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雖的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1-12
什麼是“曰”
“說”咯。。小弟弟
文言文中的“雖”是什麼意思
1. (形聲。從蟲,唯聲。古讀( huī)。本義:蟲,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戰國策·燕策》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雖故(雖然);他雖身負重傷,但堅決不下火線
公(袁可立)引咫尺之義折之。雖無所匡挽,而義形之意再見之矣。--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3. 即使…也;縱使[even if]
雖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先王之法,經手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呂氏春秋·察今》
4. 僅,只[only]
雖有明君,能決之,又能塞之。--《管子》
5. 原本,本[originally]
你那裡休誇口,你雖是一人為害,我與那陳州百姓每分憂。--《陳州糶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