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焦慮怎麼辦?
中學生如何克服學習中的焦慮緊張?
中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能瞭解自我,悅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不僅能現實的認識自我,承認自我,接受自我,而且還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能力、特長和性格中的優缺點,能做到客觀、恰當的自我評價,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視現實,生活、學習目標符合實際,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尋苦惱。對自己的不足或某些無法補救的缺陷,能正確對待,安然接受。 樂於學習、工作和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應樂於學習、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出來,取得成就,獲得滿足感。能夠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自覺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而不以此為負擔。在遇到困難時,能努力去克服,爭取新的成就。 善於與同學、老師和親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尊重友誼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往往表現出樂群性,有人際關係交往的慾望。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係,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團結互助,對人善良、誠懇、寬容、公正、謙虛有愛心。能尊重他人的權益和意見,正確對待他人的短處和缺點,善於與各種類型的人相處。 情緒穩定、樂觀,能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狀態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主導心境始終處於輕鬆、活潑、快樂的狀態。雖然因學習、生活中的挫折、失敗或不幸,也會有悲、憂、愁、怒、煩等消極情緒體驗,但不會長期處於消極、悲觀不可自拔的體驗中,更不會因此而輕生。善於適度的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能隨時排解各種煩惱,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謙而不卑,自尊自重。決不因一時衝動而違反道德行為規範,能在社會規範允許的範圍內,滿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穩定、樂觀的情緒。 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中學生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處於協調統一之中,有正確的人生觀,能以此為中心,把需要、動機、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樂於生活、學習,興趣廣泛,性格開朗,胸懷坦蕩,辦事機智果斷,表裡如一,行為上表現出一貫性與統一性。 面對挫折和失敗具有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禦機制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時,能夠表現出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響或改變自己的目標和正常的學習生活。能駕馭自己的情緒,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自覺運用自我防禦機制,隨時可排洩影響學習和健康的情緒困擾,消除各種焦慮、緊張、恐懼、煩惱等情緒現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狀態。 熱愛生活、熱愛集體,有現實的人生目標和社會責任感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熱愛自己的學習生活,積極投入有樂趣的生活中,自信自己的存在對社會和對國家有意義、有價值。能堅持不懈的努力,從事有意義的事業,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國家利益,勇於承擔社會義務,善於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服務。 心理特點、行為方式符合年齡特徵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其認知活動、情緒反應、性格特徵等心理特點以及行為表現應與其年齡階段相符合,與其充當的社會角色相適應,保持一定年齡階段的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能與現實的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與適應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能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快節奏的生活,保持良好的適應狀態。能夠根據客觀的需要,主動調整自己的言行,在暫時無法改變客觀環境的情況下,能主動改變自己,以適應社會環境的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態,並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過強的逆反狀態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能保持相對穩定而常態的生活方式,不因生活的變故和學習環境、學習任務的改變而產生過度的焦慮和思危心理及不必要的負擔。能坦然處事,保持安寧的心理狀態。善於合理的提出和表達自己的意願及要求,不......
