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手汗怎麼辦?
出手汗是一種病嗎?該怎麼解決?
手汗症一、概述手汗症為相當常見的一種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異常多汗。因為人種上的特異性,生長在亞熱帶地區的年輕人,特別容易有此毛病。 汗腺的分泌是經由交感神經所控制的,而手汗症即是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經過度緊張,例如緊張、興奮、壓力或夏天高溫造成手掌排汗異常增加所致。在臺灣,調查10到30歲的青年,約有0.3%的發生率,即大約三百名青年中,就有一人患有相當明顯的手掌多汗,不分男女都有可能 ,而其家族史則高達13% (有家族遺傳性)。大部分自孩童就罹患手汗,到青春期更嚴重。手汗症病人除了手汗之外,都健康正常,大多數還並有足底多汗或腋下多汗,少數病人尚並有狐臭症。二、症狀多汗症並非疾病,只是交感神經過度亢奮,但往往因此症狀造成學習,工作或社交的困擾,而就醫治療。有多汗傾向的人手掌大多時候都是溼答答的,而長期潮溼的手部常會造成容易脫皮,更是有礙觀瞻。學齡中的青少常因過量手汗將考卷弄溼而影響考試,經常是試卷未寫就已經溼了。青少年不敢與人牽手,連握手都成問題。嚴重時手掌甚至會出現溼疹皮膚炎的症狀。成年後,也造成他們在工作上與社交活動上的不便。 多汗症的病人常合併有手及腳出汗的現象,而病者所流出的汗液通常沒有異味,情況有異於狐臭病患者。而狐臭(腋下多汗異味症)的人,則與遺傳體質較有關,主要是腋下皮脂腺發達,發生的機會比手汗症高,造成的困擾也比較普遍。像是衣服總有洗不去的黃漬,也較不敢穿著無袖上衣,最重要的是在與人接近時,多了莫名的心理負擔與畏懼。三、治療手汗症的治療有分內科及外科兩種方法。 內科藥物治療內科方面使用的抑制交感神經系統的藥物,常會有口乾舌燥或腸胃障礙等副作用發生,使人不敢長期服用。而局部塗抹的藥劑也因時效有限,需要時常補抹,並非很方便的方法。因為內科方法均有其有限性,故外科治療便成為勢之所趨了。 外科手術治療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經位在於胸椎的第二及第三節,也就是大約位於乳頭連線,再高一點的背部脊椎的兩側,只要將這兩節的交感神經切斷,就可以達到手部不流汗的目的。傳統的手術方式是從背部中央切入,又把肋骨與脊椎相接處的骨頭剪開,把兩側第二、第三交感神經節切除。因手術的時間約需2━3小時,術後有一約五~七公分的傷口,比較痛,相對復原需較長的時間,大約需住院3━5天。另外也有可能造成氣胸(肺部漏氣使得肺部無法呼吸,是一種有生命危險的後遺症),目前多半已由電視內視鏡進行交感神經切除術所取代。此手術傷口小
手汗特別多,該怎麼辦,煩惱
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洩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者。 戰汗 即全身戰慄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症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絕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溼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溼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偏汗 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溼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溼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藥膳 (1) 百合粥 [功效] 潤肺止汗、適用於肺熱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用法] 將百合洗淨與米同煮,待熟時加入白糖再煮10分鐘, 即可食用,吃飽。 【百合】甘,微寒。潤肺止咳,寧心安神。 (2) 黃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虛自汗。 [材料] 黃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用法] 將黃蓍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黃蓍】甘,微溫。補氣昇陽,固表止汗。 (3) 浮小麥飲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 適用於小兒夜間盜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麥15克,紅糖適量。 [用法] 熬浮小麥汁100毫升,加紅糖調味。 【浮小麥】甘,涼。入心經。止汗。 (4) 小麥山藥湯 [功效] 補氣斂汗。 [材料] 浮小麥15克,山藥15克,白糖少許。 [用法] 二藥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調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參歸腰子 [功效] 補虛斂汗。主治病後虛弱而致的自汗或盜汗。 [材料] 人蔘10克,當歸8克, 豬腰子1個,姜、蔥、鹽適量。 [用法] 將參、歸切薄片,腰子去腎盂切碎, 與姜、蔥、鹽同放於盆內,加水適量,煮爛食之。 【人蔘】甘,平。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 【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 (6) 生地黃雞 [功效] 滋陰止盜汗。 [材料] 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只,飴糖100克。 [用法] 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生地黃】甘,寒。滋陰涼血。 【烏雞】甘、平。 補虛勞虧損,......
經常出手汗怎麼辦
步驟
1
在手上腳上塗上乾燥的粉,用痱子粉就可以,在手腳上都弄滿,可以吸收汗液,保持手腳的乾爽。
2
用醋或者茶水來泡手腳,把手腳放到醋裡浸泡15到20分鐘,然後,檫乾淨,就會感覺十分的清爽。
3
多洗手,感覺有很多手汗了就洗洗手,腳上就要穿比較透氣的襪子和鞋了,這樣就能保持腳的通風,才能減少手汗和腳汗。
4
脾虛和腎虛都會導致手汗腳汗,要注意養脾胃,和注意多補補腎,這些調理好了,就不會出手汗了。
5
調節好你的內分泌和生物鐘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吃辛辣的食物,少抽菸和飲酒,調理好自身,就能解決手汗腳汗問題。
6
平穩自己的情緒,做到不要緊張不焦躁,心如止水,這樣你的腎上腺素才不會急速上升,才不會出手汗腳汗。
END
注意事項
也能去醫院請專家看看。
總是流手汗怎麼辦?
我知道的。
經常流手汗應該怎麼辦
用無花果葉子煮趁熱水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