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別體史書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27

國別體史書有哪些?

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歷史事件。《國語》是中國第一部國別體史記,又稱國記,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訖於戰國初年的魯悼公,分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八國的歷史。它最初的記錄者可能是各國的史官,在春秋戰國之際由晉國的史官編纂成書。《國語》的記事比《春秋》詳細生動的多,也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史料。《戰國策》是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料彙編。西漢後期的劉向校理群書,加以整理,去其重複,得33篇,按國別分為東周、西周恭秦、齊、楚、趙、魏、韓、宋、衛、中山12國策,定名為《戰國策》。晉陳壽《三國志》記載了魏、蜀、吳三國的歷史。

什麼叫國別體?什麼是編年體?什麼是紀傳體?

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歷史事件。

《國語》《戰國策》《三國志》

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

《春秋》《左傳》《資治閥鑑》

紀傳體:

東亞史書的一種形式,是以本紀、列傳人物為綱、時間為緯、反映歷史事件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紀傳體史書的突出特點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合。從體裁的形式上看,紀傳體是本紀、世家、列傳、書志、史表和史論的綜合。

《史記》《漢書》

文言文中的國別體是什麼意思

“國別體”是一種史書文體。比如,按時間順序寫的文體叫“編年體”,按人物傳記寫的叫“紀傳體”,按國家分類分別記敘歷史事件的,就叫“國別體”。

例如《戰國策》,按國別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燕、趙、魏、韓、宋、衛、中山12國策,它就是“國別體”。

中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什麼

最早的國別體史書, 是戰國初期的《國語》.全書21 卷.因以記言為主, 故名《國語》.前人據司馬遷`左丘失明, 厥有國語'之說, 認為該書與《左傳》同出左丘明之手, 且稱《國語》為《春秋外傳》, 但均不可信.《國語》所記, 多與《左傳》重複或抵觸, 且詳略互異, 體例和文筆差異甚大, 所記之事也遠比《左傳》、《春秋》為早.據後人考證, 《國語》的作者大約與《左傳》一樣, 應該是戰國早期一位熟悉歷史掌故和了解各國情況的學者.全書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分國編次, 再在一國之內按年代敘述.它有重點地記述了從周穆王 (約前967 年) 到周魯悼公 (前440 年) 止共500 多年內8 國的重要史事.其中晉國最詳, 《晉語》凡9 卷, 佔了全書近半的篇幅.《周語》記載西周穆王到東周敬王的史實也較完整.《魯語》和《楚語》次之.最略的《鄭語》只寫到西周末, 《齊語》僅記管仲相桓公的政績, 《吳語》和《越語》也只記了兩國爭霸的經過.全書結構不夠完整嚴密, 但並不影響其較高的史料價值.書中的進步思想和文學成就均不如《左傳》, 但不少地方批判了統治者的殘暴, 透露了一些下層社會的呼聲和民間的疾苦.其中《邵公諫厲王弭謗》一文, 提出`防民之口, 甚於防川', 把人民的力量比作水, 指出對待百姓的批評言論, 不能堵塞, 只能宣導, 否則水壅而堤潰, 政權就有被推翻的危險.說理形象, 含意深刻, 其`民弧邦本, 本固邦寧'的思想頗具積極意義.

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什麼?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記錄範圍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編年體,國別體,紀傳體的區別

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因為它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繫。以編年體紀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於中國。如:《春秋》,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的;《左傳》,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名為《春秋左氏傳》,簡稱《春秋》;《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也是我國編年體通史的傑作,北宋司馬光(1019—1086)主編,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記載了1362年的歷史,花了19年的時間編寫成的。

補充:按年月日順序記載的中國史書體裁。起源於春秋。編年體史書數量極多。著名的有《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等。其優點是便於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瞭解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並可避免敘事重複。缺點是記事按年月分列雜陳,不能集中敘述每一歷史事件的全過程,難以記載不能按年月編排的事件,往往詳於政治事件而忽略經濟文化。

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歷史事件。《國語》是中國第一部國別體史記,又稱國記,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訖於戰國初年的魯悼公,分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八國的歷史。它最初的記錄者可能是各國的史官,在春秋戰國之際由晉國的史官編纂成書。《國語》的記事比《春秋》詳細生動的多,也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史料。《戰國策》是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料彙編。西漢後期的劉向校理群書,加以整理,去其重複,得33篇,按國別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燕、趙、魏、韓、宋、衛、中山12國策,定名為《戰國策》。晉陳壽《三國志》記載了魏、蜀、吳三國的歷史。

紀傳體:是以本紀、列傳人物為綱、時間為緯、反映歷史事件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紀傳體史書的突出特點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合。從體裁的形式上看,紀傳體是本紀、世家、列傳、書志、史表和史論的綜合。的綜合。本紀,基本上是編年體,兼述帝王本人事蹟。世家,主要是記載諸侯和貴族的歷史。列傳,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書志,是關於典章制度和有關自然、社會各方面的歷史。表,是用來表示錯綜複雜的社會情況和無法一一寫入列傳的眾多人物。優秀的紀傳體史書把這些體裁配合起來,在一部史書裡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它既有多種體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規格。我國最早的紀傳體史書,也是我國最優秀的一部史書,是西漢司馬遷編纂的《史記》。《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寫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漢武帝太初年間結束,上下三千年,共計一百三十篇,篇目分別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本紀以歷代帝王為中心,表為大事年表,書記禮制、官制及經濟制度等,世家、列傳記各諸侯國以及武帝以前的各類重要歷史人物,少數民族,鄰近國家的史實,其中世家與列傳就佔了一百篇。司馬遷為了寫完這一鉅著,費時二十餘年,多次跋涉全國各地考察古蹟民俗,傾盡畢生心血。〈史記〉的古史資料價值特別高,有許多記載成為今人研究古史的珍貴文獻資料;《史記》的史實分析和評價也比較客觀,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科學性,例如肯定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進步作用,用「世家」體裁為之作傳,這是古代史家中所罕見的。《史記》既是不朽的史著,又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善用白描手法刻劃人物形象,魯迅甚至把《史記》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但《史記》只寫到漢武帝為止,故漢代續補《史記》者叢出,其中以班固撰的......

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什麼

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所謂國別體史書即分國記載史事的史書。

相關問題答案
國別體史書是什麼意思?
紀傳體史書是什麼意思?
國家紅皮書是什麼意思?
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
紀傳體的紀是什麼意思?
國三摩托車是什麼意思?
宋三司史司是什麼意思?
與妻書是什麼意思?
合體男裝是什麼意思?
抗體陰性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