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校園欺凌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5-01-17

如何面對校園暴力和欺凌

作者:王文宇 想寫這一方面的文章很久了,自從接手了一個遭遇校園暴力的來訪者,傾聽了一個花季少年在遭受持續的欺凌之後變成一個問題少年的全過程。聽後很久心裡都不能平靜,我意識到這個來訪者觸動了我自己的情結。所以一直都在心中醞釀寫一篇關於孩子如何面對校園暴力的文章,希望能對廣大學生和家長有些幫助。 到底什麼是校園暴力?它和校園欺凌有什麼區別?目前學界對此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而宣傳機構或各大媒體只是將大量的筆墨用於校園暴力的事件的描述上,對於校園暴力的界定則很少提及。我個人認為所謂校園暴力是指行為人在校園內或校園附近對在校人員進行的以暴力性的侮辱、搶劫、強姦、甚至是肉體上的虐待等,給在校人員的精神、身體造成一定嚴重後果的行為。而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區別。校園欺凌主要表現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複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 不管是暴力還是欺凌,都會對受害者造成傷害,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如:身心影響(恐懼、消沉抑鬱、創傷後遺症、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自己也成為欺凌者,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響(常常逃學、對老師不恭敬、尋求黑社會報復、訴訟等)。 一份對15個省市中小學的抽樣調查顯示,36%的在校學生被搶劫傷害等暴力犯罪侵害過。而說起“有沒有被人欺負的經歷”時,則約有70-80%的學生均受過同學的欺負,大多數是受過身體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別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學用鉛筆戳過眼睛,有個子小的同學曾經被個子大的同學一把抱起來,然後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還有個男生很委屈地說:“我被人看到我祕密的地方了。”還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鉛筆被人拿走,書包被同學藏起來等。被冷落也被同學們看成是受欺負的一種形式。 如此的高發率其實與青少年身心特點有關, 青少年身心發展中呈現的一些特點,使他們易成為校園暴力的高危人群:(1)有自主判斷能力,但易衝動,判斷事物不客觀,處理問題帶情緒,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響。(2)獨立意識建立,期望別人把自己看成大人;愛出風頭,喜歡逞強,希望充當夥伴崇拜的“老大”。在該心理驅使下,易以暴力挑釁來獲得成就感,滿足虛榮心。另一些青少年則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護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時選擇忍氣吞聲,“受點皮肉之苦可消災”,助長校園暴力行為的滋生蔓延。(3)自我意識剛形成,易出現自我同一性和社會角色的矛盾衝突。此時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們從小到大,無時不刻不處於有形/無形競爭壓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擾,壓力日積月累,精神得不到鬆弛調整,思想苦悶,易把壓力轉向對他人和社會實施攻擊。(4)有強烈的夥伴集團傾向。這些集團容易在不良頭目帶領下發展成反社會團伙,“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為朋友兩肋插刀”,發展幫派成員,為擴大地盤打群架,成為團伙暴力的根源。(5)不良人際交往的負面影響大。青少年特別關注人際關係;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於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係;缺乏交往技能,則難以和別人溝通,不能愉快相處,易出現孤獨、彷徨等情緒問題。此時出現暴力傾向的可能性很高。(6)伴隨自尊的發展,特別愛“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閉自己,因孤獨感、嫉妒心理而誘發激情報復,甚至演變成故意殺人。“差生”自認“低人一等”,對他人心懷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溫暖環境,自卑心強等,格外易將所有的挫折和批評(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當成是對自己人格的“詆譭”,從而激發強烈的暴力行為動機。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易成為欺凌者而哪......

