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建都在哪?
元朝哪年建立?定都哪兒? 20分
1271年建立,定都大都。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罰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國。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國。元朝的疆域空前廣闊,嶺北行省和遼陽行省北部到達北冰洋,西藏和臺灣第一次被納入中國版圖。元朝在中央實行一省制,設置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還設立宣政院管轄全國宗教和西藏事務。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我國省級行政制度之先河。元朝時期元曲得到發展,科技文化繁榮。後期因統治腐敗和民族壓迫,導致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明朝軍隊攻佔大都,元朝在全國的統治結束。
元代的都城在哪裡
一 上都
上都是元朝建立後的第一個都城,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東20公里閃電河北岸。早在忽必烈未即位前的1256年春,他即命近臣僧子聰(劉秉忠)於桓州城東、灤水北岸的龍岡相地建城,以此作為他統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的藩府駐地。1258年新城建成後,被命名為開平。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後,忽必烈在1260年春於此正式即位,建元中統。此後,開平府不斷得到增修擴建。中統四年(1263)五月,正式升為都城,定名上都。到第二年八月燕京改名中都,兩都巡幸制正式確立後,上都遂成為元代長期並存的兩大都城之一。
二 大都
大都位於今天的北京,是元朝建立的第二座都城,也是有元一代最為重要的一座都城。元朝建立後,因統治重心南移,忽必烈在繼續擴建上都的同時,於至元元年(1264)八月,將原金朝首都燕京定名為中都,開始正式確立兩都巡幸制度。至元四年,因中都舊城殘破不堪,忽必烈決定在中都的東北建築新城,至元九年二月,改中都名為大都,到至元十三年,新都建成。元朝統治期間,大都不僅是全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也是當時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國際大都會。
三 中都
元中都位於今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白城子。金屬撫州,元屬隆興路。大德十一年(1307),即位不久的武宗海山下令於此處建旺兀察都行宮,第二年行宮建成後,立中都留守司兼開寧路都總管府,於是,元朝又一座都城產生了。由於當時的中都只有宮闕,沒有城郭,武宗還徵調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外城,這一工程直到武宗去世也沒有結束。至大四年(1311)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後,罷中都之役,撤留守司,復立隆興路總管府,僅存在兩年零十個月的中都建制至此廢除。
元朝定都在哪裡?
北京
元代在遼金的基礎上建立大都,這是蒙古貴族認識到北京位於東
西地勢的交匯點上,又君臨南方,進可以扼控全國(事實也是如此,
從北京南進的軍事、政治行動基本上都是成功的:蒙古鐵騎的南下,
燕王朱棣的南下,清兵的南下,袁世凱的南下等等),退可以依託故
地漠北,捲起首飾,騎上馬,一溜煙就會遁入故地,這是以地利人和
的建都原則為依據的。
元朝首都是哪裡
元朝都城。突厥語稱為汗八里(Qan-baliq),意即汗城。1215年,成吉思汗攻佔金中都(今北京),復舊稱為燕京,作為蒙古貴族統治漢地的重要據點。窩闊臺開始在這裡派駐斷事官,建立行政機構,統轄漢地諸路,時稱燕京行臺或行尚書省。在這四十多年間,燕京遭受嚴重破壞。
元朝皇帝列表在哪兒建都
蒙古帝國(大元王朝)1206—1368年首都大都(北京)
第1任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1206—1227年在位22年
第2任監國孛兒只斤拖雷1228—1229年在位1年
第3任太宗孛兒只斤窩闊臺1229—1241年在位13年
第4任乃馬真後1242—1246年在位5年
第5任定宗孛兒只斤貴由1246—1249年在位3年
第6任海迷失後1249—1251年在位3年
第7任憲宗孛兒只蒙哥1251—1259年在位9年
第8任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1259—1271年改國號元—1294年在位36年
第9任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1294—1307年在位13年
第10任武宗孛兒只斤海山1307—1311年在位4年
第11任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1320年在位9年
第12任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1320—1323年在位3年
第13任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1323—1328年在位5年
第14任天順帝孛兒只斤阿速吉八1328年9月
第15任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耳1328—1329年在位1年
第16任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王束)1329年1月
第17任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耳1329—1332年
第18任寧宗孛兒只斤懿璘質班1332年10月在位
第19任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1333—1368年在位36年
蒙古帝國共15帝19傳立國136年大元王朝1271—1368年北遷共立國98年END
中國各個朝代建都都在什麼地方
奴隸社會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斟鄩(今河南洛陽)大禹姒文命
商朝: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 亳(今河南商丘)商太祖成湯(子天乙)
周朝:約前11世紀-前256年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 鎬(今陝西西安)周武王姬發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 洛邑(今河南洛陽)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戰國: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會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陽(今陝西咸陽) 秦始皇嬴政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 彭城(今江蘇徐州) 西楚霸王項羽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1月 長安(今陝西西安)漢高祖劉邦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常安(今陝西西安)新太祖建興帝王莽
