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古稱有哪些?
中國的古稱有哪些啊。。。至少四個。
“中國”是中華民國建立後才正式成為中國的國家稱謂。
中國的古稱有:“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中土”、“禹域”、“中場”、“九州”、“震旦”等等等
參考:baike.baidu.com/view/61891.htm
古代中國別稱有哪些:
九州 赤縣神州 神州 海內 華夏 中夏 函夏 九牧 九區 九域 八州
古代對中國的稱呼有哪些?(如:九州)
您好!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
一指京師,即首都;
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
三指中原地區;
四指國內、內地;
五指諸夏或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國家。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直到辛亥革命時,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後,我們也把“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中國的別稱
赤縣、神州、華、諸華、中華、夏、華夏、諸夏、中夏、方夏、函夏、禹城、禹進、禹甸、九州島、九牧、九區、八州、海內。
外國對中國的稱呼
唐:外國對中國的稱呼之一。唐代的中國國勢強盛,名聲很大,因此在這以後,外國便有稱中國為“唐”的習慣。
秦、秦尼:現在伊朗的波斯語、印度的印地語、意大利語、英語中對中國的稱呼,如“秦尼”、“秦尼斯坦”、“摩秦”、“馬秦尼”、“秦尼策”、“秦那斯坦”等,通常是由“秦”的發音轉化而來。
漢:漢代中國國力盛極一時,曾多次派遣使臣出外,漢代以後,中國人常以漢來稱呼自己的國家,外國人也稱中國為漢。
契丹:契丹作為中國的代稱在西方也流傳很廣。
支那:近代日本稱中國為支那。
震旦: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又譯作“真丹”。
賽里斯:中國因“絲綢之國”而聞名於世,因而得名賽里斯,有讚譽之詞。
中國古代的禮貌稱謂有哪些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在稱謂方面很講究,下面一一跟您細說:
一、尊稱:尊稱也叫敬稱,是對談話對方表示尊敬的稱呼。
(一)直接用敬稱常用的有:“汝、爾、子、而、公、君”等。
(二)用名詞做尊稱的有:“先生、吾子”;用對方所在的處所或手下的人來代表對方,有“足下、陛下、閣下、執事、左右”等;用官職身份尊稱對方的,如“大王、大夫、將軍、公子”等。
(三)用形容詞來稱呼的有: 尊府、尊兄、尊駕、尊夫人;賢弟、賢妻;仁兄、仁弟;貴體、貴姓、貴庚;高朋、高親、高鄰、高見;大禮、大作、大駕。
二、謙稱:謙稱是謙虛的自稱,分兩種:
一是:“我”,分四類:
一類是用自己的姓或名錶示謙下用姓、用名。
二類是用“臣、僕、某、小人”自稱,表示歉下。
三類是婦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
四類是君主常用“寡人、不轂、孤”表示謙下。
二是稱呼與自己有關的人物,分三種:
一是用形容詞來修飾,以示謙下,常見的有: 愚兄、愚弟、愚見、愚意;敝國、敝邑;賤體、賤軀、賤息(在皇帝面前稱自己的兒子)、賤內;小女、小兒、小號。微臣;卑職。
二是用動詞來修飾表示謙下,常見的有: 竊思、竊念、竊聞;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對上或晚輩對長輩陳述想法時用)、伏聞。
三是用名詞示謙下。在別人面前謙稱自己的兄長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嚴”都可用於稱自己的父親;“家母、家慈”稱自己的母親;“家兄”是稱自己的哥哥。在別人面前稱呼比自己年紀小或輩分低的親屬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輩。“家”、“舍”都可譯成“我的”。
三、其它稱謂
自稱是在別人面前稱呼自己。帝王自稱“寡人”,老人自稱“老朽”,年幼者在年長者面前自稱“小弟”,和尚自稱“貧道、貧僧”,一般人自稱“鄙人”。謙稱都屬於自稱。
他稱是稱呼別人。如稱陪伴新娘的女子為“伴娘”,稱貴族婦女為“仕女”,“夫人”在古代稱諸侯的妻子,後來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稱年老男子為“老丈”,稱年輕男子為“郎君”。尊稱都屬於他稱。
鄙稱是用輕蔑的口吻稱呼別人,如“豎子、小子、女流。”
專稱是某些約定俗成的稱謂。如稱砍柴的為“樵夫”,稱船伕為“舟子”,稱國家的傑出人物為“國士”。
代稱是借用別的稱謂代替本來的稱謂.如用“巾幗”代稱女子,用“梨園”代稱戲班,用“俳優”代稱滑稽演員。代稱屬於修辭上的借代手法.
慣稱是用約定俗成的習慣稱謂稱呼某人。如“老莊”是指老子(李耳)和莊子(莊周)及其學說,“郊寒島瘦”是指孟郊和賈島。
不同年齡人的稱謂有: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2至3歲稱孩提。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10歲以下稱黃口。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男子20歲稱弱冠。30歲稱而立之年。40歲稱不惑之年。50歲稱知命之年。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70歲稱古稀之年。80歲稱杖朝之年。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100歲樂期頤。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社交用語和交友稱謂:
初次見面說“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對方來信叫“惠書”;請人幫忙說“勞駕”;託人辦事用“拜託”;請人指點用“賜教”;贊人見解用“高見”;求人原諒......