面對焦慮的學生,怎麼辦
你好,可推薦焦慮的學生們看看這本推薦心理自助認識,心理自助調節,心理自助成長書藉《走出焦慮風暴》寧波出版社,韓非著(淘寶噹噹上就有),這是一本非常好的自助成長護心書,尤其對正處於成長期,或青春期的心理自我認識,心理自我調節,心理自我健康成長,尤其學生們的心理煩惱,情緒煩憂的調適技巧方法,對學生們的人生心理成長會受益很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自我心理調節錦囊枕邊書,而且在提升增強自身心理強度,尤其在樹立人生煩惱觀強有力正見上面,會受益頗豐富,強烈推薦你還有焦慮的學生們都可以看看,這本書在心理煩惱界的造詣頗大。
面對焦慮的學生 怎麼辦
悉心教導,用理解的一面去對待他
學生有焦慮情緒,怎麼辦
學生的焦慮情緒來源是什麼?考試?人際關係?個人問題?這個是需要了解清楚後對症開導的。
面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怎麼辦
不少學生存在一些心理上的問題,當然這與學生的個性發展是分不開的,與社會的發展也是有很大的關聯。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習、生活競爭的激烈,很多學生會產生焦慮不安,憂慮重重。頻繁的考核、競賽,高強度的學習任務,滿負荷的課餘安排等都可能造成學生精神緊張,心情壓抑。家長“望子成龍”、老師期望太高,面對學習生活中的不如意,學生的自信心會受到挫傷。班級中的後進生,由於在學習、行為等方面表現的不如人意,經常受到家長、老師的批評指責,往往容易產生自卑和自暴自棄的心理。上述種種不良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作為班級的管理者,不僅要抓好班風建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而且要注意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養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對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細心觀察,發現問題,及時疏導。一、以誠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因為家長、老師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居高臨下,學生的心靈很難敞開,也就很難溝通、瞭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產生的心理問題,由於得不到及時、正確地疏導,往往會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有損於他們的健康成長。作為教師,如何才能讓學生消除其對師長的畏懼、隔閡呢?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我們教師平素不能一味的師道尊嚴,擺架子,只有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把學生當成知己、朋友,對他們充分地加以信任,這樣學生才會把心裡話告訴你,他們才會沒完沒了地向你傾吐心中的沉悶和不快。我班有一個男生自幼父母離異,母親一人要養育二個孩子。在特殊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他個性很倔,既自卑又要強,與同學很少來往,性格孤僻,學習較差。我每次找他談心,都開導他要增強自信,克服自卑,持之以恆,同時安排部分同學多接近他,從生活到學習各方面幫助他,用火熱的情去溫暖他消沉的心靈,一年裡他的轉變很大,成績躍居中上等。作為班主任,熱情關懷,熱心幫助,多跟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使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融洽,班主任的和藹可親,坦誠相待,學生便會積極的對待學習、生活,從而教師的教育工作也更能得以順利的開展。二、細心觀察,瞭解學生的真實思想。每個學生對同一問題可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對於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據每個學生的情緒變化和行為舉止窺測其內心深處的變化;另一方面要通過談心活動,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使學生無所顧忌,願意向教師傾訴真情。裴斯泰洛齊說過:“每一種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親般的眼睛時時刻刻準確無誤地從孩子的眼、嘴、額的動作來了解他內心情緒的每一種變化。”在找到了產生心理障礙的根本原因後,我們再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因材施教、對症下藥。老師要想消除學生學習中的心理障礙,一方面要給予他們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瞭解他們的真實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據他們不同的心理特點,以他們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個別心理指導,讓他們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使他們走出心理誤區。三、要加強家校聯繫。學校創建平臺,進行家長、教師、學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學生心理負擔加重,不僅有著學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著重要影響。有的家庭,父母關係緊張,孩子因缺少關愛而變得自卑、情緒低迷,易衝動;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對孩子無暇顧及,放任自流,導致孩子不求上進,自暴自棄;還有的家庭過分溺愛孩子,嬌縱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響,都可能導致孩子心理上畸形發展,在性格上孤僻、膽小、憂鬱、人際關係不良,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與人合作等。這些都會危害著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麼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
