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失敗的原因?
歸納李鴻章外交失敗的原因
失敗的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清政府自始至終對關於國家的主要威脅的判斷上是搖擺不定是錯誤的。
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清政府完全將日本視為威脅其統治的最大敵人,並通過聯俄製日,但是實際上日本對中國的威脅在日俄戰爭之前主要是來自於海上,而從地緣政治角度考慮沙俄與中國東北西北接壤,陸路相通其威脅遠遠大於日本。聯合日、俄當中的任何一個都無疑於是引狼入室。“從鴉片戰爭起,中國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受到列強的奴役,變成一個辦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欺負中國的列強,總共有十幾個,第一名是英國……而獲得利益最大的兩個國家一個是沙俄,一個是日本”[7]清政府在沒有認清楚誰是威脅最大的敵人的前提下制定“以夷制夷”的對外政策就很難保證到“有的放矢”以及政策的連貫性,這往往容易造成清政府始終在列強之間疲於應付,“左右逢源”的出賣國家利益,很難以集中力量爭取自己的國家權利。
第二,清政府“以夷制夷”政策的實施始終是在主權喪失、國力積弱的前提下進行的。
而“以夷制夷”這一政策實施的可行性必須有一個前提,即使用者自己必須擁有一定的實力,有較為強大的力量作為後盾。“以夷制夷”這種古老的外交傳統之所以被清朝統治者所推崇、繼承,主要是受到中國古代歷代王朝“以夷制夷”取得了輝煌的成果的影響。縱觀中國古代制夷成功的事例可以看到,那時的中原王朝大都經濟發達、政治穩定、文化優於邊緣少數民族,這就為中原王朝制服蠻夷提供了堅實的物質、精神基礎。儘管有時以羈縻手法去制夷,但都是誘以重利,以作暫緩之計,待時機成熟,便會重振國威。這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無論採取何種手法,但主權猶存,實力尚在。這是中原王朝之所以能制夷成功的根本所在。而晚清時期正處於一個鉅變的時代, 政治腐敗,經濟落後,沒有一定的實力作為前提保障,古老傳統的“以夷制夷”策略與時代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以致處處受挫[8]。“時宜則事易,事易則備變”清政府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用不變的政策去應付變化了的客觀實際情況,幻想成功不但是不可能的反而是被夷所制。
第三,“以夷制夷”政策是利用“夷”之間的相互衝突來以毒攻毒,從而使自己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的一種外交策略。
如果夷夷之間不存在不可調和的衝突那麼“以夷制夷”政策就沒有實施的可行性。帝國主義國家在侵略中國、瓜分利益問題上儘管存在著矛盾與差異,但是由於“門戶開放”、“利益均沾”條款的存在,帝國主義列強之間往往形成默契勾結在一起共同向清政府施壓,攫取在華利益,使得清政府的“以夷制夷”政策很難實施。再則,帝國主義列強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與清政府聯合起來對付另一個帝國主義國家,也不願意因為清政府而與其它帝國主義國家結怨,他們與清政府暫時的“友好”只是為了更好的攫取自己能夠通過清政府攫取的在華利益。這一點,在李鴻章與沙俄簽訂《中俄密約》事件中最能夠體現。沙俄根本沒有真心與清政府結盟的誠意,反而是利用李鴻章的外交無知與昏庸在進餐的時候卑鄙的修改密約條款把“中俄軍事同盟對付日本或與日本同盟之國”篡改為“日本國”,可憐李鴻章非但居然沒有發現照樣畫押,而且還在國人面前炫耀“二十年無事,總可得也”。最終遭到黃遵憲“老來失計親豺虎,卻道支持二十年”的嘲笑。這一嘲笑不僅僅是嘲笑李鴻章一個人而是對整個清政府推行的“以夷制夷”政策最徹底的失望與最辛辣的諷刺。
四、 晚清“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啟示
“以夷制夷”政策的實施在最初階段以及一些細小問題上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這一政策最終是走向失敗的,它不光沒有達到利用列強“均勢”與矛盾維護國家利益的初衷,並且還異化為了列強制......
