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獨立思考?
為什麼要獨立思考
我理解所謂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是在頭腦中建立這樣的思考程序,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問一問:
1 這是事實嗎?
2 這是事實的全部嗎?
3 在做出判斷之前,我應該先了解什麼?
4 事情內在的邏輯關係是什麼?什麼是因,什麼是果?
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就是把這種思維方式固化在潛意識裡。保持警醒,避免陷入直覺的誤區。
這裡並不是說直覺都是錯誤的,事實上人大部分的判斷依賴直覺。思考的作用在於對直覺進行糾偏。
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並不必然是叛逆的,或者標新立異的,特立獨行的。後兩者更有可能源於強烈的被關注的需要。他更有可能是溫和的,寬容的,因為他更少被直覺所引起的情緒影響,更理智。他會更遵守規則,因為他深入的瞭解規則,瞭解為什麼要有規則,規則保護了誰,瞭解規則的侷限。他也會更容易和他人相處,因為他更能理解他人行為的原因,並且能預測他人行為並做好心理準備。
為什麼不會獨立思考
寫給為夢想而奮鬥的人考拉小巫 根據從小到大在國內所受的教育,我們已經被教會了要朗讀書本、抄寫書本、背誦書本和相信書本。從小就以為,“書本上的” 知識等於“正確的”知識。書本學習得越熟練,知識便掌握得越紮實。於是,我們便懷著無限的熱情、毫無疑問地、毫無篩選地將這些知識裝入了我們本來就不寬裕的大腦裡。小學相信書本,初中相信書本,高中相信書本,等到自己已經成為成年人的時候,這種慣性式的非質疑式的思維已經融入進了自己的血液中。久而久之,便成了:書上寫什麼,我就信什麼;媒體說什麼,我就信什麼;大眾傳什麼,我就信什麼。但人們卻很少去考慮,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久而久之, 我們懶於去獨立思考。久而久之,我們甚至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並不是說別人的觀點、看法和建議沒有價值。別人的一切,都可以參考,但也僅是參考而已。為什麼自己就不能綜合別人的觀點看法,經過自己大腦來分析處理,並最終得出自己的結論呢?為什麼會變得越來越浮躁?為什麼總是淺嘗輒止?為什麼總是人云亦云?為什麼總是模仿別人?為什麼會輕信別人的話?為什麼總是急於作判斷?為什麼不懂得創新思維?為什麼從不花時間去了解你其實並不瞭解的東西?為什麼連自己想要什麼都沒有想過?為什麼不能對自己誠實?如果缺乏獨立思維的能力,那麼只能去相信別人的觀點,說別人說錯的話,做別人做錯的事,走別人走過的歪路,犯別人犯過的錯誤。如果你懶惰,那麼只能少思維,隨著大眾,跟著前面那條看不到頭的長隊走下去,反正未來走到哪裡,你似乎也未曾在乎過,因為如果你哪怕在乎一點的話,你就不會繼續排在這個長隊裡了。如果你懶惰,那麼只能不為自己的人生做任何打算,不需要打算的人生過著最舒服。但既然要選擇舒服的生活,就請不要在別人端著自己成功的王冠慢慢欣賞時,你獨自一人落寞在一邊並暗自抱怨上帝的不公平。 懂得獨立思考的人,早在你人云亦云的時候,自己親自嘗試,親自經歷,親自判斷,親自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早在你因為別人說難便也覺得難而放棄的時候,那些懂得獨立思考的人就已經收拾行裝,順著那條自己為自己挑選的路走下去了。有小成績的時候,他會開心地告訴自己,方向是對的;遭遇挫折或失敗的時候,他會樂觀地提醒自己,要糾正錯誤並繼續前進。懂得獨立思考的人,會通過成功總結經驗,通過失敗吸取教訓。懂得獨立思考的人,會悉心分析,並弄明白一個道理:其實那些說某條路很難走的“人們”,並沒有把這條路走到底,只是在剛摔了一跤之後,便踉蹌下場了。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獨立的懂得思辨的頭腦,去分析他人的觀點看法以及自己身邊的一切。面對失敗者的抱怨,你只該變謹慎,而不該變悲觀。面對成功者的經驗,你也只能參考,而不能照搬。那些話,就算是出自聖人之口,放在你身上也不一定管用,因為你不是聖人。因此,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總是聽信別人口中說的話。一切的一切,請經過自己大腦的思考過濾後,再去有選擇地接受。 (完)
獨立思考的含義是什麼,為什麼獨立思考非常重要❓
獨立思考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逐階段表現的能力:
1. 質疑的能力。
2. 獨立客觀判斷的能力
3. 求真的能力。
質疑的能力是當你看到結論的時候,能夠有一個質疑的過程。這是一種習慣,需要的信息量幾乎為0。進一步,有了質疑之後,就會去尋求更多的答案,並針對這些答案能夠獨立做出自己客觀的判斷。更進一步,如果現有的答案不符合你的預期,或者現在根本沒有正確的答案,那麼,你能夠自己去尋找正確的答案。
這個過程不斷漸進同時迭代,使得思考深入。
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針對三個階段,根據自己的情況,逐個培養自己相應的能力。
