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夏天怎麼過?
古代人夏天沒有空調怎麼辦?
空調其實是違反人類生理健康法則的,古人都講究順天應人,黃帝內經也講;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埂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現今之人,逆天之自然而行,四時不忒。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古代夏天古人們該怎麼過?
扇子-涼屋-冷飲-瓷枕
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還有人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涼友”。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比較省力氣,也比較有“檔次”。文人墨客喜歡在扇面上寫詩作畫,既可消暑,又添情趣。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主人涼爽愜意,僕人當然是要汗流浹背的。到了漢代,一種名叫“葉輪撥風”的大型納涼器具騰空出世,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觀。《西京雜記》中記載:“長安巧匠丁緩作七輪扇,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滿堂寒顫”這四個字很令人震撼,不過又肯定要害得那“一人運之”的“一人”滿身臭汗。
唐代出現了一種供人消暑的“涼屋”。“涼屋”通常傍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涼氣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檐而下,製成“人工水簾”,屋子裡自然會涼快起來。這個方法比“人工風扇”和“葉輪撥風”效果好得多,不論從科技角度看,還是從人文角度看,都是一種進步(哪怕後一種的進步是順帶的)。到了明代,“涼屋”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此有精彩描述:“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不難看出,明代人已知道在消暑時巧妙利用地理優勢,掘井納涼,天然環保,不乏科學道理。
扇子也罷,“涼屋”也好,身上涼快了,嘴巴卻享受不到。都說“民以食為天”,大夏天的,要是不吃點喝點冰涼之物哄哄嘴巴,怎麼會舒服?所以,冷飲也早早出現了。
大約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富貴人家就已經開始在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設有專掌“冰權”的“凌人”。西周時期,“凌人”更上升為朝廷中的一個職位,從職者專門負責冷飲的製作,這足以說明當時冷飲之珍貴。春秋末期,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楚辭·招魂》中有“挫糟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讚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古代甚至還有“冰廚”——《吳越春秋》中就記載越王勾踐出遊時食宿於冰廚,在當時,它堪稱空調房間,可想而知耗用人力和冰量一定相當大。
唐代開始出現“冰商”,也就是商業性的藏冰戶。冬天藏冰,入夏拿出來賣。有“冰商”賣冰只認錢不認人,高估了人們的“渴望”,反而弄巧成拙。據《唐摭言》載,有人盛夏在街頭賣冰,過路人熱不可耐,都想一食為快。賣冰者自以為奇貨可居,故意把冰價擡高,路人一氣之下都忍熱走開了。不一會兒,冰錠融化了,賣冰人賠了本。比起今天的一些房地產商來,這位賣冰人真是不幸。
到了宋代,冷飲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對一種叫“冰酪”的冷飲大加讚賞:“似賦還鹹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馬可·波羅來中國時,受元世祖賞賜,幸福地品嚐到了當時的皇家冷飲“冰酪”(它由果汁、牛奶、冰塊等調製而成)。後來,馬可·波羅把“冰酪”的製作技術帶回意大利。意大利對這一技術嚴加保密三百年後,被法國人出高價買走,此後不知怎麼的又傳到了英國。英國人改造後,製出了我們今天常吃的“冰激凌”。不知道他們大賺其錢時,有沒有想到要謝謝一下中國的忽必烈。
除了上述方法,古人還有別的度夏高招。中國自古被稱為“瓷器王國”,古人除了會用瓷器做碗、做花瓶外,還發明瞭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層釉,冰冰涼涼的,夏天枕於其上,睡起覺來當然涼快。所謂“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恐怕就是古人對瓷枕的熱情謳歌。古代的夏天同樣有蚊蟲,躲避蚊蟲同樣是度夏的一件要事。但那時蚊香並不普及,更沒有電蚊香片什麼的。所以,古人在夏天一般都要躲在蚊帳裡睡覺。睡久了,就睡出了花樣和情調。人們會在帳內懸掛茉莉、珠蘭等......
