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劇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General 更新 2025-01-05

我國的地方戲都有哪些屬於哪個省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崑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樸、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絃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佈,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樸。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樸,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遊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臺

二人臺,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

漢劇是京劇的基礎嗎 100分

是京劇的起源之一

漢劇的傳承  在中國戲曲發展歷史上,漢劇為京劇的形成作出過特殊的貢獻,

對川劇、滇劇、桂劇、湘劇、粵劇、贛劇等地方戲曲劇種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是研究戲曲板腔體系、戲曲音樂結構演變的重要史料和進行藝術創新的資源。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戲開始進京。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慶班”,隨後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史稱“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從揚州進京)。四大徽班和以後陸續進京的徽班,以其優美動聽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觀眾的歡迎。

京劇(Beijing Opera),為中國“國粹”、國劇,已有200年曆史,享譽海內外。起源於中國古老戲劇秦腔、徽劇、崑曲及漢劇範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現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級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漢族戲曲的代表。

漢劇,中國漢族戲曲劇種、湖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俗稱“二黃”,又有“楚劇”、“漢調”兩種叫法。它為湖北主要的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湖北省境地內長江、漢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陝西、四川部分地區。

漢劇是中國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舊名楚調、漢調。清代中葉形成於湖北境內,原以秦腔經襄陽南下演變出來的西皮為主要腔調,後來又吸收了安徽傳來的二黃。約有300多年曆史。早期同徽劇經常相互影響,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荊河、襄河、府河、漢河四支流派。對湘劇、川劇、贛劇、桂劇、滇劇等劇種的形成發展都有影響。清嘉慶、道光年間,漢調流傳到北京,加入徽調班社演唱,逐漸融合演變而成京劇。民國元年( 1912 年),定名為漢劇

漢劇角色共分為十行: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腔調除了西皮、二黃外,羅羅腔也用得較多。伴奏樂器有胡琴、月琴、三絃、鼓板等。

清末民初,成立了專科班,培養出餘洪元、吳天保、董瑤玠等一批名角,漢劇開始興盛起來。

清代中葉形成於湖北境內,發展成為襄河、荊河、府河、漢河四支流派。俗稱路子。清末民初,成

立了專科班,培養出餘洪元、吳天保、董瑤玠等一批名角,漢劇隨之興盛。抗日戰爭爆發後,漢劇藝人蔘加了抗日救亡活動,成立了漢劇流動演出隊。1962年建立了武漢漢劇院,主要演員有陳伯華等。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陝南地方戲劇,由漢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調發展而成,音調為漢中一帶發音,與湖北漢調戲相似。長於文戲,巴山氣息濃郁,音調幽雅,唱腔婉轉,道白柔和,語言風趣,表演細膩,純樸大方,唱腔及唸白巴山音韻很重,以川味見長。板式有上、下調之分,上調多用於表現悲愴、淒涼、憤慨情緒;下調多表現舒暢、明快豪放情緒。本市漢臺區、西鄉縣、鎮巴縣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漢調二簧,今漸無。

漢調二簧最初的發祥地為紫陽蒿坪河一帶。最早的班社活動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1958年,據老藝人馮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東門寺的樂樓(戲臺)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勝班在此破臺”的題壁。生於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藝人楊履泰(楊家家譜),曾於乾隆末期至嘉慶年間領泰豐班在蒿坪河一帶演出,享名一時。嘉慶至道光年間,楊履泰與其子楊金年繼續領班演唱,並於西鄉沙河壩、屈家河,......

我國的地方戲都有哪些屬於哪個省

河南:豫劇 曲劇 越調

山東:呂劇

河北:河北梆子 評劇

山西:晉劇

浙江: 越劇

北京:京劇 評劇 話劇

東北:吉劇 龍江劇 二人轉

陝範:秦腔

上海:滬劇 越劇

江蘇:崑劇 錫劇 淮劇 揚劇

江西:贛劇

湖南:湘劇 採茶戲

湖北 漢劇

河南 豫劇 河南梆子

山東 呂劇 山東梆子

安徽 徽劇 廬劇 黃梅戲 泗州戲

廣東 粵劇

四川 川劇 清音

西藏 藏戲

彩劇,評劇,漢劇,品劇分別是哪個省的?