李鴻章和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和原因
失敗的標誌是甲午戰爭北洋艦隊的覆沒(其實不應該說失敗,只能說是當時階段的破產而已,洋務運動的影響至今仍有體現)
原因為:
第一,在不觸動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務派試圖利用西方資本主義的某些長處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這種手段和基礎的矛盾,使洋務運動註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時,洋務運動處處受到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從而加大了洋務運動開展的阻力.
第二,洋務派本身的階級侷限性,決定了他們既是近代工業的創辦者和經營者,也是其摧殘者和破壞者,其封建衙門和官僚式的體制,必定導致洋務企業的失敗.
第三,洋務運動的目的之一是抵禦外侮,但洋務派在主持外交活動中,堅持“外須和戎”,對外妥協投降,他們所創辦的近代企業有抵禦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卻不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位.
甲午戰爭,洋務派標榜的“自強”“求富”目標未能實現,洋務運動基本失敗.
第四,當時的大多數中國人對洋務知之甚少,思想還處於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禮教束縛的階段.
李鴻章認為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1、中國財力不足,沒有能夠儘量滿足海軍需要;2、海軍準備落後,不足以與外強抗爭,僅能維持防守。
但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的實際原因在於中國封建制度的落後,以弱勝強的戰例也是不少的。
李鴻章參與的這項運動失敗的原因
1、洋務運動慘淡失敗,沒有能夠挽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2、李鴻章作為地主階級的代表,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最根本的)
李鴻章對黃海海戰失敗原因的分析對嗎?為什麼?
對一半。黃海海戰前日本人一心發展軍事這是沒錯的。但是,當時的中國GDP高於日本,因此,並不是財力所限,而是沒有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當時日本海軍對北洋艦隊還是相當忌憚的,實力上的差距並不大。歸根到底,黃海海戰的勝負的決定因素是制度的優劣和對制海權的認識。制度上就不必說了,雙方的制海權的認知存在巨大差距。日本人的目的首先是控制海洋,如果失敗,退而求其次,控制對馬海峽,再不成就力保日本沿海,至始至終,海軍都是主角。而當時清政府發展海軍不過是為了保護陸軍不受攻擊,可以說,海軍在清軍中不過是個配角地位。
李鴻章“以夷制夷”外交政策失敗的原因
失敗的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清政府自始至終對關於國家的主要威脅的判斷上是搖擺不定是錯誤的。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清政府完全將日本視為威脅其統治的最大敵人,並通過聯俄製日,但是實際上日本對中國的威脅在日俄戰爭之前主要是來自於海上,而從地緣政治角度考慮沙俄與中國東北西北接壤,陸路相通其威脅遠遠大於日本。聯合日、俄當中的任何一個都無疑於是引狼入室。“從鴉片戰爭起,中國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受到列強的奴役,變成一個辦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欺負中國的列強,總共有十幾個,第一名是英國……而獲得利益最大的兩個國家一個是沙俄,一個是日本”[7]清政府在沒有認清楚誰是威脅最大的敵人的前提下制定“以夷制夷”的對外政策就很難保證到“有的放矢”以及政策的連貫性,這往往容易造成清政府始終在列強之間疲於應付,“左右逢源”的出賣國家利益,很難以集中力量爭取自己的國家權利。 第二,清政府“以夷制夷”政策的實施始終是在主權喪失、國力積弱的前提下進行的。而“以夷制夷”這一政策實施的可行性必須有一個前提,即使用者自己必須擁有一定的實力,有較為強大的力量作為後盾。“以夷制夷”這種古老的外交傳統之所以被清朝統治者所推崇、繼承,主要是受到中國古代歷代王朝“以夷制夷”取得了輝煌的成果的影響。縱觀中國古代制夷成功的事例可以看到,那時的中原王朝大都經濟發達、政治穩定、文化優於邊緣少數民族,這就為中原王朝制服蠻夷提供了堅實的物質、精神基礎。