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郡縣是什麼?
古代郡縣長官有啥權
縣官
秦
一縣之長,依所轄縣之人數而定其名,萬人以上者曰縣令,萬人以下者曰縣長。每縣設縣令或縣長一名。
縣丞是輔佐縣令或縣長的官員。通常來講,每縣設縣丞一至兩人。
縣官漢
縣令、縣丞延秦制。
縣尉始於漢代,負責治安等事物。依縣之大小而數量不一。
縣官隋唐
隋唐稱縣尉為縣正。
縣官宋
宋代稱一縣之長為知縣。
縣官明清
明清罷縣尉,改設典史、巡檢等代其職。
巡檢負責巡防等事務。清朝之巡檢為從九品,為入流官員中品級最低的官員。
古代各個朝代的郡縣名稱
這個問題的完整問句應該是各個朝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吧,花了點時間整理了大概,請採納哦
1,秦漢--郡縣制。漢時有一個層級為州,州本身沒有長官,朝廷派刺史巡查各地,刺史是監察官,不是行政官。
2,三國到南北朝,州郡縣三級。東漢末才正式把州固定位地方行政的第一層級,長官為州牧。
3,隋朝短暫改回為郡縣制,經過南北朝亂世州變得非常多了,比漢朝的郡還多,隋朝該州為郡。同樣以刺史巡查。
4,唐朝--道州縣三級。唐朝改郡為州,因為州太多,又設道這一級來統州。道的長官為節度使、觀察使等。
5,到宋朝--路州(或府,其中大者為府)縣三級。宋太宗時改道為路。
6,元朝--省路府州縣五級。省的來源本來指的是中書、門下、尚書這三個中央行政機構,宋末期有“行中書省”的機構,意為地方代行中央治理權,以後行省成為最高的地方行政層級。
7,明--省府(或州)縣三級。
8,清--省道府縣四級。府縣之間有個別的直隸州或廳,性質應該類似於現今義烏這樣的直屬縣。
什麼叫郡縣制 名詞解釋
郡縣制指對中國古代實行的中央集權體制下,郡、縣二級政權的地方行政制度的總稱。
起源於春秋時代一些諸侯國為了加強管理而置縣和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襲的官員為地方官。後來又在國內置郡。由國君任免地方官,這制度使分散的權力層層集歸中央,防止因分封而導致分裂。至戰國時代這種制度逐漸為各強國採用,逐漸減少分封於貴族的地區,到秦代開始全境推行“郡縣制”。
什麼叫郡縣制?
你好。
郡縣制:古代中央集權體制的地方管理制度,地方設立郡、縣二級政權,郡、縣長官均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國王對地方進行管理,中央集權釘制下,郡、縣二級政權的地方行政制度。這種制度最早由秦始皇設立。
封君:泛指擁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中國的封君一般是男子,如王、公、侯、伯、子、男之類;也有女封君,如公主、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之類。
郡縣制是什麼意思?通俗簡單一點介紹,謝謝
中國古代繼宗法血緣分封制度之後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盛行於秦漢。郡縣制是古代中央集權制在地方政權上的體現,它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
中國 古代行政區 如何 排列的?? 州 郡 縣 等大小順序?
夏商周(分封攻):方國、諸侯國。
秦朝(郡縣制):郡(相當於省)、縣(隸屬於郡);每郡平均下轄二百縣。
西漢(郡國並行制):郡(侯國與其同級)按級下轄 縣—道—邑。
東漢(州制):首創州制行政監察區,在 郡、國之上增設十三刺史分理全國十三 州,中國開始出現 州—郡—縣的三級行政區劃制度。
三國魏晉南北朝:大致上沿襲東漢 州—郡—縣的行政區劃制度。
隋朝:改為 州、 縣 兩級行政區劃制。
唐朝(道制):依山川形勢劃全國為10 道 ,道 下轄 府、州(府州同級), 府 和 州 再分別下領各縣。後因增設節度使,成為後期的 道—節度使—府(州)—縣制,不過安史之亂後 道 已為虛設,唐末實際上還是三級制。
宋朝(路制):宋初承襲唐制,後改為路制。 路 下為府或州(府雖與州同級,但地位要略高於州),下再領縣。宋後期增設軍、監兩類行政單位,視其轄區大小或歸與府州同級,或歸與縣同級。
元朝(行省制度):行省下轄 路,路 下領 府或州,府和州 下轄 縣 。不過後期也出現 直隸府、直隸州,與路並列隸屬於行省。
明朝:全國分兩京與13布政使司(俗稱13省)。兩京直隸皇帝,而布政使司(省)下轄府,府下領州,州下領縣。(路 一級行政區劃在明朝則被完全廢除了)
清朝:邊疆設置軍轄區,內地設省制。省 下轄 府 和 直隸州,府 下領 散州 和 縣 。後期增設 直隸廳 其地位低於府,但高於直隸州。變成 府—廳—州—縣。
說的有點多,希望你能看完,對你有幫助是最好啦。
跪求中國古代郡縣地圖,最好是宋朝的!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