只聽說過廣西彩調劇。評劇 天津省,漢劇 湖北省。 品劇沒聽說過。

中國300多個劇種我不能說都背下來,但應該都有印象的。

劇種不能說一定屬於哪個省的。發源地和目前流傳到的地方是不一樣的。所以以上的說法簡明,但不能說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

京劇和漢劇有什麼差別

是京劇的起源之一

漢劇的傳承  在中國戲曲發展歷史上,漢劇為京劇的形成作出過特殊的貢獻,

對川劇、滇劇、桂劇、湘劇、粵劇、贛劇等地方戲曲劇種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是研究戲曲板腔體系、戲曲音樂結構演變的重要史料和進行藝術創新的資源。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戲開始進京。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慶班”,隨後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史稱“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從揚州進京)。四大徽班和以後陸續進京的徽班,以其優美動聽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觀眾的歡迎。

京劇(Beijing Opera),為中國“國粹”、國劇,已有200年曆史,享譽海內外。起源於中國古老戲劇秦腔、徽劇、崑曲及漢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現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級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漢族戲曲的代表。

漢劇,中國漢族戲曲劇種、湖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俗稱“二黃”,又有“楚劇”、“漢調”兩種叫法。它為湖北主要的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湖北省境地內長江、漢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陝西、四川部分地區。

漢劇是中國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舊名楚調、漢調。清代中葉形成於湖北境內,原以秦腔經襄陽南下演變出來的西皮為主要腔調,後來又吸收了安徽傳來的二黃。約有300多年曆史。早期同徽劇經常相互影響,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荊河、襄河、府河、漢河四支流派。對湘劇、川劇、贛劇、桂劇、滇劇等劇種的形成發展都有影響。清嘉慶、道光年間,漢調流傳到北京,加入徽調班社演唱,逐漸融合演變而成京劇。民國元年( 1912 年),定名為漢劇

漢劇角色共分為十行: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腔調除了西皮、二黃外,羅羅腔也用得較多。伴奏樂器有胡琴、月琴、三絃、鼓板等。

清末民初,成立了專科班,培養出餘洪元、吳天保、董瑤玠等一批名角,漢劇開始興盛起來。

清代中葉形成於湖北境內,發展成為襄河、荊河、府河、漢河四支流派。俗稱路子。清末民初,成

立了專科班,培養出餘洪元、吳天保、董瑤玠等一批名角,漢劇隨之興盛。抗日戰爭爆發後,漢劇藝加了抗日救亡活動,成立了漢劇流動演出隊。1962年建立了武漢漢劇院,主要演員有陳伯華等。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陝南地方戲劇,由漢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調發展而成,音調為漢中一帶發音,與湖北漢調戲相似。長於文戲,巴山氣息濃郁,音調幽雅,唱腔婉轉,道白柔和,語言風趣,表演細膩,純樸大方,唱腔及唸白巴山音韻很重,以川味見長。板式有上、下調之分,上調多用於表現悲愴、淒涼、憤慨情緒;下調多表現舒暢、明快豪放情緒。本市漢臺區、西鄉縣、鎮巴縣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漢調二簧,今漸無。

漢調二簧最初的發祥地為紫陽蒿坪河一帶。最早的班社活動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1958年,據老藝人馮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東門寺的樂樓(戲臺)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勝班在此破臺”的題壁。生於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藝人楊履泰(楊家家譜),曾於乾隆末期至嘉慶年間領泰豐班在蒿坪河一帶演出,享名一時。嘉慶至道光年間,楊履泰與其子楊金年繼續領班演唱,並於西鄉沙河壩、屈家河,首次創辦了漢調二簧科班,收徒六十餘人......