遇到校園欺凌我改怎麼辦? 5分

1、給孩子的穿戴和學習用品儘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衝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3、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儘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東西,就給孩子要帶到學校去的學習、生活用具上貼上姓名。這樣有利於證明這些物品都是屬於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與別人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關係。儘早地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孩子會形成堅實的自我價值感,會認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樣值得尊重。

6、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並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

7、如果欺負僅僅是口頭或網絡上的,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理會那個侵犯者。有時侯,侵犯者在得不到迴應或是被欺負者並未因此而擔驚受怕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事情就過去了(當然,但願他們不是繼續去搜尋下一個目標)。

如果情形繼續,讓你的孩子告訴侵犯者,他給別人帶來的感受是什麼,並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為。有些侵犯者面臨挑戰時,會收斂和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8、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捱打。

自衛的原則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樣起一個震攝作用,以行動告訴對方我們不是軟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軟怕硬,若看到欺負對象奮起反抗,多會心虛停止攻擊行為,而如果被欺負者默默忍受,反而會讓他更加得意忘形,從而持續攻擊行為,直到達到目的為止。如果反抗後對方仍未停止攻擊,應該在自衛的同時大聲呼救求助,並且尋找機會逃走,保護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當他在公共場合受到一群人脅迫的時候,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態度,這種辦法會免去一些麻煩。真正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到了一個封閉場所裡面就比較難辦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話,可能會遭來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唯一的就是麻痺對方,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尋找機會逃走,而不是準備在那兒忍受一切。

受到這種暴力以後,很多人都是被威脅報案的話會受到報復,但還是應該告訴孩子,碰到這種事情一個是不要沉默,再一個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來解決。

10、事情發生後,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靜,並把發生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諮詢員、園長或校長。可以先問問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告訴,還是由你去告訴。嚴重的暴力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

校園欺凌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校園欺凌造成的後果是雙方面的,對受害者與霸凌者都有一定的影響。

一、對於受害者,上學路上的每一步都像在走向墳墓。

失眠 在校園中曾受到過欺凌的孩子可能會有更多的睡眠問題,並且問題的嚴重性隨著暴露於欺凌的次數的增多而提高。

心理失常 校園欺凌受害者的抑鬱水平顯著高於沒有遭受過欺凌的孩子。遭受過嚴重的欺凌行為甚至有可能導致受害者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 被欺凌經歷越多、時間越長,個體的自尊水平越低。

影響正常學習 霸凌會導致認知功能受損,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遭受欺凌的孩子常常表現出學習成績下降,翹課、甚至輟學。而在我國,普遍情況就是,只有當一件事情影響到孩子成績時,才會引起家長關注:是不是孩子遇到什麼問題了。我國父母對於孩子成績下降有多敏感,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就有多愚鈍。

嚴重行為問題 被霸凌的孩子很可能會發展出品行障礙,以及成年後的反社會型人格。美國每15起校園槍擊案中,有12個槍擊者都曾經被霸凌過。

以上這些身體、心理以及行為上的負面影響都可能引起隨後愈加嚴重的欺凌,使欺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我國推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對於那些飽受欺凌的孩子來說,就是受長達九年的罪。長期的逆境會導致人的情感反應系統長期處於激活狀態,這對於心理健康產生很大的危害,尤其對於正處於發展期的兒童來說,大腦的可塑性較強,這種慢性壓力甚至會永久地損壞大腦神經元。

二、對於霸凌者, 首先,行為實驗表明,當你成為霸凌他人的人時,並不會獲益。相反,霸凌者在欺負他人時可能會體驗到強烈的憤怒、羞愧、罪惡感。

其次,霸凌行為可能是習得的。很多霸凌行為的實施者同時也有可能是被欺凌的對象,可能是從父母身上習得的行為模式,這類孩子有很高的患有抑鬱、焦慮情緒障礙以及自殺的風險。欺凌者並不是勝利和強勢的存在,他們的人生並不會好過。據調查,小時候曾作為校園欺凌者孩子,在長大後有更高的風險參與暴力事件、酗酒、吸毒以及犯罪行為。