高中學生焦慮怎麼辦? 50分
放鬆心情 適當運動 出去打打球不能一直在看書
中學生怎樣對待焦慮心理
1. 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遵循學生的生長髮展規律,創造一個能使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更要全面提高國民的心理素質水平,用健康的心理氛圍塑造學生的心理健康。
2.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和加大教育體制改革的力度,從課程改革,高考選拔制度的改革,教育教學評價制度的改革,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等措施入手,從根本上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升學壓力。
3.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使他們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做到既是師長又是朋友。多開展一些有利於學生心身健康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鍊,學習知識,忘記煩惱。在班級創造出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互敬互愛,和平共處的良好環境。教師不僅要教好文化課,還要做一個心理醫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並給以及時有效的幫助和指導。教師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世界,用哲學的觀點去分析和認識人生中遇到和必須面對的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
中學生嚴重抑鬱嚴重焦慮怎麼辦
建議積極就醫、治療、調理,可以諮詢一下心理醫生。
對於抑鬱症,具體的治療、調理的方法如下:
一,認知療法。
糾正單一、刻板、消極的思維方式,培養綜合、靈活、積極的思維方式。擅於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以長遠眼光看問題,擅於發現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美好、積極、有益的一面。不要誇大缺憾、困難;不要偏激、片面,非黑即白;不要妄自菲薄,或者苛責他人。
二,行為療法。
包括多種具體療法。重在發現、糾正消極、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並支持、培養積極、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包括擁有一些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讀些好書,學習、充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義的、創造價值、助人為樂的事情。等等。
三,目標療法。
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制定合理的目標、計劃,不斷充實自己的生活,堅定自己的腳步。
四,傾訴療法。
人際交往、傾訴交談對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向親友、他人說說自己的心事、煩惱,從而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幫助。即使所談的內容不是令你抑鬱的事情,也能較好地開闊你的視野,調節你的神經。
五,運動療法。
跑步、快走、散步、爬山、郊遊、遊園、游泳、打球,等等。這些運動項目(特別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做),都能很好地調節人的身心狀態,減消壓力與抑鬱。
六,音樂療法。
適當聽聽旋律優美、風格健康的音樂、歌曲,對調節人的精神狀態,也較有幫助。不過,凡事過猶不及,非專業人士沉溺音樂,可能會起反作用。
七,飲食療法。
適當多吃一些粗糧類、堅果類、水果類、水產類食品,也能較好地調節抑鬱。
八,藥物療法。
可以諮詢一下心理醫生(或者優秀的中醫),判斷自己的具體情況、類型,然後遵醫囑服藥、調理。
關於焦慮症狀,我具體有如下建議:
一,首先,要承認輕度的焦慮,適度的小心、憂患,有助於人類的自我保護與提高進步。不要一味地、過度地排斥焦慮,而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它。
二,擅於找到並消除引起焦慮的原因。如果有明確原因的話,就直面它,解決它,或者和其他親友們一起解決它。比如考試焦慮的話,與其焦慮不安,那還不如實實在在地好好學習,包括向老師、同學、家長請教、求助。而有的事情(包括一些外因)也許一時解決不了,那就先接納它、適應它,慢慢兒想辦法。
三,學會底線思維,即:做好最壞打算,爭取最好結果。有的時候,太擔心出錯了,過分誇大後果的嚴重性了,才會越發地焦慮、不安。而你如果勇敢、豁達一點,直面並接受最壞結果的話(也許它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可怕),那你將會更加淡定、坦然。然後更加從容、理性地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
四,不斷開闊心胸、視野,爭取樂觀、豁達一些。要有全局眼光(看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不同的人、事、物,等等),長遠眼光(知道“一切都會過去”這個道理),而不要斤斤計較某一件事情(特別是不重要、非原則的事情)。另外,讀一些勵志類、文學類、傳記類書籍,應該對人格完善,會有幫助的。
五,凡事都要有一個“度”,過猶不及。即使是小心、謹慎,也需要掌握好這個“度”。另外,關於一些名、利慾望(特別是某些不合理的、過分的欲求),也要適當有所收斂,不然總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的話,難免心理出現問題。
六,平時適當戶外活動、體育運動,包括約親友打打球什麼的。這是很好的釋放焦慮、壓力的方法。養成習慣的話,對身體、心理,都很有幫助的。
七,有機會看看心理醫生。症狀嚴重的話,可以開點兒藥。
當然,也歡迎你繼續在這裡追加提問,更詳細地詳述你的煩惱、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