中國古代的稱呼常識大全,我國古代的稱呼有哪些
古代男子對外稱呼自己已故妻子為:”亡妻“;
古代婦人對子輩稱呼自己的丈夫為:”老爺“或”汝父“
古代子輩對母輩稱呼自己的兄弟姊妹:”兒等“(複數),”某兄“,”某弟“,”某姊“,”某妹“
古代男子對子輩稱呼自己的正室為:”夫人“或”汝母“,稱呼妾侍為:“姨娘”
中國的古稱為什麼是“華夏”?“華夏”的寓意是什麼?
“華夏”和“中華”的來源及其含義 ——這兩個概念體現了古人的民族優越感
(2015-03-15 13:05:18)
轉載▼
分類: 文化、歷史與文學
“華夏”原來的意思類似於“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這裡的“華”是一個形容詞,大意為“光榮、文明進步”,代表先民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後來用“華”簡稱“華夏”,再受早已存在的“中國”一詞的類推影響,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才出現了“中華”的用法。弄清這些重要的歷史文化概念,有助於理解中華民族的來龍去脈,也有益於提高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
我遍查了各種權威性工具書,發現它們對“華夏”和“中華”如此重要的歷史文化概念的解釋都是一筆糊塗賬。然而這兩個概念不同於一般的詞語,搞清楚它們的來源和含義不僅有助於提高民族認同感,而且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一個民族只有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的,才能明白自己能到哪裡去。
《辭源》對“中華”的解釋為:我國古代華夏族興起於黃河流域一帶,居四方之中,文化發達,歷史悠久,因稱其地帶為中華,亦稱中原、中國。這就搞混了三個概念之間的時間關係,其實“中國”一詞比“中華”早出現1000多年,而且這三個詞在表達上也有明確分工:“中國”是政權概念,指統治的疆域;“中華”是民族概念,指的是族群;“中原”則是個地理概念,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他工具書的解釋大同小異,它們給讀者徒增混亂。下面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這幾個概念之間的歷史淵源。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服從),恭天成命。”蠻,指南方民族;貊,指北方民族。有人把“華”和“夏”也看做兩個位居中原的民族,這種解釋是錯誤的,其實這裡的“華”是一個形容詞作定語,用來修飾“夏”的。要明白這一點,請看下面分析。
如同“漢人”來自漢朝一樣,上古漢語的“夏”則是用中國第一個朝代來稱呼相關的族群。夏朝約建於公元前2200年,標誌著中華文明史的開端。最早的三個朝代夏、商、周之間具有文化上的傳承關係,這一點孔子說得很明白:“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論語·為政》)孔子很嚮往這三個朝代:“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論語·衛靈公》)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論語》多次說到“夏”,而從來沒有提到“華”,可見“華”並不是與“夏”平行的另外一箇中原族群的名稱。同時,歷史上不存在一個叫“華”的朝代。
“華”的繁體字是“華”,上面有個草字頭,就是“花”的最早寫法。《詩經》中只有“華”字而沒有“花”字,它共有三種意思:①花朵:“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桃夭》)②開花,抽穗:“昔我往矣,黍稷方華。”(《詩經·出車》)③光華:“尚之以瓊華乎爾。”(《詩經·著》)
“華”由植物的“花朵”義發展成一個褒義的形容詞,表示光華、繁榮、文明進步之意,“華夏”的“華”就是取這種意義。“華”還可以用作動詞,表是“增加榮光、榮譽”的意思,例如:“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國語·魯語上》)“華國”就是“為國增光”。
到了周朝,“夏”就不再專指朝代,而常引申指居住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族群或國家。孔子以“諸夏”來稱呼周朝的諸侯國,例如:“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諸”是“多個”的意思,“華”是“文明進步”的意思,“華夏”代表著先人的文化優越感,所以它常與周邊少數民族對比時使用,比如孟子這樣說道:“吾聞用......