古代人怎樣度過炎熱的夏天的
中國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屬於夏季的六個節氣依次是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和大暑。典籍記載,古代皇帝在立夏的第一天,要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南郊去迎夏。因為從陰陽五行的觀點來看,夏是南方屬火,顏色硃紅,因此皇帝和他的臣子穿著硃色禮服,佩硃色玉帶,乘坐赤色馬拉著的硃紅色的車子,車子上的旗幟也是硃色的。遙想當年,這樣一群浩浩蕩蕩的硃色人馬迎夏的場面是何等的壯觀、熱鬧,他們向百姓提醒:夏天來臨了! 一般來說,夏天最熱的時間是夏至以後的“三伏”天。據明人陳文燭《天中記》(卷五)、清人陸鳳藻《小知錄》(卷一)等書的解釋,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每伏各佔十天。三伏天的高溫容易使人中暑,更容易繁孳各種致病菌,因此清初人李漁在《閒情偶記》卷十五里說:“一歲難過之關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於此……使天只有三時而無夏,則人之死也必稀。”也因此,人們用打掃環境、注意衛生來減少疾病(像端午的浴蘭湯——以菖蒲、艾、桃、柳等葉搗汁或煎湯沐浴),用苦茶、涼茶、綠豆湯來解暑。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卷六裡描述蘇州人過三伏天的情景說:“三伏天,好施者於門首普送藥餌,廣結茶緣。街坊叫賣涼粉,鮮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什物則有蕉扇、苧巾、麻布、蒲鞋、草蓆、竹蓆、竹夫人、藤枕之類,沿門擔供不絕,……浴堂亦暫停釁火,茶坊以金銀花、菊花點湯,謂之‘雙花’。麥肆添賣半湯大面,日未午已散市……”老百姓在三伏天裡最緊要的工作是做醬,所謂“伏醬臘醋”。還利用三伏天來晒衣物、晒書,給家畜洗澡。人們相信農曆六月六日這天晒衣衣不蛀,晒書書不蠹,家畜洗澡不生蝨子,女人也趕在這天洗頭,頭髮可保一年都“不膩不垢”。 三伏天也有愜意的一面,農夫和工匠可以早些收工,天還不黑就吃了晚飯,圍坐在庭院前納涼講古。有閒的人可以租條小船,劃到蒲深柳密之處,享受帶著荷葉清香的涼風。隱逸高士可以袒胸赤足在柳蔭下悠然自得地獨飲獨酌或吟詩長嘯,富家千金也可以坐在自家別墅中臨池的高軒爽閣裡,披襟釣水或賞荷消夏。少婦搖著扇子,和小孩一同在鋪著蕉葉或竹蓆的地上睡個悠閒涼爽的午覺,傍晚時把沉浸在井中涼透了的西瓜取出切食…… 朝廷官家的夏天,就更考究、更多樣化了。兩千多年前的漢朝,皇帝在“三伏”的第一天要集合百官,賜肉給他們。兩宋的皇帝在三伏天裡,都有涼爽舒適的避暑館閣,北宋是在汴梁城裡的碧玉壺、風泉館和萬荷莊,南宋則是在杭州城裡的復古殿、選德殿、翠寒堂和冷泉堂。因為這幾處宮殿庭院的建造,早已考慮到氣溫、光線的調節,即是夏天也很涼爽。清朝的皇帝,每年三月天剛暖時,便從北京搬到熱河的承德宮,在那兒避暑,一直住到農曆九月才移駕返京。
古代的女子怎麼過夏天
1、扇子扇風納涼。
扇子表現了中國古代女子獨有的含蓄美、韻味美,妝點和美化了中國古代女子的多姿多彩的生活。
從古代到近代,普通百姓主要靠各式的扇子來納涼。扇子,古人稱之為“搖風”或“涼友”。曾有一幅詠扇的楹聯,曰:“舉處隨時消酷暑,動來常伴有清風”,雖寥寥幾字,卻把扇子的功能與時令的情狀說得很是透徹。看來,一把小小團扇曾是人們渡夏消暑的最佳用具,雖然簡單了些,卻也方便、實用,更綠色、環保。
2、枕瓷枕納涼。
宋朝還曾流行一種瓷枕,其中以定窯產的瓷枕最為有名。瓷枕的枕面上了釉,頭枕著睡覺自然涼快。瓷枕的形狀多種多樣,有的瓷枕兩側還刻有詩句,如:“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久夏天難暮,紗廚正午時。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等。這些詩句明白地告訴我們,在當時瓷枕也是人們夏季納涼的主要寢具。
3、抱“竹夫人”納涼。
據說,古人還曾發明了一種叫做“竹夫人”的竹篾編制品,夏夜裡摟抱著同睡共眠,身心自然涼爽,也暢快。
4、除此之外,古代的文人騷客們自有他們獨特的納涼方式。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夏日那淡雅、幽邃、天然諧趣的風韻,最能引發文人墨客的詩情與畫意。手持一把團扇,選擇一個自然的空間,或是一個人文的景緻,覓得一份清幽,尋來一份涼意。待心兒慢慢靜下之時,便生髮興致,或臨景而賦詩,或臨摹而入畫,或臨風而撫琴。此時此刻,暑氣自然退去,人也就神清氣爽了。
今天,我們品讀古人的納涼詩句,其實就是在乘古代詩人的涼意,消自身周邊的暑氣。這等上好的乘涼方式,既有情、有感,又有趣、有味,別有神韻,別具一格,就像品一杯菊花茶,能解熱化溼,益神明目;也像是在飲一杯冰爽啤酒,能驅炎祛暑,沁人心脾。