湖北的地方戲有哪些

漢劇:漢劇是湖北主要地方戲曲,也叫“漢調”,俗稱“二黃”,辛亥革命前後改稱“漢劇”。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兼有歌腔、崑曲、雜腔、小調等曲調。高亢激越,爽朗流暢。在漢劇中,鑼鼓地位不可或缺。它打法多樣,分為大打、小打和串打。其中,串打配以馬鑼,節奏感強,氣氛強烈。腳色行當分為十大行:一生、二旦、三淨、四末、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末腳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勝;旦行唱腔絢麗多彩,以聲傳情,聲情並茂。

漢劇有上千個傳統劇目,現存劇目仍有660多個,主要演出歷代演義及民間傳說故事。

楚劇:楚劇是湖北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稱黃孝花鼓戲。1902年進入漢口,1926年改名楚劇。現在的楚劇以武漢為中心在全省有24個專業劇團和2000多個業餘楚劇團。楚劇以小旦、小生小丑為主要行當 。聲腔有以“迓腔”為主的板腔、高腔、小調三大腔系。旋律樸實,擅長敘事,注重唱情。劇目中表現家庭故事、民間傳說的題材佔很大比例。因其生活氣息濃郁,長於塑造名種“小人物”的形象,深受全省人民的歡迎與喜愛。

荊州花鼓戲:荊州花鼓戲因生根於天門、沔陽一帶,故又稱“天沔花鼓戲”。它是清道光年間在江漢平原的民間歌舞說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其它劇種的劇目、聲腔和表演逐漸發展起來。荊州花鼓戲的唱腔曲牌約有80多種,多是當地的民歌小調,主腔有“高腔”、“打鑼”、“四平”、“圻水”,其他小調有“思兒”、“繡荷包”、“雙撇筍”等。演唱時有幫腔。因受楚劇的影響,唱腔有了某種程度的變化。主要樂器有邊鼓、竹梆、鈸、大鑼、馬鑼、小鑼、嗩吶等。

黃梅戲: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源於湖北黃梅地區,因人民的社會交往逐漸向東流傳到安徽懷寧為中心的地區,並以此為中心,發展成型,在其漫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了青陽腔、徽劇等和當地民歌及其他戲曲的音樂精華,逐漸形成了今天自己獨特的風格。

1988年春,黃岡同時送了兩臺黃梅戲進北京演出。一臺是黃梅縣黃梅戲劇團的《於老四與張二女》,一臺是英山縣黃梅戲劇團的《銀鎖怨》。這兩臺各具特色的戲,受到首都觀眾、專家、領導的熱烈歡迎和讚賞。作為黃梅戲發源地,湖北省委、省政府1989年下了決心:“把黃梅戲請回孃家。”

湖北曲藝:湖北曲藝包括湖北評書、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湖北漁鼓、湖北道情等形式多樣、雅俗共賞的民間說唱節目。

