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蔭取仕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科舉制度?詳細一點!!
中國的科舉制度,大約濫觴於隋代,歷經唐 宋、元各朝發展,乃成為國家取士用人的正途。到了明代,制度愈形縝密,並創出一套以羈糜牢籠儒生的八股制義文體,清代又因襲前明遺規,辦理更為嚴苛。有人形容科舉是中國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間煉獄,一點也不為過。清朝末年,海運大開,西洋文化隨之而來,所謂「代聖人立言」的八股文辭,已經不合時宜,清廷就在光緒三十一年頒佈了開辦學堂、停止科舉的詔令,於是上一年的「甲辰正科」,就成為科舉制度的絕響了。
停止科舉考試,迄今將近百年,當年曾身歷其境的儒生,早已凋零殆盡,但社會上一些與科舉有關的名詞,仍常掛在人們的嘴邊,甚至習俗上也會受到若干影響。當然時代在變,科舉考試的一些弊病,無可否認的,在現代社會中仍改頭換面,形成受人詬病的「新科舉」,然而在沒有更公平的方法之前,即使是幾乎可與古代科舉劃上等號的各項考試,還會是許多人的夢魘。
清代各府縣儒學生員,俗稱秀才,為科舉制度上最基本的功名,有了秀才資格,才能參加省級的舉人考試(鄉試)。秀才考試又稱小試或童子試,每三年舉行二次。逢辰、戌、醜、未年,稱為歲試,文武童生並考,逢寅、申、己、亥年,稱為科試,只考文童生。每次的考試,都必須經過縣試、府試、院試(學政)三個階段,考生無論年紀多大,通稱為「童生」,但考試時則分「已冠」(十六歲以上)、「未冠」(十五歲以下)兩個層級出題。縣試共考六場,俗稱一考五覆,縣試第一名稱「縣案首」,有一不成文規定,將來院試必取進為秀才。
初進學的秀才,稱為附生,附生升廩生,廩生升歲貢生(含恩貢生),都必須經過歲試,依次遞補。廩生出貢,有一定年限,例如清初臺灣府學是每年一貢,臺灣、鳳山、諸羅縣學每二年一貢,彰化初設時四年一貢,到幹隆末才改二年一貢。這些依序出貢的貢生,便稱為「歲貢」,假如出貢的年份,朝廷恰有重大慶典或喜事,則這年的歲貢,便稱「恩貢」,恩貢有一項歲貢所無的特權,即非有重罪,學政不能呈請革去科名。正途出身的貢生,另有「拔貢」、「優貢」、「副貢」三種。拔貢逢酉一選,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優選者以小京官用,次選以教諭用。至於優貢,則是由地方教官保舉品學兼優生員,項目呈送學政會同巡撫考試,非常難得。副貢是由鄉試卷中,選取文極佳卻因額滿見遺,或極好卷中稍有瑕疵的落第者,稱為副貢。正途五貢之外,又有「準貢」、「廩貢」、「增貢」、「附貢」、「例貢」等名目,都由捐納而來,視俯身分,而名目也不相同。
從前的舉人考試,三年一科,正式的名稱叫「鄉試」,也雅稱為「乙科」,考上的就是舉人了。鄉試都在各省省會舉行(每年秋八月)。鄉試的考場,稱為「貢院」,每次須考三場,日各一場,共三日考完。
通過了鄉試的舉人,緊接著就是明年二月在京師舉行的會試。會試和鄉試相同,都是三年一科,逢醜、未、辰、戌為會試之年。會試考試仍是三場,赴試的舉子,都享受公費待遇,,公家應車船,稱為「公車」。中式會試,稱為「貢士」,貢士第一名為「會元」,前十名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為「會魁」。貢士要經過保和殿覆試,且列等,才有資格參加殿試。覆試的等第,將來作為進士甲第的依據。殿試也叫廷試,例於四月二十二日舉行,地點仍是保和殿,殿試試卷寫法有一定的格式,每份試卷,都須經八位讀卷官閱過,最後擬定前十名進呈御覽,欽定名次,一甲共三名,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其它七名列入二甲。新進士受職前,又須經過朝考,朝考分三等,一等第一名稱「朝元」,之後核計覆試、殿設、朝考三者的等第授職,優者授翰林院庶吉士或庶吉士,俗稱「館選」。
武科考試
其次,附帶略談清代的武科考試,武科的應試階段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