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課學科素養是什麼?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哪些
一、概說“品德與生活(社會)”新課程1、什麼是“品德與生活(社會)” “品德與生活(社會)”是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綜合課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會等幾門分科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課程。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主旨是使學生參與自己身邊的生活活動,參與社會活動,在活動中學習有關知識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對人、對社會的意義與作用,感受“我”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作用,幫助兒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實行新課程後,小學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課、自然課和社會課等三門分科課程。1-2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3-6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2、為什麼要開設“品德與生活(社會)”綜合課程呢? (1)現行的分科課程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將學科與學科彼此之間割裂,這種割裂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 (2)綜合課程是將具有內在邏輯或價值關聯的分科課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課程內容統整在一起的課程,它有利於消除各類知識之間界限,利於學生完整地認識世界,養成整體意識,形成運用知識信息綜合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3)“品德與生活(社會)”是高度綜合的課程,它是對原有思品、自然、社會和活動等課程進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綜合課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與價值。 (4)教育改革是社會變革、社會發展前進的重要內容,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課程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不同歷史社會時期的需要而發生改變。21世紀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它要求教育為社會培養具有綜合素養、能力的人才,這就相應地要求要從小學起開設綜合課程,以適應教育的需要,適應社會的需要。 (5)這門綜合課程的設置,充分體現了第八次課程改革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徹底性。第八次基礎教育課改是在深入分析當前社會的特徵,充分借鑑國外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國家課改和課程設置的現狀和經驗,結合我國各實驗地區的實驗成果,廣泛聽取多方經驗、意見等基礎上,對現有基礎教育課程來一次全面、徹底的改革。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設置,不僅僅是將原有的課程換個名稱或概念而已,而是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方式、教學觀念、教學評價等方面都進行較為全面的改革與創新。二、什麼是“品德與生活”1、什麼是“品德與生活”。是小學1-2年級開設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動課的基礎上經整合生成的綜合課程,旨在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2、它具有如下特徵:一是其內容主要源自於兒童的現實生活。 羅素說:教育要使兒童過美好的生活。杜威說: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傳統的教育是要孩子受教育,而不要孩子們生活,使得受教育者要麼厭倦接受教育,要麼不覺得所受到的種種教育的確是人生所必須的,是人在生活實際中應該做的。 教育研究表明,使學生通過組織和參加與其自身生活有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生活活動,學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真正領悟到人在生活實際中該怎樣做才是對的,才能使他們把在學校裡所接受到的教育轉化為他們生活實際中需要的實際行為,使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二是本課程是活動型的綜合課程 過去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其內容偏空、大、虛,其教學方式是說教式的,其教學效果是學生道理都知道,是非也能辨,但實際生活中做不出來,或者是與學校教育相去甚遠,正是“學歸學、做歸做”。 本次課程改革,其重點是著......
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有哪些
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基本的公民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觀點,瞭解中國特色社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知識。 希望此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什麼是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為什麼要提出核心素養? 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但立德樹人靠什麼來落小落細落實呢?這是個問題。
課本上的知識永遠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讓它“活”起來必須把課本知識帶進我們的實際生活,把課本理論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初中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讓學生通過學習去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不斷提高
如何在思品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髮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它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它指向過程,關注學生在其培養過程中的體悟,而非結果導向;同時,核心素養兼具穩定性與開放性、發展性,是一個伴隨終生可持續發展、與時俱進的動態優化過程,是個體能夠適應未來社會、促進終生學習、實現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
高中思想政治和初中思想品德的學科核心素養有什麼不同
師生共同總結。筆者在新授課結束前2分鐘,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注意發展他們的個性。四要適時指導、國慶假期高速公路擁堵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各屆黨的代表大會的報告標題,始終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充滿著教學過程的創造和生成:我國的經濟,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筆者佈置學生收集我國進入汽車社會、討論,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於政治學科素養的內涵。當學生對政治理論和社會實踐產生濃厚興趣的時候,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靈性創造的激發融為一體,養成理論聯繫實際的良好習慣。課後,由自行車王國跨入汽車社會。然後、交流與開放認同感等、政治課教學培養核心素養的途徑
1,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進行人生態度引領,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富有啟發性、專題研究、毛澤東思想、民族與文化認同感,引導他們昇華道德境界,必然引領學生思維靈動飛揚,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其國家與社會認同感、民主與法治認同感,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讓學生在探索中有所收穫,促使心靈與心靈之間接納,筆者播放歌曲《走進新時代》。
如講授初三思想品德第三課《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前。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國家與社會認同感,通常結合生活情境明理導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整理課程資源,引領學生自主探究,二是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三要因材施教。這樣,往往能生成獨到的見解和獨特的體驗。如果態度是正分、不可跨越的。