中國古代稱謂語有哪些
華夏、神州、大秦帝國、大漢帝國、大唐帝國、震旦。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然,歷史上的“中國”不等於今天“中國”的範圍。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以後,也把“中國”作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著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民勞》注:“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在古代 國外對中國有哪些稱呼
1.秦:由於秦朝開創了中國首次大統一,影響深遠,此後外國就開始稱中國為“秦”,或由“秦”的音譯演變而稱為“秦尼”、“秦尼斯坦”、“摩秦”、“馬秦尼”、“秦那斯坦”。現在,英語、印度的印地語、意大利語、伊朗的波斯語中對中國的稱呼,通常都認為是從“秦”的發音轉化而來的。 2.漢:漢代國勢強盛,多次派遣使臣出使海外。漢代以後,外國人便常用“漢”來稱呼中國。直至現在外國一般仍把中國文化稱為“漢學”,把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稱為“漢學家”。 3.唐:唐代時期中國國力強盛,從此外國便有稱中國為“唐”的習慣。也因此,老一輩華僑自稱“唐人”,稱中國為“唐土”,而把中國人在外國聚居的地方稱為“唐人街”。 4.契丹:由契丹族建立的強大的契丹國(又稱遼),在我國北方的影響很大,因此西方稱中國為契丹便開始流傳。現在俄語中對中國的稱呼即從契丹音轉變而來。 5.賽里斯:賽里斯即“絲國”之意。因外國人知道中國產絲,便以賽里斯稱呼中國。公元前在古希臘、羅馬等地學者的著作中,已出現賽里斯之名。 6.震旦:古代印度稱中國為震旦。究其原因,一種解釋為:“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另一解釋為:“震”為“秦”的音譯轉變,“旦”,乃“斯坦”之意。 7.支那:在古代,印度、伊朗、希臘、羅馬等最早開始稱中國為支那,近代日本也稱中國為支那。一般認為支那是“秦”的音轉;也有人認為“支那”是“荊樂”一詞的音轉,“荊樂”是由於楚國音樂“荊樂”流傳國外而得名。
在古代,中國有哪些別稱
古代中國別稱有“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臺,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古代的所有稱謂
中國古代稱謂大全(一)直接用敬稱常用的有:“汝、爾、子、而、公、君”等。(二)用名詞做尊稱的有:“先生、吾子”;用對方所在的處所或手下的人來代表對方,有“足下、陛下、閣下、執事、左右”等;用官職身份尊稱對方的,如“大王、大夫、將軍、公子”等。(三)用形容詞來稱呼的有: 尊府、尊兄、尊駕、尊夫人;賢弟、賢妻;仁兄、仁弟;貴體、貴姓、貴庚;高朋、高親、高鄰、高見;大禮、大作、大駕。
二、謙稱:謙稱是謙虛的自稱,分兩種:一是:“我”,分四類::一類是用自己的姓或名錶示謙下用姓、用名。二類是用“臣、僕、某、小人”自稱,表示歉下。三類是婦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四類是君主常用“寡人、不轂、孤”表示謙下。二是稱呼與自己有關的人物,分三種:一是用形容詞來修飾,以示謙下,常見的有: 愚兄、愚弟、愚見、愚意;敝國、敝邑;賤體、賤軀、賤息(在皇帝面前稱自己的兒子)、賤內;小女、小兒、小號。微臣;卑職。二 是用動詞來修飾表示謙下,常見的有: 竊思、竊念、竊聞;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對上或晚輩對長輩陳述想法時用)、伏聞。三 是用名詞示謙下。在別人面前謙稱自己的兄長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嚴”都可用於稱自己的父親;“家母、家慈”稱自己的母親;“家兄”是稱自己的哥哥。在別人面前稱呼比自己年紀小或輩分低的親屬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輩。“家”、“舍”都可譯成“我的”。
三、其它稱謂
自稱是在別人面前稱呼自己。帝王自稱“寡人”,老人自稱“老朽”,年幼者在年長者面前自稱“小弟”,和尚自稱“貧道、貧僧”,一般人自稱“鄙人”。謙稱都屬於自稱。他稱是稱呼別人。如稱陪伴新娘的女子為“伴娘”,稱貴族婦女為“仕女”,“夫人”在古代稱諸侯的妻子,後來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稱年老男子為“老丈”,稱年輕男子為“郎君”。尊稱都屬於他稱。鄙稱是用輕蔑的口吻稱呼別人,如“豎子、小子、女流。”專稱是某些約定俗成的稱謂。如稱砍柴的為“樵夫”,稱船伕為“舟子”,稱國家的傑出人物為“國士”。代稱是借用別的稱謂代替本來的稱謂.如用“巾幗”代稱女子,用“梨園”代稱戲班,用“俳優”代稱滑稽演員。代稱屬於修辭上的借代手法。慣稱是用約定俗成的習慣稱謂稱呼某人。如“老莊”是指老子(李耳)和莊子(莊周)及其學說,“郊寒島瘦”是指孟郊和賈島。
不同年齡人的稱謂: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2至3歲稱孩提。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10歲以下稱黃口。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標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30歲稱而立之年。40歲稱不惑之年。50歲稱知命之年。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70歲稱古稀之年。80歲稱杖朝之年。80至90歲稱耄耄之年。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社交用語和交友稱謂:初次見面說“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對方來信叫“惠書”;請人幫忙說“勞駕”;託人辦事用“拜託”;請人指點用“賜教”;贊人見解用“高見”;求人原諒說“包涵”;老人年齡問“高壽”;客人來到用“光臨”;與人分別用“告辭”;看望別人用“拜訪”;請人勿送用“留步”;麻煩別人說“打擾”;求給方便說“借光”;請人指教說“請教”;歡迎購買叫“光顧”;好久不見說“久違”;中途先走用“失賠”;贈送作品用“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