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為什麼要過五七?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為什麼人死了還有五七

亦稱“齋七”、“理七”、“燒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舊時漢族喪葬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即人死後(或出殯後),於“頭七”起即設立靈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設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靈止。此俗漢代尚無記載,大約與佛教傳入中國有關,南北朝時已多行之,後世沿而不改。佛教《瑜珈論》謂人死後,為尋求生緣,以七日為一期,如七日終,不得生緣,則更續七日,至第七個七日終,必生一處,以故有“七七” 之期及逢七追薦之俗。一說,人初生以七月為臘,一臘而一魄成,經七七四十九而七魄具;死則以七日為忌,一忌而一魄散,經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泯,此為道教魂魄聚散之說。第七個七日,民間又稱為“斷七”、“盡七”、“滿七”。比較受重視的是頭七、五七與盡七。《北史.胡國珍傳》:“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北齊書.孫靈暉傳》:“(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至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他成雙成愛眷?”《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又第四回:“光陰彈指,七七之期已過。”參閱明田藝蘅《春雨逸響》。

按照古代的喪俗,靈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據說是希望死者還能復生。三天還不能復活,希望就徹底破滅了。實際上停柩的時間長,是由於當時喪禮繁縟複雜,尤其是天子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隨葬品,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另外,父母死後應該合葬。父死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暫時殯起來,等找到父墓或母墓時再進行合葬。這樣靈柩停放的時間就很難說了。

近代以後,靈柩一般都在"終七"以後入葬。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佛教認為,除罪大惡極的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昇天,靈魂一般並不能夠馬上轉生。沒有轉生的亡靈不是鬼,是在死後至轉生過程中的一種身體,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後七個七期中,孝屬或親友如果能請僧人來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所以,佛教主張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過了七七期之後,亡靈託生的類別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託生的類別了。如果一個人,生前作惡很多,註定來生要託生畜類,當他死後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屬親友為他大做佛事,使他聽到出家人誦經,當下懺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為人了。而道家也認為超度度亡靈最好是在他"七魄"沒有散盡之前。

"做七"期間的具體禮儀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廣州一帶,舊喪俗中的第五個七天,必須由外嫁女回來,這一天的費用完全由外嫁女負擔,如果死者沒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孫女來做。人死後的第一個七天、第三個七天和第七個七天,叫做"大七"。在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習俗,就是說在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兒和媳婦們,每人各自提一隻燈籠,在規定的儀式中飛也似地賽跑,爭取第一個跑回家,俗稱"爭英雄",認為這樣死者靈魂能庇佑降福。因為人們認為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和活人一樣有情感。

做七一般由女婿主持。在浙江一帶,主持"做七"各有不同。杭州地區女婿來操辦"五七"而在臨安和寧波等地方,則由女婿做"六七"。在"五七"......

人死後為什麼要燒五七紙

人死後為什麼要燒五七紙?——舊有的說法是:人死後七七四十九天內,要入陰朝地府,過十殿閆王,由閆王審查其在陽世間的一切善惡。經七七四十九天後,轉世還陽,或昇天,或投胎別處。這四十九天要應七個七個,所以每縫第七天,都要燒紙燒香,延請和尚道士來家中做法事超度亡魂,為應七。四十九日結束,也就是第七個七日,要延請和尚道士來家中做法事超度亡魂,大戶人家大勢超度,為完七,要做道場。其中的五七期間,正過五殿閆王,五殿閆王是所有閆王中最嚴酷的閆王,那一關最難過,所以五七是一個最重要的七。傳說五殿閆王只有女兒,沒有男兒,所以五殿閆王最愛女,五七如由女兒敬香化紙,那一關是最容易過的,所以五七又是以女兒為主的超度七。

人死了過五七是怎麼回事

我一直不知道為什麼人死了要過五七,雖然聽到很多的傳說,有的將信將疑,今天我到網上查了查,大致上有兩種說法我覺得還比較可信,一種說法是:人死了要過七關,每個七天為一關,但最難過的事五七關,五七關是閻王爺關,過了這一關四人就到陰間生活去了;另一種說法是:人雖然已經死了,但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真正死了,一直在渾渾噩噩之中,到了五七這一天,才感到身上的骨頭有點鬆,再也起不來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是真正死了,他要離開人間,要投胎到陰間生活了,所以人們要準備好好酒、好菜,為死者送行,也是死者最後的告別,因此,人死了要過五七,而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實際上不論哪種說法,都是我們的先人,為了不讓死人長長折磨活著的,也為了不讓活著的人忘了死者,而採取的一種方式,來寄託自己的哀思。

人死後怎麼過五七

你提前到賣冥品店去,告訴老闆,說我要買燒五七的東西,他會告訴你需要買什麼,還會代寫包袱,你只要提供家人及親戚名單就行。五七在墳上燒時,包袱要單獨燒,不要與紙錢一起燒。各項做法,冥品店老闆會告訴你的。

