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是不是晶體?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冰雹的標準是什麼

我認為冰雹、冰晶和雪花都是降水的結晶體自然現象沒有本質區別,唯一區別在於冰晶、雪花落下來不具備殺傷力,冰雹則不同很疼的

冰雹是怎麼形成的啊

先是由地面的水汽化(就是變成水蒸汽)上升,到了高空後與到了地球的氣壓不在上升,就聚集在一起成為雲,越積越多後汽化的水就以液態的水落下成為雨,這樣的現象在冬季就多了個環節就是高空過於寒冷便凝結成晶體,一般請情況下點下來的因該是雪,形成冰雹的氣溫要比雪的形成氣溫還要低,當到達可以形成冰雹的氣溫後,下落的雪花在空中又互相結合就越來越大成為冰雹_______要把分給我啊,我打了這麼久的字也要犒勞下是吧,先謝謝啊______

為什麼冰雹總會在夏天出現?

冰雹成災怎會在夏季

首先讓我們看看,天上為什麼會降水。氣象上所謂降水是指水分由大氣中降落到地面的自然現象,它包括下雨、下雪、下雹等等。

眾所周知,雲層是由水蒸氣形成的。在高空中由於氣溫較低,空中懸浮的微粒吸收雲中的水分會形成極小的水珠或冰晶,它們繼續吸收雲中的水分,漸漸形成較大的水珠(小冰晶吸收大量水分也可變成較大的水珠)。不斷吸收雲中的水分,水珠不斷增大,直至其重量超過空氣能提供的懸浮力時,這些水珠便降落到大地形成了雨。如果氣溫很低,把雲中析出的水分凍結成小冰晶(雲中已形成的極小水珠也可凍成小冰晶),小冰晶吸收水分,不斷擴大,形成六角形的較大冰晶,當六角形晶體大到超出空氣的浮力時,便降落成雪。

冰雹是從天而降的冰粒、冰塊,其粒徑一般為5-10毫米,文獻記載最大的粒徑可達到300毫米以上。天降冰雹可給房屋、人畜、莊稼等造成很大的損傷,形成災難。冰雹屬對流性天氣的產物,形成於厚實強盛的積雨雲中,氣象上稱深厚的層結不隱定。

強對流天氣時,積雨雲中的小水珠逐漸增大其重量,當其超出空氣的懸浮能力後就開始降落。可是這些本該降落到大地的小雨滴,在降落過程中遇到上升氣流,使小雨滴重新回升到雲層的上部,並經常發生反覆升降,在這個過程中雨滴不斷吸收雲中水分,越變越大,最後上升氣流再也託不住它了,於是降落到地面形成了特大的雨點,這便成暴雨。

高空的氣溫很低,如果在0℃以下,小水滴就會結成小冰晶,冰晶繼續吸附水分,體積漸漸增大而降落。降落過程中遇到上升氣流,小冰晶又被送上了0℃以下的高空雲層,於是在那裡小冰晶繼續吸水增大,直到上升氣流託不住時再次降落,接著又隨上升氣流上升……多次反覆後冰晶變成了較大冰塊。

通常,在發展厚實的積雨雲中都可能產生相對較大的冰粒。但不一定能夠降落到地面上成為冰雹,只有那些冰粒在高空雲層中隨氣流反覆升降,不斷增長到足夠大的顆粒時,才會從空中降落成雹。

上述這種強對流天氣通常出現在夏季。在夏季厚實強盛的積雨雲中,這種氣象條件既可能產生冰雹,也可能產生雷暴,然而大多數情況下,只產生雷電暴雨,這是因為產生冰雹的要求更苛克。氣象學家告訴我們,是否產生冰雹與積雨雲的厚度、雲層頂部所處的大氣層的高度及溫度、上升氣流的速度等有關。

假如積雨雲特別厚實,雲層的上部處於很高的大氣層空間,那裡的溫度就會很低,小水珠被上升氣流送到雲層的上部的低溫區,就會被凍結成微小的冰粒。即使在下降過程中受到低空的夏季高溫影響,有所融化,但當再次被氣流送上高空後重新凍結。這樣隨氣流反覆上下,只要0℃以下的高空低溫雲層具有足夠的厚度,冰粒稍被融化就又被凍結。由於融化慢凍結快,冰粒在反覆升降的過程中還不斷吸收雲中的水分,結果冰粒越凍越大,直到上升氣流再也託不住它時,才墜落地面成冰雹。