面對校園欺凌怎麼辦

作者:王文宇 想寫這一方面的文章很久了,自從接手了一個遭遇校園的來訪者,傾聽了一個花季少年在遭受持續的欺凌之後變成一個問題少年的全過程。聽後很久心裡都不能平靜,我意識到這個來訪者觸動了我自己的情結。所以一直都在心中醞釀寫一篇關於孩子如何面對校園的文章,希望能對廣大學生和家長有些幫助。 到底什麼是校園?它和校園欺凌有什麼區別?目前學界對此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而宣傳機構或各大媒體只是將大量的筆墨用於校園的事件的描述上,對於校園的界定則很少提及。我個人認為所謂校園是指行為人在校園內或校園附近對在校人員進行的以性的侮辱、搶劫、、甚至是肉體上的虐待等,給在校人員的精神、身體造成一定嚴重後果的行為。而校園欺凌與校園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區別。校園欺凌主要表現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複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 不管是還是欺凌,都會對受害者造成傷害,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如:身心影響(恐懼、消沉抑鬱、創傷後遺症、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自己也成為欺凌者,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響(常常逃學、對老師不恭敬、尋求黑社會報復、訴訟等)。 一份對15個省中小學的抽樣調查顯示,36%的在校學生被搶劫傷害等犯罪侵害過。而說起“有沒有被人欺負的經歷”時,則約有70-80%的學生均受過同學的欺負,大多數是受過身體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別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學用鉛筆戳過眼睛,有個子小的同學曾經被個子大的同學一把抱起來,然後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還有個男生很委屈地說:“我被人看到我祕密的地方了。”還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鉛筆被人拿走,書包被同學藏起來等。被冷落也被同學們看成是受欺負的一種形式。 如此的高發率其實與青少年身心特點有關, 青少年身心發展中呈現的一些特點,使他們易成為校園的高危人:(1)有自主判斷能力,但易衝動,判斷事物不客觀,處理問題帶情緒,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響。(2)意識建立,期望別人把自己看成大人;愛出風頭,喜歡逞強,希望充當夥伴崇拜的“老大”。在該心理驅使下,易以挑釁來獲得成就感,滿足虛榮心。另一些青少年則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護能力差,受侵害時選擇氣吞聲,“受點皮肉之苦可消災”,助長校園行為的滋生蔓延。(3)自我意識剛形成,易出現自我同一性和社會角色的矛盾衝突。此時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們從小到大,無時不刻不處於有形/無形競爭壓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擾,壓力日積月累,精神得不到鬆弛調整,思想苦悶,易把壓力轉向對他人和社會實施攻擊。(4)有強烈的夥伴集團傾向。這些集團容易在不良頭目帶領下發展成團伙,“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為朋友兩肋插刀”,發展幫派成員,為擴大地盤打架,成為團伙的根源。(5)不良人際交往的負面影響大。青少年特別關注人際關係;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於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係;缺乏交往技能,則難以和別人溝通,不能愉快相處,易出現孤獨、彷徨等情緒問題。此時出現傾向的可能性很高。(6)伴隨自尊的發展,特別愛“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閉自己,因孤獨感、嫉妒心理而誘發報復,甚至演變成故意殺人。“差生”自認“低人一等”,對他人心懷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溫暖環境,自卑心強等,格外易將所有的挫折和批評(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當成是對自己人格的“詆譭”,從而激發強烈的行為動機。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易成為欺凌者而哪些孩子又易成為受害者呢? 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徵:霸道和衝動,傾向使用欺壓他人;比較自我中心,對受害同學缺少同......

遇到校園欺凌怎麼辦?

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捱打。

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校園暴力該如何應對和防範?

1、告訴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

2、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

4、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

5、教育孩子上下學儘可能結伴而行。

6、給孩子的穿戴用品儘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7、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衝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8、上下學、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9、學校定期開展心理、思想道德課程教育;適當組織同學間的協作活動,加強團隊互助意識。

怎樣讓暴力遠離校園?

