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沿是什麼意思?
了?什麼意思解釋一下
qūn xún ㄑㄩㄣ ㄒㄩㄣˊ 逡巡 ◎ 逡巡 qūnxún(1) [hesitate to move forward]∶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逡巡而不敢進。——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大閹亦逡巡畏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逡巡不前。舅犯謝罪,逡巡河上。——《三國演義》(2) [in an instant]∶一剎那雁翎金甲逡巡得,鉤引徐寧大解危。——《水滸傳》(3) [time flows away]∶時光消失逡巡過了一年,當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詞語解釋 qūn xún ㄑㄩㄣ ㄒㄩㄣˊ 逡巡 亦作“ 逡廵 ”。 1.卻行,恭順貌。《公羊傳·宣公六年》:“ 趙盾 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趨而出。” 漢 班固 《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敦煌變文集·李陵變文》:“﹝ 李陵 ﹞逡廵欲語恐畏嗔。” 宋 葉適 《劉靖君墓誌銘》:“作邑者,要路之儲也,以改官為急,蓋有因緣屬託於破白之初矣,未有逡巡退卻於及格之際也。” 清 方文 《齊介人書至雲宋玉叔客吳門念予甚切感而有作》詩:“曾遊 江 南訪諸彥, 江 南諸彥皆逡巡。”(2).退避;退讓。《梁書·王筠傳》:“ 王氏 過 江 以來,未有居郎署者,或勸逡巡不就。” 明 陸採 《懷香記·春閨寄簡》:“前日著 春英 去通情,要他相會,爭奈書生膽怯,逡巡畏縮,不敢進來。” 清 孫枝蔚 《白紵詞》:“東家年少著紫袍,君若遇之暫逡巡。”(3).從容;不慌忙。《莊子·秋水》:“ 東海 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 成玄英 疏:“逡巡,從容也。” 唐 穀神子 《博異志·楊真伯》:“年可二八,冠碧雲鳳翼冠,衣紫雲霞日月衣,精光射入,逡巡就坐。” 宋 蘇轍 《潁濱遺老傳下》:“陛下端拱以享承平,大臣逡巡以安富貴。” 明 文徵明 《題虢國夫人夜遊圖》詩:“中間一騎來逡巡,秀眉玉頰真天人。”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上峻阪,走獨木危橋,輿在肩側,其足逡巡,二分在外,輿平如衡,無少欹仄。”(4).小心謹慎。《後漢書·鍾皓傳》:“逡巡王命,卒歲容與。” 宋 陸游 《送陳德邵宮教赴行在》詩:“人才方雜沓,公仕益逡巡。”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演舞》:“乍進殷勤,欲退逡巡。”(5).徘徊不進;滯留。 漢 王逸 《九思·憫上》:“逡巡兮圃藪,率彼兮畛陌。”《後漢書·隗囂傳》:“ 舅犯 謝罪 文公 ,亦逡巡於 河 上。” 李賢 注:“逡巡,不進也。”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一折:“我巴不得兩三朝飛到 泉州郡 ,可甚的沿路只逡巡。” 清 孫枝蔚 《富安場》詩:“海風吹日夜,作客竟逡巡。” 陳去病 《出塞望蒙古》詩:“驅車悵徘徊,臨發覆逡巡。”(6).拖延,遷延。《晉書·劉頌傳》:“昔 魏武帝 分離天下,使人役居戶,各在一方;既事勢所須,且意有曲為,權假一時,以赴所務,非正典也。然逡巡至今,積年未改。” 唐 白居易 《重賦》詩:“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既勞撮合,毋得逡巡。”(7).遲疑;猶豫。《北齊書·神武帝紀下》:“帝復録在京文武議意以答 神武 ,使舍人 溫子升 草勑, 子升 逡巡未敢作。” 唐 獨孤及 《直諫表》:“陛下豈遲疑於改作,逡巡於舊貫,使大議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茅盾 《有志者》六:“筆尖兒再逡巡落到紙面的時候,燉著的咖啡放出絲絲的細聲音。”(8).頃刻;極短時間。 唐 張祜 《偶作》詩:“徧識青霄路上人,相逢祗是語逡巡。”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三折:“正是春天,又臨夏暑,頃刻秋霜,逡巡冬雪。”《古今小說·簡......
靖康之恥是什麼意思?
