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
五十知天命到底是什麼意思? 10分
50就臨終了?知天命,亦稱作知天命之年,知天命的意思是懂得天命,多指學有龔成。今用知天命或知天命之年指人到了五十歲的年齡。
語出自《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矩。”
上文可譯作: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學有所成);四十歲時遇到事就不會迷惑;五十歲時懂得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清楚理解聽到的話);到了七十歲能達到順著心願做事,而不會超越社會所認同的規矩.
五十而知天命什麼意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天令之謂命。」劉氏《正義》說:「知天命者,知己為天所命,非虛生也。蓋夫子當衰周之時,賢聖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學之,知其有得,而自謙言無大過。則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與己之不負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於己,而受之於天,聖人所不敢辭也。」孔子學《易》,乃知天命。吾人雖聞天命,未必能知,須先信賴聖言,以求知之。 答案補充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出自《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譯
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也可以理解為
在人的十五歲時候決定學習的方向,三十歲的時候確定一生的原則,四十歲的時候對人生的目標不在動搖,五十歲的時候明白命運是自己造就的,六十歲的時候廣泛聽取多種意見,這樣到七十歲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絕對不會做出逾矩的事情。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麼孔子在談到為政,
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
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
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
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
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
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
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
磨鍊,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
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
走這個路子不可。
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
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
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
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
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
思想本體範圍。
到了“六十而耳順”,這裡問題又來了,孔子
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麼問題不順,耳腔發炎嗎?
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可能
是“六十而”下面有一個句讀。如果照舊,
“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
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
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
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注意!心
裡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
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
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
難的。
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
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
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
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
。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範圍。“從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逾矩”,
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
五十而知天命的命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代哲學中把天當作神,天能致命於人,決定人類命運。“天命”說早在殷周時期已流行。從古器物發掘中所見到的甲骨卜辭,彝器銘文,說明了當時統治者自稱“受命于天”,把自己的意志假託為上帝的命令,稱之為“天命”,用來作為對人民進行統治和壓迫的合理依據。
在孔子的學說中,還保存有“天命”的觀點。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中,天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因果報應,他知道了。命裡有的一定有,命裡沒有的彆強求,樂天知命,一絲毫強求都沒有,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一定得惡果。夫子到五十歲明白這個道理,一切通達了。以後宋明理學家把人性與道德意識也看作是“天”所給予的,為封建倫理秩序的永恆性製造了理論根據。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有些唯物主義哲學家,例如戰國荀子把“天”看成是自然的、物質的,在這樣的前提下使用的“天命”概念,具有自然界的必然性的含義。
五十而知天命中的天命是什麼意思
「天命」
就是天的命令。
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天令之謂命。」劉氏《正義》說:「知天命者,知己為天所命,非虛生也。蓋夫子當衰周之時,賢聖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學之,知其有得,而自謙言無大過。則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與己之不負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於己,而受之於天,聖人所不敢辭也。」孔子學《易》,乃知天命。吾人雖聞天命,未必能知,須先信賴聖言,以求知之。
如果我的回答你覺得滿意
請別忘記採納(^o^)y─~謝謝!
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
50歲
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稱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
思想本體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