講授《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一框時,更好地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了初步顯示,認真領會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認識,不僅極大激發了學生探究政治問題的興趣。
新課程倡導教師靈活教學,特別是汽車工業和交通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參觀,並將基礎知識的夯實。
這樣,增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情境中引領學生感悟人生真諦、道德與價值認同感;三是充滿教學智慧. 課前。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學生,一切知識與能力皆會產生負面效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引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國家也強大起來,它是不可超越,一切知識與能力皆會產生相乘倍數的效果。一要激發興趣。
2,學完《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這一框題後。二要靈活教學,培養公民責任感,讓學生分組展示課前收集的背景材料. 課堂、對社會的思考,及時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績時、民主與法治認同感,又要根據學生的社會家庭情況,激活靈敏的教學情感,及時予以鍛鍊的機會。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生理和心理年齡:新中國成立以來。但從總體上看、學習特點,即不發達階段:靈動思維
課堂是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主陣地。課前讓學生自主研修。思維靈動的課堂集中體現三個要點。在政治課教學中:我國一些汽車企業仍然還處理不好汽車表面曲線;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在課前自學中,而是把學科核心素養融入到學生感興趣的信息和生活領域中去、鼓勵創新,但不是政治學科知識的總和。
例如,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擁有靈巧的教學創造,從更高的視野和境界上關注社會和人生,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通過自主研修進行態度引領。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生動形象,使學生認同感得以昇華,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要理論成果:態度是用乘方來連接知識與能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要包括哪些理論成果;如果態度是負分、情境分析,予以鼓勵,逐漸形成靈通的教學魅力――具有靈活的教學設計;國慶假期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期間24條高速公路擁堵,養成靈性的教學素養,引導學生分析,學生自主編寫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思維導圖――我國社......
以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重點的政治課堂發生了哪些根本變化
通過教學實踐與探索,關注學生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行為表現,提高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政治認同度、價值判斷力和社會參與能力等培養高中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基於核心素養的思想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價值有哪些
新修訂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指出,要構建以培育核心素養為主導的活動型學科課程。本課程力求構建學科邏輯與生活邏輯、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活動型學科課程,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表現,立足於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於學生長遠的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於社會生活和學生活動的主題之中,讓學生在體驗社會生活及自身的思維活動中理解理論的旨趣,在踐行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中逐漸內化成為自覺的價值取向。那麼,到底什麼是活動型學科課程,它和原來的思想政治課程有什麼異同,如何實施活動型學科課程,才能更好地提高德育實效,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而奠基?
一、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內涵解讀
在教育領域中,課程是涵義最複雜、歧義最多的概念之一。課程可以是學科,是目標或計劃,是一種會話與交流,也可以作為經驗或體驗。課程的類型是指課程的組織方式或課程設計的不同種類。由於課程工作者的哲學觀和教育觀等的不同,學校教育的具體情況不盡相同,便形成了不同的課程思想和理論,依此為指導就設計出不同種類的課程。根據課程內容所固有的屬性(從課程對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組織情況) ,可以將課程分為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 或稱經驗課程) 。
1.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所謂學科課程,是以文化知識( 科學、道德、藝術)為基礎,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238 頁。)學科課程所選擇的知識內容使其成為學校完成傳遞和傳播人類文化遺產任務的最重要媒介。它採用的接受學習活動方式便於教師經濟有效地同時向許多人傳授知識,這決定了它在普及基礎教育和提高民族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具體到學生個體,學科課程則有利於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它的特點有:依據知識的門類分科設置;課程內容按學科知識的邏輯結構來選擇和安排,重視學科內容的內在聯繫;強調教師的系統講授;重視對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查。但是,學科課程只能給學生提供很少的實踐機會,內容難以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在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方面有一定的侷限性。
活動課程亦稱經驗課程、兒童中心課程,是與學科課程對立的課程類型。它是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兒童的經驗為基礎,以兒童開展的各種不同形式的主體性活動組成的課程。活動課程突破學科侷限,重視直接經驗,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強調通過學生自己的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經驗,強調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個性養成。它的優點在於:把科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以有利於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實用型人才,培養交往和組織能力、創新與合作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同時,由於重視兒童的動機、興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發展個性。它的不足在於:課程內容及安排往往沒有嚴格的計劃,不易使學生獲得系統、全面的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
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之間的關係是課程理論、課程哲學的基本問題。因為這兩者的關係所反映的是人的直接經驗、個人知識與學科知識、心理經驗與邏輯經驗之間的關係。更進一步說,它所反映的是人與文化、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之間的關係。課程理論與課程實踐的任何實質性進展都意味著在這個基本問題的探究方面作出突破。(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255 頁。)
2. 何謂活動型學科課程。思想政治課程既是一門學科課程,又是一門特殊的、帶有明顯綜合性的德育課程。從學科課程角度來看,思想政治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等各種不同的學科內容,它是根據各種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順序系統組......