1、學校要切實肩負起教育管理的責任,採取有效措施防範校園暴力。

2、經常對學生進行青少年保護相關法律知識教育。

3、加強青少年學生心理知識教育和心理技能訓練,提高學生處世經驗和能力。

4、家長要承擔起預防校園暴力的責任。

5、看管好孩子遠離暴力遊戲、暴力性動畫片及電視劇。不要沉迷於網絡。

6、給予孩子更多家庭關愛、注重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尤其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更應付出更多關愛在孩子身上,避免產生自卑、孤僻性格。

7、平日教育孩子時,不要採用打罵等極端行為。否則會對孩子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8、對孩子愛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滿足其要求,言聽計從。適當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孩子堅強品格。

9、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一起重視起校園暴力問題。加強打擊力度。

假如你在校園中受到同學欺凌,你應該怎麼做 政治

鼓勵學校對校園欺凌採取全校範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對學生行為進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發展小組,與學生開展有關同輩關係與行為的班會活動,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諮詢等。號召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到儘快根除校園欺凌現象的行動中。

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捱打。

自衛的原則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樣起一個震攝作用,以行動告訴對方我們不是軟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軟怕硬,若看到欺負對象奮起反抗,多會心虛停止攻擊行為,而如果被欺負者默默忍受,反而會讓他更加得意忘形,從而持續攻擊行為,直到達到目的為止。如果反抗後對方仍未停止攻擊,應該在自衛的同時大聲呼救求助,並且尋找機會逃走,保護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孩子被校園欺凌,該怎麼辦

孩子要做:

1.保持鎮定

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保持鎮靜,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爭取有機會求救。

2.求救

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保證人身安全

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可以試著通過警示性的語言擊退對方,或者通過有策略的談話和藉助環境來使自己擺脫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對方。

4.一定要告訴家長

告訴孩子如果遭遇校園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訴家長,不管遭遇了怎樣的恐嚇,都要告訴家長,不要自己承擔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

家長該做到:

1.穩定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和同情,無條件地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2.注意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現害怕上學、害怕出門、交友焦慮等情況,藉助專業人士,從心理層面給予幫助。

3.第一時間和學校溝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孩子。

如何解決校園欺凌事件

1、給孩子的穿戴和學習用品儘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衝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3、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儘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東西,就給孩子要帶到學校去的學習、生活用具上貼上姓名。這樣有利於證明這些物品都是屬於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與別人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關係。儘早地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孩子會形成堅實的自我價值感,會認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樣值得尊重。

6、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並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

7、如果欺負僅僅是口頭或網絡上的,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理會那個侵犯者。有時侯,侵犯者在得不到迴應或是被欺負者並未因此而擔驚受怕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事情就過去了(當然,但願他們不是繼續去搜尋下一個目標)。

如果情形繼續,讓你的孩子告訴侵犯者,他給別人帶來的感受是什麼,並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為。有些侵犯者面臨挑戰時,會收斂和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8、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捱打。

自衛的原則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樣起一個震攝作用,以行動告訴對方我們不是軟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軟怕硬,若看到欺負對象奮起反抗,多會心虛停止攻擊行為,而如果被欺負者默默忍受,反而會讓他更加得意忘形,從而持續攻擊行為,直到達到目的為止。如果反抗後對方仍未停止攻擊,應該在自衛的同時大聲呼救求助,並且尋找機會逃走,保護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當他在公共場合受到一群人脅迫的時候,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態度,這種辦法會免去一些麻煩。真正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到了一個封閉場所裡面就比較難辦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話,可能會遭來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唯一的就是麻痺對方,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尋找機會逃走,而不是準備在那兒忍受一切。

受到這種暴力以後,很多人都是被威脅報案的話會受到報復,但還是應該告訴孩子,碰到這種事情一個是不要沉默,再一個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來解決。

10、事情發生後,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靜,並把發生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諮詢員、園長或校長。可以先問問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告訴,還是由你去告訴。嚴重的暴力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

相關問題答案
受到校園欺凌怎麼辦?
當遇到校園欺凌怎麼辦?
遇到校園欺凌該怎麼辦?
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
受到校園冷暴力怎麼辦?
怎樣減少校園欺凌事件?
怎樣應對校園欺凌事件?
我們如何預防校園欺凌?
孩子膽小受欺負怎麼辦?
校園寬帶怎麼用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