儘管有時以羈縻手法去制夷,但都是誘以重利,以作暫緩之計,待時機成熟,便會重振國威。這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無論採取何種手法,但主權猶存,實力尚在。這是中原王朝之所以能制夷成功的根本所在。而晚清時期正處於一個鉅變的時代, 政治腐敗,經濟落後,沒有一定的實力作為前提保障,古老傳統的“以夷制夷”策略與時代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以致處處受挫[8]。“時宜則事易,事易則備變”清政府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用不變的政策去應付變化了的客觀實際情況,幻想成功不但是不可能的反而是被夷所制。 第三,“以夷制夷”政策是利用“夷”之間的相互衝突來以毒攻毒,從而使自己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的一種外交策略。如果夷夷之間不存在不可調和的衝突那麼“以夷制夷”政策就沒有實施的可行性。帝國主義國家在侵略中國、瓜分利益問題上儘管存在著矛盾與差異,但是由於“門戶開放”、“利益均沾”條款的存在,帝國主義列強之間往往形成默契勾結在一起共同向清政府施壓,攫取在華利益,使得清政府的“以夷制夷”政策很難實施。再則,帝國主義列強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與清政府聯合起來對付另一個帝國主義國家,也不願意因為清政府而與其它帝國主義國家結怨,他們與清政府暫時的“友好”只是為了更好的攫取自己能夠通過清政府攫取的在華利益。這一點,在李鴻章與沙俄簽訂《中俄密約》事件中最能夠體現。沙俄根本沒有真心與清政府結盟的誠意,反而是利用李鴻章的外交無知與昏庸在進餐的時候卑鄙的修改密約條款把“中俄軍事同盟對付日本或與日本同盟之國”篡改為“日本國”,可憐李鴻章非但居然沒有發現照樣畫押,而且還在國人面前炫耀“二十年無事,總可得也”。最終遭到黃遵憲“老來失計親豺虎,卻道支持二十年”的嘲笑。這一嘲笑不僅僅是嘲笑李鴻章一個人而是對整個清政府推行的“以夷制夷”政策最徹底的失望與最辛辣的諷刺。 四、 晚清“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啟示 “以夷制夷”政策的實施在最初階段以及一些細小問題上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這一政策最終是走向失敗的,它不光沒有達到利用列強“均勢”與矛盾維護國家利益的初衷,並且還異化為了列強制約中國,攫取在華利益的工具,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完全是......
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原因?能怪李鴻章嗎?
我也認為不能只怪李鴻章,不過他也有責任
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朽無能,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後。
直接原因:李鴻章命令北洋艦隊退守威海衛港拒不出戰導致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以及清政府為了給慈禧太后做壽把大量軍費用作給慈禧太后賀壽。
文:(不是我寫的)
一向為李鴻章所倚重的北洋艦隊竟會在甲午海戰中敗給日本,這是李鴻章及其他清朝統治者所萬萬料想不到的。他們雖然對西方列強畏之若虎,但對日本卻從沒用正視的眼光去打量過它,因為臣伏了千年的小小島國,不過是個蠻夷小邦,是決沒有掀起黃海千尺浪的能耐的。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蠻夷小邦掀起了千層浪,掀翻了清政府賴以自慰的新式海軍——北洋艦隊,使清朝的海岸線一下子暴露在正覬覦中國這塊肥臠的列強的眼前。 那麼究竟是什麼使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艦隊如此不堪一擊呢?這,值得我們深思。北洋艦隊是洋務運動的產物。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的開明地主為了挽救清王朝瀕危的統治,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用於壯大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終於,在80年代中期,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初步組建完成,其中以北洋海軍的實力最為雄厚。但是雖然引進了先進的艦隻,軍隊的管理模式卻依舊陳舊、僵化。這支艦隊自組建以來就很少進行訓練演習,艦艇也不知保養,以至於炮管上經常晾滿水兵的襪子,炮筒中一摸一把黑灰。曾有一位日本將領參觀艦隊後說:“這種艦隊,噸位再大也是沒用的。”