人死後五七都有什麼講究

臨法舊喪俗弔唁儀式中有祭七的習俗。按農曆推,如果人死時七七四十九日內不逢初七、十七、二十七的日子,那麼說明死者罪孽深重,子孫要代為受過,討米三日,又叫討孝米。孝子討孝米時,全身披麻帶孝,手拿討米袋,每到一家便跪在地上,請人家給孝米,這天主人家也特別慷慨,一般都給個一升半升的。 五七是一個重要祭日,五七也就是死者從死時起五七三十五天祭日。這一祭奠俗事起源較早。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秦可卿死後的“五七”便有詳盡描述:“那座佛僧正開方破獄,傳燈照亡,參閻君、拘鬱鬼,延請地藏王,開金橋、引幢幡,那道士們正伏地申章表,朝三清,叩玉帝;禪借行香,放焰口,拜水懺又有二十眾青年尼僧,搭繡衣,吸紅鞋,在靈前接弓賭咒,十分熱鬧……” 近年的“五七”雖不及舊時熱鬧派場,但也十分好看的。這日,眾孝子要再聚一起,請道士超度亡靈,頌懺亡者罪孽。還要為亡者燒“靈屋”。靈屋是花兒匠扎的,根據主人要求,有繁有簡,到了下午,要在屋前放一些草,在稻草上放上一紮一紮的紙錢,再把靈屋放在紙錢上,點火之前道士還要作法頌經,之後道士拖一把竹掃帚,圍靈屋走一圈,然後點火燒掉。舊時還有為亡者做週年的,但隨著葬喪習俗的改革,這些俗事正逐步淡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終將有一天,這些俗事將全部成為過去。

滿意請採納

人死後的五七為什麼要燒傘

"燒傘",據說亡人到"五七"(三十五天)時,在陰曹地府要過五殿閻君一關。五殿閻君是包公(包文正)轉來的,他一生無女,很喜愛女兒和花朵,因此,如果亡人能用插上花朵的傘蓋遮住身子,讓包公誤以為是少女,不加盤查,就可以順利過關。所以,喪家照例由姑奶奶(已出門子的女兒)出錢給糊一把傘,並插上五朵石榴花,送到墳地焚化,叫"燒傘"。

五七亦稱“齋七”、“理七”、“燒七”耿“作七”、“做一日”、“七七”等。舊時漢族喪葬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即人死後(或出殯後),於“頭七”起即設立靈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設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靈止。。此俗漢代尚無記載,大約與佛教傳入中國有關,南北朝時已多行之,後世沿而不改。佛教《瑜珈論》謂人死後,為尋求生緣,以七日為一期,如七日終,不得生緣,則更續七日,至第七個七日終,必生一處,以故有“七七” 之期及逢七追薦之俗。一說,人初生以七月為臘,一臘而一魄成,經七七四十九而七魄具;死則以七日為忌,一忌而一魄散,經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泯,此為道教魂魄聚散之說。第七個七日,民間又稱為“斷七”、“盡七”、“滿七”。比較受重視的是頭七、五七與盡七。《北史.胡國珍傳》:“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北齊書.孫靈暉傳》:“(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至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他成雙成愛眷?”《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又第四回:“光陰彈指,七七之期已過。”參閱明田藝蘅《春雨逸響》。

人死後五七是什麼意思

這個源於做七而來,所謂“做七”,亦稱“齋七”、“理七”、“燒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因為佛教觀察人的轉世通常在七七四十九天內完成,所以漸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的喪葬風俗,並流行於全國各地。人們將親人去世後的四十九天分為七個七天(所以稱為“七七”),每一個七天分別做不同的儀式來祭奠先人,“頭七”起即設立靈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設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靈止。所以你說的“五七”,就是指的人去世後的第五個七天,也就是第二十八天到三十五天之類的那一段時間。

——“五七”大多數地方仍由孝男祭奠,儀式相當隆重。在漳平要舉行“填還”儀式。“填還”即“償還”,意為報答父母養育之恩。請僧道誦經拜懺,短則一晝夜,長則七晝夜。富裕人家還要設“巡庫”,即焚化許多靈厝、紙錢、紙人、紙馬等給剛死去的親人和其他祖先享用。

人死後五七到底是第幾天

這是一道送分題,5*7=35天

人去世後 做五七會回來嗎

傳說人死後五七要受罪 ,閻王爺會根據死者生前的過錯給以懲罰,但閻王爺喜歡女孩子,還喜歡花 ,如果燒五七時女兒給父母燒花,死者會少遭罪,閻王爺看見花高興會減輕刑罰。如死者沒有女兒,也可由近親中的女孩代燒。

燒五七,喪禮相關的一種儀式。指人死後三十五天,到逝者墳上燒紙祭奠的一種紀念死者的一種方式。

老人傳說,人死後,三十五天內靈魂不會消失,捨不得離開家,會一直保護著家,直到三十五天那天,看到子孫後代披麻戴孝的來到自己的墳前,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屬於這個世界了,才會到另外一個世界。

北方傳統的燒五七的方式:五七的日期在喪禮的那天由主事的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宣佈,親戚朋友到了五七的日期,自行祭奠,不會另行通知。家人這天很早起來準備酒席,等待著親戚朋友們到來。親戚朋友們要拿禮的,重要的是女婿方要置辦樑桌子的菜飯拿過來,人齊之後,穿上喪禮上穿過的孝服,把收到的祭禮全部由家人挑到墳上去,家人排成一排哭著上墳祭拜,兒子女兒兒媳們繞著墳撒上幾把土,表示讓死者安息,回到家之後要把祭禮吃完。

五七之後,家人就會回到正常生活中來,因為知道死者已經安息了。

人死後五七為什麼要坐夜

風俗而已,不是全國都這樣。

幾十年前坐到凌晨就行了,現在可能更少這樣了。

原因很簡單,只有兩個,一個是防止假死,如果是,可以有人及時發現,馬上送院搶救。

二是迷信說法是第七天會回魂,回來看到兒子在守夜會更得安慰。

相關問題答案
人死後為什麼要過五七?
人死後為什麼會流淚?
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
人死了為什麼要守夜?
腦筋急轉彎:人死了為什麼要閉眼 ?
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
為什麼要過情人節?
人們為什麼要過生日?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派人守夜? ?
孩子為什麼要過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