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包括哪些方面?
和諧發展包括什麼內容?
以人為本,
遵照自然法則和社會發展規律,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系統自身控制規律,合理分配資源,積極協調社會關係和生態關係,實現生物圈穩定和繁榮。也就是說,和諧發展是社會——生態系統的競爭、共生和自生機制的完善結合,環境釘理、經濟高效、行為合拍、社會文明、系統健康地發展。和諧發展強調系統物質、能量、信息的高度綜合和合理競爭,共生與自生能力的結合,生產、消費與還原功能的協調,社會、經濟、環境的耦合,時、空、量、構、序的統籌,以及哲學與工程學的完美結合,實現社會關係和生態關係的協調,達到“天人合一”、“人地共榮”的目的。因此,和諧發展可以歸納為:資源共享,適時協同,按需生產,和諧共榮。
和諧社會包括哪幾個方面?
個人觀點啊:人與人的和諧 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與社會的和諧
滿意請採納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包括哪些內容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上述六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這六個方面既包括社會關係的和諧,也包括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體現了民主與法治的統一、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活力與秩序的統一、科學與人文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這六個方面,內容十分豐富,既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和總體特徵,也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關於天人之際的論辯與實踐,奠定了以儒家仁學理論“天下歸仁”為核心、“和而不同”為原則的和諧文化精神,其主要內容為:以“仁”為本的身心和諧觀、由己及人的群體和諧觀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和諧觀。
一、以“仁”為本的身心和諧觀
對於“仁”的理解,歷代的思想家在根本上都贊同這樣一個內涵:“人之所以成為人的理由與標準,是人天賦的內在本質的不可改易和不容偏離的原則性規定。根據“仁”的要求,人要修身養性,從而實現個人的道德完善和境界提升,並以此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於人與自然的和諧。所以,以“仁”為本的身心和諧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首先,身心和諧的重要性體現在治國平天下中的基礎性作用。孟子認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學》也強調:“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其次,身心和諧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主體的內在要求方面。傳統的和諧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認為是主體本性要求主體修身養性從而達到和諧:對上,有孟子把君主的身心和諧即“仁”與國家的興衰緊密聯繫,“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對下,有荀子主張國君的“仁”教化“臣下百吏至於庶人莫不修己而後敢安正”。通過孟子和荀子的論述,主體的身心和諧有了內在的正當性。
二、由己及人的群體和諧觀
修身以成仁是天下歸仁的基礎,由己及人、實現群體和諧則是天下歸仁的關鍵。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在很大程度上就有群體和諧的意味,即個體在修身的前提條件下通過感染帶動他人修身實現群體和諧。至於如何“由己及人”,孔夫子的“安人”思想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途徑,即曾參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積極作為,將好的東西推薦給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則是消極的不作為,不要將自己厭棄的東西強加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忠恕之道,由己及人的群體和諧觀是對“仁”在群體層面上的闡述,在傳統文化層次上,“仁”既是家庭等級倫理的需要,也是政治和社會倫理要求。首先,傳統文化宣揚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的直接目的是“齊家”,因此,由己及人必須先在個體家庭中實踐,即維護等級尊卑家庭的群體和諧。其次,在家庭和諧的基礎上,“仁”開始由“家”向“國”過渡,在孟子的竭力推廣下,“仁政”理念進人了統治階級的生活,仁政“安人”、保國、平天下。再次,“仁”作為社會倫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普遍友愛的意義,即所愛之人從家人開始向外普及,最終達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中國傳統文化長期追求思維的整體性和政治上的大一統局面,這也決定了身心和諧和群體和諧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和諧有序、公平正義的社會。
三、“天人合一”的宇宙和諧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哲人天人觀的永恆主題。儘管他們對“天人合一”的理解有著明顯的差異,如老子的匝天論”,荀子的“制天論”,《易經》主張天人調諧論等,但總體上說來,“天人合一”論強調人與自然的一致性,強調規律與行為的和諧性,認為人要以實現天道為己任,體現宇宙大化之流行,強調天道與人道、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繫與和諧統一。
古人對於“天”的頂禮膜拜源於對強大自然的恐懼和敬畏,人們在逐漸揭開“天”的面具後,仍然堅持了對“天”的多樣化理解,這主要是沿著“自然”之天與“倫理”之天兩條線路發展,前者以道家為代表,後者以儒家為代表。此後,“天”既是宇宙萬物的生命起源,也是人倫道德的價值本源。在倫理之......
和諧社會包括哪些內容
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和諧社會包括哪些內容?
