開機速度並不比高端SATA3.0接口的SSD快,啟動後使用中的數據讀寫速度確實高。

開機速度上不少高端的SATA3.0接口SSD盤相差不大,高端的產品有intel 730 480G,三星850pro 256G以上,浦科特M6P 256G以上等,這些都是SATA3.0接口SSD家用高端產品,象intel 3700 3500 3510等是企業級產品,主要是耐久度和穩定性好,價格昂貴,除非服務器使用,家用沒必要選擇。再低一些檔次的有浦科特M6P、閃迪至尊超極速、東芝Q300PRO等

耐用方面:採用MLC顆粒的盤基本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很難在保修期內把顆粒壽命寫完。所以除非作為服務器(在服務器上使用建議還是選擇企業版的)或單純寫入測試用,否則不用考慮耐用問題。另一耐用指標是意外斷電的掉盤,這個無法避免,哪個品牌都有可能出現,相對來說具有掉電保護功能的SSD能降低掛盤的機率,如INTEL 730系列,但也有掉盤的。

所以目前家用如果選擇PCI-E NVMe協議的盤,推薦INTEL 750 400G或1.2TB,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主板支持才可以。選擇SATA3.0接口的盤高端推薦intel 730 480G(240G版本寫入偏低),三星850Pro 256G以上。

普通使用也需要較好性能的可選閃迪至尊超極速和東芝Q300pro,再低一點的有浦科特M6S 、Q200 EX、鎂光MX200、OCZ ARC 100、閃迪加強版,最好選擇240G以上的。

固態硬盤接口怎麼選 SSD接口類型詳解

現在電腦數據接口主要分 SATA3 M2 U2 SATAE PCIE

U2和SATAE的接口固態比較少 價格也比較貴不要考慮

現在市面比較多的是SATA3 M2接口硬盤 PCIE也開始多起來{未來趨勢}

SATA3硬盤速度是6G/s PCIE接口一般是32G/s

M2接口看走什麼總線 走SATA3總線就是6G 走PCIE就是32G了但價格要貴點

SSD固態硬盤是什麼接口?

截止2015年4月,實用化並上市、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固態硬盤中,絕大多數都使用的SATA接口,其次還有MSATA、NGFF、PCI-E等接口類型。

(一)SATA接口之所以覆蓋率高,是因為它與傳統機械硬盤兼容通用。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固態硬盤使用sata2以下的接口,速度無法完全發揮,最好是用原生sata3接口。SATA接口,如下圖:

(二)MSATA接口,顧名思義,從SATA衍生而來,有SATA協會提出的接口規範,適合小型化設備,發展前景一般,如下圖:

(三)NGFF接口,英特爾提出的接口標準,適合小型化設備,寬度和厚度一致性高,接口通用性高,接口預留帶寬大,發展瓶頸小,如下圖:

(四)PCI-E接口,傳輸帶寬大,發展瓶頸小,早已是企業級固態硬盤標配,適合高端大容量的企業級固態硬盤,如下圖:

如何選購固態硬盤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李嘉添

鏈接:www.zhihu.com/...139883

來源:知乎

首先是接口。有好幾種,比如sata,msata,m.2,pci-e。我比較瞭解的是sata和msata。現在消費級固態硬盤一般是sata3接口。中高端產品的連續讀寫理論上可以雙雙達到500mb/s以上,這只是一個參數,和日常使用最相關的還是4k隨機讀寫。msata3接口速度和sata3一樣,特點是m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體積小,很多筆記本預留有msata接口,安裝起來像安內存條一樣,很簡單,但是一般比同檔次的sata接口產品貴一些,並且因為體積小,發熱量也大些。現在同為迷你接口的m.2接口有逐漸取代msata接口的趨勢。pci-e接口的速度極快,但是價格也高,並且pci-e接口兼容的機器也少。如果臺式機要安sata接口的硬盤還是簡單,一個硬盤架,一根sata線就夠了。螺絲固定,線接好,進bios設置ahci,開機,分區(分區可以用分區助手,在分區的同時可以在高級選項中設置4k對齊,一定要設置4k對齊,不然硬盤性能+壽命都會下降,一般分一個區就好,據說分區多會加重主控的負擔,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遷移系統,重啟,ok。筆記本裝sata比較麻煩,有可拆卸光驅的,可以把光驅拆下,買一個光驅位的硬盤托架(有9.8mm和12.8mm兩種規格,務必查好自己的本子是哪種規格),可以把固態裝在光驅位,也可以把機械硬盤查下來裝光驅位,把固態硬盤裝在原來的硬盤位。我選擇的是後者,因為大多數光驅位是sata2接口,無法發揮固態硬盤的全部性能。把機械硬盤裝光驅位當然也有缺點,光驅位減震沒有硬盤位那麼好,機械硬盤又是不耐震,可能會導致機械硬盤壽命降低。究竟怎麼裝,看個人的選擇啦。接口說完了。再說說固態硬盤兩個最重要的部分:主控和顆粒。順帶說說品牌。浦科特、建興(浦科特建興相當於是一家)、英睿達、鎂光(英睿達鎂光也相當於一家)、閃迪最常用marvell的主控兼顧性能和壽命,英特爾用sandforce的主控犧牲性能延長壽命,OCZ的barefoot主控燃燒壽命獲取性能。三星和東芝都有自己的主控,性能也都還可以。其他的sm和jmf什麼的主控,就比較低端了。上面提到的牌子,都是可靠的大廠。其他的影馳、威剛、金士頓、臺電、朗科、創見之類的,相對算小廠,故障率更高。消費級的顆粒主要有mlc和tlc(slc是更高級的顆粒,但是價格高,一般用作企業級產品),mlc更快速壽命更長,tlc更廉價。但是三星的evo系列tlc賣的和mlc一樣貴。顆粒還有原廠顆粒,白片,黑片之分。能生產閃存顆粒的廠家就那麼幾個,閃迪、三星、東芝、英特爾。。。原廠顆粒經過切割和篩選,故障率比較低。白片是原廠切割後第二輪篩選沒過的,相當於次品,會低價賣給下游廠商,像我的那款朗科就是用的三星的白片(ocz當年就是白片和原廠混著賣,持續的高返修和壞口碑終於玩到破產,後來被東芝收購了,有了東芝的原廠顆粒支持,加上本身做固態的家底,現在又是一枚好漢)。黑片就是第一輪篩選都沒過的,故障率更高,用黑片的都是黑心商家。所以我比較推薦的搭配是marvell主控+原廠mlc顆粒。目前性價比比較好的價位大概1......

怎麼知道自己電腦哪些固態硬盤可以使用啊_百度知道 100分

主要是要看適合哪種類型的藉口。建議下載一個魯大師,檢測之後,點擊硬盤信息,查看接口類型,確定是否可以加以及接口類型。

臺式機配置固態硬盤什麼接口比較好?

當然SATA3.0接口,msata接口一般是給筆記本或移動硬盤設計的,mSATA說白了還是SATA2.0的技術,傳輸速度遠不及SATA3.0,如果是機械硬盤兩個接口無所謂,但是固態硬盤的最大傳輸速率已經超過了mSATA接口的最大支持速率了

固態硬盤買什麼接口的好

如果你的主板支持,M.2或者新的U.2接口是最好的,但是這種SSD貴

怎麼判斷電腦適合什麼ssd接口,還有怎麼安裝。

T440主硬盤接口是SATA3,你要換成SSD的話也買2.5寸Sata3接口的就好; 你的電腦應該是8G內存吧,如果想嚐鮮就裝win8 64位系統吧;如果想追求軟件或是遊戲兼容性,推薦win7 64位。

先弄清自己的本有什麼接口,有沒Msata接口,有沒光驅?不清楚可以打聯想400電話問清楚

如果有Msata 那就買MSata接口的 SSD,推薦128G的,SATA3。0的。用這個SSD做系統盤;

如果沒有MSATA 接口,有光驅,就去TB買個2.5寸光驅位硬盤托架,買個2.5寸SATA3接口的SSD ,128G,將SSD裝在原硬盤位,換下的硬盤裝在托架上放在光驅位。光驅就留著備用吧。

我上個月的神舟K610 D1 I7 自己加的光驅位128GSSD,加了4G內存,win7 64位,開機15S,運行還不錯~

筆記本電腦加固態硬盤接口怎麼看

筆記本有mSATA接口的就用mSATA接口硬盤,沒有的話就選普通SATA的,最好在原硬盤位還上固態硬盤,這樣可以在這檯筆記本上發揮固態最佳性能,原硬盤如果需要,就用光驅托架裝在光驅位。

相關問題答案
固態硬盤接口怎麼選?
固態硬盤損壞怎麼修復?
固態硬盤顆粒怎麼看?
固態硬盤英文怎麼說?
固態硬盤主板怎麼設置?
固態硬盤壞了怎麼修復?
固態硬盤是做什麼的?
固態硬盤裡裝什麼?
怎麼看固態硬盤好壞?
怎麼看電腦是固態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