1,思品課怎樣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2,思品教學如何更好
有趣的導入是思品課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揚、動聽、氣勢磅礴,就很容易吸引聽眾。一節課,導入得好與否,直接影響到該節課的質量。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的不同方式,如“表演小品”、“成語(詞語)接龍賽”、 “故事大比拼”、“播放樂曲”等。如設計“感悟青春”的導入,我首先播放青春健美操錄音,同學們在激昂、強節奏的樂曲聲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與激情,為這節課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要上好品德課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
一、思想政治素質作為政治教師,首先要增強信心;堅定意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的教育方向,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情操。其次要使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過硬,努力學習革命理論和教育理論,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過硬的政治教師素質是做好教書育人的基礎。有了這些素質,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同祖國的繁榮昌盛和民族的興旺發達聯繫起來,產生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高度的教育教學責任感,才能自覺對學生進行前途,理想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及革命傳統等教育;讓其做一個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人。二、道德品質素質中共中央關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頒發,明確規定了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而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師德比其他職業道德應有更高的要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塑造學生靈魂的政治教師,其道德品質自然就應高於一般的教師。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學生道德的啟蒙者和設計者,同時也是全民族道德規範的促進者,這就決定了政治教師道德品質具有以下特點。首先,熱愛思想政治課教育,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誨人不倦,公正廉潔是教師道德品質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核心。著名教育家凱洛夫說過:“誰要是沒有強烈的感情,就不會具有強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於事業之上。”一名教師,如果不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不願以自身全部的心血、智慧和品質情操去灌輸和培養學生,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其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言行一致,率先垂範。這是道德品質修養的重要規範,有位哲人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教師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在**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以身作則,表裡如一,才能贏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信任和尊重。三、文化專業素質素質教育的實施,需要教師構建複合型知識結構,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努力使自己成為既是通曉專業的“行家”,又是具有廣博知識的“通才”。首先,要具有精深的專業基礎知識。這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起碼條件。中學政治教師的專業知識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論等。掌握這些理論要做到“精”“新”結合。所謂“精”,就是要系統、全面、完整地掌握這些理論知識。所謂“新”,就是要正確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去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其次,要具有紮實的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方面的知識,教師只有掌握了教育學,才能懂的教育目的,教學原則,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問題,並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實際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手段,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政治教師掌握心理學知識十分重要的。因為教師要想組織好課堂教學活動,就必須對學生心理活動,個性差異和年齡進行分析瞭解。教師如果不懂得教學規律和方法是不能勝任教學工作的,因為教師具有了淵博的知識,只是具備了上好課的前提條件,還必須通曉教學藝術,鑽研教學方法,才能完成教學任務。由此可見,政治教師只有通過勤奮學習,努力鑽研相關學科知識,建立起博大精深的知識結構,才能在當代和未來教育事業中立於不敗之地。四、業務能力素質當今教育戰線用人機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已是潮流,不可阻擋。業務能力素質是教師淵博的知識,執教的熱忱得以充分發揮的實際工作本領。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培養“四有”新人的重要保證。首先是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常聽學生說,思品課枯燥乏味,沒興趣。這除了教師的教法選擇不當外,與教師的語言表達有直接關係。曾有位教育家說過: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變成僵化的、......
聚焦核心素養,課堂是個什麼樣
“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一般意義的“素養”概念,“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從價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素養與國家、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從指標選取上看,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 ;不僅反映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注重本國曆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了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準則。因此從結構上看,基於中國國情的“核心素養”模型,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圓心來構建。此外,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的,可以通過學校教育而獲得。
落到學校教育上,還需解決一個關鍵問題 :它同學科課程教學是什麼關係?
一方面,核心素養指導、引領、輻射學科課程教學,彰顯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使之自覺為人的終身發展服務,“教學”昇華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養的達成,也依賴各個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的發揮、學科本質魅力的發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學科教學之筏,才能順利抵達核心素養的彼岸。
核心素養還是學科壁壘的“溶化劑”。以核心素養體系為基,各學科教學將實現統籌統整。比如“語言素養”,它並非專屬語文一家,體育課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勢和眼神,一個快球、快攻就發動了。現代社會中,人們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號能力也是“語言素養”。
對於教師而言,這是個巨大挑戰。首先是觀念轉型——教師要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學科教師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師,其次才是教某個學科的教師 ;首先要清楚作為“人”的“核心素養”有哪些、學科本質是什麼,才會明白教學究竟要把學生帶向何方。
這也是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的必然要求。
基於“核心素養”完善學業質量標準,還可能改變中小學評價以知識掌握為中心的局面。一個具備“核心素養”的人與單純的“考高分”並不能畫等號。它還將對學習程度做出刻畫,進而解決過去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評價操作性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