為什麼中國人普遍缺乏獨立思考自主的能力
秦漢以來,中國人生活在皇權專制的封建社會,皇帝為了鞏固萬世一統,利用暴力,恐嚇,欺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本身就缺少邏輯飢儒學經不起推敲,所以皇帝不允許臣民思考,把孔子封為聖人,中國封建社會太完善,兩漢經學是偽神學,宋明理學是偽哲學。他們都是為封建專制服務的·。還有宋朝明朝滅亡,古代精英分子都以身殉國,活下來的苟延殘喘的不用說了。中國古代是個官場化社會,官場化社會可以容忍道德,但不能容忍真理。
語文為什麼需要獨立思考
因為中國從古代開始,就繼承了皇帝制度的影響,一個人主宰大局,人們基本只要聽命令就可,到了改革開放時代有所改觀,進入了民主時代,但是不是全面的民主,還是有個人領袖的,直到現在人們都多多少少存在點依賴性,所以缺少自主判斷能力!
.對比的手法很有趣,高山平原,請你去鑑別和感悟。
新生大學:為什麼說獨立思考很重要
大學新生入學後,無論是學習,還是其後的心
理感受,都面臨著一個全新的視界,他們會有什麼
樣的感受呢?綜合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很多
大學新生對大學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適應性很差,產
生心理矛盾或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
1大學新生入學後面臨的適應性問題
從高中到大學是一個質的飛躍,但為實現這一
飛躍會產生諸多的心理壓力。
1.1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從高中到大學是一個質的飛躍。實現這個飛躍
的人往往對個人、對未來抱有較高的期待。根據調
查,大學生屬於、經濟期望值較高的社會體。
從心理學的原理來看,期望值越高,心理承受力越
差。如果入學前對學業、教師以及未來的就業前途
等抱有過高的期望,在現實中就會產生較大的心理
落差,導致大學新生理想與現實產生矛盾,甚至是
巨大的矛盾。首先,從考大學的動機看。許多學生考
大學都是迫於社會上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希望通過
提高學歷增強競爭力,將來有更好的就業前途,潛
意識中天真地以為只要讀上大學未來就是一片燦
爛。但現實是,近些年由於本科生、研究生的擴招,
社會上的高學歷人才數量急劇增加,且大多數高層
次的人才都匯聚到大中型城爭搶有限的職位。大學生雖然就讀大學之後競爭實力增強了,但社會就
業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大學生就業前景顯然不是理
想中的那麼樂觀,因此導致大學新生心理的不平
衡,有些人甚至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其次,對學
校、專業的失望。有的學生在入學前對自己的興趣
愛好缺乏自信,對報考學校或報考專業缺乏瞭解,
在深入大學學習後一旦發現學校的教學環境、教學
水平等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好或所學內容和專業
與自己的興趣志向不相符,心理平衡受到破壞,學習
積極性消逝,陷於失望和痛苦之中。再次,理想中的
大學生活與現實中的大學生活有很大差距。理想中
的大學生活正如在高中時老師和家長所描述的那
樣,輕鬆、自在、閒適,沒有壓力,沒有考試,沒有班
主任的管教,可以天天玩,甚至可以天天睡懶覺等
等。但學生一旦進入大學,才發現完全不是那樣,上
課仍然要考勤,晚上仍然有晚自習,要參加期中考
試、期末考試,甚至必須參加各種各樣的等級考試。
為完成學分,除了必修課的學習、整天還忙於選修
課的學習,學習競爭依然激烈,導致大學新生在心
裡對大學的美好想象破滅了,心理上難以接受,表
現出迷惘和失望。
1.2自我形象的衝突
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人
的一生會無數次經受自我形象的困擾,自我形象的
衝突也是壓力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大學生處於人
生的過渡時期,也是容易出現自我形象危機的時
期。考大學的成功雖然使整體自我形象得到一定程
度的提升,但接下來又面臨著學習、就業等多方面
的挑戰。加入大學生體之後,進行自我比較的參
照系發生了變化,大家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優良人
才,參照系的變化勢必對自我形象造成潛在的衝
擊。對於由高中直接考入大學的人來說,這種問題
更加嚴重。因為這部分學生沒有在社會上經歷過摔
打,並且從小學到中學都是拔尖或比較拔尖的人
才,就讀大學後這種優勢往往難以保持,很容易對
自我形象產生懷疑。另外在學校組織的各種競賽、
演講等活動中,對於那些沒有任何愛好與特長的學
生來說,更是無所適從,自信心大打折扣。大量研究
已經證實,人對壓力的感受與自我形象關係密切,
持肯定自我形象的人能更好地應付壓力,對自我形
象持否定態度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壓力。由於自我形
象發生衝突,困惑加大,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大。