1,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對和諧社會提出定義和解釋,但是,所有的專家都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是一個大多數人能夠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社會。高尚全教授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系統的概念。從理論上說,是社會各個階層和睦相處,社會各級成員各盡所能,使人民的聰明才智得到全面發揮;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協調的社會。簡言之,和諧社會是一個穩定的系統,有效的系統。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把和諧社會劃分為三個層次,即:第一,和諧社會以人為中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第二,和諧社會是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約束來實現的;第三,和諧社會的實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定時期公共治理的實現。汪玉凱認為,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必須滿足以上三個層次的條件。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洪大用提出了理解和諧社會的三個角度。第一,貧富差距的利益分配角度;第二,社會公眾的社會共識角度;第三,可持續發展角度,即積極的和諧社會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洪大用認為,社會現在非常關注第一個角度的理解,即從利益分配角度來講述和諧社會,但是,和諧社會更重要的在於第二和第三個角度,即建設一個和諧社會必須有廣泛的社會共識;必須解決人與自然的問題;必須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張大平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過程。因為“和諧”是沒有上限的,達到和諧以後還可以再和諧,這是一個過程。但是和諧社會卻有底限,如果社會的不和諧突破了這個底限,社會將發生動盪。因此,理解和諧社會首先必須找到和諧社會的底限在什麼地方,通過構建社會安全網等措施保證社會和諧的底限不被突破,進而在此基礎上追求更和諧的社會。2,和諧社會的提出適應了時代的需要。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央提出“和諧社會”這個理念,適應了時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高尚全認為,和諧社會理論的出現是科學發展觀的進一步深化。他指出,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國開始強調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以往人們對小康社會的理解主要體現在數量方面,而和諧社會的提出則強調了質量方面。這表明我們開始重視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質量,而不僅僅是重視經濟指標的增長。中央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要求,充分體現了廣大人民的利益根本所在。李連仲則認為,“和諧社會”的提出解決了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即“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的問題。我國的社會主義實踐要回答三個基本問題: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們逐步解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麼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兩大問題。“和諧社會”的提出解決了第三個重大問題:社會主義要想鞏固,黨要繼續執政,社會就必須和諧,我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目標就是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因此,和諧社會的提出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創新。其他專家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提出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孫立平指出,和諧社會這個概念的提出,標誌著我們這個社會開始從單一中心的時代逐步過渡到一個多元中心的時代。改革開放之前,我國是以階級鬥爭為綱,全社會都忙於階級鬥爭;改革開放之後,我國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社會都忙於經濟建設。孫立平認為,一個只有單一中心的社會不可能是和諧的社會。而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入,我國社會逐步形成多元化中心,不同的社會群體有不同的中心任務。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單一的中心時代的理論必然具有不足之處。和諧社會的提出正好適應了多元化社會的需要,是多元化社會背景下,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演化出來的一個具有很強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理論。國家......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和諧”思想,這些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可資利用的重要思想資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書?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諧,無相倫也,神人以和”的記載,《左傳?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樂之和,無所不諧”。其後,“和諧”逐漸成為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哲學概念,並進而演進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和中華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就其主體而言,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中國傳統思想主張“天人合一”,強調人類應當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準則,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為人生行為的基本依歸。莊子進一步發揮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莊子?知北遊》)強調人必須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與自然保持協調,從而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境界。道家的這種“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強調主體與客體的統一,主張有機地、整體地去看待天地間的萬事萬物。
儒家對“天人合一”的思想進行了許多闡發。《禮記?中庸》中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強調天、地、人和諧發展。人不是萬物的主宰,而應實現天人協調,“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張載在總結前人“天人為一”、“天人相參”說的基礎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並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命題,指出天地萬物本來就是一個和諧的宇宙家庭,人與人是兄弟,人與物是朋友,相互之間應該親密無間,共存共榮(《西銘》)。這種“民胞物與”的境界,既是張載廣大深厚的宇宙情懷的表現,也是中國傳統“和諧”思想的重要內涵之一。
2.和為貴:人際關係和諧的思想
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中國傳統和諧思想主張“和為貴”,寬和處世,從而創造人際和諧的社會環境。《尚書?堯典》中,就有人與人之間應當如何和諧相處的記載。孔子一生都在研究人際關係,不但提出了“和為貴”的價值取向,而且提出了忠、孝、誠、信、敬、愛、仁義、道德等準則。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人小同而不和”,(《論語?衛靈公》),可見,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於以寬厚處世,協和人我,從而創造和諧的人際環境。孟子也十分重視人與人的和諧關係,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並以他的“性善論”為基礎闡述他的人和思想,認為只要把人的先天本性推及於每個人,就能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和諧社會,從而實現“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禮運》)的大同社會。
3.神形合一:個體身心和諧的思想
個體身心的和諧,在中國古代,也稱人的神形合一,主要是指人生在世,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態,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人格,以實現個人身心的和諧。
儒家要求人們三省吾身,反求諸己,盡心知性,自我修養,從而進入一種高尚而又和諧的人生境界。故此,儒家十分重視修身作用,認為普天下的人都應以“修身”為本。其中對於“君子”即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形象,更是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以孔子的“君子”標準為例,他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時,戒之在色;及其壯也,戒之在鬥;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論語?季氏》)君子又有“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
什麼是人與環境的和諧,和諧程度包括哪五個方面
天涯回答