中國各個地方的戲曲有哪些

京劇 北昆 西路評劇 *北京曲劇河北省:*河北梆子 *評劇 絲絃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上四調山西省:*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鑼鼓雜戲 耍孩兒戲 靈邱羅羅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 永濟道情戲 洪洞道情戲 臨縣道情戲 晉北道情戲 襄武秧歌 壺關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縣秧歌 孝義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鳳台小戲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大秧歌 *二人臺 *漫瀚劇 遼寧省: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蒙古劇 彩扮蓮花落吉林省:*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黑龍江省:*龍江劇 陝西省:*秦腔 漢調二黃 阿宮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戲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眉戶戲 弦板腔 陝西道情戲 陝南花鼓戲 陝南端公戲 安康弦子功甘肅省:*隴劇 高山劇 影子腔 甘南藏戲青海省:*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曲子戲山東省:*山東梆子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江蘇省:*崑曲 淮劇 揚劇 通劇 淮海戲 *錫劇 蘇劇 丹劇 丁丁腔 淮紅劇 海門山歌劇安徽省:*黃梅戲 *徽劇 青陽腔 嶽西高腔 *安徽目連戲 安徽戲 廬劇 安徽端公戲 沙河調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簧戲 文南詞 皖南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淮劇 嗨子戲 上海市:*滬劇 *滑稽戲 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越劇 *婺劇 *紹劇 新昌高腔 寧海平調 松陽高腔 醒感戲 溫州崑曲 金華崑腔戲 黃岩亂彈 諸暨亂彈 *甌劇 和劇 杭劇 甬劇 湖劇 姚劇 睦劇 江西省:*贛劇 *戈陽腔 盱河戲 東河戲 寧河戲 瑞河戲 宜黃戲 *贛南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 萬載花燈戲 撫州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閩劇 平講戲 庶民戲詞明戲 大腔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採茶戲 南詞戲 閩西山歌戲 *薌劇 打城戲 竹馬戲 遊春戲 肩膀戲臺灣省:*歌仔戲廣東省:*粵劇 *潮劇 正字戲 白字戲 *廣東漢劇 西秦戲 花朝戲 粵北採茶戲 東昌花鼓戲 雷劇 梅縣山歌劇 粵西白戲 臨劇海南省:*瓊劇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劇 邕劇 絲絃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劇 牛娘劇 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劇 廣西苗戲 廣西侗戲湖南省:*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 湘西苗劇 新晃侗族儺戲湖北省:*漢劇 荊河戲 南劇 湖北越調 山二黃 湖北高腔 *楚劇 東路花鼓戲 黃梅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 遠安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鄖陽花鼓戲 隨縣花鼓戲 堂戲 文曲戲 鄂西柳子戲河南省:*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 懷梆 懷調 大弦調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四川省:*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雲南壯劇 彝劇 貴州省:*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西藏自治區:*藏劇

湖北省的傳統戲劇有哪些?

湖北素有“戲曲大省”的美譽,現有22個地方劇種,有屬於皮黃系統的漢劇,南劇和湖北越調;屬於花鼓系統的東路花鼓,天沔花鼓,襄陽花鼓,遠安花鼓,黃梅採茶戲,梁山調,提琴戲和文曲;還有屬於高腔系統的清戲,以來外省傳入的高臺戲,燈戲等。其中最具影響的是漢劇、楚劇和荊河花鼓戲。

如按地區劃分,則恩施自治州有南劇、燈戲、堂戲、儺戲、柳子戲;十堰市有山二黃、鄖陽花鼓戲;宜昌市有遠安花鼓戲;荊州市有荊州花鼓戲、皮影戲;黃岡市有東路花鼓戲、黃梅戲、文曲戲;黃石市有陽新採茶戲;咸寧提琴戲等。

湖北的地方戲曲劇種可分為皮簧、大筒、高腔、打鑼四個腔系。下面就湖北戲劇作簡單介紹:

漢劇,本名漢調,舊稱“楚調”,又名楚曲,楚腔,漢二黃和黃腔。1914年正式定名為漢劇。漢劇是我國戲曲藝術最古老、最有影響的劇種之一。流行於湖北及豫陝湘粵閩部分地區,並形成襄河,府河,荊河,漢河四大流派,漢河派成為漢劇的主流。主要聲腔為西皮、二黃。其角色分為十大行當。

楚劇,清道光年間形成於湖北黃陂、孝感一帶。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1926年改稱楚劇。聲腔分正腔、小調兩大類,後從湖北清戲引進高腔曲牌,使楚劇增加了一類新的腔調。楚劇代表人物有沈雲陔、高月樓、關嘯彬、李雅樵、熊劍嘯等。

荊河戲,是流行於湘鄂交界之荊河流域的地方戲曲劇種。曾稱“上河戲”或“大臺戲”,1954年定今名。荊河戲約在十七世紀初期興盛於湖北省的宜昌、沙市一帶,十八世紀末傳入湘北。荊河戲有彈、高、昆三種聲腔,以彈腔為主。保存的傳統劇目542個,其中彈腔戲500個,崑腔戲15個,高腔戲11個,雜腔小調戲16個。荊河戲傳統劇目保留下來的有400多個。主要流行於的鬆滋、江陵、公安、石首、監利、宜昌、當陽、枝江、長陽、宜都、鶴峰、來鳳、宜恩等地。