按照氣象學家的計算,上升氣流的速度在10米/秒左右已能產生雷電暴雨;但只有當上升氣流的速度達到20米/秒以上時,才會產生冰雹。而且積雨雲層的低於0℃的高空部分還必須有很大厚度,以保證小水珠或小冰粒隨氣流上升逗留於低溫區有足夠的時間,足以被凍結成冰,並保證其反覆升降過程中融化的速度慢於凍結的速度。唯有如此,才能讓小冰粒在隨著氣流上下運動的過程中越凍越大,最後大到氣流無法托住而墜地成冰雹。

這種特殊的氣象條件相當罕見,即使在夏季產生的機會也不多,其他季節更是不易產生了,所以落冰雹的機會很少,而且主要是在夏季。

我國降落冰雹成災的大多發生在4-7月,一般是午後到傍晚。因為這一時間段內冷暖氣活動頻繁,相對較容易形成降落冰雹的特殊氣象條件。從我國降冰雹的地......

霰和冰雹兩種物質有什麼區別?是同一種物質的兩種叫法嗎?

白色不透明的圓錐形或球形的顆粒固態降水,下降時常顯陣性,著硬地常反彈,鬆脆易碎在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夏天,在高山地區,天空裡經常有許多過冷水滴圍繞著結晶核凍結,形成了一種白色的沒有光澤的圓團形顆粒,氣象學上把這種東西叫做霰,在不同的地區有米雪、雪霰、雪子、雪糝、雪豆子等名稱。霰的直徑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間,性質鬆脆,很容易壓碎。霰不屬於雪的範疇,但它也是一種大氣固態降水。常發生在攝氏0度,也可能存在攝氏-40度附近的溫度,而且屬於未結凍的狀態,霰通常於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在航空例行天氣報告中的代號為GS。

冰雹

也叫“雹”,俗稱雹子,有的地區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它是一些小如綠豆、黃豆,大似栗子、雞蛋的冰粒。我國除廣東、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較少外,各地每年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災。尤其是北方的山區及丘陵地區,地形複雜,天氣多變,冰雹多,受害重,對農業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毀莊稼,損壞房屋,人被砸傷、牲畜被砸死的情況也常常發生;特大的冰雹甚至能比柚子還大,會致人死亡、毀壞大片農田和樹木、摧毀建築物和車輛等。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昨天8時前後,出門上班的人們發現天上落下了一粒粒白色的物體,和“冰雹”很相似,在郊區的果園,地面甚至遺留了厚厚一層“冰雹”。與此同時,許多市民聽到了空中隱約的雷聲。氣象部門的監測表明:本市順義、昌平、西齋堂三個氣象站點觀測到打雷。張明英解釋,和“冰雹”很相似的白色結晶體並非冰雹,而是一種名叫霰的冰粒,從外觀上看,冰雹是半透明的,霰是不透明的結晶體,霰很少出現,但也是一種正常的天氣現象。雷和霰都是雨雪天闖入的不速之客,專家認為,這和冷空氣的影響方式不同有關,冷空氣如果影響的是低層空氣,會出現大風降溫等天氣。昨天清早,冷空氣前鋒在影響北京時,為1500米高空迅速降溫,水汽在 1200米高空結晶,但在下降過程中來不及融化,從而形成霰。與此同時,北京的空中就出現了上面變冷、下面依舊暖的不平衡狀況,大氣層不穩定,高空氣溫很低,形成了特殊的大氣強對流,因而出現了打雷現象。

冰、雪、冰雹、露、霧、霜、雨、雲的物態變化名稱分別是什麼?

①雲: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和凝華成的小冰晶混合在一起就形成雲;②雨:雲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便會下降,下降過程中冰晶熔化成水珠,形成降雨;③露:空氣中形成的水蒸氣會在夜間較冷的地面、花草、石塊上液化成小水珠,這就是露水;④霧:如果空氣中有較多的浮塵,當溫度降低時,水蒸氣就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這些浮塵上面,這就是霧;⑤冰雹:夏季,上升的氣流很強、很不穩定,小水滴在空氣對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塊,小冰雹塊在流動過程中又與小冰晶、小水滴合併,形成透明與不透明交替層次的大冰塊.當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氣流無法支持,降到地面,這就是冰雹.⑥霜:深秋或冬天的夜晚,當地面的溫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放出大量的熱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塊上迅速凝華而形成固態的小晶體,這就是霜;⑦雪: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小冰晶從高空落下看來,與空氣摩擦,形成雪花.故答案為:露--液化;霧--液化;霜--凝華.

相關問題答案
冰雹是不是晶體?
雪花是不是晶體?
什麼酸不是分子晶體?
氯化鈉是不是晶體?
白砂糖是不是晶體?
寶石是不是晶體?
陶瓷是不是晶體?
琥珀是不是晶體?
鋁是不是晶體?
氮化硼是什麼晶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