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左拾遺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左拾遺這種官職相當於現代的什麼官?
是看莫立峰老師白居易了吧
左拾遺 顧名思義,撿起(皇上)遺漏的東西(政策決策失誤)。
封建時代設立諫諍機構,付薪水養了一批諫議大夫、拾遺、補闕、正言、司諫之類。有點類似現在的監察部門。杜甫就當過左拾遺,古代官職,左比右大一些。 他們的工作就是挑皇帝的礎病。這個官職不算大,大概居於七、八品左右。
司功參軍和左拾遺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
左拾遺是個八品的諫官,不負責某項具體工作,職責是對國家大事發表意見,推薦人才
州稱司功參軍,縣稱司功佐。掌官員、考課、祭祀、禮樂、學校、選舉、表疏、醫筮、考課、喪葬等事。
都沒什麼權力
請問各位 唐朝的左拾遺是個什麼官,他們的職責是什麼,相當現代的什麼官?請回答的詳細些,謝謝!
相當於5品左右文官,現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廳局級幹部
唐朝左拾遺是啥官?
一、簡介:中國古代封建時期,中央政府設立諫諍機構,有一批諫議大夫、拾遺、補闕、正言、司諫之類.有點類似現在的監察部門。杜甫就當過左拾遺,古代官職,左比右大一些。
二、杜甫任左拾遺官職的故事: 杜甫至鳳翔後,於至德二載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拜為左拾遺。據錢牧齋杜詩注,唐授杜甫左拾遺誥訂文為:
襄陽杜甫,爾之才德,朕深知之。今特命為宣義郎行在左拾遺。授職之後,宜勤是職,毋怠!
命中書侍郎張鎬齎符告諭,至德二載五月十六日行。右敕用黃紙,高廣皆可4尺,字大2寸許。年月有御寶,寶方5寸許。清時尚藏湖廣嶽州府平江縣裔孫杜富家。
杜甫於流離之中受任左拾遺,不禁對肅宗的厚恩感激涕零。他又痛定思痛,寫《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三首》,描寫了自己初達時所見之情事氣象和悲喜交集的心情:
秋思胡笳少,淒涼漢苑春。
生還今日事,間道暫時人。
司隸章初睹,南陽氣已新。
喜心翻倒極,嗚咽淚沾巾。
只可惜,枉費了杜甫的一片報國熱情,最後,使得杜甫的生活顛沛流離,居無住所,食無飽飯。
妖饒是什麼意思
詳細解釋
1. 亦作“ 妖嬈 ”,嫵媚多姿。
唐 何希堯 《海棠》詩:“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 宋 柳永 《合歡帶》詞:“身材兒,早是妖嬈。算風措,實難描。”《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說不盡萬種妖嬈,畫不出千般豔冶。” 明 陸採 《明珠記·郵迎》:“金花粉,玉鏡臺,妝罷妖嬈增百倍。” 毛澤東 《沁園春·雪》詞:“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2. 指嬌媚的女子。
三國 魏 曹植 《感婚賦》:“顧有懷兮妖嬈,用搔首兮屏營。” 趙幼文 校注:“嬈, 宋 刊本《曹子建文集》作‘饒’。” 唐 法宣 《和趙王觀妓》:“桂山留上客,蘭室命妖嬈。” 宋 張釘祥 《鷓鴣天》詞:“主翁若也憐幽獨,帶取妖饒上玉宸。” 清 李漁 《憐香伴·請封》:“盡咱們掠了金錢,擄了絲縑,奪了妖嬈,方顯得勇冠華夷,威行近遠的 中山 年少。”
3. 形容歌聲婉轉動聽。
唐 唐彥謙 《漢代》詩:“豔詞傳靜婉,新曲定妖嬈。”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相逢何必曾相識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是偶遇不必曾經相識。
完整的一句是“同是天涯倫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來自《琵琶行》,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十分愁苦,江邊送客偶遇琵琶女,聽罷婉轉訂傷的琵琶曲後,才知道琵琶女也曾經是京城名倡,當年貌美技精,風光無限,而現今卻流落天涯,嫁作商人婦,獨守空船,亦是無限愁怨,詩人白居易陶醉於琵琶曲,又深感於琵琶女的身世,再想到自己由京官左拾遺被貶九江,其悽苦又何曾不是如此,作者感觸於懷,便發出了“同是天涯倫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千古名句。
其意彼此命運如此相似,雖不曾相識,但卻像朋友一樣有相知,感慨無限。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麼意思
出自:《琵琶行》,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十分愁苦,江邊送客偶遇琵琶女,聽罷婉轉憂傷的琵琶曲後,才知道琵琶女也曾經是京城名倡,當年貌美技精,風光無限,而現今卻流落天涯,嫁作商人婦,獨守空船,亦是無限愁怨,詩人白居易陶醉於琵琶曲,又深感於琵琶女的身世,再想到自己由京官左拾遺被貶九江,其悽苦又何曾不是如此,作者感觸於懷,便發出了“同是天涯倫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千古名句。
其意彼此命運如此相似,雖不曾相識,但卻像朋友一樣有相知,感慨無限
意思是同樣都是淪落世間的人,既然相逢,無論先前是否認識,都會同病相憐,同聲相應.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識呢?
在遇到與你有相似遭遇的人時說的 比如 有個人他從小無父無母,生活困難,當遇到與他相似遭遇的人時就說:“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臘月江天見春色,白花青柳疑寒食.什麼意思
本是臘月,天寒地凍,雪花紛飛,潔白的雪花鑲綴在江邊尚綠的柳枝上,幾乎讓人懷疑又到了三月清明前的寒食節,滿天柳絮飄飛,春光一遍。
若不禁風是什麼意思
1、“若不禁風”的意思是:形容人身體嬌弱,連風吹都經受不起。
2、“若不禁風”是成語,讀音為【ruò bù jīn fēng】,出自唐朝詩人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
春雨暗暗塞峽中,早晚來自楚王宮。亂波分披已打岸,
弱雲狼藉不禁風。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
谷口子真正憶汝,岸高瀼滑限西東。
3、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漢族,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詩人,世稱“詩聖”,現實主義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