近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類實踐的範圍不斷擴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轉化為人化自然,人類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時,對自然均衡狀態的破壞也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與自然的問題:人口問題(人類自身問題)、資源問題(自然問題)、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相當突出。
環境汙染、生態失衡已成為世界性公害。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目前全世界有10億以上人口生活在汙染嚴重的城市,而在潔淨環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數以萬計人的死與水汙染有關,食品中毒事件經常發生。由於自然資源非正常利用,異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擾了自然生態的正常演化,破壞了整體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出現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其中:“臭氧層的破壞”、“溫室效應”、“酸雨危害”,已成為世界性的生態危機的三大突出問題。人與自然關係嚴重失衡,造成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個方面不可忽視:一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類對技術的控制能力不夠;三是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區利益、集體利益以及個人利益代替了人與自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四是價值偏見。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內在價值,為了滿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採,以至危及人類的持續發展。
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就是由人類社會和自然界雙方組成的矛盾統一體,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一方面,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人由自然脫胎而來,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的存在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必然要通過生產勞動同自然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現在的自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自然,而是到處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記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滲透越來越密切。人與自然之間客觀上形成的依存鏈、關聯鏈和滲透鏈,必然要求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覺地接受社會規律的支配,同樣要自覺地接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促進自然與社會的穩定和同步進化,推動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人與自然之間又是相互對立的。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總是要不斷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狀態,並改變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復到自然狀態。人與自然之間這種否定與反否定,改變與反改變的關係,實際上就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如果對這兩種“作用”的關係處理得不好,特別是自然對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發性,這種自發性極易造成人與自然之間失衡。此外,由於人類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如果人類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然規律,恰當地把握住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就能不斷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強人類對自然的適應能力,提高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對自然界更深層次的本質聯繫尚未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一定層次上的某種聯繫尚未把握住的情況下,改造自然,其結果要麼自然內部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類社會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與自然的關係被破壞,因而受自然的報復也就在所難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誡過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
和諧社會建設有哪些方面的內容
論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內容
作者:吳忠民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有重點分步驟地持續推進”。實際上,這就點明瞭我國和諧社會建設有兩個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行動準則,即:“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
就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過程的推進而言,必須遵循“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這樣兩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行動準則。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能否得以順利和有效地推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同時遵循了這兩項行動準則。
是否遵循“盡力而為”的行動準則,事關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基本理念是否得以真正確立的問題,事關和諧社會建設是否能夠真正得以啟動和有效推進的問題。
現在有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是,一旦某些部門或一些地方確定了某種經濟目標,就會想方設法地予以推進;在某些地方,甚至對於一些超出實際需要和實際承受能力的豪華型公共建設,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拼命貸款透支也要上。但是,對於和諧社會建設的某些目標,如對於改善基本民生問題、保障民眾權益問題,哪怕是十分初級的目標,也很容易出現以種種藉口尤其是以和諧社會建設的相對性為藉口而予以輕視和拖延的情形。
任何事情都是絕對與相對的統一,純粹的、絕對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但是,不能由此得出可以不作為的結論。和諧社會的建設也不例外。我們固然不能脫離特定的歷史條件尤其是物質生產的發展水平來追求純而又純的和諧社會,但是,這無論如何不能成為不重視和諧社會建設的理由。
和諧社會建設固然是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是由許多個具體的階段組成的。所以,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當某種條件具備時,就盡力而為,不失時機地促進階段性和諧社會目標的實現。根據“盡力而為”的行動準則,我們現在有許多能夠做到的事情需要去做。比如,具體到和諧社會建設的階段性目標來說,中國在現階段已經有能力建立一個初級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這樣的條件下,只要將公共投入的重點開始向民生方面傾斜,那麼,建立一個初級的社會公正保障體系是完全能夠做到的。初級社會公正保障體系的基本特徵是低水準、廣覆蓋、有實效。顯然,是否能夠真正地重視和諧社會構建問題並將其納入到實際的工作議程當中去,已經不是一個財政能力能否承受的問題,而是一個發展的基本理念是否真正到位的問題,是一個是否真正重視和諧社會建設的問題;或者說,已經不是一個“能不能做”的問題,而是一個“想不想做”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在談論和諧社會建設的“盡力而為”行動準則時,切不能忽視“量力而行”的行動準則。如果說“盡力而為”的行動準則事關和諧社會建設是否能夠真正得以切實有效地推進的問題,那麼,“量力而行”的行動準則則事關和諧社會建設在操作層面上是否走偏的問題。
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可能一蹴而就。構建和諧社會應當“量力而行”。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能夠實現何種程度上的社會和諧,從根本上來看,應當視這個時期所能提供的經濟條件而定,必須遵循“量力而行”的準則。不能脫離實際狀況而盲目追求社會和諧。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在經濟實力還不是很雄厚的條件下,切忌試圖在短時間內實現全方位的社會和諧。中國現在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中國畢竟還不是一個發達的國家,甚至還算不上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國家。特定的國情條件決定了在中國建立一個高級的或者是中級的和諧社會是一件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如果違背了“量力而行”的原則,脫離實際狀況而盲目追求社會和諧,那麼,就有可能造成以下兩種......
心裡健康包括自我和諧和什麼和諧
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就是自我和諧。影響自我和諧的個人因素很多,包括精神追求、需要層次、思維方式、個性特點和行為方式等。自我和諧,是指個體在身與心、現實與理想等各方面均能和諧。一個人自我和諧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保持良好心態,積極地接納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較好地適應環境。那麼,怎樣更好地實現自我和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