靖康之恥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在城內搜刮數日,擄徽宗,欽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貴卿等數千人後北撤,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北宋滅亡。又稱靖康之難、靖康之禍和靖康之變。
目錄
歷史背景
事變開始
金第一次攻宋
宋金第一次開封圍城戰
金國第一次撤軍
金國第二次攻宋
宋金第二次開封圍城戰
徽、欽二帝被俘
歷史影響歷史背景
事變開始
金第一次攻宋
宋金第一次開封圍城戰
金國第一次撤軍
金國第二次攻宋
宋金第二次開封圍城戰
徽、欽二帝被俘
歷史影響展開 編輯本段歷史背景
1120年,宋金兩國結成海上之盟,議定金國進攻遼中京,而宋攻遼燕京,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宋,其餘國土歸金。後來金兵攻破遼中京,而宋朝二十萬大軍大敗。燕京被金人所攻佔,天祚帝被俘,遼國滅亡。金滅遼之役嚴重暴露宋軍的腐敗。宋廷竟要求金人履行盟約,金人反指宋人沒有履行攻打燕京的責任。宋廷則用歲幣將燕雲十六州買回。1123年7月,前遼國將領、金平州(今河北盧龍)留守張覺以平州降宋,事敗逃奔剛成為北宋燕山府的原遼燕京,金人以私納叛金降將為由問罪。北宋燕山府不得已斬了張覺,造成燕雲十六州的漢人均感到不滿。1125年八月,金國以張覺事變為由攻宋。
編輯本段事變開始
公元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趙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為宋欽宗。公元1126年1月,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
編輯本段金第一次攻宋
公元1125年8月,完顏宗望、完顏宗翰以張覺事變為由奏請攻宋。十月,東路完顏宗望率軍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島市盧龍縣)攻燕山府(今北京西南)。宋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縣)戍將韓民毅投降。公元1126年1月2日),於白河(今北京密雲縣白河峽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雲縣古北口鎮)大敗宋軍;兩天後,宋將郭藥師降,宋燕山府防衛崩潰;不久破宋中山(今河北定州)派來援軍三萬人,1月14日又破宋兵五千於真定府(今河北正定),1月22日克信德府(今河北邢臺)。 西路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則率軍自大同攻太原(今均在山西),沒有完顏宗望順利。公元1125年12月29日攻克朔州(今山西朔州),公元1126年1月6日破代州(今山西代縣),1月13日中山投降,1月15日包圍太原,但在太原受阻。以至貽誤軍機,直到得知完顏宗望已經和宋講和以後才罷兵。 公元1126年1月27日,完顏宗望軍渡過黃河。第二天攻下滑州(今河南滑縣),1月31日,包圍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因汴京守禦使李綱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2月,脅宋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今屬河北)三鎮議和。
編輯本段宋金第一次開封圍城戰
此時只有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參與圍攻開封。完顏宗翰的金國西路軍不但在太原被絆住,而且又拒絕完顏宗望提出的隔斷西軍(宋朝徵西夏的邊防軍,是宋當時最精銳部隊)的部署,以至种師道率十萬西軍順利趕到開封,完顏宗望被動後撤到開封西北遠郊孟陽紮營寨。姚平仲軍劫完顏宗望營寨被全殲一事,有人指是投降派李邦彥......
他被稱為什麼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私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 【李白簡介】 李白(701—762),性別男, 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蘇聯託可馬克),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朝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於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 、“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 關於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今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這兩種說法,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但是,兩種說法都有資料和歷史考證,讓人相信哪種,真是左右為難。) 【詳細生平】 一、好任俠,喜縱橫 李白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於西域的碎葉,五歲時隨家人定居於昌隆(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 李白少時,好任俠,且喜縱橫。昌隆所在的綿州地區,自漢末以來,便是道教活躍的地方。 因此,李白從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 後來,他與一位號為東巖子的隱者隱居於眠山,潛心學習,多年不進城市。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裡,飼養了許多奇禽異鳥。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由於飼養慣了,定時飛來求食,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一聲呼喚,便從四處飛落階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裡啄食穀粒,一點都不害怕。這件事被遠近傳作奇聞,最後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認定他們有道術,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絕了。 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於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長短經》十卷。那時李白才十六歲。趙蕤這部博考六經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冶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他以後一心要建功立業,喜談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李白的夫人是許氏,許氏死後續宗氏為妻。他有兩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許......