1.3對大學學習方式感到迷茫。
大學的學習方式與中學有很大差別,很多學生
在短期內無法適應。大學課堂教育,在於基於教材
又脫離教材的原則上進行。特......
為什麼中國人的思想受到了這麼大的限制,大多數人幾乎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30分
中國人是最活的了,特別是人際關係,還有各種發明創造,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因為現在不需要啊,中國人是最實際的了,錢都不夠花,競爭那麼激烈,誰還有心思想別的?不過人多,總會出現一些異類→_→
為什麼說多看書,獨立思考很重要
首先,書是人寫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把它總結記錄下來了,因而有了書。而我們平時也常常需要與人交流,因此,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維交流方式,讀一本書,就能大約明白作者的想法,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獲得一個思維上的提升。而這個去粗取精的過程,只有通過獨立思考才能完成。
其次,每讀完一本書,我們都能從書中收穫到某些東西,比如情感,學識等,只要你用心去看,都會有收穫,用心的這個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比如做筆記,寫讀後感。思考後你才能明白書中的真正意思,從何真正收穫。讀書思考就好比吃飯,吃飯的時候如果沒有把事物消化完全,那麼極有可能拉肚子。只有思考過後,消化了書中內容,才是真正掌握了書中真諦。
所以說看書後獨立思考非常重要。否則不如不看,還耗費時間,得不到書中樂趣。
為什麼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最簡單的,考試要獨立思考。
方法一: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
孩子年齡小,遇到疑難問題時,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想直接得到答案。這時父母一定不要助長孩子的這種習慣,不要當時就給孩子一個直接的或確定的答案。否則時間長了,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依賴心理,不會自己動腦思考,也就難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了,這對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思考能力都是沒有好處的。
聰明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不是告訴孩子答案,而是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從中學會獨立思考。比如,當家裡的電視突然沒有影像和聲音時,爸爸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看看是電源的問題,還是電視機自身的問題。孩子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鍛鍊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積累了經驗,當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時,會充滿成就感,思維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
如果孩子暫時無法獨立解決問題,父母可以示範,通過查閱資料、反覆思考等方法,讓孩子學習思考的方法,這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非常有益。
方法二:主動提出問題和孩子一起討論
問題是思考的起點。孩子小時候,腦子裡會有很多問題,當孩子向父母提出問題時,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討論,耐心地向孩子解釋,父母積極地幫孩子解決問題,孩子就會提出更多的問題。
父母也可以經常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的大腦經常處於活躍狀態,通過這種方式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父母要讓孩子學會主動思考,就要從為孩子提出問題入手,父母的問題可以激發起孩子的興趣,孩子會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不斷思考。