為什麼有了艦隊卻不訓練呢?其原因在於清政府根本就不重視艦隊的存在與發展。在他們眼中,這支艦隊只是用來向世人顯威的、自欺欺人的工具。再加上慈禧大搞“萬壽慶典”挪用了海軍的軍費,極度緊缺燃料、彈藥成為艦隊不得不面對的嚴峻現實。在關鍵的時刻,英美等國也從中作梗,把質量低劣甚至根本無法使用的炮彈出售給中國。因此,北洋艦隊在海戰中吃虧很大。
中日甲午海戰的失利最終又使中國套上了《馬關條約》這一沉重的枷鎖。隨著條約的簽定,外國列強極大地加緊了對中國的輸出和原料掠奪,外國勢力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
甲午中日戰爭後,素來夜郎自大的清朝統治者不得不對昔日的蠻夷小邦刮目相看。中國的仁人志士更是為此苦苦思索日本強盛的根源。
日本的近代化始於1868年的明治維新。當時以明治天皇為首,中下層武士為主的倒幕派以暴力推翻了幕府統治,阻礙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最大毒瘤被割除了。通過大刀闊斧地改革,如廢藩置縣、改革土地制度推行“文明開化”政策等,擺脫了封建制度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束縛,走上獨立發展的強國之路,在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的同時,它還進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體轉變為君主立憲政體,由天皇頒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也賦予了公民以言論、集會、出版、結社的自由。日本還順應時代潮流,大力吸收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豐碩的科技成果,並使之轉化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動力。壟斷組織的形成及壯大,促使日本於20世紀初向帝國主義過渡。為解決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轉移人民鬥爭的視線,日本出臺了“大陸政策”,把中國和朝鮮劃入了其“利益線”範圍。
而此時清朝的洋務派們卻只知引進技術和設備,對於政治制度卻視而不見。他們認為中國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是先聖們制定出來的,一旦涉及到政治制度的徹底改革不僅損害到他們自身的利益,還會遭來由於褻瀆祖先而帶來的滅頂之災。這種主觀上的桎梏影響了洋務運動的進程及其發揮的作用,無法形成中國近代完整的工業......
材料二中李鴻章如此傷感的原因是什麼
(2)①甲午戰爭失敗,洋務運動破產;②洋務運動沒有使國家富強起來;③洋務運動的目的沒有實現;④甲午戰爭失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⑤甲午戰爭失敗,簽訂《馬頭條約》,喪權辱國。說明:只要答出以上任意一點,即可得滿分2分。)
李鴻章認為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1、中國財力不足,沒有能夠儘量滿足海軍需要;2、海軍準備落後,不足以與外強抗爭,僅能維持防守。
但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的實際原因在於中國封建制度的落後,以弱勝強的戰例也是不少的。
為什麼清政府失敗了,李鴻章投降受到懲罰
因為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不讓自己的軍艦與日軍對抗。李鴻章命令北洋艦隊退守威海衛港拒不出戰。再者李鴻章因為那是山東巡撫李秉衡的防地而置之度外。等到榮城失守,威海危在旦夕,李秉衡又因為那是李鴻章的領地而漠不關心。南方調來的援軍又不歸二李節制,於是出現了威海孤軍作戰,得不到增援的奇怪情況。中國軍隊因為門戶之見形成的互不統屬、各自為陣給日軍造成了極大便利,使其各個擊破的戰略每每奏效。
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直接原因之一。受命購買軍艦的李風苞竟敢以兩成的回扣中飽私囊,本來可買4艦的錢只買了3艦。外商給了好處便在造船時偷工減料,有人向李鴻章舉報,但他不以為意。張士珩是李鴻章的外甥,頗受重用,擔任天津軍械局總辦,負責軍需的供應。他“偷盜抵換”,供給海軍的炮彈量少質差,黃海之戰艦隊炮彈缺少就與此公有關。戰爭結束後李鴻章又代表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總的來說,李鴻章用人不當是他的失誤、自私自利、作為中國人缺乏大體意思和抵抗意思。是這場失敗的主要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