荊州花鼓戲,舊稱“花鼓子”。流行於仙桃、天門、潛江、監利、洪湖、京山、鍾祥、荊門、江陵諸縣,以及孝感、鄂南等地。荊州花鼓戲唱腔分主腔和小調兩大類。主要唱腔有高腔、圻水、四平、打鑼腔和二百餘種小調。劇種擊樂來自江漢平原的民間鑼鼓,鑼鼓牌子有“挑千子”、“三起板”、“鬼挑擔”、“牛擦癢”等76個。“摘花”、“帶彩”、“咬碗”是荊州花鼓戲表演尚存的三項特技。

堂戲,又稱“踩堂戲”。是流傳於神農架,巴東,五峰等地的地方劇種,一說它起源於唐朝,故名唐戲。一說它是村民在婚嫁喜慶或勞動之餘的娛樂活動,演出時所需場地較小,一般在農家堂屋裡表演,所以稱為堂戲。“堂戲”表演中分生、旦、淨、醜演員。

文曲戲,是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戲曲形式。其前身是“坐唱”。這種“坐唱”在湖北黃梅、廣濟叫做“調兒”、“曲子”。文曲戲是在1914年前後,由湖北藝人在坐唱基礎上學習漢劇的分行與表演,汲取漢劇音樂並配上鑼鼓登臺演出,創造出了改劇種。

鄂西柳子戲,又稱楊花柳,陽戲,是流行於土家族地區的地方劇種。柳子戲今稱鶴峰柳子戲。為容美土司田舜年所創。

南劇,南劇音樂主要由“南路”、“北路”、“上路”3大聲腔組成。南路聲腔源於楚調,與荊河漢戲有淵源關係;北路聲腔由“秦腔”的梆子腔衍變而成,上路系彈戲,川梆子。此外還吸收有崑曲,高腔、民間小曲,宗教祭祀音樂的精華,形成一種有地方特色的雜腔。主要流行於恩施、宣恩、咸豐、來風、鶴峰等地。

東路花鼓戲,又名東腔。是流行於大別山區的一種地方戲。發源於舉水以東的麻城地區,故名東路花鼓。東路花鼓在民間小演唱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發展起來。到了清代極為興盛......

廣東漢劇的介紹

廣東漢劇舊稱“亂彈”、“外江戲”、“興梅漢戲”,廣東省漢族客家戲曲劇種之一,1933年廣東大埔縣人錢熱儲著《漢劇提綱》,定名為漢劇,從此約定俗成,沿稱至今。流行於廣東的梅州地區、惠州地區、韶關地區等閩粵贛邊區各地。廣東漢劇為廣東三大劇種之一,被周總理譽為“南國牡丹”。廣東漢劇實際上它來自皮簧合流後的徽戲,與閩西漢劇同屬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用中州官話演唱的劇種。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 廣東漢劇的表演程式與京劇、湘劇、祁劇、湖北漢劇等劇種大同小異,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它的武功屬南派,臉譜有百多種,以黑、紅、白三色為主,黑色象徵剛勇,紅色象徵忠賢,白色和青色象徵陰險、奸詐。廣東漢劇的音樂唱腔以皮黃為主,兼收崑曲、高腔、吹腔、小調等,並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樸實淳厚,高昂悲壯,是廣東漢劇音樂唱腔固有的風格特點。其角色行當分公腳、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紅淨、烏淨、醜腳等九大行。它的伴奏樂器也頗有特色,頭弦、大蘇鑼及號頭是廣東漢劇特有的伴奏樂器。 廣東漢劇傳統劇目有八百多個。較著名的有《百里奚認妻》、《齊王求將》、現代劇目《一袋麥種》等。2008年6月7日,廣東漢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問題答案
漢劇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評劇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崑曲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京劇哪個省的地方戲?
寶雞是哪個省的?
徐州是哪個省的省會?
貴州是哪個省的?
株洲是哪個省的?
靖江是哪個省的?
潮汕是哪個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