理查德·菲利普·費曼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獲得了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能取得這麼輝煌的成績,和他爸爸從小對他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他的爸爸非常善於引導孩子思考。他將自己扮演成外星人,“外星人”遇到費曼,會問很多地球上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啊?”“為什麼會有氣候和天氣的變化啊?”在這樣的提問情境中,費曼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學會了思考。
後來,爸爸帶費曼去博物館,為了引導孩子對博物館產生興趣,爸爸還是通過提問的方式。他先讓孩子自己閱讀某些相關書籍,然後再向他提問,對於孩子沒有理解的問題,他用易懂的話為孩子解釋。
費曼對於爸爸的教育非但沒有感到厭煩,相反,爸爸的提問和討論激發了他的學習熱情,他對百科全書上的科學和數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24歲時獲得了博士學位,28歲時擔任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47歲時獲得了諾貝爾獎。
孩子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父母要善於提出開放性的題目,比如茶杯的不同用途等,還可以用如何解決突發事件,如:“你如果在大街上走丟了怎麼辦”等類似問題來引導孩子思考。
父母利用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從全面和新穎的角度思考,讓孩子勇於突破常規的想法,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方法三: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
父母要給孩子創設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才會有活躍的思維,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壓抑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不容易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思想會受到父母的左右,只會盲從附和父母的意見,這樣會影響孩子思考能力的發展。
父母應鼓勵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在孩子發表意見時,即使是錯誤的,也要讓孩子說完,然後再給予適當的指導。對於孩子的正確意見,父母應該積極肯定和表揚,增加孩子主動表達的自信心。
青青的爸爸是個很民主的人,在家裡,他允許青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她說得沒有道理,爸爸也不會批評她。
週末,爸爸帶青青去參觀一個書畫展,事先爸爸沒有告訴青青裡面的畫全部是一個人的作品。青青在仔細地看完每幅畫後,對爸爸說:“爸爸,這個畫家的畫真好。......
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獨立思考的人
以下幾個方法供你參考:
與習慣性思想的來源相隔離
不要先插上電源然後用電視,電腦或者是去圖書館找答案, 先自己想想. 你儘管不能與世界相隔絕, 但是你可以通過限制習慣性觀點的攝入量來增加你獨立思考的量. 這意味著減少接觸媒體的時間和精力. 獨立思考者不一定是異類, 但是他們不因循而守舊. 他們嘗試以一種新的標準來看世界而不是僅僅從電腦屏幕前獲取一切.
2. 將自己浸於與自己現有觀點矛盾的經歷中
不要總是以一個新一點的習慣性思維去替換掉舊的, 你可以主動尋找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的經歷. 它們可能存在與外國文化, 不尋常的亞文化中, 或是在你不贊同的書中. 這一點可以這樣看, 它不是讓你接受一個裝思考的新火車,而是荒廢掉習慣性思考的鐵路.
3. 以旁觀者的眼光看進程
把你的平常生活拋在腦後可以賦予你這樣一種自由: 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觀察這個世界將帶給你一種思考自我的平和. 靜靜的站一會, 任時光流逝. 這可以給你嘲笑自己所持的信念以及尋找一片新大陸的機會.
4. 隨機化你的生活圈
不要總去相同的場所, 吃相同的食物, 與相同的人談天, 你可以積極地追尋新的經歷. 許多人習慣了這種簡單的決定, 這樣可以帶來安全感. 但如果你像獨立地思考, 你需要跳出你所習慣的圈子.
5. 練習質疑
你可以嘗試養成本能的質疑習慣性的觀點的習慣. 但不要成為 ** 者. 不要認為那些"真理"是不證自明的, 只有當自己確信在邏輯的後面還有事實來支持它們之後, 再做出判斷.
上面說的聽起來可能太難了, 那麼請想想獨立思考能帶來什麼吧. 就算是微小的向著獨立思考的進步也會增加你對這個世界的貢獻. 你將看到別人所忽視的機會與方法. 相比於那些不會創新地思考的人, 你將獲得相當有競爭力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 你的思考是你自己的, 而不是隻是反芻媒體.
獨立地思考, 你將活的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