千金 是什麼意思啊
千金 [編輯本段]詞語 qiān jīn
①極多的錢:千金市骨;日費千金。
②比喻十分寶貴:一刻千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
③對別人女兒的客氣稱呼:千金小姐;您有幾位千金。
△“千金”的來歷 --千金原指男兒身
南朝梁司徒謝肋幼聰慧,特受父親謝莊喜愛,常把他帶在身邊。他也非常爭氣,10歲時便能寫出很不錯的文章。後隨父親遊土山,受命作遊記,援筆便成,文不加點。宰相王景文對謝莊誇他:“賢子足稱神童,復為後來特達。”謝莊也手扶兒子的背說:“真是我家千金啊。”
“千金”一詞,由來已久,但用來指人,這還是第一次。從謝肋被稱為“幹金”開始,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用這兩字比喻出類拔萃的少年男子。把少女稱做千金或千金小姐,則是元明以後的事。況且,其基本含義也與當年謝莊誇讚謝肚時大致相同。
用“千金”來比喻女子,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元代曲作家張國賓所寫的雜劇《薛仁貴榮歸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明、清以後的話本小說中稱女孩子為“千金”的就更多了。
△古時把富貴人家的女孩稱為“侯門千金”,今人泛稱女孩叫“千金小姐”。
女孩何以稱“千金”?這得從我國的古代貨幣單位說起。兩千年前的秦朝以一鎰為一金(“鎰”是古代重要單位,一鎰為二十兩或二十四兩),漢朝以一斤金子為一金。秦漢時金多指黃銅,“千金”實為“銅千金”。後人借“千金”以言貴重,如“一字值千金”、“一言千金”、“一笑千金”“一刻千金”、“一諾千金”、“一物千金”等均是此義。在社會交往中,漸漸地,人們也就將未婚女孩專稱為“千金小姐”了。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途中他飢困交加,見一位浣紗姑娘竹筐裡有飯,於是上前求乞。姑娘頓生惻隱之心,慨然相贈。伍子胥飽餐之後,出於安全原因,要求對方為他的行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觸為禮教和輿論所不容。她隨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見狀,傷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後來,伍子胥在吳國當了國相,吳王調遣勁旅攻入楚國。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屍鞭之三百”。伍子胥報了大仇之後,又想到要報恩,但苦於不知姑娘家地址,於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時跳水的地方。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
千金鎮
,千金鎮位於湖州市東南,距湖州城25公里,東與善璉鎮相鄰,南與新市、鍾管兩鎮交界,西和菱湖接壤,北和新溪、石淙兩鄉(鎮)毗鄰。
【鎮名來歷〓建置沿革】鎮名由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千金而得名。據清光緒《歸安縣誌》記載:“千金市在縣東南六十里,宋為千金墟”,“漢吳王濞鑄錢於銅峴山置庫於此,故名。”解放初期,鎮轄區為千金、金城、城塘3個小鄉,1956年合併為千金鄉,1958年屬善璉公社,1961年調整為千金公社,1984年改千金鄉,1994年撤鄉建鎮。
窗含西嶺千秋雪是什麼意思
窗含西嶺千秋雪”,我的窗子裡包含了岷山千萬年累積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積雪的一個岷山。
“含”字化靜為動,小小一窗,竟似有凝聚、概括的力量,把美好的大自然定格在其中,抽離生活,化為純粹的美感侵襲人的心靈。
從窗裡看到西山上的積雪,一個“含”字,顯示了透視的眼光,即,作者主要是看窗,連同四方形的窗口一起看到西嶺的雪峰。也就是說,作者是把西嶺之雪和方形的窗口放在一個平面上來欣賞,這“窗”如同油畫的框,而“西嶺千秋雪”則是框中的畫,“千秋雪”無非是說山很高,高得積雪終年不化。這麼高的山可以像油畫一樣含在小小的“窗”中,可見“西嶺”之遠。
龍飛嘉慶十九年桂月上浣轂旦立什麼意思
嘉慶為中國清朝入關以來第五位皇帝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的年號,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後共二十五年。嘉慶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引證解釋
1.吉祥喜慶。亦指喜慶的事。
漢·焦贛《易林·萃之夬》:“千懽萬悅,舉事為決,獲受嘉慶,動作有得。”
宋·晏殊《訴衷情》詞:“世間榮貴月中人,嘉慶在今辰。”
明·吳承恩《元壽頌》:“承恩蒙公殊遇,垂二十年,謁選來都,又出公之敦喻,值茲嘉慶,良有愜於中也。”
2.謂外出歸家拜見父母。
南朝·宋·顏延之《秋胡詩》:“上堂拜嘉慶,入室問何之。”
唐·孟浩然《夕次蔡陽館》詩:“明朝拜嘉慶,須著老萊衣。”
唐·王維《休假還舊業便使》詩:“上堂嘉慶畢,顧與姻親齒。”嘉,一本作“家”。[1]
有誰知道“浣”這個姓氏起源嗎?我好想知道。
1.長沙市開福區有個叫浣家坪的地方,浣姓者眾。長沙市鮮有浣姓者。具體丹源我也不太知道,長輩一說源自東北滿清後裔遷徙,後從滿姓中取一字為漢姓(取了“浣”字),一說源自長江流域。2.完顏洪烈的後裔姓氏,因當年被追殺,逃離到長沙黑麋峰。之後改姓氏浣(huan),姓浣大概在2000多人是全國人數比較少的一個姓氏。
莫忘先人,流傳自詩經的九月授衣什麼意思
1、簡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2、原詩節選:
詩經·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3、譯文: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十一月北風勁吹,十二月寒氣襲人。沒有好衣沒粗衣,怎麼度過這年底?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帶著妻兒一同去,把飯送到向陽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興。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春天陽光暖融融,黃鸝婉轉唱著歌。姑娘提著深竹筐,一路沿著小道走。伸手採摘嫩桑葉,春來日子漸漸長。人來人往採白蒿,姑娘心中好傷悲,害怕要隨貴人嫁他鄉。