高溫酷熱常使人感到心煩意亂,這便是所謂的“情緒中暑”。古人深明“煩夏莫如賞夏”之意,常常想方設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應付苦夏煩暑。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有《消暑》一詩,雲:“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瓊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岸上是青青翠竹,池中是朵朵紅蓮;喧鬧的市聲遠去了,煩惱的心事散去了;舉目環望,清風徐來,水波微興,頓覺心曠神怡,似乎就要羽化成仙了。水中亭榭在玉宇瓊樓的映襯下,輕輕盈盈地飄在水面,四周繚繞著的是陣陣清涼的爽氣。有如此的勝景,詩人劉禹錫哪能不詩興大發呢?
“六月清涼綠樹蔭,水亭高臥滌煩襟”。這是詩人陸希聲的詩句。他喜歡在水亭乘涼,卻也很是特別。令人窒息的熱浪讓他顧不得許多,乾脆高臥於水亭上,來個“睡涼”,做個“亭夢”,把塵世俗氣拋於九霄雲外。真的是一派灑脫的氣勢,一番盡情的享受!
除了水亭,樓臺也是古人納涼的好去處。宋代詩人黃庭堅有詩曰:“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做南來一味涼。”他登樓望遠,山光淡淡,波光灩灩,蓮葉團團,有此景象,焉能無詩?至於身心愈發滋潤,更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清風明月本無主,正是這無人管理的東西,在燠熱的夏日裡更顯得彌足珍貴,它驅走的不僅僅是暑熱之氣,還有落寞的情懷。
陸游乘涼喜歡到水邊:“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蓮池自在香。”這位大詩人一生憂國憂民,難得有空閒。人已老,拄著柺杖也要尋幽訪勝。月色朗朗,笛聲漸起,蓮香沁人,讓詩人暫時忘卻了戎馬、胡塵和羌笛,心情也放了長假。詩中的一“追”一“倚”,足見陸放翁興致的盎然,心境的散淡。
楊萬里對荷花池塘情有獨鍾:“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人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他似乎比陸游更......
古代的人在炎熱的夏天是怎樣度過的
古代的時候,天氣沒有現在熱,現在是因為工業化造成的全球變暖 古代很早就有紗,西漢馬王堆就是例子,出土了薄如蟬翼的紗,而且古代的王宮建築都很高大,通風很好,古代建房都要看風水的,所以,找的地方都是風水寶地
沒有空調,古代人怎麼過夏天
其他方法降溫
古代人沒有空調怎麼過“熱死人”的夏天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也輕鬆,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寫詩作畫,還真有些情趣。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帶來的愜意。
古代沒有電冰箱,古人就用冰窖來貯存冰塊。根據現代考古發現,最早的冰窖出現在周代。當然,這種奢侈豪華的“電冰箱”只有官府才有,普通百姓是無法享受的。 一般來說,官府在頭年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雪於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來時,便從冰窖中取出冰塊或者白雪,擺放在居室當中就成了“冰盤”,冰雪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到明清時期,這種用冰塊避暑的方式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設計精巧這種豪華的避暑設施一般都是傍水而建,充分體現了古人的環保意識和親近自然的綠色理念。唐朝的宮廷就建有專門用於夏天避暑的涼殿,在涼殿中央安裝機械傳動的製冷設備,採用冷水循環的原理,用扇輪轉搖,產生的風力將冷氣送入殿中。 後來發展到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屋檐直下,形成人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目的。到了宋代,除了皇宮之內,高官顯貴們也紛紛建立起私家避暑“涼屋”,不但以風輪送冷水涼氣,而且還在蓄水池上和大廳四周擺設各種花卉,在享受清涼的同時,更能帶來精神上的愉悅。至明朝,這種避暑建築從宮廷走向民間。
早在南北朝時,民間就有自制“湯餅”避暑的習俗。至宋代,秋季養生小常識避暑食品更加品種繁多,諸如瓜、李、荷葉、綠豆湯、鱔羹、銀苗菜、新蓮等,而其中以西瓜最受歡迎。明清兩朝,伏日最盛行吃蓮子湯避暑。清朝北京地區還有人選擇蘇葉、藿葉、甘草等中草藥避暑,也是一大特點。而蘇州人過三伏天則喜歡喝涼茶、涼湯,吃涼粉等清熱爽口的食物。
很想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過夏天的??