玄漢:公元23年-公元25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更始帝劉玄
赤眉漢:公元25年-公元27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建世帝劉盆子
成家:公元25年-公元36年 成家(今四川成都)白帝公孫述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陽(今河南洛陽)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時期:220年-280年
——魏:220年-265年 洛陽(今河南洛陽)魏文帝曹丕
——蜀漢:221年-263年 成都(今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吳:222年-280年 建業(今江蘇南京)吳大帝孫權
晉十六國時期:265年-420年
——晉朝:265年-420年
——西晉:265年-316年 洛陽(今河南洛陽)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317年-420年 建康(今江蘇南京)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前期、中期、後期(後期包括崛起的北魏前期)三階段:304年-420年
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
——南朝時期:420年-589年
———宋:420年-479年 建康(今江蘇南京)宋武帝劉裕
———齊:479年-502年 建康(今江蘇南京)齊高帝蕭道成
———樑:502年-557年 建康(今江蘇南京)梁武帝蕭衍
———陳:557年-589年 建康(今江蘇南京)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時期:386年-589年
——十六國末期:420年-439年
———北魏中後期:420年-557年 洛陽(今河南洛陽)北魏道武帝拓跋圭
———西魏:532年-556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寶炬
———東魏:534年-550年 鄴城(今河北鄴鎮)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
———北齊:550年-577年 鄴城(今河北鄴鎮) 北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年-581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國統一前:581年-589年
十六國春秋【前、中、後、末4期,將十六國時期分別穿插到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中】時期:304年-439年
隋朝:581年-618年大興(今陝西西安)隋文帝楊堅
唐朝:618年-907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唐高祖李淵
[包括武周時期:690年-705年 神都(今河南洛陽)則天大聖皇帝武曌]
五代十國:891年-979年
——後梁:907年-923年 汴(今河南開封) 後梁太祖朱溫
——後唐:923年-936年 洛陽(今河南洛陽)唐莊宗李存勖
——後晉:936年-947年 汴(今河南開封) 後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947年-950年 汴(今河南開封) 後漢高祖劉暠
——後周:951年-960年 汴(今河南開封)周太祖郭威
——南吳:908年-937年廣陵(今江蘇揚州) 吳宣帝楊隆演
——南唐:937年-975年 金陵(今江蘇南京) 南唐烈祖李昪
——前蜀:907年-925年 成都(今四川成都)前蜀高祖王建
——後蜀:934年-965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為什麼元朝建都北京
元朝建國,元大都堪選在此,是必然的。元大都由規劃家、天文學家、水利家劉秉忠、郭守敬師徒二人會集風水名家堪輿規劃。 風水學對城市的選址講究山和水。北京山勢既定,唯一的缺憾就是水流不夠。二人於是引地上、地下兩條水脈入京城。地上水,引自號稱“天下第一泉”的玉泉山泉水。人工引泉渠流經太平橋--甘水橋--周橋,直入通惠河,因水來自西方的八卦“金”位,故名“金水河”。元大都地下水脈,也是來自玉泉山。此井水甘甜,旱季水位也恆定,後來成為皇宮祭祀“龍泉井神”的聖地。
金人認定,燕都地處雄要,北依山險,南壓中原,若坐堂隍,俯
視庭宇,是看中了北京的地理環境。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確獨特,它
為中原北方門戶,有人講它是中國的“龍眼”所在。它面平陸,負重
山,南通江淮,北連溯漠,可稱得上是“財貨駢集,天險地利”,實
為汴(開封)、洛(洛陽)、關中(西安)、江左(南京一帶)皆不
及也。
元代在遼金的基礎上建立大都,這是蒙古貴族認識到北京位於東
西地勢的交匯點上,又君臨南方,進可以扼控全國(事實也是如此,
從北京南進的軍事、政治行動基本上都是成功的:蒙古鐵騎的南下,
燕王朱棣的南下,清兵的南下,袁世凱的南下等等),退可以依託故
地漠北,捲起首飾,騎上馬,一溜煙就會遁入故地,這是以地利人和
的建都原則為依據的。
元朝建都在哪?急急急!!
蒙古帝國是蒙古族乞顏部演變而來的,在聖祖統一蒙古以後,定都阿拉哈林。這裡曾經是克烈部的首都,由於乞顏部是個相對後起的部落,而其他文化較高的部落在統一戰爭中受到了較大的破壞,只有克烈部一支是乞顏部的盟友,受到的破壞相對較小。
到了世祖忽必烈時期,由於蒙哥可汗意外身亡,四弟忽必烈在南方稱可汗,而蒙哥和忽必烈的六弟阿里不哥在北方稱可汗。忽必烈的政權以燕京觸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為中心,而阿里不哥則佔據了和林城。本來忽必烈想拿下哈拉和林,以其作為首都。但是戰爭遠沒有想象的那麼順利,等到忽必烈擊敗了阿里不哥的時候,北京作為首都的事實已經難以改變。
之後,由於每一個元朝皇帝登基都要費一番周折,所以很多元朝皇帝是在上都登基的,甚至在上都辦公。北京也就是元大都,有的時候只是一個名義上的首都。現在也有很多國家由於各種原因,國家機構不在首都辦公,比如南非就是最典型的一個。
後來,元朝北返之後,依然以阿拉哈林作為首都。
元朝都城是哪裡
上都是元朝建立後的第一個都城,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東20公里閃電河北岸。早在忽必烈未即位前的1256年春,他即命近臣僧子聰(劉秉忠)於桓州城東、灤水北岸的龍岡相地建城,以此作為他統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的藩府駐地。1258年新城建成後,被命名為開平。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後,忽必烈在1260年春於此正式即位,建元中統。此後,開平府不斷得到增修擴建。中統四年(1263)五月,正式升為都城,定名上都。到第二年八月燕京改名中都,兩都巡幸制正式確立後,上都遂成為元代長期並存的兩大都城之一。
元朝首都大都是現在的哪裡
就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