我國古代社會,隨著都市的繁華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了唐宋時期避暑納涼已成為夏季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封建時代的皇家宮廷,其避暑方式十分奢侈。唐代時,皇帝在宮廷中建有專供避暑的涼殿,殿中安裝了機械傳動的製冷設備。這種設備,採用冷水循環的方法,用扇輪轉搖,產生風力將冷氣送入殿中。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之目的。據《唐語林》卷四記載:“玄宗起殿,……時毒方甚。上在涼殿,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四隅積水簾飛灑,座內含凍。”由此可見,這種製冷設備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較高的降溫能力。張仲素《宮中樂》詩云:“甘泉將避暑,臺殿水光凝”,就是對涼殿消暑的讚譽。 在宋代帝王的涼殿中,也有這種設備,但比起唐朝則更加豪華。《武林舊事》卷三載:“禁中避暑,多御復古,選德勤殿及翠寒堂納涼。長鬆修竹,濃翠蔽日,層巒奇岫,靜窈縈深。寒瀑飛空,下注大地可十畝。池中紅白菡萸萬柄,蓋園丁以瓦盎別種,分列水底素馨、建蘭、麝香藤、朱槿、玉桂、紅蕉等花數百盆於廣庭,鼓以風輪,清芬滿殿……聞洪景盧學士嘗賜對於翠寒堂,不可久立,上問故,笑遣中貴人以北綾半臂賜之,則境界可想見矣。”可以看出,宋代涼殿不但以風輪送冷水涼氣,而且還在蓄水池上和大廳四周擺設各種花卉,使冷風帶香,芬芳滿室,其冷風效果之好,已使人感到寒凓不堪。 除了機械製冷設備以外,宮廷中還備有大量的藏冰。每當寒冬季節,都有專職官吏負責採集天然冰塊,貯存於冰室之中,炎夏期間取出,以供皇家之用。 唐代的高官顯貴們,有的也建立起私家避暑設施,雖然比不上宮廷的規模,但也極盡巧妙之思。其中專供納涼用的水亭,就是唐代宮吏設置的一種避暑建築。《唐語林》卷五記載御史大夫王某“宅第有一雨亭,檐上飛流四注,當夏處之,凜若高秋。”劉禹錫《劉駙馬水亭避暑》詩也描述了水亭特色:“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雨,水晶簾瑩更通風。”這種水亭,利用機械將冷水輸送到亭頂的水罐中貯存,然後讓水從房檐四周流下,形成雨簾,從而起到避暑降溫的效果。當然,這種半自動的製冷設施,用費頗大,並非一般人所能建造。 唐代顯貴楊國忠還造冰山來避暑,這在歷史上極為罕見。《開元天寶遺事》捲上記載:“楊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於宴席間。座客雖酒酣各有寒色,亦有挾纊者,其驕貴如此。”天然藏冰,在唐代屬希有之物,《雲仙雜記》說:“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璧”。而楊氏一族,竟能以融化巨大冰塊的方式來降溫避暑,足見其富貴驕奢。 地球因為溫室效應逐漸變曖,古代還要涼快點; 另外古代人一般穿絲和麻葛製品,比現在的棉和化纖製品涼爽。 當然電視劇不可信,觀察一下古人描繪夏天的畫可以知道大概款式還是長袖長袍,農夫平民是長袖長褲,有的將袖管褲管捲起。 古代的夏天的溫度大約在18到30度,溫度比現在低,那個時候到處是石板,人們就睡在石板上解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